姜高公路改扩建工程.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22497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25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姜高公路改扩建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姜高公路改扩建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姜高公路改扩建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姜高公路改扩建工程.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类别环保局编号收文日期省年月日市年月日县市年月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姜高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单位(盖章): 泰州市泰政交通投资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7 年 9 月 20 日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 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

2、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 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 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 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69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姜高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单位泰州市泰政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黄金荣联系人许毓海通讯地址泰州市海陵区青年北路 103 号联系电话15261017575传真/邮政编码225300建设地点江苏省泰州市高港

3、区、姜堰区立项审批部门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 及代码C4812 公路工程建筑占地面积 (平方米)1356(含老路占地 660.1)绿化面积 (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08212.41其中:环保投资 (万元)1147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1.1%评价经费 (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7.12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 姜高公路位于泰州市、姜堰区南部,根据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划(2011-2020年),姜高公路为我省中部地区连接苏北、苏中、苏南的横向干线补充,路线连接 诸多乡镇及新兴经济发展区,是一条重要的引导型及开发性干线公路。本次研究的姜高公路改扩建

4、工程为泰镇高速-姜堰 S229 段,呈东西走向,起点 位于泰镇高速,然后路线向东,经白马镇、张甸镇、梁徐镇,终于 S229,项目全长 约 16.67km,现状老路为二级公路,路面宽 10.115.0m,服务水平较低、安全保障 能力不足,已不能满足沿线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增长的需要。因此,为进一步完善 主城南部区域路网结构、打通姜高公路与东部干线以及与海安县规划 403 省道的连 接,提高姜高公路整体服务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姜高公路拓宽改造是十分 必要的。在此背景下,泰州市泰政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拟建设姜高公路改扩建工程, 总投资 108212.41 万元。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姜高公路改

5、扩建工程路线方案为:路线起于姜高公路与泰镇高速交叉处,沿老 路向东,经张甸镇、梁徐镇、途中跨越西干河、盐靖高速公路、中干河,终于老 229 省道,路线全长 16.67km,全线为老路改扩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 规定,建设项目应当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泰州市泰 政交通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 评价工作。环评单位接受委托后,在现场踏勘、基础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编制了本 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2、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姜高公路改扩建工程。 建设单位:泰州市泰政交通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改扩

6、建。投资总额:工程投资为 108212.41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1147 万元。施工计划: 2017 年 12 月开工建设,2019 年 12 月完工,施工期 24 个月。 3、项目建设内容(1)建设方案及标准 本项目道路采用一级公路标准进行建设。本项目全线利用老路进行扩建。项目不穿越城镇段,项目全线不涉及隐蔽工程。本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及工程组成情况详 见表 1。表 1本项目主要技术指标及工程数量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指标值一、基本指标1公路等级级一级公路2计算行车速度km/h803占用土地公路永久性占地亩1356(含老路占地660.1)临时占地亩604拆迁建筑物m2172045估算总额万元108

7、212.41二、线路5线路长度km16.676土石方数 量填方万m394.56挖方万m320.84三、桥梁涵洞工程7桥梁工程大桥m/座1686.6m/3 座中、小桥m/座272.4m/6 座8涵洞工程道66四、交叉工程9平面交叉处4五、隐蔽工程六、大临工程11施工便道m利用现有道路12施工场地处3处(2)路基标准横断面本项目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根据技术标准的研究结论, 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横断面,路基宽 36m,其组成为:0.75m 土路肩+3.0m 硬路肩(含路缘带 0.5m)+11.25m 行车道+6.0m 中间带(含路缘带 20.5 m)+11.25m

8、 行车道+3.0m 硬路肩(含路缘带 0.5m)+0.75m 土路肩。机动车道、硬路肩横坡均为 2%,土路肩横坡为 4%。图 1路基标准横断面(3)路基扩宽方式本项目全线利用老路拓宽改造,老路路基宽度有 12m、17m。全线须将路基拓宽 为 36m,其加宽方案如下:起点至杨家桥,长约 6.591km,道路北侧已做了控制性预留,预留宽度 17 18m,该段采用向北侧单侧拓宽,拓宽后路基宽度 36m。盐靖高速梁徐互通路段:由于老路跨越盐靖高速公路桥梁距离梁徐互通单喇 叭较近(距离约 15-20m),以及老路北侧工厂企业密集,拆迁量较大,该段向南侧单 侧拓宽,拓宽后路基宽度 36m。盐靖高速公路终点

9、路段,两侧控制预留约 12-13m 绿化带。老路两侧已修建 了大量建筑,主要有商品房及工厂企业,该段建议结合路基断面布置,该段采用两 侧拓宽为主,减小拆迁量,拓宽后路基宽度 36m。(4)路基高度 路基最低填土高度主要控制因素有:临界高度、工作区深度与洪水水位等。本项目路段所在区自然区划为1 长江下游平原润湿区,沿线土质多为粉质黏土、粉土,工程区域不利季节地下水埋深约 0.5m。根据公路设计标准中“路基临界高度参 考值”,路基设计一般要求路基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过湿土必须经过有效处理方可 应用于路基填筑。根据上表,受地下水位控制,路基处于干燥、中湿状态时的最小 填土(路基边缘)约为 1.8m。

10、(5)排水工程 本项目路基路面排水系统主要包括:路基排水、路面排水、中央分隔带排水措施。公路段路基排水主要通过道路两侧的边沟汇集路面及边坡水,就近引入沟渠, 河塘的排水体系。边沟的设计综合考虑沿线水文条件、路堤高度以及地下水位情况。 经综合比较,一般填方路段采用砼预制块碟形边沟方案集镇路段采用占地少安全的 矩形盖板边沟;本项目公路段中央分隔带设置宽度为 2.0m,中央分隔带顶面采用双 向 4横坡,以减少中央分隔带的积水。中分带采用碎石盲沟排水方案,盲沟每 30m 左右设一集水槽和一横向 PVC 排水管(左右分设),横向 PVC 排水管采用 C15 水泥 砼固定,路面降水通过碎石盲沟、集水井、横

11、向排水管排入路侧边沟中。(6)桥梁工程本项目:共设桥梁 9 座,桥长 1959.0m,其中大桥 1686.6m/3 座,中桥 272.4m/6 座,均为拆除旧桥,新建桥梁。主要桥梁概况及桥型布置如下:中干河大桥:中干河又名姜十线,为规划级航道。本项目路线方案与大靖 港航道交叉,交叉角度为 85。预应力连续箱梁桥:主桥为 50+80+50m 预应力变高连续箱梁,单向双室,悬 浇施工;下部结构采用薄壁式墩及柱式墩,基础为钻孔灌注桩。引桥为预应力组合 箱梁,桥梁全长 607.2m。上部结构主桥采用变截面连续梁,引桥采用组合箱梁;下 部结构采用薄壁式引桥桥墩和桩接盖梁式桥台。桥梁施工方案:跨河桥梁下部

12、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上部结构采用部分 悬臂吊篮现浇施工和部分构件预制吊装相结合的方式。上部结构现浇施工的混凝土 使用车载泵送商品混凝土。构件在预制厂统一制作后由卡车运输至施工现场,再进 行吊装。涉水施工内容及施工方式:下部结构涉水施工时,采用局部围堰法。施工工 艺流程为:围堰搭设施工平台钻孔桩基础施工安装钢套箱浇筑封底混凝土承台施工墩柱施工拆除围堰。本项目施工范围内的河流现状均无通航要求,围堰自岸边开始向河流中心线延伸至墩台处止,在河道中心线处保留必要的宽度以 满足上下游农业用水和泄洪要求。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小对所跨越河道、干 渠的影响,并注意保护水资源。其他中小桥概况:本项目除了中

13、干河大桥外,还有其他桥梁 8 座,分别为西 干河大桥、钱垛桥、张桥、张西桥、张甸支河桥、杨家桥、葛港河桥、盐靖高速跨 线桥。(7)涵洞工程全线共设涵洞 66 道,其中圆管涵 48 道,盖板涵 18 道,主要是为了满足排水与灌溉的需要而设置。本段涵洞平均 2.9 道/公里。 本项目工设涵洞主要是为满足排水与灌溉的需要而设置。结构形式有圆管涵、盖板涵、箱涵,视实际情况而适当采用。沿线排灌农用涵一般采用 1.5m 的混凝土圆 管涵,对于过水断面较大的沟渠则采用箱涵。(8)交叉工程 本项目与道路交叉时,均采用增设导流岛、采用加铺转角、增辟左右转弯车道渠化交通的平面交叉方式设计,并配以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

14、,采用信号灯进行交通 管制。本项目沿线多次与低等级道路平面交叉,均采用加铺转角、被交路让行的交 叉方案,为保证行车安全,同步设置警告、指示等标志。同时,为避免沿线道路对 本项目的过度干扰,对低等级道路交叉的数量适当限制。本项目全线共设置平面交叉 4 处,均与一级公路交叉。(9)交通工程本项目建设标准和实施步骤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交通 工程及沿线设施按 B 级设计。交通标志:本项目全线共设置指路标志、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以 及辅助标志等五种类型的标志,包括交叉路口标志、车道识别标志、限速标志、指 路标志、地点方向标志、地点距离标志、限高标志和辅助标志等。交通标

15、线:本项目布设的标线主要有车行道边缘线、车行道分界线、斑马线、 振荡线、接近障碍物标线以及导向箭头等。护栏:本项目路侧护栏分两种:一为组合型半刚性护栏(砼带钢管的护栏), 主要设置在桥梁的外侧,因为这种路段车辆冲出路堤后会引发严重的二次事故;另一种为带防阻块的波形梁柔性护栏,设在一般路段两侧土路肩上。视线诱导设施:本项目视线诱导设施主要是在中分带和路侧护拦上附设反射 器,当夜间车辆前灯打开时,反射器上的反光片发亮,形成一条光带,引导行车。其他安全设施:本项目还应根据需要设置防眩设施、里程牌、公路界碑、轮廓 标(百米牌)、道口标注和警示桩等其它交通安全设施。(10)临时工程 本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

16、的临时工程主要有施工便道和桥梁施工场地,其中施工便道可利用现有的姜高公路,不新建,不再另行占地,桥梁施工场地设于空旷处, 共占地 60 亩。本项目在大型桥梁附近设置 3 处施工场地,其具体位置及周边敏感点 分布情况详见附图 2。施工便道:本项目全线为改扩建道路,临时施工便道可利用现有的姜高公路, 不新建,不再另行占地。拌合场:本项目所需沥青全部采用外买,不设置沥青搅拌站;本项目所需的 混凝土全部外购,不设置混凝土拌合场。取土场:本项目所需土方全部就近外购,无需设置取土场。堆土场:本项目不单独设置临时堆土场,项目外购来的土方全部及时用于路 基填土建设,不临时堆放。施工营地:本项目施工营地结合工程

17、及本项目环境保护的要求,本项目施工 营地全部租用当地民房,不进行新设。桥梁施工场地:项目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桥梁附近设置施工场地,本 项目在大型桥梁附近设置施工场地,共计 3 处,共占地 60 亩。4、拟建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相符性对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本)(修正)(国家发改委第 21 号令),本 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第二十四条“公路及道路运输(含城市客运)”中“国省干线改造 升级”项目;对照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 年本)以及关 于修改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 年本)部分条目的通知, 本项目不属于限制类和淘汰类。5、与江苏省省道公路网(

18、2011-2020 年)规划相符性分析 根据江苏省省道公路网(2011-2020 年)规划,规划至 2020 年最终形成“五纵九横四联”的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路线总规模为 5080 公里。规划确定了 2020 年 前江苏基本道路网主要格局,即由沿江通道、沿海通道、沿沪宁通道、沿东陇海通 道以及徐宿淮盐通道、京沪通道、宁杭通道、扬州-泰州-南通通道和宁连通道构成 的 9 大通道走廊。规划具体目标为:保障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功能的实现,增强与全国各大区域和其它省市的交通联系,覆盖省内县级及以上城市、现状人口 10 万以 上的城镇、重要机场和主要港口等节点,加强省会与各市及各市间的沟通,强化长 江两岸联

19、系,提高高速公路主通道的通行能力,增加路网可靠性。其规划规模为: 省道网重点完善“四沿”战略区域的省道公路网,加强沿海地区横向交通联系,构 建临海地区纵向的公路通道,有效支撑和引领沿海开发;强化与省内主要港口、机 场、大型铁路货场等其它运输方式节点的衔接,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重点完善省际公路通道,有效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与国道网共同覆盖全 省市、县、重点中心镇、省级以上开发区、4A 级以上景区,保障市县快速畅通、县 镇便捷连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将重要产业区和重点城镇等重要节点的连接道路 及高速公路互通连接线纳入省道公路网,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更好地发挥公 路网整体效益

20、。本项目道路主要功能可以归纳为“以衔接配套区域内多种运输方式和构筑姜 堰泰州城际快速联系的交通功能为主,兼顾沿线土地利用开发功能为辅的重要 城际通道”,属于江苏省省道公路网(2011-2020 年)规划中江苏地区东西通道走 廊中的一部分。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江苏省省道公路网(2011-2020 年)的 规划要求,江苏省省道公路网(2011-2020 年)的规划图见附图 3。6、与泰州市总体规划的相符性根据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泰州市未来年的城市发展目标为: 越位争先创新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通江联海南北互动的交通枢纽城市;古韵雅风 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提升沿江发展水平,

21、提高沿江发展质量,保护北部开敞 空间,维持生态水乡特色。泰州未来要构建“一核一带两片”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其中“一核”是指由 泰州中心城区、姜堰城区和泰兴城区组成的市域核心,形成组团式一体化的空间发 展格局,强化联动发展、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是泰州地区竞争力集中体现的区域; “一带”是指依托沿江产业发展形成的沿江城镇带,是泰州融入苏南、接轨上海的先导区和全省跨江联动发展的实验区,是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走廊和特色 鲜明的城镇带;“两片”是指以启扬高速公路为界,“南部片区”属于通南高沙土地 区,交通条件和城镇发展条件较好,在沿江开发的带动下,将形成网络化的城镇密 集区,“北部片区”属于里下河

22、水网地区,城镇呈点轴发展模式,宜发展农业和旅游 休闲业,形成较为生态开敞的空间。本项目公路串联了 2 个城市(泰州和姜堰),是作为“姜堰-泰州”城市组团快 速环线,可以加强姜堰主城与泰州的联系、加快两者城市一体化进程、拉动东西片 区经济共同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图见 附图 4。7、与江苏省生态红线保护规划相符性分析 根据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本项目涉及的生态红线区域为中干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中干河清水通道维护区二级管控区控制要求:未经许可禁止下列活 动:排放污水、倾倒工业废渣、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从事网箱、网围渔业养 殖;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

23、防污条件的运载工具;新建、扩建可能污染水环境的设施 和项目,已建成的设施和项目,其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 当限期治理或搬迁。本项目 K13+522K14+162 段穿越二级管控区,穿越长度为 640m,穿越占地为 0.02112km2,本项目不属于污染型项目,不向中干河清水通道维护区排放污水、倾 倒工业废渣、垃圾、粪便以及其他废弃物,不会对该清水维护区产生影响;同时在 姜十线(中干河)大桥设置了完善的桥面径流排放系统并统一将废水排入无饮用、 养殖功能的河道,不会对该清水维护区水质产生影响;在大桥施工过程采取围堰施 工,不向清水通道维护区排放污水、倾倒工业废渣、垃圾、粪便以及

24、其他废弃物, 不会对该清水维护区产生影响;本项目不在该清水维护区内设置大临工程,不破坏 该维护区内植被,对该维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符合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 保护规划。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改扩建项目,道路红线范围内基本为现有道路、种植地、空地和水沟等,无原有环境污染问题。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泰州市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泰州位于长江北岸,淮河下游,江苏腹部,滨江近海,东部和北部与南通与盐城 接壤,西部与扬州相连,南部及西南部与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四市隔江相望,地 处江苏南北及东西水陆交通要冲

25、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泰州经度范围在 11943E12033E 之间,正处于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的南缘。泰州市的基本形状呈东 西狭窄、南北斜长的长宽带状。全市东西最大直线距离约 55 公里,最狭处只有 19 公里;南北最大直线距离为 124 公里。全市总面积 5790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428 平方公里。总面积中,陆地面积占 82.74%,水域面积占 17.26%。泰州市现辖兴化、靖 江、泰兴 3 个县级市,海陵、高港、姜堰 3 个区和泰州医药高新区。本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 2、地形、地貌、地质境内地势平坦,属于苏北平原,地面标高(青岛零点)45.2 米,地势西南部较 高、东北部较

26、低。境内水域较广,水陆比为 1:3.68。本地区属长江中下游平原,为第 四纪沉积物覆盖,沉积物属海积总积、近代湖泊沉积物,厚度一般为 200250m,岩 相变化较为明显。土壤主要为粘土、亚粘土及轻亚粘土,地耐力一般为 1.2kg/cm2, 历史上有震害记载,建筑物设防烈度为 7 度。区内无影响项目建设的采空区、崩塌、 滑坡、泥石流、冻土等特殊地形、地貌。3、气候特征距离本地区最近的气象站为泰州市气象站,该站成立于 1953 年。两地之间无较 大的地形变化和气候差异,该气象台气象特征可代表本地区。本地区属季风影响下的 副热带湿润性气候,寒暑变化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常 年

27、平均气温 14.9,年均降水量 1026.8 毫米,年均蒸发量 1047.5 毫米,平均相对 湿度 79%。全年主导风向东南风,风速约在 2.23.9 米/秒,年均风速 3.3 米/秒。4、水文特征(1)地表水 项目周边主要河流有长江、引江河、南官河等。长江长江泰州段西起泰州新扬湾港,东至靖江的长江农场,全长 97.36 公里,沿江经 过泰州港、过船港、泰州经济产业园区码头、七圩港、夹港、八圩港、九圩港、新港 等较大码头,江面最宽处达 7 km,最窄处只有 1.5 km。江潮每月涨落各两次,农历十 一、二十五为换潮日,潮水位全月最高。据长江大通站历史资料统计:历年实测最小 流量 4680 m3

28、/s,最大流量 92600m3/s,平均流量 28200 m3/s;最大含沙量 3.24kg/m3, 最小含沙量 0.022kg/m3。历年实测最高水温为 32.2,最低水温为 22,平均 水温 17.7;长江高资段最大流速 3m/s,最小流速 0.5 m/s,平均流速 1 m/s,岸边流速 0.2m/s。长江下游的洪水期潮流界为江阴,非洪水季节潮流界上移。引江河泰州引江河南起长江,北至新通扬运河,全长 24km,贯通上、下河水系,为引排 双向低水位河(与上河水系河道通过闸连接),水位同里下河水位。设计河道底宽 80m、 河底高程-5.5 至 -6.0m(废黄河零点),河道采用宽浅式断面,引、

29、排水流量 600m3/s。 常年流向为由南向北,洪水季节向长江排涝。南官河 南官河是泰州市区通长江的重要水道,穿过泰州市高港区、海陵区,南接长江,北接卤汀河,全长 24 公里,主要功能是航运、罐溉和排涝,最大流量 26.3M3/S,南 官河入江口上游约 3 km 处为口岸船闸。与本项目路线相关的主要河流有西干河、中干河等,本项目沿线地表水分布情况 见表 2。水系图见附图 5。表 2沿线主要大中型河流序号河流与本项目 位置关系水环境功能区名 称功能区排序水质目标1西干河跨越农业用水区工业,农业2钱垛河跨越农业用水区工业,农业3张桥河跨越农业用水区工业,农业4张西河跨越农业用水区工业,农业5张甸支

30、河跨越农业用水区工业,农业6张东河跨越农业用水区工业,农业7葛港河跨越农业用水区工业,农业8中干河跨越农业、渔业用水区渔业,农业(2)地下水 泰州市海陵区、高港区,呈南北长条形,分属不同沉积单元。因此在沉积物厚度、结构、含水层岩型、富水性、渗透性、补给条件均不相同,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南部的高港区沉积物颗粒粗,以中砂、粗砂为主。、承压之间几乎无隔水层 相隔,含水砂层最厚可达 147 米。渗透性好、补给充沛、富水性强、单井涌水量 3000 米 2/日。水层向北逐步变为多层结构,层次增多,而厚度减少,单井涌水量总的趋势, 也是由南向北逐渐减少。泰州市海陵区、高港区全域各层均以淡水为主,矿化度大

31、多 为 0.4-0.6 克/升。5、植被、生物 本区地处平原河网地区,树木基本以农田林网为主,农田生产结构以水旱轮作为主,主要施肥种类为尿素、碳氨、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等。植被主要是常绿阔叶与落 叶阔叶混交林带。由于长期人类农业生产,自然植被已经不存在,次生植被也较稀疏, 生物量水平比较低下,主要存在的是人工植被,农作物和人工经济树木。野生物种较 少,主要是鱼类和家养的禽畜类。区内无矿产开发等情况。编号监测点位及桩号监测因子监测频次G1张桥村PM10 、SO2、NO2连续监测 7 天,采样时间按照 规范要求G2吴野村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

32、声环境、生 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根据泰州市大气环境功能区划,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二类区。 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数据为江苏省优联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于 2016年 10 月 31 日-11 月 6 日监测的数据。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2008),公路、铁路等项目应分别在各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车站等大气 污染源)评价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设置监测点位。表 3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位表表 4 拟建公路沿线 SO2 质量监测结果(单位:mg/m3)地点 日期张桥村吴野村小时均值日均值小时均值日均值2016.10.310.0120.0130.01

33、70.0120.0110.0150.0130.0160.0140.0142016.11.10.0130.0140.0150.0130.0140.0140.0150.0150.0110.0152016.11.20.0120.0150.0160.0140.0150.0170.0120.0150.0140.0152016.11.30.0160.0120.0120.0150.0140.0130.0130.0140.0140.0152016.11.40.0130.0120.0160.0120.0140.0170.0150.0150.0160.0142016.11.50.0140.0130.0130.01

34、30.0150.0120.0110.0140.0120.0112016.11.60.0140.0110.0110.0140.0140.0120.0150.0130.0140.014表 5拟建公路沿线 NO2 质量监测结果(单位:mg/m3)地点 日期张桥村吴野村小时均值日均值小时均值日均值2016.10.310.0490.0120.0420.0110.0520.0670.0170.0370.0410.0302016.11.10.0510.0130.0220.0090.0370.0270.0360.0350.0370.0242016.11.20.0260.0120.0220.0110.0430.

35、0280.0400.0350.0350.0382016.11.30.0260.0120.0410.0100.0450.0390.0290.0360.0170.0242016.11.40.0320.0110.0450.0090.0520.0400.0460.0400.0460.0412016.11.50.0470.0110.0150.0110.0220.0100.0460.0060.0410.0222016.11.60.0350.0100.0340.0110.0430.0170.0280.0400.0050.041表 6拟建公路沿线 PM10 质量监测结果(单位:mg/m3)地点日期张桥村吴野村

36、2016.10.310.0240.0192016.11.10.0290.0262016.11.20.0220.0272016.11.30.0270.0222016.11.40.0310.0242016.11.50.0270.0222016.11.60.0240.022表 7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结果(mg/m3)监 测 因 子测 点 编 号小时值日均值标准 指数浓度范围评 价 标 准超标 率(%)最大超 标 倍数浓度范围评 价 标 准超标率(%)最大超 标 倍数SO2G10.011-0.0160.50000.011-0.0150.15000.07-0.1G20.011-0.017000.012-0.

37、015000.08-0.1NO2G10.005-0.0520.20000.010-0.0130.08000.125-0.163G20.006-0.067000.009-0.011000.113-0.138PM10G1/0.022-0.0310.15000.147-0.207G2/0.019-0.027000.127-0.180由评价结果可知,张桥村、吴野村监测点各监测因子均未出现超标,并且远远低 于评价标准。监测期间 SO2、NO2、PM10 浓度可以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要求,项目沿线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其环境空气二 类功能区的要求,说明项目沿线大气环境状

38、况较好。2、地面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苏政复200329 号)及泰州市姜堰区环保局出具的标准确认函,张甸支河、葛港河等目前的水质目标均为类,未来 的水质目标仍为类,功能为农业用水;中干河目前的水质目标均为类,未来的水 质目标仍为类,功能为农业用水、渔业用水。本项目张甸支河、葛港河、中干河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数据为江苏省优联检测技 术服务有限公司于 2016 年 10 月 31 日-11 月 2 日监测的数据。根据拟建公路工程沿线的水体分布、功能和例行水质监测点的分布情况,全线共设 3 处水质监测断面。采样频率为连续监测 3 天,每天上、下午各取样 1 次,监测断面

39、具体设置及监测因子参 见表 8。表 8 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区段表表 9拟建公路沿线地表水监测结果(pH 无量纲,其余 mg/L)注:未检测出用“ND”表示。表 10地表水环境水质监测结果分析统计表(指数值无量纲,其它同前)序 号测点项目pHSSCOD氨氮总磷石油类W1张甸 支河平均值7.517.521.60.4160.328ND浓度范围7.427.626917.925.00.3410.4510.3260.332ND评价标准6960301.50.30.5标准指数0.080.1250.720.2771.093-超标率()00001000最大超标倍数00000.0930W2葛港 河平均值7.387.

40、823.60.4000.138ND浓度范围7.317.476918.727.80.2140.5070.1370.139ND评价标准6960301.50.30.5标准指数0.250.130.7870.2670.46-监测断面河流名称与本项目位置关 系监测因子监测方法W1张甸支河跨越pH、COD、NH3-N、SS、 总磷、石油类执行地表水监测规范W2葛港河跨越W3中干河跨越序号监测点 位监测日期pHSSCOD氨氮总磷石油类W1张甸支 河2016.10.31 上午7.42619.90.3410.327ND2016.10.31 下午7.62825.00.4420.332ND2016.11.1 上午7.

41、44921.90.4390.328ND2016.11.1 下午7.58822.70.4510.326ND2016.11.2 上午7.44722.30.4400.328ND2016.11.2 下午7.57717.90.3850.329NDW2葛港河2016.10.31 上午7.37818.70.3840.138ND2016.10.31 下午7.31822.30.2140.137ND2016.11.1 上午7.40923.90.5070.139ND2016.11.1 下午7.37827.80.4500.137ND2016.11.2 上午7.47625.80.4580.139ND2016.11.2 下午7.37823.10.3860.137NDW3中干河2016.10.31 上午7.55933.80.4470.103ND2016.10.31 下午7.39733.80.2880.102ND2016.11.1 上午7.54631.80.4000.101ND2016.11.1 下午7.41835.80.4540.101ND2016.11.2 上午7.51831.40.4610.10ND2016.11.2 下午7.42835.00.3790.103ND超标率()000000最大超标倍数000000W3中干 河平均值7.477.733.60.4050.102ND浓度范围7.397.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