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长句练二含解析.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062803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长句练二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长句练二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长句练二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长句练二含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长句练(二) (建议用时:30分钟)1.(2019济南普通高中模拟)为了研究特殊温度和昼夜温差对天竺葵生长的影响状况,(已知该地天竺葵生长的适宜温度条件是2030 ),科研人员分别在20 和40 培养条件下(其他条件适宜),测得天竺葵的部分数据如图A;图B是昼夜温差对天竺葵生长的影响,其中,曲线a为日温为26 、曲线b为昼夜恒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叶肉细胞间隙的CO2主要来源于_。(2)某兴趣小组测定了2040 范围内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发现30 时净光合速率最大,则30 _(填“是”“不是”或“不一定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原因是_。(3)若将培养温度由20 快速提升至4

2、0 时,据图分析,该植物叶肉细胞间隙CO2浓度明显_(填“上升”或“下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4)从图B曲线a中可以看出,茎在夜间温度为20 时的生长速率比在10 时要快,原因是_。(5)图B中,a、b两曲线的夜间温度都为5 时,曲线a比b反映出的生长速率快,原因是_。2群落演替的类型除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外,若按照演替的方向可分为进展演替和逆行演替。进展演替是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的结构和种类成分由简单到复杂、群落对环境的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等;逆行演替正好相反。请回答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1)发生在火山岩上的演替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_。(2)

3、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烧死树木占总量的30%60%)后,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是_(填“进展”或“逆行”)演替,理由是_。(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近50年来,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木丛出现了荒漠化。请比较两种演替现象。_。3(2019青岛第一次模拟)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神经性疾病,患者由于运动神经细胞受损,肌肉失去神经支配逐渐萎缩,四肢像被冻住一样,俗称“渐冻人”。下图是ALS患者病变部位的有关生理过程,NMDA为膜上的结构,为兴奋传导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判断谷氨酸是_(填“兴奋”或“抑制”)型神经递质,判断理由是_

4、。(2)图中过程与膜的_有关。(3)据图分析,NMDA的作用有_。(4)ALS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成Na过度内流,神经细胞渗透压_,最终水肿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_。4(2019北京丰台高三一模)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是自花传粉的植物。提高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利用杂交种(F1)的杂种优势,即F1的性状优于双亲的现象。(1)杂交种虽然具有杂种优势,却只能种植一代,其原因是_,进而影响产量。为了获得杂交种,需要对_去雄,操作极为繁琐。(2)雄性不育水稻突变体S表现为花粉败育。在制种过程中,利用不育水稻可以省略去雄操作,极大地简化了

5、制种程序。将突变体S与普通水稻杂交,获得的F1表现为可育,F2中可育与不育的植株数量比约为31,说明水稻的育性由_等位基因控制,不育性状为_性状。研究人员发现了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pms3,该基因并不编码蛋白质。为研究突变体S的pms3基因表达量和花粉育性的关系,得到如下结果(用花粉可染率代表花粉的可育性)。不同光温条件下突变体S的花粉可染率(%)短日低温短日高温长日低温长日高温41.930.25.10不同光温条件下突变体S的pms3基因表达量差异该基因的表达量指的是_的合成量。根据实验结果可知,pms3基因的表达量和花粉育性关系是_。突变体S的育性是可以转换的,在_条件下不育,在_条件

6、下育性最高,这说明_。(3)结合以上材料,请设计培育水稻杂交种并保存突变体S的简要流程:_。高考长句练(二)1解析:(1)图A中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此细胞间隙CO2主要来源于外界吸收。(2)根据题意分析,30 时净光合速率最大,而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由于没有测定相应温度下的呼吸速率,则无法确定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因此30 不一定是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3)根据图A分析可知,将培养温度由20 快速提升至40 时,该植物叶肉细胞间隙CO2浓度明显上升,可能是因为光合作用减弱,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速率降低。(4)从图B曲线a中可以看出,茎在夜间温度为20 时的生长速率比在10

7、时要快,说明夜间20 时,酶的活性更强,呼吸等生理活动更加旺盛,所以细胞分裂、生长更快。(5)图B中,a、b两曲线的夜间温度都为5 时,夜间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相同,但是曲线a比b反映出的生长速率快,可能是因为a白天比b温度高,更适宜进行光合作用而制造更多的有机物。答案:(1)外界吸收(2)不一定是没有测定相应温度下的呼吸速率,无法确定实际光合作用速率(3)上升光合作用减弱,叶肉细胞对CO2的利用速率降低(4)夜间20 时,酶的活性更强,呼吸等生理活动更加旺盛,所以细胞分裂、生长更快(5)夜间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相同,但a白天比b温度高,更适宜进行光合作用而制造更多的有机物2解析:(1)初生演替是指在

8、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被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2)大兴安岭某林区发生中度火烧后,由于该地区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光照充足、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多,许多种子萌发后,迅速长成新植株,对环境的利用充分,群落的结构和种类成分逐渐复杂,所以在该火烧迹地上发生的演替属于进展演替。(3)这两种演替整体都表现为生物种类减少,属于逆行演替。但是与该地区具有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

9、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前者是在气候的影响下,在大范围内进行,后者是在人类的影响下,短暂而迅速地进行,人类活动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答案:(1)发生在火山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2)进展由于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光照充足、土壤中无机养料增多,许多种子萌发后,迅速长成新植株,对环境的利用充分,群落的结构和种类成分逐渐复杂(3)相同点:演替类型均为逆行演替。不同点: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变快;前者是在气候的影响下,在大范围内进行,后者在人类的影响下,短暂而迅速地进行3解析:(1)神经细胞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

10、性增加,导致Na的内流,形成动作电位。分析图示可知: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结合后,促进Na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导致下一个神经元兴奋,因此谷氨酸是兴奋型神经递质。(2)图中过程表示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进而将谷氨酸释放到突触间隙,此过程与膜的流动性有关。(3)题图显示:谷氨酸与NMDA结合后,促进Na内流,可见NMDA的作用有:识别谷氨酸、运输Na。(4)ALS的发病机理是突触间隙谷氨酸过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而Na过度内流,会使神经细胞的细胞质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最终使神经细胞因吸水过多而导致水肿破裂。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结合ALS的发病机理可推知,该药物

11、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或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或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或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最终导致突触间隙谷氨酸的含量减少。答案:(1)兴奋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结合后,促进Na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2)流动性(3)识别谷氨酸、运输Na(4)升高抑制突触前膜释放谷氨酸、抑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抑制突触后膜Na内流、促进突触前膜回收谷氨酸(答对其中的任意一点即可)4解析:(1)杂交种虽然具有杂种优势,却只能种植一代,其原因是F1是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现象,不能稳定遗传,进而影响产量。为了获得杂交种,需要对母

12、本去雄。(2)将突变体S与普通水稻杂交,获得的F1表现为可育,说明不育性状为隐性性状;F2中可育与不育的植株数量比约为31,说明水稻的育性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的表达过程是指通过转录形成mRNA、再通过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控制水稻光敏感核不育的基因pms3并不编码蛋白质,因此该基因的表达量指的是RNA的合成量。表中信息显示:在日照长度相同的条件下,花粉可染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短日照高于长日照;柱形图显示:在日照长度相同的条件下,pms3基因相对表达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短日照高于长日照;综上信息可知:花粉育性变化与pms3基因的表达量呈现正相关(pms3基因的表达量越高,花粉育性越高

13、)。分析表中信息可知:突变体S在长日高温条件下不育,在短日低温条件下育性最高,这说明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3)突变体S在长日高温条件下雄性不育,据此,可在长日高温条件下,以突变体S为母本,与普通水稻杂交,收获S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即为生产中所用的杂交种。突变体S在短日低温条件下雄性育性最高,因此可在短日低温条件下,使突变体S自交,收获种子,以备来年使用。答案:(1)F1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现象母本(2)1对隐性RNA花粉育性变化与pms3基因的表达量呈现正相关(pms3基因的表达量越高,花粉育性越高)长日高温短日低温表现型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3)在长日高温条件下,以突变体S为母本,与普通水稻杂交,收获S植株上所结的种子即为生产中所用的杂交种。在短日低温条件下,使突变体S自交,收获种子,以备来年使用-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