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阶段质量评估五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058323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阶段质量评估五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阶段质量评估五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阶段质量评估五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阶段质量评估五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阶段质量评估(五)(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基因可自发突变为m1或m2基因,但m1基因不可突变为M基因B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C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D杀虫剂作为化学因素诱导害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解析: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m1基因也可突变为M基因,A错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可以发生基因重组,B正确。同卵双生兄弟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所以他们最初的遗传物质是一

2、样的,只是在后来的发育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或环境不同,他们的性状表现出差异,C错误。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杀虫剂不能诱导害虫产生定向的突变,D错误。答案:B2基因突变按其发生部位可分为体细胞的突变a和生殖细胞的突变b两种,则()A均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a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b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C均只能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Da只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b只能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间期解析: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DNA复制时期,所以体细胞突变发生于有丝分裂的间期,生殖细胞突变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答案:B3(2017山东济南期末)下图为人体某基因的部分碱基序列及

3、其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该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正常蛋白质中的第100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变化是()A处插入碱基对GCB处碱基为AT替换为GCC处缺失碱基对ATD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答案:B4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解析:染色体组是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个体若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单倍体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4、;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有秋水仙素处理或低温处理等。答案:D5下图表示的是控制正常酶1的基因突变后所引起的氨基酸序列的改变。、两种基因突变分别是()A碱基对的替换碱基对的缺失B碱基对的缺失碱基对的增添C碱基对的替换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D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碱基对的替换解析:据图可知,突变只引起一个氨基酸的改变,所以应属于碱基对的替换。突变引起突变点以后的多种氨基酸的改变,所以应属于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答案:C6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对被替换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Y。如表显示了与酶X相比,酶Y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比较指标酶Y活性/酶X活性100%50%10%150

5、%酶Y氨基酸数目/酶X氨基酸数目11小于1大于1A.状况一定是因为氨基酸序列没有变化B状况一定是因为氨基酸间的肽键数减少了50%C状况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了终止密码子位置变化D状况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tRNA的种类增加解析: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对被替换,表达产物变为酶Y,表明氨基酸序列改变,A错误。状况中酶X和酶Y的氨基酸数目相等,酶Y的活性为酶X的一半,可能是氨基酸序列改变导致蛋白质结构和性质改变,B错误。状况中酶Y的氨基酸数目小于酶X,表明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对被替换,可能导致了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氨基酸序列合成提前终止,C正确。基因突变改变基因的结构,不改变tRNA的种类(61种),

6、D错误。答案:C7(2017大连八中期中)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染色体片段的排列为123456789,中间的“”代表着丝点,下表表示了由正常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四种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染色体基因顺序变化a123476589b1234789c165432789d12345676789A.a是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Bb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Cc是染色体着丝点改变引起的Dd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解析: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a中5和67发生了倒位,即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A正确;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而b为1234789,缺失了5

7、6基因,为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B正确;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c为165432789,23和456发生了倒位,即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而不是着丝点改变引起的,C错误;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d为12345676789,增加了67片段引起的,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重复,D正确。答案:C8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基因型为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基因型为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A BC D解析: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

8、个体一定是单倍体,正确;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可能是二倍体,也可能是四倍体生物的单倍体,错误;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是生殖细胞,不是个体,所以不能称之为单倍体,错误;基因型为aaaBBBccc的植株可能是单倍体,也可能是三倍体,错误;基因型为Abcd的生物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一般是单倍体,正确。答案:B9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A在显微镜视野内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和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解析:在一个

9、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长于分裂期;在制作装片时,经过解离,细胞已经死亡,无法观察到细胞由两个染色体组变为四个染色体组的过程;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都是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加倍。答案:C10如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的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B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实施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D过程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过程是杂交,过程是减数分裂,过程是花药离体培养,过

10、程是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过程是让两个各具优良性状的植株进行杂交,主要目的是让控制不同优良性状的基因组合到一起,A正确;过程中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正确;实施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过程中通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D正确。答案:C1121三体综合征、唇裂、苯丙酮尿症依次属于()单基因显性遗传病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A BC D解析:题中三种疾病依次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答案:C12如图显

11、示了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对和过程最恰当的表述分别是()A交换、缺失 B倒位、缺失C倒位、易位 D交换、易位解析:过程中F与m位置相反,表示的是染色体的倒位;过程只有F,没有m,但多出了一段原来没有过的染色体片段,表示的是染色体的易位。答案:C13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在患者家系调查B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来诊断D多基因遗传病是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在群体中发病率高解析: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A错误;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B错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形成的原因是

12、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但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血细胞的形态来诊断,C错误;多基因遗传病是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在群体中发病率高,D正确。答案:D14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能表示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解析:图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为B和C,其中B中每个染色体组含有3条染色体,体细胞中不可能为8条染色体,因此选C。答案:C15有一种遗传病,在静止或运动时有舞蹈样动作,称为舞蹈症,这是患者体内缺乏脱羧酶所致。下图为某家族舞蹈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B3号个体是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2C这种病的根本原因是患者的染色体

13、结构发生改变D1和2号婚配,后代患舞蹈症的概率比随机婚配要高得多解析:根据图谱“无中生有”且“女性患病其父子不患病”判断,舞蹈症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A错误;由1、2个体的患病后代2可知,1、2个体基因型均为杂合子,故3个体是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可能性为2/3,B错误;这种病是单基因遗传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C错误;1和2婚配属于近亲结婚,所以后代患隐性遗传病概率大大提高,D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20分)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患者家系的系谱图如图甲。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A显示一个条制,白化基因a则显示为位置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图甲家系中

14、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表示为图乙。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条带1代表_基因。个体25的基因型分别为_、_、_和_。(2)已知图甲和图乙的实验结果都是正确的,根据遗传规律分析图甲和图乙,发现该家系中有一个体的条带表现与其父母的不符,该个体与其父母的编号分别是_、_和_,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3)仅根据图乙给出的个体基因型的信息,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个体9与一个家系外的白化病患者结婚,生出一个白化病子女的概率为_,其原因是_。解析:(1)分析两图可知,所有患病个体都有条带2,则条带2代表患病基因(a),条带1代表正常基因(A)。从图乙可以看出,个体3、个体4均不含条带

15、2,也就是不含a基因,可确定个体3、个体4的基因型均为AA。个体1和个体2均不患病,但他们的女儿个体5患病,则个体5的基因型为aa,个体1和个体2的基因型均为Aa。(2)从图乙可以看出,个体10的基因型为Aa,但是其父母的基因型均为AA,可以判断,个体10的a基因来源于基因突变。(3)因为不考虑基因突变,并且根据图乙可判断个体9的基因型为AA,所以,个体9与白化病患者(aa)结婚,他们的子女不会出现白化病患者。答案:(1)AAaAAAAaa(2)1034基因发生了突变(3)0个体9的基因型是AA,不可能生出基因型为aa的孩子17(20分)野生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的富含维生素C的二倍体(2n58)

16、小野果。如图表示某科研小组以大量的野生猕猴桃种子(aa)为实验材料培育抗虫猕猴桃无子新品种的过程,据图回答:(1)填育种类型:_,_,_。(2)若过程是自交,产生的子代植株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_。(3)、过程用到的化学药剂是_,原理是_。(4)若过程是杂交,产生的基因型为AAA的植株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_,该植株所结果实无子,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_。(5)由过程形成的植株体细胞内含有_个染色体组。解析:(1)由图可知,为诱变育种,为多倍体育种,为基因工程育种。(2)若过程是自交,AaAaAAAaaa121。所以在产生的子代植株中AA的概率为1/4。(3)、对应多倍体育种,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原理是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4)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为二倍体,产生的配子含29条染色体,基因型为AAAA的植株为四倍体,产生的配子含58条染色体,所以过程产生的毒因型为AAA的植株的体细胞含染色体87条。(5)过程对应基因工程育种,由过程形成的植株体细胞内含有3个染色体组。答案:(1)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2)1/4(3)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4)87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5)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