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技术规范稀土永磁材料磁性温度系数.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031819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技术规范稀土永磁材料磁性温度系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计量技术规范稀土永磁材料磁性温度系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量技术规范稀土永磁材料磁性温度系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技术规范稀土永磁材料磁性温度系数.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JJF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稀土永磁材料磁性温度系数测量Measurement of Magnetic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 Materials(征求意见稿)200-发布 200-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JJF -稀土永磁材料磁性温度系数测量技 术 规 范JJF -The Rule for Measurement of Magnetic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are Earth Permanent Magnet Materials 本规范

2、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年月日批准, 并自年月日起施行归 口 单 位:全国电磁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本规范委托归口单位负责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林安利 李小菊目 录1 范围-(1)2 引用文献-(1)3 定义、符号和计量单位-(1)4 概述-(2)4.1 原理-(2)4.1.1 设备要求-(3)4.2 加热装置-(3)5 计量特性-(3)5.1 试样要求-(3)5.2 测量线圈-(4)6 测量条件-(4)6.1 温度循环处理-(4)6.2 充磁方向-(4)7 测量方法 -(5)8 测量结果的处理-(5)9 试验报告-(5)附录A(测试报告内页格式)-(7)附录B(测

3、量原始记录)-(8)附录C(不确定度评定)-(9)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5页 共19页引言:本规范是根据我国目前永磁材料温度系数测量方法的现状,参照IEC/TR 61807 1999标准和国外有关资料编写的。本规范由全国磁学计量技术委员会提出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稀土钕铁硼永磁材料在高温下主要磁特性的测量。2 引用文献: 本规范引用下列文献: JJF1001-1998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JJF1002-1998 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IEC/TR 61807-1999 Magnetic prope

4、rties of magnetically hard material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Methods of measurement硬磁材料磁特性在高温下的测量方法 IEC-60404-5 Permanent magnet(magnetically hard)materials-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magnetic properties永磁(硬磁)材料磁特性的测量方法GB/T 3217-92 永磁(硬磁)材料磁性试验方法JJG 352-84 永磁材料标准样品磁特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1013-89 磁学计量常用名词术语及定义

5、JB/T8986-1999永磁材料温度系数测量方法 使用本规范时,应注意使用上述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3 名词术语、符号和计量单位本规范采用下列定义,其他定义见GB/T 9637。剩磁温度系数(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remanence):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剩磁的相对于变化与温度变化之比。,%/磁极化强度矫顽力的温度系数(Temperature Coefficient of Magnetic Polarization): 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磁极化强度矫顽力的相对变化与温度变化之比。, %/4 概述本规范所述的测量方法是在闭磁路中测量稀土永磁材料高温下磁特性4.1 原

6、理 本规范所述的是稀土永磁材料在高温下闭磁路的测量方法。其基本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图1 测量原理框图(1) 磁化装置(2) 加热极头(3) 试样(4) 励磁电源(5) 磁通探测线圈(6) 磁场探测线圈(7) B(J)积分器(8) H积分器(9) X-Y记录仪或计算机4.1.1 测量装置中用于磁化样品的电磁铁或磁导计的技术要求按GB/T3217-92中的5.14.1.2 测量装置中对B(J)积分器和H积分器的技术要求按GB/T3217-92中5.3和5.4的要求。4.2 加热装置4.2.1 加热极头的结构图如图2所示:图2 磁通密度和磁场强度测量装置上图所示的系统由电磁铁上、下两个极头组成,每个

7、极头在紧贴加热盘处装有一个隔热层,接着是一对由纯铁或铁钴合金制成的极面,试样、J(或B)感应线圈和H测量系统一起安放在测量极面之间,在上下磁极中各插入一个热电偶或铂电阻用来测量极头的温度。5计量特性5.1 试样要求5.1.1 试样尽量选取圆形或方形的柱体,其截面积在长度方向上偏差不超过1%;5.1.2 样品内部和外部不应有砂眼、缺口、裂纹或其他缺陷5.1.3 样品端面应相互平行,并垂直于轴线,其平行度和垂直度不超过0.1:100,光洁度不低于65.1.4 样品尺寸的测量误差不超过0.2%5.2 测量线圈4.4.1 根据GB/T3217-92第6条要求,测量时采用J线圈测量法。J线圈是用于探测磁

8、通信号的传感器件,它是采用J=B-oH补偿线圈,并使用耐热不导磁的板材制做。J线圈是由两个同轴的、面积相当的环形探测线圈和空气磁通补偿线圈串联反接组成,并满足,利用这种接法,可使测量不受试样和J感应线圈之间空气磁通的影响。这种线圈的典型结构见图3: 图3 H线圈和J补偿线圈的典型结构图6 测量条件6.1 温度循环处理 为了测出可逆的温度系数,要对试样进行温度循环处理,即在室温到高于测量温度20的温度范围内,将试样从室温加热到高于测量温度20后再缓慢冷却至室温。此后再开始测量。这种温度循环至少进行一次。6.2 充磁方向对于测量前在磁化装置外面用脉冲磁化装置或超导螺线管进行饱和充磁时,一定要确保样

9、品的磁化方向与冲磁场方向一致。7 测量方法7.1 温度系数的温度测量范围可按有关标准或由供需双方商定,推荐温度范围为室温100 7.2 测量前首先要对试样进行温度循环处理,即将试样从室温T1加热到高出测量温度T220后再自然冷却到室温T1。这种温度循环至少进行一次。7.3 用最大磁化场将样品磁化至饱和或接近饱和。7.4 在室温条件下先测出常温下的退磁曲线7.5 将样品再一次磁化至饱和或接近饱和7.6 把样品放置到已经加热至T2的加热极头中,并保留约5分钟后,开始测量。测出T2温度下的退磁曲线7.7 将测得的T1和T2温度下所对应的Br和HCJ值按下列公式(1)和(2)分别计算出剩磁的温度系数和

10、内禀矫顽力的温度系数:-(1)-(2)8 测量结果的处理在对各项不确定度进行合成时,考虑到局部不确定度只是大致的极限,至于实际的大小和符号是不清楚地,并且各项之间互不关联。根据误差理论,在估计总的不确定度时按方和根法合成。由于各项误差的分配不相同,因此应给出各个参量的误差。剩磁Br温度系数的不确定度矫顽力HCJ温度系数的不确定度9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实验材料的牌号;试样的编号;试样的形状、尺寸;所用测量仪器的类型;测量的温度范围;所测得的值和值;测量参数的不确定度;试验日期;试验员、核验员签字。附录A稀土永磁材料磁特性温度系数测试报告内页格式证书编号: 样品编号:材料名称: 制

11、造 厂:样品形状: 样品尺寸:检定依据:JJF XXX-200X稀土永磁材料磁特性温度系数测量技术规范所用的计量标准名称:环境条件:温度 ,相对湿度: % 校准结果:1 各温度下退磁曲线图2 = %/3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 ,包含因子k= ; % ,包含因子k= ; % ,包含因子k= 。以下空白检定员 核验员 共 页 第 页附录B稀土永磁材料磁性温度系数测量原始记录送检单位: 联系地址:证书编号: 样品编号:样品材料名称: 制造厂:样品形状: 样品尺寸:外观检查: 测量日期:充磁方向:检定依据: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 -200稀土永磁材料磁性温度系数测量技术规范所用的计量标准名称:

12、环境条件:温度 ,相对湿度: % 测量结果:BrHcjHcb(BH)m室温(T1)Gs T 0e kA/m 0e kA/m MG0 kJ/m3加热后(T2) GsT 0e kA/m 0e kA/m MG0 kJ/m3温度系数= % /= %/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 ,包含因子k= ; % ,包含因子k= ;检定员 核验员 共 页 第 页附录C不确定度评定稀土永磁材料温度系数的测量是在不同温度下测出该材料的磁特征参数,然后计算出该材料的温度系数。各参量的不确定度就可视为相对应参数的温度系数的不确定度。由于各项误差的分配不相同,因此应分别给出各个参量的不确定度。1. 对温度系数测量的不确定度有贡

13、献的主要因素有:(1) 磁通计引入的不确定度(2) 数字温度计引入的不确定度(3) 尺寸测量时千分尺引入的不确定度(4) 测量线圈的不确定度(5) 测量重复性用MTP-500H硬磁材料磁特性检定装置对样品GN1进行磁特性测量,样品直径d=1.0cm,测试温度T=22.7,进行10次独立测量,结果见表1:2.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2.1 不确定度分量的的评定a) 磁通计引入的不确定度 取自磁通计的检定证书。扩展不确定度 U=0.2%,k=3=0.0667%0.067%b) 数字温度计引入的不确定度校准证书表明其不确定度为0.20,置信水准为99%。从校准证书上得知:该类不确定分量的分布与正态分布有关

14、。查表可知=2.58, =0.0775 自由度 c) 尺寸测量时千分尺引入的不确定度 检定证书表明:示值误差在(025)mm测量范围内不超过2,可以认为2为其分布区间的半宽a,而且可以估计是矩形分布,其标准不确定度为: =1.15=0.00012 cm d) 测量线圈引入的不确定度校准证书表明:U=0.3% k=2,则=e) 测量重复性 对钕铁硼样品GN1进行10次独立测量,实验结果及A类不确定度如下:表1 测量结果及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测量i测 得 值 (T)残差 (kOe)残差 (kOe)残差 (MGO)残差11.3700.00414.210.0213.000.0444.240.2921.36

15、4-0.00214.19012.95-0.0143.87-0.0831.365-0.00114.210.0212.95-0.0143.89-0.0641.366014.200.0112.96043.960.0151.365-0.00114.210.0212.96043.90-0.0561.365-0.00114.19012.980.0244.030.0871.3720.00614.19013.010.0544.330.3881.363-0.00314.18-0.0112.91-0.0543.75-0.2091.365-0.00114.16-0.0312.96043.93-0.02101.360

16、-0.00614.17-0.0212.93-0.0343.63-0.32平均值1.36614.1912.9643.950.000105 0.00270.00810.390.00340.01730.03000.20820.081%0.04%0.07%0.15%自由度93. 剩磁的测量不确定度3.1 剩磁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 (1) (2)从(1)式和(2)式可得出:= (3)其中:-磁通值 N-J测量线圈的匝数 S-被测试样的截面积 d-被测试样的直径由于只取有限有效位导致的修约误差可以通过适当的有效位而使这个误差小到可略为不计,从而可使的不确定度接近为零处理。N是一个固定的常数,其不确定度为零

17、。和是彼此独立的两个分量,由公式可得合成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0.071%由于和的自由度均为,则以上分量相互独立,由不确定度传递公式可得的合成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 =0.36% 3512 设按考虑,则3.2 Br扩展不确定度的确定 按p=95%,k=2,故,取则的测量不确定度为: (k=2,p=95%)4. 矫顽力的测量不确定度4.1 根据定义,矫顽力是通过测量磁场强度而得到的,而磁场强度的测量是使用空心探测线圈和积分器并通过公式(4)测得的: (4)式中:H-磁场强度 -磁通量 NS-线圈常数矫顽力的测量不确定度与磁场强度的测量不确定度相等。和NS是彼此独立的两个量,因此的合成相对标准不确

18、定度为: = =0.35%设按考虑,则 4.2 和扩展不确定度的确定按p=95%,故, 则:的测量不确定度为: (k=2,p=95%)由于的确定方法与相同,因此,与的测量不确定度也相同。5. 磁能积的测量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同上 =0.52% 磁能积的扩展不确定度: (k=2,p=95%)表2 测量不确定度一览表符号来源类型不确定度概率分布包含因子标准不确定度灵敏系数自由度磁通计B0.20%正态30.067%1温度测量B0.20正态2.580.34%1尺寸测量B均匀0.12%1测量线圈B0.30%正态30.15%1u(BH)测量重复性A0.36%0.35%0.35%0.52%正态20.08% 0.04%0.07%0.15%196. 测量结果报告:温度系数的测量不确定度分别为: : U=0.80% (k=2) : U=0.70% (k=2)第 15 页 共 1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