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诊疗指引.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3677144 上传时间:2022-09-1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革热诊疗指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登革热诊疗指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登革热诊疗指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革热诊疗指引.ppt(4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登革热诊疗指南第一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登革热(DengueFever,简称DF)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病毒属黄毒科(F1aviviridae)黄病毒属(F1avivirus)。DEV属虫媒病毒B组,血清学上分4个血清型,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传播。登革热广泛流行于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分布最广,发病最多,危害较大的一种虫媒病毒性疾病。第二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临床上主要分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临床上主要分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Dengue(DengueHaemorrhagicFeverHaemorrhagicFever,简

2、称,简称DHF)DHF)两种不同临床类型。两种不同临床类型。登革热主要以高热、头痛、疲乏、肌肉和关节痛为主登革热主要以高热、头痛、疲乏、肌肉和关节痛为主要表现,可伴有皮疹、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要表现,可伴有皮疹、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此类型传播迅速,可引起较大规模的流行,但减少,此类型传播迅速,可引起较大规模的流行,但病死率很低。登革出血热是以高热、出血、血浆外渗,病死率很低。登革出血热是以高热、出血、血浆外渗,休克和高病死率为特征,是较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休克和高病死率为特征,是较为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伴有休克的称为登革休克综合征(伴有休克的称为登革休克综合征(DSS)DS

3、S)。近几年来,。近几年来,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的大多数国家以及美洲在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热带地区的大多数国家以及美洲的一些国家,的一些国家,DHFDHF流行较为严重,已成为该地区儿童住流行较为严重,已成为该地区儿童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第三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病原学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登革病毒属B B组虫媒病毒,属黄病毒科,共有四种血清型组虫媒病毒,属黄病毒科,共有四种血清型(DEN-1,(DEN-1,DEN-2,DEN-3DEN-2,DEN-3和和 DEN-4)DEN-4)和多种生物型。成熟的病毒颗粒核心直径约和多种生物型。成熟的病毒颗粒核心直径约

4、30nm30nm,由单股正链,由单股正链RNARNA与壳蛋白与壳蛋白C C构成,外包一层厚约构成,外包一层厚约10nm10nm的脂质包的脂质包膜,包含膜蛋白膜,包含膜蛋白E E和膜蛋白和膜蛋白MM。RNARNA有一个开放性阅读框架,约含有一个开放性阅读框架,约含1100011000个核苷酸序列,编码个核苷酸序列,编码3 3种结构蛋白和种结构蛋白和7 7和非结构蛋白。结构和非结构蛋白。结构蛋白包括核壳蛋白蛋白包括核壳蛋白C C,包膜蛋白,包膜蛋白E E和和MM。包膜蛋白。包膜蛋白E E诱导生成血凝抑诱导生成血凝抑制抗体,中和抗体和保护性抗体。抗的抗体具有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制抗体,中和抗体和保护性

5、抗体。抗的抗体具有抗体依赖感染增强作用。最外层为两种糖蛋白组成的包膜,包膜含有型和群特异性抗原,用用。最外层为两种糖蛋白组成的包膜,包膜含有型和群特异性抗原,用中和试验可鉴定其型别。登革病毒结构与其它黄病毒相近,中和试验可鉴定其型别。登革病毒结构与其它黄病毒相近,4 4个血清型个血清型可与其他可与其他B B组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可交叉免疫反应。组虫媒病毒如乙型脑炎病毒可交叉免疫反应。第四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登革病毒不耐热,60度30min,100度2min均可使之灭活,但可耐用低温及干燥,对寒冷的低抗力强,在人血清中贮存于普通冰箱可保持传染性数周,-70可存活8年之久;

6、但不耐热,50、30min或100、2min皆能使之灭活;不耐酸、不耐醚。用乙醚、紫外线或0.05%福尔马林可以灭活。第五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一)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感染。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1/3,可能是重要传染源,丛林山区的猴子和城市中某些家畜虽然有感染登革病毒的血清学证据,但作为传染源,尚未能确定。第六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传播媒介(二)传播媒介 已知有已知有1212种伊蚊可传播本

7、病,但最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在不同地区中不同蚊种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在不同地区中不同蚊种所起的作用不一样,如在太平洋岛国及我国的广东、广所起的作用不一样,如在太平洋岛国及我国的广东、广西,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西,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传播为主。伊蚊只要与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传播为主。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内复制8 814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传染期长者可达天后即具有传染性,传染期长者

8、可达174174日。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可将病毒传日。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可将病毒传播给人。因在捕获伊蚊的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粒,播给人。因在捕获伊蚊的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粒,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第七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三)易感人群(三)易感人群 在新疫区各年龄均普遍易感,但青壮在新疫区各年龄均普遍易感,但青壮年的临床表现较明显。年的临床表现较明显。19801980年在广东流行中,最小年年在广东流行中,最小年龄龄3 3个月,最大个月,最大8686岁,但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在地岁,但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在地方性流

9、行区,方性流行区,2020岁以上的居民,岁以上的居民,100%100%在血清中能检在血清中能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因而发病者多为儿童。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因而发病者多为儿童。目前确认有四种型别的登革病毒,由于对不同目前确认有四种型别的登革病毒,由于对不同型别毒株感染无交叉免疫力,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感型别毒株感染无交叉免疫力,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感染。感染一种病毒型产生的免疫对同型病毒免疫力染。感染一种病毒型产生的免疫对同型病毒免疫力可持续可持续1 14 4年,而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则短暂且不可靠。年,而对异型病毒的免疫则短暂且不可靠。第八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临床特征临床特征

10、一、临床表现一、临床表现(一)潜伏期(一)潜伏期本病潜伏期为本病潜伏期为314314天,一般天,一般5757天。在收集流行病学天。在收集流行病学资料时,应注意两周内病人旅游史,密切接触者以及与资料时,应注意两周内病人旅游史,密切接触者以及与其居住在同一地点的家庭成员和人群。其居住在同一地点的家庭成员和人群。(二)临床分型(二)临床分型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和登革休克综合征3 3型。我国近年来所见的登革热型。我国近年来所见的登革热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和重型登革热。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和重型登革热。第

11、九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三)登革热的临床表现登革热的临床表现随病人的年龄不同而变化。15岁以下的儿童感染多数无症状或症状很轻,婴幼儿患登革热常常表现为难以鉴别的发热疾病。典型登革热多见于年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他们很少无症状。第十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1.典型登革热(1)发热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或畏寒,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5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多数为弛张热型,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第十一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

12、月(2 2)全身疼痛和毒血症状)全身疼痛和毒血症状 如头痛、眼眶痛,腰背痛,尤其骨、如头痛、眼眶痛,腰背痛,尤其骨、并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并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脉搏早期加快,后期变缓。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秘。脉搏早期加快,后期变缓。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3 3)皮疹)皮疹 于病程于病程3 36 6日出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日出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

13、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和头面部,多有痒感,皮疹持续四肢、躯干和头面部,多有痒感,皮疹持续5 57 7日。特征性皮疹为典日。特征性皮疹为典型的斑疹或斑丘疹发生融合,中间有少量正常皮肤,称为红色海洋中的型的斑疹或斑丘疹发生融合,中间有少量正常皮肤,称为红色海洋中的岛屿(又称皮岛)。皮疹先是充血性,岛屿(又称皮岛)。皮疹先是充血性,1 13 3天后变为点状出血疹,多天后变为点状出血疹,多见于四肢。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见于四肢。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第十二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4)出血2550%病例有不同

14、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及阴道出血等。注射部位有瘀点。(5)其他症状和体征面部潮红,咽喉炎,咳嗽,皮肤过敏,味觉紊乱等。可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约1/4病例有肝脏肿大,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恢复期少数患者出现抑郁等。第十三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2.2.不易鉴别的发热,可称为轻型登革热。表现类似流不易鉴别的发热,可称为轻型登革热。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无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漏疹。或漏疹。3.3

15、.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 在流行期间,隐性感染者的数量可在流行期间,隐性感染者的数量可达人群的达人群的1/31/3,只能用血清学方法才能检出,但他们,只能用血清学方法才能检出,但他们可能是最重要的传染源。可能是最重要的传染源。4.4.重型登革热重型登革热 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热的所有表现,但于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热的所有表现,但于3 35 5病日突然加重,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病日突然加重,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脑膜脑炎表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脑膜脑炎表现。有些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现。有些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

16、血性休克。第十四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四)登革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同登革热,临床上分为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两型潜伏期同登革热,临床上分为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两型。1.1.典型登革血热有四个主要临床特征:高热,出血现象,常伴有肝肿大,典型登革血热有四个主要临床特征:高热,出血现象,常伴有肝肿大,循环衰竭。决定循环衰竭。决定DHFDHF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血浆外渗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血浆外渗(与登革热的鉴别点),表现为血细胞比容增加,浆液渗漏及(与登革热的鉴别点),表现为血细胞比容增加,浆液渗漏及低蛋白血症等。低蛋白血症等。2.DHF2.DHF

17、的严重程度分级:的严重程度分级:WHOWHO依据依据DHFDHF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四个等的严重程度将其分为四个等级,第三,四级为级,第三,四级为DSSDSS,第一,二级同时出现血小板减少和血液,第一,二级同时出现血小板减少和血液浓缩表现,此点可与登革热鉴别。本分级方法适用于成人和儿童。浓缩表现,此点可与登革热鉴别。本分级方法适用于成人和儿童。第十五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1级:发热伴不典型症状,只有束臂试验阳性,和或青肿,挫伤等2级:1级的表现加上出血,包括皮肤其它部位出血。3级:循环衰竭表现,脉搏细数,血压降低,低血压,烦躁和皮肤湿冷。4级:血压和脉搏测不出,进展性休克第十

18、六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3.DHF的症状和体征在地方性流行高发地区,15岁以下的儿童感染后通常表现为DHF。儿童DHF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并伴随面色潮红及其它登革热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肌痛、腰痛等。有些病例出现咽喉痛,咽充血,轻度结膜充血,上腹部不适,常常有肝肿大及触痛等。体温常常高39度,持续27天,婴儿会发生惊厥。第十七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DHF最常见的出血倾向是束臂试验阳性,容量挫伤和静脉穿剌点出血。在疾病早期发热阶段,多数病例出现散在的瘀点,多见于四肢,腋窝和软腭。少数有鼻衄、咯血,消化道出血等。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出血量大于100

19、ml。血浓缩,红细胞压积增加20%以上,血小板计数100109/L。有的病例出血量虽小,但出血部位位于脑、心脏、肾上腺等重要脏器而危及生命。第十八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病情的极期常发生在发热阶段的末期,伴随体温快速下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循环紊乱。少数病例这些变化很轻或呈一过性,如能早期及时诊断并给予补液治疗,许多病人能自行恢复。多数血浆外渗严重的病人,如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休克很快发生。第十九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4.4.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休克综合征 在病程的第在病程的第3737天,体温下降或退天,体温下降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热

20、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表现皮肤湿冷,瘀点,瘀斑,发绀,脉快而衰竭。表现皮肤湿冷,瘀点,瘀斑,发绀,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20mmHg20%20%),或血红蛋白升高。),或血红蛋白升高。可有短暂的蛋白尿和大便潜血阳性。可有短暂的蛋白尿和大便潜血阳性。第二十四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2.生化及其它检查DF可有ALT,AST,CK,LDH升高,少数有总胆红素增高。DHF可表现低蛋白血症,或低钠血症,低钾血症,BUN升高。PT及APTT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显著降低。血清补体水平特别是C3下降。脑脊液检查合并中枢

21、神经病变时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和蛋白正常或轻度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第二十五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X线和B超检查部分DHF患者X线表现为一侧胸水(多为右侧),休克时常有双侧胸水。B超可发现腹水及肝脾肿大。第二十六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三)病原学检查(三)病原学检查1.1.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1 1)补体结合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单份血清补体结合)补体结合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单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效价超过试验效价超过1 1:3232,血凝抑制试验效价超过,血凝抑制试验效价超过1 1:12801280者有诊断意义。双份血清恢复期抗体效价比急性期高者有

22、诊断意义。双份血清恢复期抗体效价比急性期高4 4倍以上者可以确诊。倍以上者可以确诊。(2 2)免疫层析法和)免疫层析法和ELISAELISA方法检测方法检测DEV-IgMDEV-IgM和和IgGIgG。具有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等优点。阳性率可在具有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等优点。阳性率可在85%100%85%100%。IgMIgM抗体在发病后抗体在发病后510510天出现,检测天出现,检测其有早期诊断价值。其有早期诊断价值。(3 3)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肝组织及尸解组织的)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清,肝组织及尸解组织的病毒抗原。病毒抗原。第二十七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2.病毒检测(

23、1)病毒分离将急性期患者(起病15天)血清,采用白纹伊蚊细胞株C6/36进行病毒分离,阳性率高达70%,第1病日阳性率可达40%,以后逐渐减低,最长在病程第12d仍可分离出病毒。分离出的病毒可进行血清型别鉴定。(2)RT-PCR检测DEV-RNA:检测血清和组织的病毒核酸,其敏感性高于病毒分离,可快速诊断并同进鉴定型别。第二十八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原则:依据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进行临诊断原则:依据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进行临床诊断。确诊须有病毒分离、床诊断。确诊须有病毒分离、PCRPCR等病

24、原学及血清学检查结果。等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结果。一、诊断标准一、诊断标准 1 1流行病学资料:凡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或流行病学资料:凡在流行地区、流行季节或1515天内去过或来自流行区,发病前天内去过或来自流行区,发病前5 5至至9 9天曾有被天曾有被蚊虫叮咬史。蚊虫叮咬史。2 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2 21 1突然起病,畏寒、发热(突然起病,畏寒、发热(24243636小时内体温达小时内体温达39394040),体温突起骤降及双峰热为),体温突起骤降及双峰热为其特点。伴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其特点。伴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2 22 2伴有较剧烈的头痛及肌肉、关节和骨骼等全身疼痛

25、。伴有较剧烈的头痛及肌肉、关节和骨骼等全身疼痛。2 23 3伴有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伴有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2 24 4皮疹:于病程皮疹:于病程3 3至至7 7日出现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疱疹)、皮下出血点等,日出现多样性皮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疱疹)、皮下出血点等,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皮疹分布于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不脱屑,持续3 3至至5 5天。热退后四肢(尤其小腿前侧)出现天。热退后四肢(尤其小腿前侧)出现密集分布的针尖大小出血点为其皮疹的特点。密集分布的针尖大小出血点为其皮疹的特点。第二十九张,PPT共四十一页,创

26、作于2022年6月25出血倾向(束臂试验阳性),可有牙龈出血、鼻衄、皮下出血、咯血、血尿、消化道及阴道出血等。26可有肝、脾及表浅淋巴结肿大等。27少数有脑炎脑病症状和体征。28多器官大量出血。29个别出现休克。第三十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 3 3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3 311血常规:白细胞血常规:白细胞(WBC)(WBC)总数减少(低于总数减少(低于4109/L4109/L),主要为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PLT)(PLT)减少(低于减少(低于100109/L100109/L)。)。3 322血红细胞容积(红细胞压积)增加血红细胞容积(红细胞压

27、积)增加20%20%以上。以上。3 333生化检查:谷丙转氨酶(生化检查:谷丙转氨酶(ALTALT)、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ASTAST)多数)多数增高,乳酸脱氢酶(增高,乳酸脱氢酶(LDHLDH)或磷酸肌酸激酶()或磷酸肌酸激酶(CKCK)部分升高。有些)部分升高。有些病人出现血钾降低。病人出现血钾降低。3 344特异性特异性IgMIgM和和/或或IgGIgG抗体阳性。抗体阳性。3 355从分泌物(血液、脑脊液、骨髓等)中分离中登革病毒、从分泌物(血液、脑脊液、骨髓等)中分离中登革病毒、RTRTPCRPCR检测检测DVRNADVRNA或检测到病毒抗原等病原学结果。或检测到病毒抗原等病原

28、学结果。第三十一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二、病例分类1 1疑似病例疑似病例 具有流行病学资料、突起发病、骤起高热、头痛及全身疼痛,伴有具有流行病学资料、突起发病、骤起高热、头痛及全身疼痛,伴有皮肤潮红、多样性皮疹(尤其是密集分布的针尖样出血点)、淋巴皮肤潮红、多样性皮疹(尤其是密集分布的针尖样出血点)、淋巴结肿大等之一者。结肿大等之一者。2 2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对散发病例或登革热流行尚未确定的地区,有典型登革热症状对散发病例或登革热流行尚未确定的地区,有典型登革热症状及体征,检测血清特异性及体征,检测血清特异性IgGIgG抗体阳性者可作为临床诊断病例。对抗体阳性者可作为

29、临床诊断病例。对流行已确定的疫区,出现典型登革热症状及体征,血常规检查发现流行已确定的疫区,出现典型登革热症状及体征,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者(特别是在起病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者(特别是在起病3 3到到5 5天迅速减少者)可明确天迅速减少者)可明确临床诊断。临床诊断。第三十二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3登革热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同时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滴度有4倍及以上升高,或分离出登革病毒或检测出病毒抗原或DVRNA者可以确诊。4登革出血热典型登革热确诊病例,同时出现多器官大量出血、肝肿大、血红细胞容积增加20%以上者可以诊断登革出血热。登革

30、休克综合征:登革出血热伴有休克者。第三十三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三、鉴别诊断登革热应与流行性感冒、风疹,麻疹、猩红热、药疹相鉴别;与切昆贡亚热相鉴别(在东南亚容易误诊为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应与黄疸出血型的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相鉴别。第三十四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治疗 治疗原则:早发现、早隔离、早就地治疗。具体治治疗原则:早发现、早隔离、早就地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包括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及预防性治疗措施包括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治疗及预防性治疗(预防出血、休克、感染等)。疗(预防出血、休克、感染等)。一、治

31、疗一、治疗1 1一般治疗及隔离:急性期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一般治疗及隔离:急性期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为止。2 2抗病毒治疗:在起病抗病毒治疗:在起病3535天内(病毒血症期),天内(病毒血症期),可适当应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可适当应用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第三十五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3 3对症治疗对症治疗(1 1)高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高热时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浴。因水扬酸类解热镇痛药易引者,应避免酒精擦浴。因水扬酸类解热

32、镇痛药易引起出血或起出血或ReyeReye综合征,且可诱发综合征,且可诱发G-6PDG-6PD缺乏的患者发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应谨慎使用。婴幼儿高热(体温生溶血,应谨慎使用。婴幼儿高热(体温3939)时有)时有惊厥的危险,可以使用醋氨酚,惊厥的危险,可以使用醋氨酚,2424小时不超过小时不超过6 6次。剂次。剂量为量为11岁,岁,60mg/60mg/次;次;1313岁,岁,60120mg/60120mg/次;次;3636岁,岁,120mg/120mg/次,次,612612岁,岁,240mg/240mg/次。对于病毒血症次。对于病毒血症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强的严重的患者,可

33、短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松5mg5mg每日每日3 3次口服。次口服。第三十六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2 2)补液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补液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大汗或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应及时静脉输液。依据病人脱水的性质给予补液治疗,如是者,应及时静脉输液。依据病人脱水的性质给予补液治疗,如是等渗脱水,给予等渗脱水,给予5%GS5%GS和生理盐水(和生理盐水(1 1:2 2或或1 1:1 1稀释)。需要补充稀释)。需要补充

34、的液体量应与丢失的液体量和电解质的量相等,每丢失正常体重的液体量应与丢失的液体量和电解质的量相等,每丢失正常体重的的1%1%需补充需补充10ml/kg10ml/kg,另外加上每天生理需要量。静脉补液量应,另外加上每天生理需要量。静脉补液量应依据血浆丢失的量和速度调整,通过测定血细胞比容,生命体征依据血浆丢失的量和速度调整,通过测定血细胞比容,生命体征和尿量来判断血浆丢失量。然而,既使大量血浆丢失,替代性补和尿量来判断血浆丢失量。然而,既使大量血浆丢失,替代性补液要慎重,以免补液过多,致使病情加重。对重症病例出现低钠液要慎重,以免补液过多,致使病情加重。对重症病例出现低钠血症或代谢性酸中毒,应早

35、期应用碳酸氢钠或补充钠盐等。有低血症或代谢性酸中毒,应早期应用碳酸氢钠或补充钠盐等。有低钾血症者及时补钾。钾血症者及时补钾。第三十七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当病人生命体征稳定,血细胞比容下降约当病人生命体征稳定,血细胞比容下降约40%40%时可时可考虑停止补液治疗。休克纠正后考虑停止补液治疗。休克纠正后4848小时可不需静脉补液。小时可不需静脉补液。在补液治疗的后期,出现不能解释的血细胞比容下降可在补液治疗的后期,出现不能解释的血细胞比容下降可作为内出血的征象。作为内出血的征象。(3 3)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和代

36、血浆,合并浆和代血浆,合并DICDI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液浓缩。(4 4)有出血倾向者,可采用一般止血药物如安络)有出血倾向者,可采用一般止血药物如安络血、血、6 6氨基已酸、止血敏、维生素氨基已酸、止血敏、维生素K K等。对大出血等。对大出血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大剂量维生素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大剂量维生素K1K1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可口服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可口服凝血酶、雷尼替丁或静注奥美拉唑等。凝血酶、雷尼替丁或静注奥美拉唑等。第三十八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5 5

37、)有肝脏或心肌损害时,可给予硫普罗宁、甘利欣、)有肝脏或心肌损害时,可给予硫普罗宁、甘利欣、肝泰乐、维生素肝泰乐、维生素C C、肌苷等。、肌苷等。(6 6)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20%20%甘露醇甘露醇250250500ml500ml,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510mg510mg,以,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也可静脉滴注低分子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也可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醣酐及速尿,与甘露醇交替使用。呼吸中枢受右旋醣酐及速尿,与甘露醇交替使用。呼吸中枢受抑制者应使用人工呼吸机。抑制者应使用人工呼吸机。(7 7)其他对症治疗:白

38、细胞低于)其他对症治疗:白细胞低于3.0109/L3.0109/L时可时可使用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如低于使用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如低于2.0109/L2.0109/L可使用升白可使用升白细胞药物。血小板低于细胞药物。血小板低于20109/L20109/L时,建议输注血小时,建议输注血小板,预防大出血。板,预防大出血。第三十九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4登革出血热的治疗以支持、对症治疗为主,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休克病例要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或代血浆,但不宜输入全血,以免加重血液浓缩。可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中毒症状和改善休克。有DIC证据者按DIC治疗。第四十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四十一张,PPT共四十一页,创作于2022年6月18.09.202218.09.2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