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PPT讲稿.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3656565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PPT讲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PPT讲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PPT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PPT讲稿.ppt(2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第1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学说的发展。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家学说的发展。批判传统,倡导个批判传统,倡导个性解放、平等、民性解放、平等、民主的务实精神主的务实精神第2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一、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一、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政治思想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哲学思想批判批判主要主要观点观点孔孟学说的绝对权威孔孟学说的绝对权威人人有权作出自己的判断人人有权作出自己的判断 伪善的儒学伦理纲常、伪善的儒学伦理纲常、

2、“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人皆有私,顺其人皆有私,顺其“自然之性自然之性”,肯定物质享受,肯定物质享受,追求个性解放,提倡男女平等追求个性解放,提倡男女平等理是世界理是世界的本原的本原万物皆生于万物皆生于两两1.明晚期:明晚期:“异端异端”思想家思想家李贽李贽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和教义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和教义评价评价具有鲜明的具有鲜明的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反传统、反权威、反教条的战斗精神,有力地冲击传的战斗精神,有力地冲击传统纲常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统纲常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反映了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时期的要求要求;

3、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产生。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专制的早期民主思想产生。即批判程朱理学即批判程朱理学“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第3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一、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一、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1.明晚期:明晚期:“异端异端”思想家思想家李贽李贽2.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明末清初: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批判程朱理学批判程朱理学全面批判时弊全面批判时弊倡导经世致用倡导经世致用批判批判主要观点主要观点政治政治经济经济思想思想学风学风爱国爱国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构建朴素的唯物主义体系

4、构建朴素的唯物主义体系专制暴君政治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提出限制鼓吹早期民主思想,提出限制君权的设想君权的设想重农抑商重农抑商工商皆本工商皆本脱离现实、空谈义理的学风脱离现实、空谈义理的学风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维护王朝利益的愚忠维护王朝利益的愚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评价评价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实事求是、博学考据的治学方法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提供了思想源泉。立足现实、学以致用的观念为后世提供了思想源泉。第4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二、明清之际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政治:政治:专制

5、集权专制集权空前加强,统治腐朽,空前加强,统治腐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空前激化,社会动荡不安。经济:经济: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发展,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市产生并缓慢发展,市民民工商阶层工商阶层壮大,逐利之风盛行,要求冲破传统束缚,追求壮大,逐利之风盛行,要求冲破传统束缚,追求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严重,严重,赋役赋役沉重,沉重,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品经济发展。文化:文化:日益僵化的日益僵化的程朱理学、八股取士程朱理学、八股取士等文化专制等文化专制严重束严重束缚人民的思想;缚人民的思想;西学

6、东渐,西学东渐,近代科技近代科技传入,开阔人们的眼传入,开阔人们的眼界。界。第5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三、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影响三、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影响政治:政治:对对君主专制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冲击,给近代的,给近代的维新变维新变法法和和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以深刻的以深刻的启迪启迪,但,但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经济:经济:适应适应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要求的发展要求,为儒学发展注入了,为儒学发展注入了新新的的活力。活力。文化:文化:改变改变一代一代学风学风,冲击儒学权威和纲常名教,批判继承,冲击儒学权威和纲常名教,批判继承传统

7、儒学,具有传统儒学,具有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和的历史进步性和启蒙启蒙作用。作用。但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但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未能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未能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对那个,对那个时代所产生的时代所产生的影响影响是是有限有限的。的。第6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经经 济:济:重农抑商重农抑商,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而脆弱发展缓慢而脆弱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强有力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 政政 治:治:高度强化的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8、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压制思想发制度压制思想发展,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展,使早期民主思想未能形成完整的体系缺乏缺乏政治基政治基础础 思想文化:思想文化:推行推行文化专制文化专制,闭关锁国闭关锁国,阻碍了早期民主,阻碍了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思想的传播和中西文化交流缺乏缺乏思想文化基础思想文化基础 社社 会: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人们深受礼教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人们深受礼教毒害,毒害,迷信愚昧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缺乏群众基础群众基础 为何为何中国明末清初出现的具有民主色彩的批判思想与西中国明末清初出现的具有民主色彩的批判思想与西欧文艺

9、复兴和启蒙运动几乎是同时代的(都主要处在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几乎是同时代的(都主要处在1717世纪世纪中期)。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最终没能推动中国社会中期)。为什么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最终没能推动中国社会实现转型?实现转型?第7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 期。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社会期。当时,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社会 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危机日益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在某些地区出现并得到缓慢发展,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在此形势下,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

10、展,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在此形势下,涌现了一批进步思想家,对秦汉以来的儒学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进行深刻反省和理性的批判。对秦汉以来的儒学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进行深刻反省和理性的批判。政治:反对专制暴君,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政治:反对专制暴君,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经济: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济: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思想: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思想: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批判传统儒学:批判传统儒学:否定绝对权威;否定伦理纲常、倡导个性发展;否定否定绝对权威;否定伦理纲常、倡导个性发展;否定“天理天理”存存在;

11、在;为学应求务实,立足现实,学以致用;主张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为学应求务实,立足现实,学以致用;主张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于社会变革;反传统、反教条反传统、反教条 反对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带有一定的民反对专制,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主色彩 提倡提倡“经世致用经世致用”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明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明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第8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春秋春秋 战国战国 秦朝秦朝 西汉汉武帝西汉汉武帝 魏晋魏晋 隋唐隋唐 宋明宋明 明清明清 孟荀继承孟荀继承蔚然大宗蔚然大宗遭到打击遭到打击董仲舒改造董

12、仲舒改造正统独尊正统独尊理学理学儒学新高度儒学新高度批判继承,批判继承,有时代特有时代特色的新思色的新思想想儒学发展历程儒学发展历程孔子孔子开创开创佛道挑战出佛道挑战出现危机现危机三教合一三教合一体系更新体系更新第9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儒家思想演变及原因儒家思想演变及原因时代时代主要思想主要思想原因原因春秋春秋战国战国秦朝秦朝西汉西汉魏晋魏晋-隋唐隋唐宋明宋明明清明清孔孟之学(仁、礼)孔孟之学(仁、礼)大一统、天人感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应、三纲五常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独尊:独尊:适应适应巩固专制集权巩固专制集权,建大一统建大一统国家的要国家的要求求受压制:受压制:秦崇尚法家

13、,实行秦崇尚法家,实行暴政暴政,建立专制集建立专制集权权统治统治不被重视不被重视:不符合不符合争霸和变革争霸和变革的时代需求的时代需求危机:危机:社会动荡,民族融合社会动荡,民族融合,挑战礼法传统;,挑战礼法传统;佛佛教和道教教和道教的冲击的冲击“理理”“”“天理天理”复兴,重为正统:复兴,重为正统:适应适应加强专制集权加强专制集权、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发展发展的要求的要求受批判:受批判:专制集权专制集权空前加强,空前加强,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萌芽缓缓慢发展,慢发展,近代科技近代科技传入,要求冲破束缚、追求个传入,要求冲破束缚、追求个性。性。但僵化的但僵化的程朱儒学、文化专制程朱儒学、文化专制严重

14、束缚人民严重束缚人民的思想。的思想。三教合一三教合一时代特色时代特色第10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1.1.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儒家思想的合理部分 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发展教育和培发展教育和培养人才养人才 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人际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解解决决“三农三农”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市场经济的

15、完善和发展问题,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 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统一祖国)巩固中华民族的统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安定团结一和安定团结 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八坚持、反对)(八坚持、反对)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社会主义市场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2.2.现实意义现实意义 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德治国”、“以民为本以民为本”、“和谐和谐社会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16、。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深化深化 提高提高感受感受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今天儒家思想过时了吗?第11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黄宗羲:黄宗羲:从从批判专制暴君批判专制暴君的角度,批判的角度,批判“君为臣纲君为臣纲”(天理)(天理)的伦理观,继承的伦理观,继承先秦先秦“民本民本”思想,提出思想,提出“天下为主,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为客”。顾炎武:顾炎武:从从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的角度提倡务实,批判的角度提倡务实,批判理学空谈理学空谈,继承,继承“博学于文,行已有耻博学于文,行已有耻”,提倡,提倡到实践中求真知到实践中求真知。王夫之:王夫之:从从世界本原和认识论世界本

17、原和认识论的角度,批判理学的的角度,批判理学的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先验论先验论,继承,继承“天行有常天行有常”的思想的思想,建立,建立比较完整的朴素比较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是如何批判继承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是如何批判继承并发展传统儒学的?并发展传统儒学的?第12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下列材料体现了李贽怎样的下列材料体现了李贽怎样的“异端异端”思想?思想?材料一: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给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而后足也,若必待取给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

18、子,终不得为人乎?不得为人乎?”焚书焚书答耿中丞书答耿中丞书材料二:儒家经典材料二:儒家经典“非为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非为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美之语”,绝非,绝非“万世至论万世至论”焚书焚书童心说童心说材料三: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材料三: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焚书焚书何心隐论何心隐论材料四:材料四:“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朱熹朱熹 “人人皆可以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李贽李贽 政治观:政治观:否定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绝对权威,否定孔子及其儒家思想

19、的绝对权威,否定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绝对权威,否定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绝对权威,认为认为认为认为人人有权作出自己的判断人人有权作出自己的判断人人有权作出自己的判断人人有权作出自己的判断 第13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材料一:李贽认为:人皆有私,材料一:李贽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秉赋之自然”。“谓圣人不欲富贵,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未之有也”。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纲常礼教的道学先生,也。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纲常礼教的道学先生,也不过是借理学这块敲门砖来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罢了。李贽不过是借理学这块敲门

20、砖来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罢了。李贽斥责他们斥责他们“被服儒雅,行若狗彘。被服儒雅,行若狗彘。”材料二:李贽宣称材料二:李贽宣称“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赞扬汉,赞扬汉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是代卓文君私奔再嫁司马相如是“正获身,非失身正获身,非失身”,“当当大喜,何耻为大喜,何耻为”。李贽也招收女弟子。李贽也招收女弟子。材料三:李贽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尧舜同普通人一材料三:李贽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尧舜同普通人一样,每一个人都是圣人。种地、做生意,一切谋生活动,都样,每一个人都是圣人。种地、做生意,一切谋生活动,都是普通人的物质利益,这些就是道。是普通人

21、的物质利益,这些就是道。人性论:人性论:批判批判批判批判“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伦理道德的伪善,、伦理道德的伪善,提提出人皆有私,要顺其出人皆有私,要顺其“自然之性自然之性自然之性自然之性”,肯定物质享受,追求个,肯定物质享受,追求个性自由解放。性自由解放。反对纲常礼教、等级特权,反对纲常礼教、等级特权,反对纲常礼教、等级特权,反对纲常礼教、等级特权,主张人们应该有平等地位,提倡主张人们应该有平等地位,提倡主张人们应该有平等地位,提倡主张人们应该有平等地位,提倡男女平等的观点。男女平等的观点。男女平等的观点。男女平等的观点。下列材料体现了李贽怎样的下列材料体现了李贽怎样的“异端异端”

22、思想?思想?第14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有夫妇然后有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夫妇然后有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天下万物皆生于两天下万物皆生于两(阴阳二气)(阴阳二气),不生于一,不生于一(万物之源(万物之源理理),初无所谓一与理也。初无所谓一与理也。”,“更不言一,亦不言理更不言一,亦不言理”世界观:世界观:从根本上否定从根本上否定“天理天理”的存在,的存在,提出提出“万物皆生于两万物皆生于两”,源于矛盾的阴阳二气,而源于矛盾的阴阳二气,而“不生于一不生于一”,摇撼了,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的理的理论基础。论基础。下列材料体现了李贽怎样的下列材料体现了李贽

23、怎样的“异端异端”思想?思想?第15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下列材料体现了王夫之是怎样下列材料体现了王夫之是怎样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的?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的?材料一: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宇宙之间一理而已。盖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盖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朱熹 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既无不是理也。天下惟器而已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既无不是理也。天下惟器而已矣,无其器则无其道。矣,无其器则无其道。王夫之王夫之材料二:材料二:“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其理也!”朱熹朱熹 “由目变色,色以五显;由耳审声,声

24、以五殊;由口知味,由目变色,色以五显;由耳审声,声以五殊;由口知味,味以五别。味以五别。”“因所以发能因所以发能”“,而知不可兼行。,而知不可兼行。”王夫之王夫之材料三:材料三:“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天理灭”。朱熹朱熹 “天理充周,原不与人欲相为对垒天理充周,原不与人欲相为对垒”,“人欲之各得,即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天理之大同,无人欲之或异天理之大同;天理之大同,无人欲之或异”。王夫之王夫之第16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程朱理学程朱理学 王夫之王夫之世世界界观观方方法法论论伦伦理理观观道在气先道在气

25、先“理在气中理在气中”,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之中物质世界之中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知先行后知先行后“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考察考察客观事物得到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得到正确认识,行先知后,行先知后存天理,存天理,灭人欲灭人欲“私欲之中,天理所寓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分肯定作为,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 王夫之:王夫之: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系统地批判宋明理学,继承和发展唯物思想继承和发展唯物思想第17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材料一:材料一:“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

26、之害尽归于人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乐”“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材料二:材料二: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材料三:材料三: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能保有也

27、,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而非天下之法也。材料四:材料四: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材料五:材料五: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下列材料体现了黄宗羲下列材料体现了黄宗羲是怎样批判专制社会的?是怎样批判专制社会的?第18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批判批判 主张主张政政治治经经济济抨击专制暴

28、君:抨击专制暴君:“天下之大害者天下之大害者”限制君权:限制君权:倡导言论自由;倡导言论自由;以以“天下之法天下之法”取代取代“一家之法一家之法”,约束帝,约束帝王王“人治人治”;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学校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学校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内阁内阁否定君臣否定君臣的的伦理纲常伦理纲常君臣关系是君臣关系是平等的平等的“师友师友”关系关系重农抑商重农抑商工商皆本工商皆本黄宗羲:黄宗羲: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提出限制反对专制暴君政治,鼓吹早期民主思想,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第19页

29、,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材料一:材料一:天生豪杰,必有所任天生豪杰,必有所任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材料二:材料二: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下者

30、,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顾炎武日知录顾炎武日知录材料阅读材料阅读在顾炎武看来,在顾炎武看来,“亡国亡国”与与“亡天下亡天下”有何区别?有何区别?“亡国亡国”:改朝换代,政权变更。:改朝换代,政权变更。“亡天下亡天下”:“天下天下”是天下人所共有,是天下人所共有,“亡天下亡天下”是祖国民族是祖国民族和文化传统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和文化传统的沦亡,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命运。在顾炎武看来,在顾炎武看来,“保国保国”与与“保天下保天下”有何区别?有何区别?“保国保国”:维护一家一姓的王朝利益的愚忠;:维护一家一姓的王朝利益的愚忠;“保天下保天下”:保卫祖国、民族的生死存亡的大义:保卫祖国、民

31、族的生死存亡的大义第20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爱国思想:爱国思想:区分区分“保国保国”与与“保天下保天下”,提出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治学主张:治学主张:批判空疏学风,批判空疏学风,倡导为学应求务实,倡导为学应求务实,“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明道救世明道救世”顾炎武:顾炎武:批判学风,批判学风,主张主张“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的爱国思想家的爱国思想家“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文化的精华。“经世经世”的内涵是的内涵是“经国济世经国济世”,强调要有,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致用致用”的内涵是的内涵是“学用结合学用结合”,强调要理,强调要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第21页,共21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