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声现象复习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333884 上传时间:2021-08-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 声现象复习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2章 声现象复习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章 声现象复习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 声现象复习题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章 声现象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属于由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给患者除去体内结石B.炮声震聋了耳朵C.给患者做“B超”D.三种说法都不是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100Hz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000Hz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3.在国庆七十周年联欢会上,师生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国,以抒发浓浓的爱国之情。“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4.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A.音

2、调B.音色C.响度D.速度5.海豚能够发出超声波,老虎能够发出次声波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听起来比较高亢 B次声波听起来比较低沉C次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但不能传递能量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1中人在水面下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表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B图2中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可以改变吹气时声音的音调C图3中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图4中B超诊断仪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7.用录音机把自己朗读或唱歌的声音录下来,再播放。自己听后感到别扭,觉得不象自己的声音,而其他同学听后却说一点没变。主要原因是( ) A.录音机的录音效果差

3、,声音录制后失真B.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调发生了变化C.录音机录音时使声音的音色发生了变化D.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和听录音机声音,两种声音传播的途径不同8.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比较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频率不同9.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噪声使人烦躁不安,有害于人的健康D.物理学角度乐音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噪声是杂乱无章、无规律的振动发出的10.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B利用超声导

4、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二、填空题11.“三月三”是广西壮乡青年男女对山歌的盛会,歌声是通过 传到听众耳朵的:人们能分辨出自己村子歌手的歌声,因为每个歌手声音的 不同。12.医生给孕妇做B超,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_ 13.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 发现昆虫。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 不能传声。14.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自己动手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根据波形图可以知道:三种乐器具有相同的,不同的 (选填“音色”、“音调”)15.据报

5、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他“吼”出的声音能将玻璃杯震碎,说明声音传递了,100分贝的声音是指声音的 (选填“音调高低”或“响度大小”)16.小明家临街而住,于是在家装了一个噪声监测仪,如图所示,在监测仪上看到显示的 数字,请你替它补上单位:54.4,利用噪声监测仪(选填“能”或“不能”) 减弱噪声,噪声(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三实验探究题 17.小强同学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这说明了 。这里乒乓球的作用是 ,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2)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响

6、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响铃的声音 ,直到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3)将正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水可以 。四、计算题18.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求: (1)鸣笛处距山崖离多远?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声速340m/s) 19.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经t1=6秒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t2=16秒,司机第二次鸣笛,又经t3=2秒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1)客车第一次鸣笛时与悬崖的距离;(2)客车匀速行驶的速度并判断客车是否超速行驶(已知此高速路段最高限速为120千米/小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20.甲同学敲击铁管的一端,乙同学伏在水管的另一端可听到两次响声,若铁管长170m,空气中声速为340m/s,测得两次响声相隔时间是0.466s。求:(1)敲击铁管的声音从铁管一端由空气传到另一端的时间?(2)铁传播声音的速度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