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数学模型PPT讲稿.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3302893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PPT 页数:158 大小:9.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02章数学模型PPT讲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8页
第02章数学模型PPT讲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02章数学模型PPT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2章数学模型PPT讲稿.ppt(15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02章数学模型第1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第二章第二章 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2.I2.I2.I2.I 2.22.22.22.2 2.32.32.32.3 2.42.42.52.52.52.5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拉氏变换及其反变换拉氏变换及其反变换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系统方框图和信号流图系统方框图和信号流图系统方框图和信号流图系统方框图和信号流图第2页,共15

2、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Part 2.1Part 2.1 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2.1.12.1.12.1.22.1.22.1.32.1.3 机械系统机械系统 电气系统电气系统 相似系统相似系统数数学学模模型型的的定定义义建建立立数数学学模模型型的的基基础础提提取取数数学学模模型型的的步步骤骤ExampleExample第3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Part 2.1.1Part 2.1.1 数学模型的定义数学模型的定义系系系系统统统统示示示示意意意意图图图图系系系系统统统统框框框框图图图图Remember恒温箱自动控制系统恒温箱自动控制系统?第4页,共158页

3、,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系系统统框框图图 t t u u2 2 u u u ua a n n v v u u t t 由若干个元件相互配合起来就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系统是否能正常地工作,取决各个物理量之间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的关系。物理量的变换,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信号传递体现为能量传递(放大、转化、储存)由动态到最后的平衡状态-稳定运动第5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描述系统变量间相互关系(动态或静态)的数学表达式数学表达式。分析法 依据系统及元件各变量之间所遵循的物理或化学规律列写出相应的数学关系式,建立模型。实验法 人为地对系统施加某种测试信号,记录其

4、输出响应,并用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逼近。这种方法也称为系统辨识系统辨识系统辨识系统辨识。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第6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数学模型的形式数学模型的形式时间域:时间域: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状态方程复数域:复数域:传递函数结构图频率域:频率域:频率特性第7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和简化Part 2.1.2Part 2.1.2 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建立数学模型的基础机械运动:牛顿定理、能量守恒定理电学:电学:欧姆定理、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理、基尔霍夫定律热学:热学:传热定理、热平衡定律传热定理、热平衡定律 微分方程微分方程微分方程微分方程 (连续系

5、统)(连续系统)(连续系统)(连续系统)差分方程差分方程 (离散系统)(离散系统)线性与非线性分布性与集中性参数时变性第8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机械运动系统的三要素机械运动系统的三要素机械运动的实质:牛顿定理、能量守恒定理阻尼 B B质量 M弹簧 K K实例机械平移机械旋转第9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机械平移系统机械平移系统1 1)微分方程的系数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微分方程的系数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2 2)阶次)阶次取决于取决于独立储能元件的数量独立储能元件的数量?!静止(平衡)工作点作为零点,以消除重力的影响。第10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6、机械旋转系统机械旋转系统第11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电气系统三元件电气系统三元件电阻电阻电容电容电感电感电学:欧姆定理、基尔霍夫定律。第12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RLC RLC 串联网络电路串联网络电路第13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相似物理系统相似物理系统第14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Part 2.1.3Part 2.1.3 提取数学模型的步骤提取数学模型的步骤划分环节写出每或一环节(元件)运动方程式消去中间变量写成标准形式实例实例二级减速齿轮传动系统二级减速齿轮传动系统二级二级RCRC无源网络无源网络第15页,共158页,编

7、辑于2022年,星期一负载效应根据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在系统中的作用,确定元件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必要时还要考虑扰动量),并根据需要引进一些中间变量。由运动方程式 (一个或几个元件的独立运动方程)划分环节划分环节 按功能(测量、放大、执行)第16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写出每一个环节写出每一个环节(元件元件)的的 运动方程式运动方程式找出联系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内部关系,并确定反映这种内在联系的物理规律。数学上的简化处理(如非线性函数的线性化,考虑忽略一些次要因素)。第17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写成标准形式写成标准形式例如微分方程中,将与输入量有关的各项写在方程的右边;

8、与输出量有关的各项写在方程的左边。方程两边各导数项均按降幂排列。第18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折算转动惯量折算转动惯量折算力矩折算力矩折算阻尼系数折算阻尼系数2 2级减速齿轮传动系统级减速齿轮传动系统第19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 2级级RCRC无源网络无源网络BreakBreak第20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Part 2.2Part 2.2 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非线性数学模型的线性化2.2.12.2.12.2.22.2.22.2.32.2.3常常见见非非线线性性模模型型线线性性化化问问题题的的提提出出线线性性化化方方法法ExampleExa

9、mple液面系统液面系统单摆单摆ExampleExample液面系统液面系统单摆单摆单变量单变量多变量多变量第21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2.12.2.1 常见非线性模型常见非线性模型数学物理方程中的线性方程:未知函数项或未知函数的导数(偏导数)项系数不 依赖于自变量针对时间变量的常微分方程:不包含变量及其导数的非一次幂(线性方程的性质:满足叠加原理)叠加原理:可加性 齐次性不满足以上条件的方程,就成为非线性方程。第22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常见非线性情况常见非线性情况饱和非线性死区非线性间隙非线性继电器非线性第23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10、单摆单摆(非线性非线性)是未知函数 的非线性函数,所以是非线性模型。第24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液面系统液面系统(非线性非线性)是未知函数h的非线性函数,所以是非线性模型。S!S!第25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有条件存在,只在一定的工作范围内具有线性特性;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和综合是非常复杂的。2.2.22.2.2 线性化问题的提出线性化问题的提出可以应用叠加原理,以及应用线性理论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线性系统缺点:线性系统缺点:线性系统优点:线性系统优点:线性化定义线性化定义 将一些非线性方程在一定的工作范围内用近似的线性方程来代替,使之成为线性定常微分方程。第

11、26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2.32.2.3 线性化方法线性化方法 以微小偏差法为基础,运动方程中各变量就不是它们的绝对值,而是它们对额定工作点的偏差。增量增量增量增量(微小偏差法)(微小偏差法)假设:假设:在控制系统整个调节过程中,所有变量与稳态值之间只会产生足够微小的偏差。非线性方程非线性方程 局部线性增量方程局部线性增量方程第27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增量方程增量方程增量方程的数学含义 将参考坐标的原点移到系统或元件的平衡工作点上,对于实际系统就是以正常工作状态为研究系统运动的起始点,这时,系统所有的初始条件均为零。注:导数根据其定义是一线性映射,满

12、足叠加原理第28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单变量函数泰勒级数法单变量函数泰勒级数法函数y=f(x)在其平衡点(x0,y0)附近的泰勒级数展开式为:略去含有高于一次的增量x=x-x0的项,则:注:非线性系统的线性化模型,称为增量方程。注:y=f(x0)称为系统的静态方程第29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多变量函数泰勒级数法多变量函数泰勒级数法增量方程增量方程增量方程增量方程静态方程静态方程静态方程静态方程第30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单摆模型单摆模型(线性化线性化)第31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液面系统线性化液面系统线性化常数!S!S!第

13、32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Part 2.3Part 2.3 拉氏变换及其反变换拉氏变换及其反变换2.3.12.3.12.3.22.3.22.3.32.3.3拉拉氏氏变变换换的的定定义义拉拉氏氏变变换换的的计计算算拉拉氏氏变变换换求求解解方方程程拉氏变换拉氏变换 拉氏反变换拉氏反变换第33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Part 2.3.1Part 2.3.1 拉氏变换的定义拉氏变换的定义设函数f(t)满足:1f(t)实函数;2当t0时,f(t)=0;3当t0时,f(t)的积分 在s的某一域内收敛则函数则函数f(t)f(t)的拉普拉氏变换存在,并定义为:的拉普拉氏变换存

14、在,并定义为:式中:s=+j(,均为实数);F(s)F(s)称为函数f(t)f(t)的拉普拉氏变换拉普拉氏变换或象函数象函数;f(t)f(t)称为F(s)F(s)的原函数原函数;L L为拉氏变换的符号。第34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拉氏反变换的定义拉氏反变换的定义其中L1为拉氏反变换的符号,将时间域内的数学模型转化到复频域s=j 内来分析,形成代数方程,使问题简化。第35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高等函数初等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单位脉冲函数单位阶跃函数单位速度函数单位加速度函数幂函数Part 2.3.2.1Part 2.3.2.1 拉氏变换的计算拉氏变换的计算第3

15、6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指数函数的拉氏变换指数函数的拉氏变换第37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尤拉公式)三角函数的拉氏变换三角函数的拉氏变换第38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洛必达法则单位脉冲函数拉氏变换单位脉冲函数拉氏变换第39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阶跃函数的拉氏变换阶跃函数的拉氏变换第40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斜坡函数单位速度函数的拉氏变换单位速度函数的拉氏变换第41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抛物线函数单位加速度函数拉氏变换单位加速度函数拉氏变换第42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幂函数

16、的拉氏变换幂函数的拉氏变换LBreakBreak第43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Part 2.3.2.3Part 2.3.2.3 拉氏变换的主要运算定理线性定理线性定理微分定理微分定理积分定理积分定理位移定理位移定理延时定理延时定理卷积定理卷积定理初值定理初值定理终值定理终值定理第44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比例定理比例定理比例定理比例定理线性定理线性定理线性定理线性定理叠加定理叠加定理第45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微分定理微分定理微分定理微分定理第46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原函数的高阶导数 像函数中s的高次代数式多重微分多重微分

17、第47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积分定理积分定理积分定理积分定理第48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原函数的原函数的n n重积分重积分像函数中除以像函数中除以s sn n多重积分多重积分多重积分多重积分第49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原函数乘以指数函数e-at像函数d在复数域中作位移a位移定理位移定理位移定理位移定理第50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原函数平移 像函数乘以 e-s 延时定理延时定理第51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延时定理的证明延时定理的证明)第52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原函数原函数f(t)f(t

18、)的稳态性质的稳态性质 sF(s)sF(s)在在s=0s=0邻域内的性质邻域内的性质终值定理终值定理终值定理终值定理第53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初值定理初值定理初值定理初值定理第54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卷积定理卷积定理第55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F(s)=F1(s)+F2(s)+Fn(s)L-1F(s)=L-1F1(s)+L-1F2(s)+L-1Fn(s)=f1(t)+f2(t)+fn(t)条件:分母多项式能分解成因式多项式极点多项式零点Part 2.3.2.2Part 2.3.2.2 拉氏反变换方法拉氏反变换方法部分分式法的求取拉氏反变

19、换部分分式法的求取拉氏反变换第56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将微分方程通过拉氏变换变为 s 的代数方程;解代数方程,得到有关变量的拉氏变换表达式;应用拉氏反变换,得到微分方程的时域解。Part 2.3.3Part 2.3.3 拉氏变换求解线性微分方程拉氏变换求解线性微分方程第57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第58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应用拉氏变换法求解微分方程时,由于初始条件已自动地包含在微分方程的拉氏变换式中,因此,不需要根据初始条件求积分常数的值就可得到微分方程的全解。如果所有的初始条件为零,微分方程的拉氏变换可以简单 地用sn代替dn/dtn得

20、到。微分方程式的解微分方程式的解正弦函数正弦函数 Bsin(Bsin(t+t+)指数函数指数函数 AeAeatat微分方程式的各系数微分方程式的各系数微分方程式的各系数微分方程式的各系数起始条件起始条件起始条件起始条件外部条件外部条件外部条件外部条件a a a a、A A A A、B B B B、BreakBreak第59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Part 2.4Part 2.4 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典型环节及其传递函数2.4.12.4.12.4.22.4.2传传递递函函数数的的定定义义典典型型环环节节的的传传递递函数函数第60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在零初始条件

21、(输入量施加于系统之前,系统处于稳定的输入量施加于系统之前,系统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即工作状态,即t 0 t 0 时,输出量及其各阶导数也均为时,输出量及其各阶导数也均为0 0)下,线性定常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引起该输出的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系统系统(或环节或环节)的输入量的输入量系统系统(或环节或环节)的输出量的输出量Part 2.4.1Part 2.4.1 传递函数的定义传递函数的定义 第61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复杂机械系统复杂机械系统第62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初始条件为零时 微分方程拉氏变换系统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的直接计算法系统传递函数的一般

22、形式系统传递函数的一般形式第63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N(s)=0 N(s)=0 系统的系统的特征方程特征方程,特征根特征根 特征方程决定着系统的动态特性。特征方程决定着系统的动态特性。N(s)N(s)中中s s的最高阶次等于系统的阶次。的最高阶次等于系统的阶次。!从微分方程的角度看,此时相当于所有的导数项都为零。!从微分方程的角度看,此时相当于所有的导数项都为零。K K 系统处于静态时,输出与输入的比值。系统处于静态时,输出与输入的比值。当当s=0s=0时时系统的系统的放大系数放大系数或或增益增益特征方程特征方程第64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M(s)=bM(

23、s)=b0 0(s-z(s-z1 1)(s-z)(s-z2 2)(s-z)(s-zmm)=0)=0的根的根s=zs=zi i(i=1,2,m)(i=1,2,m),称为传递函数的零点。,称为传递函数的零点。N(s)=aN(s)=a0 0(s-p(s-p1 1)(s-p)(s-p2 2)(s-p)(s-pn n)=0)=0的根的根s=pj(j=1,2,n)s=pj(j=1,2,n),称为传递函数的极点。,称为传递函数的极点。!系统传递函数的极点就是系统的特征根。!系统传递函数的极点就是系统的特征根。!零点和极点的数值完全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零点和极点的数值完全取决于系统的结构参数。零点和极点零

24、点和极点第65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图:将传递函数的零、极点表示在复平面上的图形。零点用“O”表示极点用“”表示零、极点分布图零、极点分布图第66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g(t)g(t)称为系统的称为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权函数权函数)系统输出系统输出单位脉冲函数单位脉冲函数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传递函数传递函数系统动态特性系统动态特性单位脉冲响应单位脉冲响应第67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传递函数是复数s域中的系统数学模型。其参数仅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结构及参数,与系统的输入形式无关。传递函数通过系统输入量与输出量

25、之间的关系来描述系统的固有特性,即以系统外部的输入输出特性来描述系统的内部特性。若输入给定,则系统输出特性完全由传递函数G(s)决定。结论结论第68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适用于线性定常系统传递函数中的各项系数和相应微分方程中的各项系数对应相等,完全取决于系统结构参数传递函数原则上不能反映系统在非零初始条件下的全部运动规律无法描述系统内部中间变量的变化情况只适合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描述注意注意第69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设系统有设系统有b b 个实零点,个实零点,c c 对复零点对复零点,(b+2c=m);,(b+2c=m);d d 个复极点,个复极点,e e

26、 对复极点,对复极点,v v 个零极点个零极点(v+d+2e=n)(v+d+2e=n)Part 2.4.2Part 2.4.2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第70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对于实零点zi=i对于实极点pj=j第71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对于复零点对对于复零点对z zl l=l l+j+j l l、z zl+1l+1=l l-j-j l l第72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对于复极点对对于复极点对p pk k=k k+j+j k k、z zk+1k+1=k k-j-j k k第73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比例因子

27、比例因子一阶微分因子一阶微分因子二阶微分因子二阶微分因子积分因子积分因子惯性因子惯性因子振荡因子振荡因子延迟环节延迟环节纯微分环节纯微分环节第74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这这 6 6 种典型因子是数学处理的结果,不一定与具种典型因子是数学处理的结果,不一定与具体的物理装置或元件体的物理装置或元件(环节环节)相对应。相对应。任何系统都可以任何系统都可以(从数学上从数学上)分解成这分解成这 6 6 种典型因子种典型因子的积,其效果就好象是这些环节的串联。的积,其效果就好象是这些环节的串联。同一元件在不同系统中作用不尽相同,输入输出的同一元件在不同系统中作用不尽相同,输入输出的物理量

28、不同,可起到不同因子的作用。物理量不同,可起到不同因子的作用。第75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运动方程式:运动方程式:传递函数:传递函数:K K 环节的放大系数环节的放大系数例例例例1 1 1 1:齿轮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传动例例例例2 2 2 2:晶体管放大器:晶体管放大器:晶体管放大器:晶体管放大器放大环节放大环节/比例环节比例环节第76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例:齿轮传动例:齿轮传动第77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例:共发射极晶体管放大器例:共发射极晶体管放大器Break第78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运动方程式:运动方

29、程式:传递函数:传递函数:K K环节的放大系数环节的放大系数T T环节的时间常数环节的时间常数!储能元件储能元件!输出落后于输入量,!输出落后于输入量,不立即复现突变的输不立即复现突变的输入入例例例例1 1 1 1:阻尼弹簧:阻尼弹簧:阻尼弹簧:阻尼弹簧例例例例2 2 2 2:RCRCRCRC掼性网络掼性网络掼性网络掼性网络惯性环节惯性环节第79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例:阻尼弹簧例:阻尼弹簧第80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例:例:RC掼性网络掼性网络第81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运动方程式:传递函数:K 环节的放大系数!记忆!积分输入突然除去积分

30、停止输出维持不变例1:电容充电例2:积分运算放大器积分环节积分环节第82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如当输入量为常值如当输入量为常值 A A 时,时,输出量须经过时间T才能达到输入量在才能达到输入量在t=0时的时的值值A。!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具有明显的滞后作用!具有明显的滞后作用第83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例:电容充电例:电容充电第84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例:积分运算放大器例:积分运算放大器第85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理想微分理想微分实际微分实际微分惯性惯性T T 0 0KT KT 有限有限运动方程式:运动方程式:传递函数:

31、传递函数:传递函数:传递函数:例例1 1:测速发电机:测速发电机例例2 2:RCRC微分网络微分网络例例3 3:理想微分运放:理想微分运放例例4 4:一阶微分运放:一阶微分运放一阶微分因子一阶微分因子(理想微分、和实际微分理想微分、和实际微分)第86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无负载时例:测速发电机例:测速发电机第87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例:例:RC微分网络微分网络第88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例:理想微分运算放大器例:理想微分运算放大器第89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例:一阶微分运算放大器例:一阶微分运算放大器第90页,共158

32、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运动方程式:运动方程式:传递函数:传递函数:环节的阻尼比环节的阻尼比K K环节的放大系数环节的放大系数T T 环节的时间常数环节的时间常数!01 产生振荡(1 两个串联的惯性环节)不同形式不同形式储能元件储能元件能量转换能量转换振荡振荡例例1 1:质量弹簧阻尼:质量弹簧阻尼例例2 2:RLCRLC串联网络串联网络振荡环节振荡环节第91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例:质量弹簧阻尼例:质量弹簧阻尼(一阶机械平移一阶机械平移)系统系统第92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例:例:RLC串联网络电路串联网络电路第93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

33、一运动方程式:运动方程式:传递函数:传递函数:(1 两个串联的一阶微分环节)环节的阻尼比环节的阻尼比K K 环节的放大系数环节的放大系数T T 环节的时间常数环节的时间常数二阶微分环节二阶微分环节第94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运动方程式:传递函数:环节的时间常数环节的时间常数超越函数近超越函数近似处理似处理例例1 1:水箱进水管的延滞:水箱进水管的延滞延滞环节延滞环节第95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惯性环节从输入开始时刻起就已有输出,仅由于惯性,输出要滞后一段时间才接近所要求的输出值。延迟环节从输入开始之初,在0 时间内没有输出,但t=之后,输出完全等于输入。延迟

34、环节与惯性环节的区别延迟环节与惯性环节的区别第96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例:水箱进水管的延滞例:水箱进水管的延滞BreakBreak第97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Part 2.5Part 2.5 系统方块图和信号流图系统方块图和信号流图2.5.12.5.12.5.22.5.22.5.32.5.3方块图方块图系统信号流图系统信号流图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控制系统传递函数 第98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函数方块图函数方块图函数方块图函数方块图由方块图求系统传递函数由方块图求系统传递函数由方块图求系统传递函数由方块图求系统传递函数建立系统方块图建立系统方块

35、图建立系统方块图建立系统方块图Part 2.5.1Part 2.5.1 方块图方块图2.5.1.12.5.1.12.5.1.12.5.1.12.5.1.22.5.1.22.5.1.22.5.1.22.5.1.32.5.1.32.5.1.32.5.1.3 第99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5.1.12.5.1.1 函数方块图函数方块图(函数框图函数框图)原理框图不适合作分析运算第100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脱离了物理系统的模型!系统数学模型的图解形式形象直观地描述系统中各元件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功能以及信号在系统中的传递、变换过程。依据信号的流向,将各元件的方块连

36、接起来组成整个系统的方块图。函数方块图函数方块图第101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任何系统都可以由信号线、函数方块、信号引出点及求和点组成的方块图来表示。求和点求和点函数方块函数方块引出点引出点函数方块函数方块信号线信号线第102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1信号线 带有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信号的传递方向,直线旁标记信号的时间函数或象函数。2信号引出点(线)/测量点 表示信号引出或测量的位置和传递方向。同一信号线上引出的信号,其性质、大小完全一样。第103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3 3函数方块函数方块(环节环节)函数方块具有运算功能函数方块具有运算功

37、能第104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4 4求和点(比较点、综合点)求和点(比较点、综合点)1.1.用符号用符号“”及相应的信号箭头表示及相应的信号箭头表示2.2.箭头前方的箭头前方的“+”+”或或“-”-”表示加上此信号或减去此信号表示加上此信号或减去此信号!注意量纲第105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相邻求和点可以互换、合并、分解。相邻求和点可以互换、合并、分解。代数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代数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求和点可以有多个输入,但输出是唯一的Break第106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方框图的等效变换法则 公式直接法公式直接法

38、公式直接法公式直接法 化简法化简法化简法化简法代数法代数法方块图的化简方块图的运算规则串联、并联、反馈串联、并联、反馈基于方块图的运算规则基于方块图的运算规则基于比较点的简化基于比较点的简化基于引出点的简化基于引出点的简化2.5.1.22.5.1.2 由方块图求系统传递函数由方块图求系统传递函数第107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几个环节串联,总的传递函数等于每个环节的传几个环节串联,总的传递函数等于每个环节的传递函数的乘积。递函数的乘积。例:隔离放大器串联的例:隔离放大器串联的RCRC电路电路串联运算规则串联运算规则串联运算规则串联运算规则第108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

39、年,星期一同向环节并联的传递函数等于所有并联的环节传递同向环节并联的传递函数等于所有并联的环节传递函数之和。并联运算规则并联运算规则第109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反馈运算规则反馈运算规则第110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第111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基于方块图的运算规则基于方块图的运算规则第112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基于比较点的简化基于比较点的简化第113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基于引出点的简化基于引出点的简化第114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把几个回路共用的线路及环节分开,使每一个 局部回路、

40、及主反馈都有自己专用线路和环节。确定系统中的输入输出量,把输入量到输出量 的一条线路列成方块图中的前向通道。通过比较点和引出点的移动消除交错回路。先求出并联环节和具有局部反馈环节的传递函 数,然后求出整个系统的传递函数。方块图求取传递函数方块图求取传递函数-简化法简化法第115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方块图化简方块图化简(求传递函数求传递函数)第116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方块图化简方块图化简第117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只有一条前向通道的多回路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单前向通道的梅逊公式)闭环系统输入量到输出量间的串联环节的总传递函数即前向闭环

41、系统输入量到输出量间的串联环节的总传递函数即前向通路传递函数的乘积。通路传递函数的乘积。n n 闭环系统所具有的反馈回路的总数闭环系统所具有的反馈回路的总数i i 各反馈回路的序号各反馈回路的序号闭环系统中各交错反馈或多环局部反馈的开环传递函数闭环系统中各交错反馈或多环局部反馈的开环传递函数即每个反馈回路的传递函数的乘积。即每个反馈回路的传递函数的乘积。-正反馈正反馈 +负反馈负反馈公式法公式法第118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梅逊公式方块图直接求取传递函数梅逊公式方块图直接求取传递函数第119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代数法代数法符号运算软符号运算软件:件:Map

42、leMaple第120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隔离放大器串联的隔离放大器串联的RCRC电路电路BreakBreak第121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建立系统各元部件的微分方程,明确信号的因果关系(输入/输出)。对上述微分方程进行拉氏变换,绘制各部件的方框图。按照信号在系统中的传递、变换过程,依次将各部件 的方框图连接起来,得到系统的方框图。例:二阶RC电路网络例:二阶机械平动系统2.5.1.32.5.1.32.5.1.32.5.1.3 建立建立建立建立方块图方块图第122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二阶二阶RCRC电路网络电路网络第123页,共158页

43、,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第124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二二阶阶机机械械平平动动系系统统第125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第126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第127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5.2.1 2.5.2.1 信号流图及其术语信号流图及其术语2.5.2.2 2.5.2.2 信号代数运算法则信号代数运算法则2.5.2.3 2.5.2.3 根据微分方程绘制信号流图根据微分方程绘制信号流图2.5.2.4 2.5.2.4 根据方框图绘制信号流图根据方框图绘制信号流图2.5.2.5 2.5.2.5 信号流图梅逊公式信号流图梅逊公式P

44、art 2.5.2Part 2.5.2 系统信号流图系统信号流图 第128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信号流图信号流图起源于梅逊(起源于梅逊(S.J.MASONS.J.MASON)利用图示法来)利用图示法来描述一个和一组线性代数方程,是由节点和支路组成的一描述一个和一组线性代数方程,是由节点和支路组成的一种信号传递网络。种信号传递网络。节点节点表示变量或信号,其值等于表示变量或信号,其值等于所有进入该节点的信号之和。所有进入该节点的信号之和。支路支路连接两个节点的定向线段,用连接两个节点的定向线段,用支路增益(传递函数)表示方支路增益(传递函数)表示方程式中两个变量的因果关系。程

45、式中两个变量的因果关系。支路相当于乘法器。信号在支支路相当于乘法器。信号在支路上沿箭头单向传递。路上沿箭头单向传递。通路通路沿支路箭头方向穿过各相沿支路箭头方向穿过各相连支路的路径。连支路的路径。2.5.2.1 2.5.2.1 信号流图及其术语信号流图及其术语第129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输入节点只有输出的节点,代表系统的输入变量。输出节点只有输入的节点,代表系统的输出变量。输出节点输入节点混合节点混合节点既有输入又有输出的节点。若从混合节点引出一条具有单位增益的支路,可转化成输出节点。第130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前向通路前向通路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通路

46、上通过任何节点从输入节点到输出节点的通路上通过任何节点不多于一次不多于一次的通路。前向通路上各支路增益之的通路。前向通路上各支路增益之乘积,称前向通路总增益,一般用乘积,称前向通路总增益,一般用PkPk表示。表示。第131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回路起点与终点重合且通过任何节点不多于一次的闭合通路。回路中所有支路增益之乘积称为回路增益,用Lk表示。不接触回路相互间没有任何公共节点的回路X2、X3X3、X4X5第132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5.2.2 信号代数运算法则第133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取Ui(s)、I1(s)、UA(s)、I2(

47、s)、Uo(s)作为信号流图的节点Ui(s)、Uo(s)分别为输入及输出节点2.5.2.3 根据微分方程绘制信号流图第134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第135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第136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只有一条前向通路三个不同回路L1、L2不接触 P1与L1、L2、L3均接触第137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Break第138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5.2.4 根据方框图绘制信号流图第139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方块图转换为信号流图方块图转换为信号流图第140页,共158页,编辑于20

48、22年,星期一方块图转换为信号流图方块图转换为信号流图第141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G 系统总传递函数Pk第k条前向通路的传递函数(通路增益)流图特征式所有不同回路的传递函数之和每两个互不接触回路传递函数乘积之和 每三个互不接触回路传递函数乘积之和第k条前向通路特征式的余因子,即对于流图的特征式,将与第k 条前向通路相接触的回路传递函数代以零值,余下的即为k。k任何m个互不接触回路传递函数乘积之和(例:例:2.20)2.20)例:一个前向通道例:多个前向通道(例:2.212.21)2.5.2.5 信号流图梅逊公式第142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 一个前向通道一

49、个前向通道第143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第144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多个前向通道多个前向通道第145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2.5.3.12.5.3.1系统传递函数系统传递函数 仅控制量作用下 仅扰动量作用下 控制量和扰动共同作用下2.5.3.22.5.3.2系统误差传递函数系统误差传递函数 仅扰动量作用下 控制量和扰动共同作用下Part 2.5.3Part 2.5.3 控制系统传递函数控制系统传递函数 第146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单独处理线性叠加前向通道前向通道:R(s)到C(s)的信号传递通路反馈通道反馈通道:C C

50、(s)到B(s)的信号传递通路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系统闭环传递函数:反馈回路接通后,输 出量与输入量的比值。系统对控制量控制量R(s)R(s)的闭环传递函数系统对拢动量拢动量N(s)N(s)的闭环传递函数2.5.3.12.5.3.1系统的传递函数系统的传递函数第147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系统工作在开环状态,反馈通路断开。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与反馈通道传 递函数的乘积。(反馈信号B(s)和偏差信号 E(s)之间的传递函数)系统系统 的开环传递数函数的开环传递数函数第148页,共158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一假设扰动量N(s)=0控制量控制量R(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