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知****量 文档编号:43157480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学业达标1?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这说明()A汉代官员多用秦朝的旧官B汉承秦制,全面推行郡县制C汉朝曾推行郡国并存制度D至汉武帝时始设列侯爵位答案C解析由材料“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列侯所食县曰国等信息分析,可知C项正确。2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局部,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A解除了王国割据的经济根底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C分封制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D王国取得较大的地方自主权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题干中的措施

2、是指推恩令,推恩令的实行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加强,故B项正确。3?旧唐书?记载,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这那么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看,讨论的是节度使制度。安史之乱后出现了拥兵自重、藩镇割据局面。这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问题,应选A项。4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说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C管辖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3、D防止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答案B解析从题干材料中“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知,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有效地控制地方,故B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无关,D项中的“减少财政开支与题意不符,均排除。5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其主要目的是()A简化分工,提高效率 B削弱封国,集权中央C集思广益,减少失误 D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建立中朝的史实,其主要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应选D项。6“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

4、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中书省制度答案C解析A项指秦朝的中央官制,丞相为百官之首,与题干中“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不符,排除。B项指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等人参与军国大事,形成“中朝,以削弱宰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但是与题干中“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不符,排除。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下,中央设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最终集权于皇帝,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故C项正确。D项中书省制度是元朝的

5、中央政治制度,丞相权力较大,与题干不符,排除。7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的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三省为中书、门下、尚书省,分别负责起草诏令、审核和执行;尚书省下设置工部、兵部、刑部、礼部、吏部、户部,负责相应职责。故修建水利工程应是皇帝下旨,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再到尚书省执行,修建水利工程是工部的职责,故B项正确。8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6、与这些制度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对应搭配正确的选项是()A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B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C品行考试成绩门第声望 D考试成绩门第声望品行答案A解析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是“德行,即品行。九品中正制由世家大族担任的品评官将人才分为九个等级,作为政府选用官吏的依据。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选拔官员的依据主要是考试成绩。应选A项。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使人们热衷于当官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世官制度 B察举制度 C科举制度 D刺史制度答案C解析材料中“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是指科

7、举制能够调动广阔读书人的参政积极性,从而有利于扩大统治根底和强化专制统治,因为科举制是较为公平、科学和合理的选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应选C项。等级提升102007年1月8日,备受关注的安徽西汉墓的墓主被确定为西汉六安国第一代王刘庆。根据文献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A汉武帝废除了分封制度 B分封制强化了西汉的统治C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政策 D六安王为西汉最后的封王答案C解析古代本来实行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汉武帝封的是康王少子,从中可以看出,汉武帝为了削弱分封王侯的势力而推行推恩令政策,故C项正确。11中国历史上有监

8、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表达出()A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B经济开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答案D解析监察区属于中央集权加强的产物,监察区转为行政区说明了中央集权促成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故D项正确。12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行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那么,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A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B利用山川形

9、势制约地方势力C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D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元朝之前是以“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后元朝采用“犬牙交错的原那么划分行政区,这样加强了中央集权,可见元朝利用了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故B项正确。13唐宋期间,中国古代立法呈现出从律令格式到敕令格式的转变,也就是皇帝命令文书的敕和赦文(皇帝的赦免诏书)具有了立法意义。这反映了()A法律体系得到了完善 B皇帝成为最高立法者C国家立法走向制度化 D皇权专制进一步加强答案D解析皇帝命令文书的敕和赦文具有立法意义,具有法的效力,实质上反映了皇权专制进一步强化,D项正确。14宋高宗对大臣说,今后但凡“批降御笔处分,虽然出自“朕

10、意,但必须“经由三省、枢密院,如果出现不当,允许大臣们“奏禀。宋孝宗任命曾任王府教授的刘章到漳州做知州,因遭到谏议大夫王大宝的抵抗而没有执行。这说明()A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B君主专制制度强化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君权受到很多威胁答案A解析“批降御笔处分,虽然出自“朕意,但必须“经由三省、枢密院,如果出现不当,允许大臣们“奏禀,可知皇帝的权力一定程度上受到三省、枢密院等大臣的限制,应选A项。15宋太祖“虑其因缘挟私,决定废除唐代科举中的“公荐旧制,将科举考试的试卷优劣作为选拔官员的唯一评判标准。同时为防止考生“恩出私门,不复知有人主,遂使殿试成为定制。可见,这些做法()A有效遏制了宰相权力 B

11、有利于缓和君臣关系C有利于提升皇帝权威 D扩大了选官的途径答案C解析宋太祖废除“公荐和“使殿试成为定制,主要是防止官员徇私舞弊,结党营私,从而把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故C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选官制度,不是针对丞相,故A项错误;题中措施与君臣矛盾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中是改变选官方式,不是扩大选官途径,故D项错误。16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局部。阅读材料,答复下列问题。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

12、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小腿)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汉书贾谊传?材料三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地方制度的弊端。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

13、特点及其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开展的主要特点。答案(1)变化:天子由诸侯之长变为诸侯之君(或君臣之名分确定)。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稳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2)弊端:诸侯(封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解决:公布“推恩令。(3)特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4)特点:地方势力不断被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周天子与诸侯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君臣名分逐渐确定;“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变化有利于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周王室的统治。第(2)问,汉初实行郡县与封国并存,结果诸侯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时期公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第(3)问,实际考查行省制度,结合教材知识答复即可。第(4)问,需要综合三那么材料,从地方行政制度开展演变的趋势来总结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