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4305176 上传时间:2021-08-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昌乐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昌乐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昌乐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昌乐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昌乐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加快村庄规划编制步伐,全面贯彻落实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调度会议”精神,2019年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要坚持规划先行,有序推进,做到注重质量、从容建设”的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要求,根据中农办等五部委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农规发 20191号)和自然资源资源部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1935号)、潍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加快推进村

2、庄规划工作实施方案(潍自然资字201988号)等文件安排,进一步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科学有序引导编制村庄规划建设,促进乡村振兴。二、 基本原则(一)突出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指导作用。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要突出国土空间规划发展指导作用,整合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划,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编制国土空间体系下的实用型村庄规划。(二)阳光规划原则。村庄规划的编制由镇(街区)政府(办事处、管委会)组织实施,各镇(街区)要加大对规划编

3、制资金的倾斜力度,确保各类规划尽快编制并落地实施。规划编制中要坚持阳光规划,体现群众的主体地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把群众意愿落实到规划之中,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三)高起点规划原则。村庄规划编制是国土空间指标体系下的实施性规划,规划已经批准不得随意修改,各镇(街区)要高度重视、抓住机遇,通过规划编制解决现实问题。要坚持高起点规划原则,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水平,择优选择规划设计单位,建议选择规划设计资质乙级以上、对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熟悉的设计单位开展村庄规划设计。村庄规划编制要因地制宜,分类编制,抓住问题,聚焦重点,突出村域内容,设计深度详略得当,勿贪大求全,注重规

4、划的落地性。三、任务目标2019年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时间紧、任务重,要进一步加快村庄规划编制步伐。县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牵头搞好督察考核,将村庄规划编制纳入科学发展观考核。按任务目标、序时进度,每月进行考核调度,确保2019年底全部完成村庄规划的编制、报批。6月底前,各镇(街区)要深入研究村庄情况,确定村庄类型,制定村庄规划工作计划,填写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任务表(见附件1),并报县规划编制研究中心;7月15日前,要确定设计单位组织开展规划编制工作;9月底前,编制完成村庄规划设计成果;11月底前,完成成果村内公告和部门(专家)论证(评审);12月底前全部完成村庄规划报批。四、方法步骤(一

5、)确定村庄类型。各镇(街区)要根据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等因素确定村庄类型,分类引导。将村庄(自然村)按集聚提升、城郊融合、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分为四种类型。现有规模较大的中心村确定为集聚提升类村庄;城市(镇、街办驻地)近郊区村庄确定为城郊融合类村庄;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确定为特色保护类村庄;生态条件不佳、规模偏小的村庄,因重大项目建设(包括棚改、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等)需要搬迁的村庄,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确定为搬迁撤并类村庄(搬迁撤并类村庄不低于村庄总数的20%)。(二)编制村庄布局规划。村庄分类确定后,尽快编制完成村庄布局规划,纳入各镇(街区)乡村振兴建设规划。依据村庄布

6、局规划,列出村庄建设规划编制计划。村庄规划力求简单、实用、落地性强,符合乡村振兴建设要求。(三)明确村庄规划的编制范围。县城(镇)规划建设用地内的村庄、确定为搬迁撤并类的村庄不再编制村庄规划;对已经编制的原村庄规划,经评估符合要求的,可不再另行编制;需补充完善的,完善后再行报批。村庄规划范围为村域全部国土空间,可以一个或几个村为单元编制,除特色保护类村庄和基础条件较好且需要单独编制的村庄外,可以尝试同类型、距离相近的村庄联合编制。(四)编制村庄规划。确定村庄布局后要开展全面基础资料调查,摸清村域范围内人口、经济、产业、用地、环境、基础设施等基本情况,充分利用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成果。集聚提升类村

7、庄要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激活产业,优化环境;城郊融合类村庄要综合考虑工业化、城镇化和村庄自身发展,加快城乡产业融合、设施互通、服务共享;特色保护类村庄要统筹保护、利用和发展的关系,保持村庄特色的完整性真实性、延续性;搬迁撤并类村庄要严格限制新建、扩建,重点突出生态保护修复和整治复垦,加强建设 用地增减挂钩。具体内容及图件要求见附件2。(五)依法依规报批实施。村庄规划编制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初步成果应在村内公告,并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村庄规划报批前应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由各镇(街区)人民政府报请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划成果经批准后应在村内公布。五、 加强组织领导,成

8、立工作专班为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按时完成上级工作任务,成立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副县长李良华同志任组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镇(街区)镇长(主任)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县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负责统筹调度、督查考核、技术指导等工作,随时掌握进展情况。编制村庄规划既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要工作之一更是村庄发展、乡村振兴的切实需求,各镇(街区)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附件:1、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任务统计表2、村庄规划成果内容及图件要求2019年6月27日- 11 -附件1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任务统计表镇(街区

9、)名 称镇(街区)域村庄总数位于县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村庄搬迁撤并类村庄数量集聚提升类村庄数量城郊融合类村庄数量特色保护类村庄数量备注附件2村庄规划成果内容及图件要求表1:规划成果内容村庄类型城郊融合集聚提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备注发展定位与目标生态保护修和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修复人居环境整治国土空间布局及用途管制农村住房布局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自然历史文化遗存与保护村庄安全和防灾减灾村庄建设近期行动计划备注:为必要性内容 为拓展性内容表2:规划成果图纸要求规划内容村庄类型城 郊融合型集 聚提升型特 色保护型搬 迁撤并型备注村庄现状图村庄综合规划图住房布局图户型选择

10、图产业规划图道路交通规划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生态保护修复和人居环境整治图历史文化保护及特色风貌规划图近期行动计划规划示意图备注:为必要性内容 为拓展性内容表3:规划目标控制表指 标规划基期年规划目标年变化量属性备注耕地保有量(公顷)约束性必选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公顷)约束性必选建设用地总规模(公顷)预期性必选其中村庄建设用地规模(公顷)约束性必选其中村庄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模(公顷)预期性必选村庄基础设施用地规模(公顷)预期性必选人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预期性必选村庄绿化覆盖率()预期性可选村庄卫生厕所普及率()预期性可选生化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率()预期性可选道路硬化率()

11、预期性可选人均居住建筑面积()预期性可选公共服务设施面积()预期性可选村庄居住人数预期性可选停车位预期性可选注:人均用地以户籍人口计算表4: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规划分类基期年目标年规划期内增减面积比重面积比重生态用地公益林湿地其他自然保留地陆地水域农用地耕地种植园用地商品林草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居住用地城镇居住用地农村宅基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机关团体新闻出版用地科教文卫用地公用设施用地公园与绿地商服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物流仓储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工业用地工业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城镇村道路用地轨道交通用地交通服务站场用地预留用地其他建设用地区域基础设施用地铁路用地公路用地机场用地港口码头用地管道运输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弹性用地 单位:公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