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案.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42830791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机械制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图》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图》教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0学时)教 材:机械制图单 位:科技学校教学大纲绪 论学时1. 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和内容12.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3.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目的要求本章的教学目的是讲解图样的概念及形成及介绍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和学习方法。要求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和性质和领会本课程的学习方法。重点难点图样的形成及及立体图的比较。教学方法本次课是介绍绪论部分,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培养起对这门课的兴趣,讲课时尽可能采用较为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教学形式,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和以往积累的教学经验,向学生介绍一些适时可行的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题 机械制图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是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

2、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看图、绘图和空间想象能力,达到教学大纲中对本课程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以适应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需要。二、教学内容(一)本课程的研究对象1、图样的概念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的图,称为图样。(对此定义作简要说明,并强调: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三个方面,缺一不可)2、机械制图的概念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建筑图样,在机械工程中使用的图样称为机械图样。机械制图是以机械图样作为研究对象的,即研究如何运用正投影基本原理,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课程。3、图样的作用(1)图样是工厂组织生产、制造零件和装配机器的依据。(2)图样是表达设计者设计意图的重要手段

3、。(3)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被誉为“工程界技术语言”。4、图样的形成(1)立体图表示物体的大致形状可以用立体图。立体图是从一个方向、用一个图形来表达物体的形状。如图所示,只能看见长方体的前面、上面和左面,后面、下面和右面无法看清;而且长方体是由六个矩形面构成的,但矩形都变形为平行四边形。如果对此长方体作进一步加工,则会发现:圆孔打得多深,方槽是否前后贯通,在立体图中表达不清楚,而圆形也变形为椭圆形。综上:立体图的缺点有:1)发生变形。2)物体内部和后面等看不见部分的结构表达不清楚。3)没有尺寸和技术要求。可见,立体图不能反映出物体的真实形状,所以,不能直接应用在生产上。但

4、是,立体图也有独特的优点:立体感强。因此可以作为生产图样的辅助性说明。生产中广泛采用的图样是用正投影法绘制的。(2)正投影法具体定义后面章节介绍。简单地说,在物体后面放一张图纸,眼睛正对着图纸看物体,把看到的物体形状在图纸上反映出来。这里把平行的视线当作投影线,把图纸看作投影面,画在纸上的图形就是物体的投影,称为视图,这就是正投影法的形象说明。一般是从三个方向对物体投影,因此得到三个图形,称为三视图。长方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立体图产生变形的地方,视图能正确地表达出来;立体图表达不清楚的地方,视图却能完全表达清楚,这样就能物体的真实形状完全地反映出来,如果再注上尺寸、技术要求,就构成一张完整的图

5、样。(二)本课程的任务和学习方法1、本课程的主要任务(1)学习正确、熟练地使用绘图仪器、工具,掌握较强的绘图方法和技能。(2)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掌握运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物体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图解空间几何问题的初步能力。(3)学习、贯彻在读图和画图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逐步熟悉和掌握国家标准 技术制图及机械制图及其他有关规定,并具有查阅有关标准及手册的能力。(4)培养学生绘制(含零、部件测绘)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5)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2、本课程的学习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是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故学习

6、中首先要注意掌握正投影的规律,并运用正投影的规律去解决绘图和读图中的实际问题。努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不断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掌握正确的表达方法,学会正确运用视图、剖视、剖面及其它规定画法,掌握尺寸标注的方法所以要做到:1、应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2、提高听课效率3、正确认真的对待作业4、要遵循国家标准规定,在学习中应养成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优良作风。认真学习本课程,将为学生的绘图能力和读图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小结 本次课主要是介绍性的内容,必须掌握的是图样的概念、内容、形成方法及其及立体图的对比。教学大纲第一章 制图的基础知识学时1. 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介绍(图线、字体

7、、比例、图幅)2. 绘图工具和使用方法23. 几何作图4. 徒手绘图2目的要求本章主要介绍及工程制图有关的国家标准,如图纸的幅面和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和尺寸标注等,介绍了绘图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平面图形的绘制步骤。要求掌握正确的作图方法和正确地使用绘图工具,在绘制的图样中遵守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中的各项规定。重点难点重点是图线画法和尺寸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以及圆弧连接的画法;难点是尺寸标注,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学习指导学习本章时要注意理解国家标准中的各种规定,可先阅读教学内容,然后用铅笔做图线和字体练习作业。教学过程:第一讲 1.1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规定课 题:(1) 图纸

8、幅面和格式(GB/T 146891993)(2) 标题栏(GB/T 1060911989)(3) 比例(GB/T 146901993)(4) 字体(GB/T146911993)(5) 线型及应用(GB/T 4457.42002)教学目的:1、介绍图纸幅面、图框格式和尺寸、标题栏格式和内容、常用的比例和字体 2、介绍图线的种类、应用和画法教学要求:1、掌握图样上的一般规定 2、掌握八种图线的应用和画法教学重点:1、粗实线、细实线、虚线和细点画线的画法 2、比例的概念和应用教学难点:虚线和细点画线的画法教学方法:介绍图线时,讲解清楚各种图线的画法及主要作用,为学生以后画图打下基础。八种图线也应该详

9、略分开,重点讲解粗实线、细实线、虚线和细点画线,其余四种图线略讲。教学内容:一、 复习旧课简要复习图样的概念、作用及形成方法。二、引入新课题 本次课从画图的技能方面着手,摘要介绍国家标准 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有关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的统一规定。三、教学内容(一)图纸幅面的规定 为了便于图样的绘制、使用和保管,图样均应画在规定幅面和格式的图纸。1、图纸幅面指图纸宽度及长度组成的图面。讲解表11。2、图框格式(是否需要装订)图框是指图纸上限定绘图区域的线框。图框线为粗实线。讲解图11、图12、表12。3、标题栏的位置和格式标题栏的位置一般在图框的右下角。看图的方向应及标题栏的方向一致。讲解图1

10、2、图13。学校的制图作业中建议采用如图13(b)所示的格式。(二)比例比例图样中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及实际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强调:(1)比例规范化,不可随意确定,按照表12选取。(2)画图时应尽量采用1:1的比例(即原值比例)画图,以便直接从图样中看出机件的真实大小(3)图样不论放大或缩小,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均为机件的实际大小,而及采用的比例无关。(4)绘制同一机件的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的比例,并在标题栏的比例栏中填写。(三)字体图样中的汉字应采用长仿宋体,长仿宋体汉字书写的特点:横平竖直、起落有锋、粗细一致、结构匀称。在图样中,字母和数字可写成斜体或直体,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及水平基准

11、线75。字母和数字分A型和B型,但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四)图线图线分粗、细两种。粗线的宽度b应按照图的大小及复杂程度,在0.52 mm之间选择,细线的宽度约为b/2。图线宽度的推荐系列为:0.18、0.25、0.35、0.5、0.7、1、1.4、2 mm 。制图作业中一般选择0.7 mm为宜。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图线的画法参照表13。1、粗实线 应用:可见轮廓线、表示剖切面起迄的剖切符号。2、细实线 应用:尺寸线、尺寸界线、剖面线、指引线、重合断面轮廓线。3、虚线应用:不可见轮廓线。注意:(参见图例)(1)虚线的每个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大致相等。(2)当虚线成为实

12、线的延长线时,在虚、实线的连接处,虚线应留出空隙。(3)虚线以及其它图线相交时,都应在线段处相交,不应在空隙处相交。4、细点划线应用:轴线、对称中心线。注意:(参见图例)(1)细点划线的每个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大致相等。(2)细点划线和双点划线中的“点”应画成约1mm的短划,细点划线的首尾两端应是线段而不是短划。(3)细点划线,应超出轮廓线2 mm5 mm。(4)细点划线及其它图线相交时,都应在线段处相交,不应在短划处相交。(5)在绘制圆形时,必须作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细点划线,作为圆的对称中心线,线段的交点应为圆心。(6)在较小的圆形上绘制细点划线有困难时,可用细实线代替。5、波浪线应用:断裂处边界

13、线、视图和剖视图的分界线。6、双折线应用:断裂处边界线。8、粗点划线应用:有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表示线。9、双点划线应用:相邻辅助零件轮廓线、极限轮廓线、假想投影轮廓线。 讲课中,每介绍一种图线后,引导学生参看表15,了解该图线的实际应用。四、课堂练习学生练习画八种图线。五、小结1、 比例的概念及几个注意点。2、 九种图线的画法及应用。特别强调:各种图线也可以画成曲线。第二讲 1.1 国家标准机械制图的规定课 题:尺寸注法教学目的:1、介绍尺寸注法的基本规则 2、讲解常用尺寸的注法教学要求:掌握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教学重点: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教学难点:直径尺寸、角度尺寸的标注方法教学方法:本次课

14、内容较多,不必都讲,可根据以后读图中的尺寸和抄画图形的需要进行选材。例如光滑过渡处的尺寸、弧长和弦长等尺寸注法可以放到以后有关章节中再陆续进行介绍。教学内容:二、 复习旧课1、简要复习上次课的内容。2、强调两个问题:(1)画圆形时,必须作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细点画线来表示对称中心线,且线段的交点应为圆心。(2)比例的定义。二、引入新课题图样中,图形只能表示物体的形状,不能确定它的大小,因此,图样中必须标注尺寸来确定其大小。国家标准对尺寸标注的基本方法有一系列的规定,本次课就来学习尺寸标注的初步知识。三、教学内容(一)基本规则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及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

15、度无关。2、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一般以毫米为单位。以毫米为单位时,不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表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4、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为了便于图样的绘制、使用和保管,图样均应画在规定幅面和格(二)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定完整的尺寸标注包含下列四个要素:尺寸界限、尺寸线、尺寸数字和终端(箭头)。 (a) (b) 图110 尺寸界线示例1、尺寸界线作用:表示所注尺寸的起始和终止位置,用细实线绘制。它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

16、线处引出。也可利用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本身作尺寸界线。强调:尺寸界线一般应及尺寸线垂直,必要时允许及尺寸线成适当的角度;尺寸界线超出尺寸线 2 mm左右。参照图110说明。 2、尺寸线作用:表示所注尺寸的范围,用细实线绘制。 尺寸线不能用其它图线代替,不得及其它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并应尽量避免尺寸线之间及尺寸线及尺寸界线相交。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及所标注的线段平行,相互平行的尺寸线小尺寸在内,大尺寸在外,依次排列整齐。并且各尺寸线的间距要均匀,间隔应大于5mm ,以便注写尺寸数字和有关符号。参照图111说明。(a)正确 (b)错误图111 尺寸线示例3、尺寸线终端尺寸线终端有两

17、种形式:箭头和细斜线。机械图样一般用箭头型式,箭头尖端及尺寸界线接触,不得超出也不得离开,如图1-12所示。当尺寸线太短,没有足够的位置画箭头时,允许将箭头画在尺寸线外边;标注连续的小尺寸时可用圆点代替箭头,如图112所示。(a) (b)图112 尺寸线箭头4、尺寸数字作用:尺寸数字表示所注尺寸的数值。强调:(1)线性尺寸的数字一般应写在尺寸线的上方、左方或尺寸线的中断处,位置不够时,也可以引出标注。(2)尺寸数字不能被任何图线通过,否则必须将该图线断开。(3)在同一张图上基本尺寸的字高要一致,一般采用3.5号字,不能根据数值的大小而改变。(三)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1、线性尺寸的标注线性尺寸的数

18、字应按图113(a)所示的方向填写,图示30范围内,应按图(b)形式标注。尺寸数字一般应写在尺寸线的上方,当尺寸线为垂直方向时,应注写在尺寸线的左方,也允许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如图(c)所示。狭小部位的尺寸数字按图(d)所示方式注写。2、角度尺寸的标注角度的尺寸界线应沿径向引出,尺寸线是以角的顶点为圆心画出的圆弧线。角度的数字应水平书写,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必要时也可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外侧。角度较小时也可以用指引线引出标注。角度尺寸必须注出单位,如如图114所示。(a) (b)(c) (d) 图113 线性尺寸标注示例图114 角度尺寸标注示例3、圆和圆弧尺寸的标注标注圆及圆弧的尺寸时

19、,一般可将轮廓线作为尺寸界线,尺寸线或其延长线要通过圆心。大于半圆的圆弧标注直径,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小于和等于半圆的圆弧标注半径,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R”。没有足够的空位时,尺寸数字也可写在尺寸界线的外侧或引出标注。圆和圆弧的小尺寸的标注如图115所示。4、球体尺寸的标注圆球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S”,半球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SR”。标注如图115所示。四、小结1、重述尺寸三要素的画法和用途。2、总结各种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第三讲 1.2 绘图工具和使用方法课 题:1、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2、线段和圆周的等分 3、斜度和锥度教学目的:1、讲解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教学要求

20、:1、会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教学重点:铅笔的修理和使用教学方法:讲授和现场演示相结合,学生亲身体验。教学内容:一、复习旧课1、尺寸三要素的画法和用途。2、结合作业中的问题,复习各种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二、引入新课题图样中的各种图形,一般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作图时,需要利用绘图工具,按照图形的几何关系顺序完成。本次课先来介绍绘图工具的使用。三、教学内容(一)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1、图版、丁字尺、三角板图板用作画图时的垫板,要求表面平坦光洁;又因它的左边用作导边,所以左边必须平直。(演示:图纸用胶带纸固定在图版上)。丁字尺是画水平线的长尺。丁字尺由尺头和尺身组成, 图

21、117 图板和丁字尺画图时,应使尺头靠着图板左侧的导边。画水平线必须自左向右画,如图117所示。一副三角板有两块,一块是45三角板,另一块是30和60三角板。除了直接用它们来画直线外,也可配合丁字尺画铅垂线和其它倾斜线。用一块三角板能画及水平线成30、45、60的倾斜线。用两块三角板能画及水平线成15、75、105和165的倾斜线,如图118所示。图118 用两块三角板配合画线2、圆规和分规(1)圆规圆规用来画圆和圆弧。圆规的一个脚上装有钢针,称为针脚,用来定圆心;另一个脚可装铅芯,称为笔脚。在使用前应先调整针脚,使针尖略长于铅芯,如图119所示。笔脚上的铅芯应削成楔形,以便画出粗细均匀的圆弧

22、。画图时圆规向前进方向稍微倾斜;画较大的圆时,应使圆规两脚都及纸面垂直,如图120所示。(2)分规分规用来等分和量取线段的。分规两脚的针尖在并拢后,应能对齐,如图119所示。(3)、曲线板曲线板是用来绘制非圆曲线的。首先要定出曲线上足够数量的点,再徒手用铅笔轻轻地将各点光滑地连接 图119 分规和圆规起来,然后选择曲线板上曲率及之相吻合的部分分段画出各段曲线。注意应留出各段曲线末端的一小段不画,用于连接下一段曲线,这样曲线才显得圆滑,如图121所示。图121 用曲线板作图(4)铅笔粗实线铅笔的修理粗实线是图样中最重要的图线,为了把粗实线画的均匀整齐,关键是正确的修理和使用铅笔,绘制粗实线的铅笔

23、以HB或B的铅笔为宜。将铅芯修理成长方体形,使用时用矩形的短棱和纸面接触,长方体铅芯的宽侧面和丁字尺或三角板的导向棱面贴紧,用力要均匀,速度要慢,一遍画不黑可重复运笔。细实线铅笔的修理和使用 画细实线、虚线、点画线等细线所用的铅笔牌号为H或2H,将铅芯修理成圆锥形。当铅芯磨秃后要及时修理,不要凑合着画。绘制虚线和点画线时,初学者要数丁字尺或三角板上的毫米数,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画出的虚线或点画线的线段长才能整齐相等。粗实线铅芯的修理和使用 画粗实线圆所用的铅芯为HB铅芯,修理成如图1-7所示的形状。使用时要调整圆规腿的关节,使铅芯和纸面垂直侧棱和纸面均匀接触,画圆时用力要均匀,速度要慢,

24、一遍画不黑可反方向重复一遍。图1-7 粗实线铅芯的修理和使用第四讲 1.3 几何作图课 题:1、线段和圆周的等分 2、斜度和锥度教学目的:1、讲解常用等分法 2、讲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计算、画法和标注教学要求:1、掌握对线段、角度、圆周的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图方法 2、掌握斜度和锥度的区别(包括在概念、计算、画法上的区别)教学重点:圆周的等分方法和斜度和锥度的画法教学方法:讲授和现场演示相结合。教学内容:一、复习旧课1、绘图工具的使用。2、结合作业中的问题,复习各种常用尺寸的标注方法。二、引入新课题图样中的各种图形,一般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作图时,需要利用绘图工具,按照图

25、形的几何关系顺序完成。三、教学内容(一)线段和圆周的等分1、等分直线段(1)过已知线段的一个端点,画任意角度的直线,并用分规自线段的起点量取n个线段。(2)将等分的最末点及已知线段的另一端点相连。(3)过各等分点作该线的平行线及已知线段相交即得到等分点,即推画平行线法。如图123所示。图123 等分直线段2、等分圆周(1)正五边形方法:1)作OA的中点M。2)以M点为圆心,M1为半径作弧,交水平直径于K点。3)以1K为边长,将圆周五等分,即可作出圆内接正五边形。(a) (b) (c)图124 正五边形画法(2)正六边形方法一:用圆规作图分别以已知圆在水平直径上的两处交点A、B为圆心,以R =

26、D/2作圆弧,及圆交于C、D、E、F点,依次连接A、B、C、D、E、F点即得圆内接正六边形,如图125(a)所示。方法二: 用三角板作图以60三角板配合丁字尺作平行线,画出四条边斜边,再以丁字尺作上、下水平边,即得圆内接正六边形,如图125(b)所示。(a) (b)图125 正六边形画法(3)正n边形(以正七边形为例)n等分铅垂直径AK(在图中n = 7),以A点为圆心,AK为半径作弧,交水平中心线于点S,延长连线S2、S4、S6,及圆周交得点G、F、E,再作出它们的对称点,即可作出圆内接正n边形。图126 正n边形画法(二)斜度和锥度 1、概念 斜度是指一直线(或平面)对另一直线(或平面)的

27、倾斜程度。它的特点是单向分布。锥度是指正圆锥底圆直径及其高度之比,或正圆台的两底圆直径差及其高度之比。它的特点是双向分布。2、计算斜度:高度差及长度之比斜度H/L1n锥度:直径差及长度之比锥度D/LDd/l1n注意:计算时,均把比例前项化为1,在图中以1n的形式标注。3、画法以图为例讲解。四、小结1、线段的等分法(推画平行线法)和圆周的等分法。2、斜度和锥度的画法。注意斜度和锥度符号的方向性。第五讲 1.3 几何作图课 题:圆弧的连接教学目的:讲解各种形式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教学要求:掌握各种形式圆弧连接方法教学方法:讲授和黑板作图演示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讲评上次作业,强调几个概

28、念。二、引入新课题在绘制零件的轮廓形状时,经常遇到从一条直线(或圆弧)光滑地过渡到另一条直线(或圆弧)的情况,这种光滑过渡的连接方式,称为圆弧连接。三、教学内容(一)圆弧的连接1、圆弧连接作图的基本步骤首先求作连接圆弧的圆心,它应满足到两被连接线段的距离均为连接圆弧的半径的条件。然后找出连接点,即连接圆弧及被连接线段的切点。最后在两连接点之间画连接圆弧。已知条件:已知连接圆弧的半径。实质:就是使连接圆弧和被连接的直线或被连接的圆弧相切。关键:找出连接圆弧的圆心和连接点(即切点)。2、直线间的圆弧连接作图法归纳为三点:(1)定距:作及两已知直线分别相距为R(连接圆弧的半径)的平行线。两平行线的交

29、点O即为圆心。(2)定连接点(切点)从圆心O向两已知直线作垂线,垂足即为连接点(切点)(3)以O为圆心,以R为半径,在两连接点(切点)之间画弧。3、圆弧间的圆弧连接(1)连接圆弧的圆心和连接点的求法作图法归纳为三点:1)用算术法求圆心:根据已知圆弧的半径R1或R2 和连接圆弧的半径R计算出连接圆弧的圆心轨迹线圆弧的半径R:外切时:RRR1内切时:RRR22)用连心线法求连接点(切点)外切时:连接点在已知圆弧和圆心轨迹线圆弧的圆心连线上内切时:连接点在已知圆弧和圆心轨迹线圆弧的圆心连线的延长线3)以O为圆心,以R为半径,在两连接点(切点)之间画弧。(2)圆弧间的圆弧连接的两种形式1)外连接:连接

30、圆弧和已知圆弧的弧向相反(外切)2)内连接:连接圆弧和已知圆弧的弧向相同(内切)3、作及已知圆相切的直线及圆相切的直线,垂直于该圆心及切点的连线。因此,利用三角板的两直角边,便可作圆的切线。方法如图131所示。(a) (b)(c) (d)图131 作圆的切线四、小结1、总结各类圆弧连接的特点,尤其强调要抓住圆心和连接点两个关键。第六讲 1.3 几何作图 1.4 徒手绘图课 题:1、平面图形的分析和画法 2、徒手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教学目的:1、讲解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2、讲解仪器绘图和徒手绘图的基本方法。教学要求:会画中等难度的平面图形。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尺寸

31、分析教学难点:平面图形尺寸基准的判断和选择教学方法:讲课中要抓住尺寸分析这个核心,教会学生具有对平面图形分析尺寸基准和识读定位尺寸的能力。基准及定位尺寸紧紧相连,二定位尺寸又是画出第二基准线、第三基准线的依据,在讲解时不可忽视。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结合作业中的问题,纠正错误,强调圆弧连接中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二、引入新课题平面图形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这些线段又必须根据给定的尺寸关系画出,所以就必须对图形中标注的尺寸进行分析。三、教学内容(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1、定形尺寸定形尺寸是指确定平面图形上几何元素形状大小的尺寸,如图133所示中的12、R13、R26、R7、R

32、8、48和10。一般情况下确定几何图形所需定形尺寸的个数是一定的,如直线的定形尺寸是长度,圆的定形尺寸是直径,圆弧的定形尺寸是半径,正多边形的定形尺寸是边长,矩形的定形尺寸是长和宽两个尺寸等。2、定位尺寸定位尺寸是指确定各几何元素相对位置的尺寸,如图133中的18、40。确定平面图形位置需要两个方向的定位尺寸,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也可以以极坐标的形式定位,即半径加角度。图133 平面图形3、尺寸基准任意两个平面图形之间必然存在着相对位置,就是说必有一个是参照的。(由此引出基准这个概念,介绍基准时可联系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来讲解)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简称基准。平面图形尺寸有水平和垂直两个

33、方向(相当于坐标轴x方向和y方向),因此基准也必须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考虑。平面图形中尺寸基准是点或线。常用的点基准有圆心、球心、多边形中心点、角点等,线基准往往是图形的对称中心线或图形中的边线。(二)线段分析 根据定形、定位尺寸是否齐全,可以将平面图形中的图线分为以下三大类:1、已知线段概念:定形、定位尺寸齐全的线段。作图时该类线段可以直接根据尺寸作图,如图133中的12的圆、R13的圆弧、48和10的直线均属已知线段。2、中间线段概念:只有定形尺寸和一个定位尺寸的线段。作图时必须根据该线段及相邻已知线段的几何关系,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求出,如图133中的R26和R8两段圆弧。3、连接线段概念

34、:只有定形尺寸没有定位尺寸的线段。其定位尺寸需根据及线段相邻的两线段的几何关系,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求出,如图133中的R7圆弧段、R26和R8间的连接直线段。在两条已知线段之间,可以有多条中间线段,但必须而且只能有一条连接线段。否则,尺寸将出现缺少或多余。 (三)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结合课本图136所示的平面图形为例,演示画图步骤,边画图边讲解。演示和讲解完以后,对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作以下总结:1、根据图形大小选择比例及图纸幅面。2、分析平面图形中哪些是已知线段,哪些是连接线段,以及所给定的连接条件。3、根据各组成部分的尺寸关系确定作图基准、定位线。4、依次画已知线段、中间线段和连接线段,。5、

35、将图线加粗加深。6、标注尺寸。(四)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平面图形中标注的尺寸,必须能唯一地确定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遗漏、不多余地标注出确定各线段的相对位置及其大小的尺寸。1、标注尺寸的方法和步骤(1)先选择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基准线;(2)确定图形中各线段的性质;(3)按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的次序逐个标注尺寸。2、参照图135所示的平面图形,分析讲解:图135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1)分析图形。确定基准图形由外线框、内线框和两个小圆构成。整个图形左右是对称的,所以选择对称中心线为水平方向基准。垂直方向基准选两个小圆的中心线。(2)标注定形尺寸。外线框需注出R12和两个R20以及R15 ;内线

36、框需注出R8 ,两个小圆要注出212。(3)标注定位尺寸。左右两个圆心的定位尺寸65 ,上下两个半圆的圆心定位尺寸5和10。(五)绘图的基本方法重点讲解徒手绘图。1、仪器绘图(1)准备工作;(2)选定图幅;(3)固定图纸;(4)画底稿;(5)检查并清理底稿,加深图形和标注尺寸等;(6)全面检查图纸(可结合前面的平面图形画法略讲。)2、徒手绘图依靠目测来估计物体各部分的尺寸比例、徒手绘制的图样称为草图。在设计、测绘、修配机器时,都要绘制草图。所以,徒手绘图是和使用仪器绘图同样重要的绘图技能。绘制草图时使用软一些的铅笔(如HB、B或者2B),铅笔削长一些,铅芯呈圆形,粗细各一支,分别用于绘制粗、细

37、线。画草图时,可以用有方格的专用草图纸,或者在白纸下面垫一张有格子的纸,以便控制图线的平直和图形的大小。(1)直线的画法画直线时,可先标出直线的两端点,在两点之间先画一些短线,再连成一条直线。运笔时手腕要灵活,目光应注视线的端点,不可只盯着笔尖。画水平线应自左至右画出;垂直线自上而下画出;斜线斜度较大时可自左向右下或自右向左下画出,如图137所示。(2)圆的画法画圆时,应先画中心线。较小的圆在中心线上定出半径的四个端点,过这四个端点画圆。稍大的圆可以过圆心再作两条斜线,再在各线上定半径长度,然后过这八个点画圆。圆的直径很大时,可以用手作圆规,以小指支撑于圆心,使铅笔及小指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笔

38、尖接触纸面不动,转动图纸,即可得到所需的大圆。也可在一纸条上作出半径长度的记号,使其一端置于圆心,另一端置于铅笔,旋转纸条,便可以画出所需圆。如图138所示。图138 徒手绘制圆形(3)徒手绘制平面图形徒手绘制平面图形时,也和使用尺、规作图时一样,要进行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先画已知线段,再画中间线段,最后画连接线段。在方格纸上画平面图形时,主要轮廓线和定位中心线应尽可能利用方格纸上的线条,图形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可按方格纸上的格数来确定。下图为徒手在方格纸上画平面图形的示例。四、小结1、几个基本概念:基准线、定形尺寸、定位尺寸、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2、简述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第 1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