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_听说读写训练60讲.pdf

上传人:暗伤 文档编号:4227947 上传时间:2021-06-22 格式:PDF 页数:108 大小:21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o_听说读写训练60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亲,该文档总共10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o_听说读写训练60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o_听说读写训练60讲.pdf(10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听说读写训练 6 0讲 怎样练“听” 王松泉 如果别人讲话,你听不清,或者听不懂,知识的吸收和技能的培养就要 受影响。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听,不单纯是对声音的感觉,而有着它特定的要求。总的要求应是“听 能得要领”,具体要求有下面四项: 能辨音能听懂普通话和有关的地方语,能听懂广播和录音,做到听 得真切,不出差错。 能举要能边听边捕捉讲话的要点,听长篇讲话能理清纲目,必要时 能记下提纲和重要内容。 能明义能听清楚讲话的中心意思,不产生误解;能听懂讲话的深意 和“弦外之音”;听别人对问题的争论能抓住争论的焦点,迅速归纳争论各 方的意见。 能识讹能听出讲话中存在的问题,诸如观点

2、、内容、用词、句法等 方面的错误。 怎样提高自己听的能力?要靠有目的的训练。练“听”主要是练以下三 个方面: 一、练辨音力。除了有生理缺陷的人之外,一般人在听的方面不存在 什么大的问题,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语音方面的问题。因此,凡是不会 讲普通话的应当首先练说普通话,会说就能听。听话听音,首先就是要提高 对语音的分辨能力。为了提高辨音能力,可以多听广播,多听演讲和发言, 注意区别发音的正误。 二、练注意力。听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耐心、专心和细心。这些要求从根 本上说是对讲话的同志的态度问题。没有真诚和友善的态度,是不可能做到 耐心、专心、细心听讲的。我们平时就应该养成这种认真听别人讲话的习惯。

3、三、练理解力。听的理解力主要是指判断和推理的敏感度。这就要求我 们不但能迅速听懂大意,还能听出话中之话和“弦外之音”,甚至听出讲话 中的问题。练理解力除了靠多听之外,主要靠多学、多想。一个知识丰富、 肯动脑筋的人才能有较强的理解力。 怎样听课和记笔记 燕青 中学时代,听课是获得知识的基本途径。因此,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对 提高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怎样正确处理听课和记笔记的关系呢? 首先,听课要思想集中,聚精会神,千万不要三心二意,左顾右盼。你 大概学过学弈这个寓言故事吧?两个学生听一位教师教,专心致志的便 学有所获,很快掌握了弈秋传授的技艺;思想开小差的却一无所获,因为他 一心想

4、拿弓箭射鸿鹄,哪里有心思听老师讲呢?老师讲文言文,有的同学能 认真听讲,老师讲现代文,他就不想听了,自己以为看得懂,听不听无所谓, 回家再看书也一样。其实,听和不听,效果大不相同。语文老师每讲一节课 都要认真备课,看很多教学参考资料,并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同学 们的实际情况,讲授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从中心思 想到写作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和提示。你注意听老师讲,并且把要点记下 来,课后再对照课文复习,印象就深刻了,掌握的知识也比较牢固。 其次,笔记要简明扼要,抓住重点。有的同学不管老师讲什么,都想把 它记下来,结果,密密麻麻一大片,主次不分,记了等于不记。有的同学只 顾

5、竖着耳朵听,忘了动手记,听完一节课,课后打开课本复习,哪是重点, 哪是难点,抓不住要领。所以,听课一定要手脑并用。 怎样做到手脑并用呢?北京铁路二中刘若男同学在总结听课的经验时 说:“经过反复实践,我摸索到正确处理听记关系的方法,这就是:听和记, 以听为主,记服从于听;在认真听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和难点,有选择地记, 把听和记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听得完全,记得精炼。” 所谓“听得完全”,就是要思想集中,开动脑筋,听清楚,听仔细,听 完整,“听能得到要领”,能理清文章的脉络和老师讲课的思路,注意老师 反复强调的地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一堂课的开始,要注意听老师怎样 承上启下,把知识连贯起来。一堂

6、课的结尾,要注意听老师怎样归纳总结。 所谓“记得精炼”,指的是笔记的内容要有选择,有所取舍。比如讲论 说文,可以着重记住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记住老师怎样联系实际, 提出哪些引人深思的问题。老师讲课内容多,有的知识已经学过,有的是书 本提示、注释中明白写着的,这些就不必记了;你不熟悉的、重要的,一定 要记下来;不好理解的、有疑问的,可以在书上做个记号,便于课后思考或 者问老师。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记笔记是为了帮助记忆,便于复习。课后经 常看看笔记,对熟练掌握已经学过的知识一定会有帮助的。期末考试的时候, 把笔记和课文对照起来复习,互相补充,也是一个好方法。 听话要听音辨调 鲁宝元

7、一天,北京市邮局收到了这样一个包裹,收信地址写的是:“北京市三 五七南线里五号”。邮电局的同志查遍了北京的地名,也没有“三五七南线 里”这个地方。一位同志忽然想到,这地址会不会是因为谐音搞错了,他把 “三五七”反复念了几遍说:“这三五七是不是宣武区呢?宣武区 倒是有个南线阁胡同。他把通知发到了南线阁五号,果然找到了收包裹的人。 几天以后,北京晚报收到天津一位读者的来信,表扬北京市邮局,原来, 包裹是他寄的,地址是他从电话里听来的,因为粗心大意,把“宣武区”听 成了“三五七”,胡里胡涂地就写上了,没想到包裹居然收到了,自己感到 又愧又喜。 这件事告诉我们,听话首先要听清话音,如果话音都没听准,就

8、谈不上 正确理解话的意思了。 听清话音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辨析含糊不清的语音。在许多情况下,说话人的语音并不都是准 确、清晰的。有的人说话习惯不好,发音含含糊糊。相声演员姜昆同志曾做 过观察,他说北京有的汽车售票员说话时嘴皮不动,舌头在嘴里一滚,话就 从牙缝里挤出来了。把“同志”叫成“图儿”,把“北京站”说成“宾站”, 外地人很难听得清。还有的人受方言影响,发音不规范,比如有的广东人到 了北京把“同志”叫成“董鸡”,说话方音太重,往往很难让人听明白。因 此,我们听话的时候要善于辨析含糊和不规范的发音。辨析的方法是:集中 注意力,认真听对方说话,根据上下文和语言环境推测对方说的是什么,然

9、后用正确的发音加以印证。我们开头谈到的那位邮局的同志就是用推测和印 证的方法弄清“三五七”就是“宣武区”的。 第二,区别音近词和同音词。不管哪一个民族的语言都存在许多发音相 近或相同,意思却完全不同的词,汉语也不例外。比如“一”和“七”、“上 午”和“晌午”,发音相近意思不同。“枇杷”和“琵琶”、“发言”和“发 炎”,发音相同,意思也不同。写出来字形不一样容易区别,听话时看不见 字形,如果不注意就很容易听错。如把“十一号上午七点去参观”听成“十 七号晌午一点去参观”,把“买枇杷”理解成“买琵琶”。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女作家到某市出差,在招待所登记住宿的时候,和服务员进行了这样一 场对话: 服

10、:在哪个单位工作? 女:河南省作协分会。 服:什么?在河南省做鞋?哎呀,太好了!河南的皮鞋咱还没穿过,你 们做的鞋有出口转内销的吗? 这位服务员不注意区别同音词,结果闹了个笑话。分辨音近词和同音 词,也要看上下文和当时的语言环境。比如说: “今天上午,老张又发言了。” 如果听话的人知道上午开了会,老张又在会议上讲过话,那么就会明白这个 “发言”绝不是生病那个“发炎”。 第三,辨别语调。人们说话的时候,由于表达感情的需要,语调往往是 千变万化的。因此,听话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说话人的思想感情,就要注意 辨别语调。辨别语调又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辨别重音。重音的落点不同,强调的意思不同。例如,“要

11、完成任 务我们还得要人”,说话时,重音如果落在“还”字上,意思是:原来已经 给了人,但是人不够,还得再要。重音如果落在“人”字上,意思是:物质 条件具备了,现在需要的是人。听的时候,必须加以分辨。听话时,注意重 音的落点,有助于正确理解说话的内容。例如下面这段话: 我们要造成民主风气,要改变本机关的作风,首先要 改变领导干部 的作风,改变领导干部的作风,首先要从我们 几个人做 起。 话中加点的地方是重音, 听话时如果有意识地加以注意, 就能领会到 “改 变机关作风必须从主要领导干部做起”这个意思。 二是辨别语气。语气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听话时,认真注意说话 人语气的变化,有助于正确领会话里

12、所包含的情感。例如曹禺的剧本日出 里方达生和陈白露有这样一段对话: 方:(望望陈白露,又周围地望望)这几年你原来住在这么 个地方! 陈:(挑衅地)怎么,这个地方不好么? 方:(慢声)嗯(不得已地)好!好! 这几句话,句是感叹语气,其中包含着方达生对陈白露所住环境的厌 恶以及对她这种生活方式的不满。句是疑问语气,包含的感情非常复杂。 陈白露是一个善良和正义感还没有完全丧失的交际花,但另一方面她又是一 个放纵、任性、玩世不恭的女人。在听到方达生含蓄的批评以后,明知自己 是生活在罪恶的深渊里,但又因无力自拔而不愿正视,心情矛盾,因而发出 反问。句是感叹句,包含的感情也很复杂。方达生是一个进步的知识分

13、子, 他痛恨这个使女友堕落的环境,但又明白她无力摆脱这种环境的原因,因此, 他没有把自己的真实看法说出来,只是违心地说了个“好”字。听话时,如 果不注意说话人的语气,就不可能深刻领会话里所包含的感情。 听话要理解话意 鲁宝元 战国的时候邹忌当了齐国的丞相。淳于髡(k n )心里很不服气,就带 了几个学生来见邹忌。淳于髡大模大样地坐在上位,他问邹忌:“做儿子的 不离开母亲,做妻子的不离开丈夫,对不对?”邹忌说:“对。我做臣子的 不敢离开君主。”淳于髡说:“车轱辘是圆的,水是往下流的,是不是?” 邹忌说:“是。方的不能转动,河水不能倒流。我不敢不顺着民情,亲近万 民。”淳于髡说:“貂皮破了,不能用

14、狗皮去补,对不对?”邹忌说:“对。 我绝不能让小人占据高位。”淳于髡说:“造车必须算准尺寸,弹琴必须定 准高低,对不对?”邹忌说:“对。我一定注意法令,整顿纪律。”淳于髡 听了这些回答,站起来恭恭敬敬地向邹忌行了个礼就告辞了。同来的学生问: “老师刚来见丞相时,是那么神气,怎么临走时倒向他行起礼来了?”淳于 髡说:“我是去叫他猜谜语的,想不到我才提了个头,他就顺口接了下去, 他的才干确实不小啊,对这样的人我怎么能不行礼呢?” 在这场谈话中,淳于髡提了那么多希奇古怪的问题,邹忌为什么都能对 答如流呢?这是因为他善于听话,善于从对方问话的表面意思里,听出问话 的真意。 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有时候出于

15、某种需要,不把要说的意思直接说出 来,而是采用讽喻、双关、反语等修辞手段,含蓄地把意思表达出来,让听 话人自己去琢磨、品味。因此,我们在听话的时候,就要善于从别人的谈话 里听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讽喻,是以事比事,有针对性地让人明白一种道理,接受一种意见的说 话方式。这种方式常常用于说服和规劝别人。听话的时候,要用所讲的事, 联系所比的事,领会它的讽喻义。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做报告,听众里有人递 上一张条子,上面写着:“共产党不是伟大、光荣、正确和战无不胜的吗? 为什么不允许资产阶级思潮存在?”这位作家念了条子以后,忽地一下站起 来,向大家问道:“你们说,我身体好不好?”他红光满面,体魄健壮,大

16、 家看了异口同声地说:“棒。”这时候,作家从容地向大家问道:“那么你 们说,我为什么不吞吃苍蝇呢?”大家听了,不由得点头称是。在这里,作 家并没有直接回答听众所提的问题,而是以自己虽然身体很棒,也不必去吞 吃苍蝇的事作比,让听众自己去领会共产党伟大、光荣、正确,和抵制资产 阶级思想并没有矛盾。这里用的就是讽喻的表达方法,听的时候要认真领会, 才能明白它的言外之意。 双关,是用一个词语、一句话同时涉及到两种不同的事物。这种表达方 式常用来向人暗示某种不宜直说的意思。听话的时候要善于联想,除表面意 思之外,还要领会话里的另外一层意思。南宋时,有这样一件趣事:奸臣张 俊,平时贪得无厌,做尽坏事,但由

17、于有权有势谁也不敢惹他。一次宋高宗 请大臣们喝酒,叫一班艺人来说笑取乐。其中一个艺人走上场来,说他能透 过铜钱的方孔,看出每个人是天上哪颗星宿的化身。于是大家都争着让他看, 他每看一个人就说出这个人是什么星宿。轮到张俊时,这个艺人故意看了又 看,然后装出很认真的样子说:“真的看不出是什么星宿,只见张老爷坐在 钱眼里,不信,你们也来看看吧!”大家一听,开始还不明白,后来忽然领 悟了艺人的用意,哄堂大笑起来。这末尾的一句话就是双关语,表面上是说 张俊坐在钱眼里,实陈上是在骂张俊贪得无厌。听话时如果不善于联想,就 很难懂得艺人的真正用意。 反语,就是把要表达的意思用相反的话说出来,这种表达方式常常用

18、于 讽刺。听话时要善于推想,领会话里的意思。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这个 报告里批评教条主义者: 党八股也就是一种洋八股。这洋八股,鲁迅早就反 对过的。我们为什么又叫它做党八股呢?这是因为它除 了洋气之外,还有一点土气。也算一个创作吧!谁说我 们的人一点创作也没有呢?这就是一个! 这里所说的“创作”就是反语。实际上,党八股是一种早就存在的脱离 实际空谈理论的文风,绝不是什么真正的创作。 听话时,领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当时说话的环境。 例如上面提到的淳于髡和邹忌的对话,如果邹忌没有做丞相,也不知道淳于 髡对自己不服气,那就不可能听懂他问话的意思。 听话要抓住主旨 鲁宝元 有个同学得了

19、病,到校医室去看。医生问他哪不舒服,他捂着肚子说: “痛,肚子痛,拉稀,开始还吐了,恶心。这会儿轻点了。下午上完体育课, 我喝了一气凉水。老师说不让喝凉水。我平常喝惯了,没闹过肚子。上午还 没事儿呢。午饭吃了两个馒头,一碗炖肉粉条。没睡午觉和同学一块上新华 书店买书去了。”这个同学可能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有点语无伦次。给他看 病的是一位老练的医生,他一边听病人叙述病情,一边给病人做检查,同时, 在脑子里把那些杂乱无章的话挑重要的按时间排了个顺序:上午没事儿。 午饭吃了两个馒头,一碗炖肉粉条。下午上完体育课喝了凉水。开始 恶心、呕吐。接着肚子疼拉稀。医生根据病状和病因以及自己的检查,在 病历上写了

20、这样九个字:“呕吐、腹泄、急性肠胃炎。”最后开了药方。这 位同学吃了药,果然药到病除,很快恢复了健康。从听话的角度看,这个故 事告诉我们,听话要像那位医生一样,善于区别主次,把别人零乱的谈话理 出头绪,从而抓住谈话的要旨。 区别主次,也就是辨别什么是有用的话,什么是没用的话;什么是重要 的话,什么是不重要的话。听话时把注意力集中在那信息量最大的话语里。 人们在说话的时候,由于受时间的限制,不可能象写文章那样字斟句酌,说 出的话又不能收回,所以,平时说话必然会有许多与话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 内容。这些多余的话传达的信息不多,而且往往会扰乱整个谈话的条理性, 淹没谈话的主旨。因此,我们听话的时候,就

21、要善于辨别主次,只要抓住那 些最有用和最重要的内容就行了。例如,上面那位同学对病情的叙述,其中 “老师说不让喝凉水,我平常喝惯了,没闹过肚子”、“没睡午觉和同学一 起上新华书店买书去了”这两句话,与病状和病因无关,对诊断的参考价值 不大,医生听话的时候,就没有必要多加考虑。听话的时候,不在没用的话 上分心,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理清别人谈话的头绪,抓住谈话的主旨。 理清头绪,也就是把握说话人的思路,弄清对方谈话的顺序。人们说话 的时候,一般都是先想好一个“大谱”,然后照这个“大谱”说下去。“大 谱”也就是思路,听话时,如果能把握住说话人的思路,弄清了说话的基本 顺序,要理出说话的头绪,也就容易了。

22、请看下面这段母亲和女儿的对话: 母:今天怎么这时候才回家? 女:去送一个小孩。 母:什么小孩? 女:放学后,我和同学正在滨河路等车,看见一个四五岁 的小男站孩在路边哭。一问,原来是找不着家了。他 奶奶上街去买东西,让他在家里等着,他自己偷偷跑出 来了。可把他奶奶急坏了。后来越走越远,找不着家 了。我们问他住在哪儿。他说住在幸福大街,可没记 住家里的门牌号码儿。我们坐车带他到幸福大街,沿 街找了半天才找到他家住的那幢楼。那孩子的奶奶急 得团团转,给他爸爸打了电话,他爸爸到派出所报案 去了。看到孩子回来了高兴得直掉眼泪,非要留我们 吃饭不可。我们说回家晚了家里不放心,就走了。他 爸爸非问我们的名字

23、,我们到底也没说。 这位女同学的话虽然时有重复和颠倒,但思路是清楚的,基本上是以事 情的发展过程为顺序叙述的。听话时,只要把握住说话人的思路,就很容易 听明白事情的经过。 抓住主旨就是通过归纳和概括,正确领会对方说话的中心意思。在一 般情况下,人们说话都是有一定目的的。或叙述一件事情,让别人了解事情 的经过;或说明一个道理,让别人接受你的主张,这个“目的”就是说话的 主旨。说话的主旨并不都是显而易见的。有的人说话有条有理,主旨就明显; 有的人说话杂乱无章,主旨就不明显,听话时,要善于归纳和概括,才能准 确抓住谈话的主旨。请看下面这段谈话: 光学研究室的科研人员都称赞室主任老李同志。他 今年五十

24、多岁了,可是工作一贯认真负责。他热情帮助 新来的助理研究员小丁,帮助他选择科研课题。积极支 持中年研究员老张的科研项目。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资 料给了小丁。帮助老张分析实验结果,出主意想办法,后 来研究出了成果上报的时候,他坚决不署自己的名字。 去年所里派人出国考察,点名让他去,他又把机会让给了 比他年轻的副主任老徐,在名誉面前不伸手。 这段话把帮助小丁和支持老张的事混在一起说,条理不够清楚;议论中 表扬老李工作负责,在名利面前不伸手,实际上没有反映出老李先进事迹的 实质。这样的话,要准确地抓住它的主旨,就要进行一番归纳和概括。如把 关于帮助小丁和支持老张的话归类合并,然后再与支持年轻的副主任老

25、徐出 国考察的事,放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概括出这段话的真正意思 赞扬老李扶持后进甘当人梯的精神。 怎样学会讲故事 张文甫 怎样才能学会讲故事?古希腊卓越的演说家、鼓动家和政治家德摩斯梯 尼(D e m o s t h e n e s ,前 3 8 4 前 3 2 2 )的事迹能给我们以启示。德摩斯梯尼 在面对马其顿入侵希腊时,曾发表斥腓力等演说,严厉谴责了马其顿国 王腓力二世的扩张野心,极大地鼓舞了希腊人民对敌的斗志。他著名的演说 词留传至今的尚有六十一篇。德摩斯梯尼成为卓越的演说家决非一日之功, 全凭长期刻苦磨砺而成。他天天黎明就起床练声,一会儿连续地发出“o o o ”的声音,一会

26、儿发出重鼻音“o n g o n g o n g ”。他在居住的 房里安装了大镜子,面对镜子不断地练习讲演,观察自己的动作和表情。更 使人惊奇的是每逢倾盆大雨,他就登上高高的山崖,口里边含着一块小石子, 迎着风雨,高声朗读诗文。他发现自己在讲演中有些气短,就常常一边奋力 登上峻峭的山崖,一边背诵长诗,他总是越登越快,越诵越快。他为了矫正 讲演时爱耸动肩膀的不雅观姿态,就在屋梁上悬下两条绳索,绳索上吊上两 把尖刀,让自己站在两刀之间练习讲演。这些足以说明德摩斯梯尼练功之深, 成功之艰难。 要学会讲故事,首先要学会把话说明白,叙事有头有尾,来龙去脉交代 清楚;进而练习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逗人爱听。

27、练习讲故事也像学习别的 功课一样,可以由易到难: 先练习复述。就是把书上的,或从别处听来的故事原原本本讲给别人 听。这种方法,故事情节照搬,人称不变,口气不改,学起来比较容易。读 书上的故事,只要读得用心,记住人物和情节,再多揣摩人物的思想感情, 经过几次练习就可复述出来。如你读了牛郎织女、连升三级,不妨 试着给别人讲讲。听别人讲故事,重要的地方听得仔细,记得牢固,练习时 就可模拟讲者的口气,照着样儿复述出来。如你听了广播电台播讲的故事, 不妨再去讲给别人听听。 再练习改编。就是读了有故事情节而不是以故事体裁写作的文艺作品, 或观看了电影、戏曲,不可能照着原样全都复述出来的,就要加工改编,使

28、它成为适合于口述的故事。改编是再创作,要求比较高。如果原作人物不多, 情节简单,只要适当添补、删节、调整,使故事连贯起来就可以了。读威 尼斯商人,试着把它改编成一磅肉的故事,再讲给别人听听。如果原 作人物多,情节复杂的,就要有所选择,作较多的删节,人物选主要的,情 节抓基本的,编成不太长的故事。期刊电影故事,有不少文章就是把一 部两小时左右的电影,压缩成二三千字的故事。你不妨找几篇来读读,再与 电影比比,就可领悟其中的改编方法。 最后练习创作。就是自己动手编故事。从现实生活中选取题材,譬如开 展学雷锋、五讲四美活动以后,同学中涌现了许多好人好事,就可选取典型 人物、典型事例,编成故事,讲给大家

29、听听,就能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这 种创作的故事用文字来表达,就成了文章。 再说要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让人喜欢听。为了做到这一点,除了选择 或编写有意义的,情节生动的故事之外,还要重视语言表达的技巧。譬如如 何用生动的语言讲好故事的引子,如何用巧妙的语言设下悬念,牵动听众的 心,如何作精采的描述,把人物神采风貌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听众的眼前,等 等。这类技巧,可以向别人学习,多收听广播,多读报刊上连载小说等,从 中可得到借鉴或启发。 有的同学开始学讲故事,怕讲不好,这没有关系,凡事开头难嘛!湖南 汨罗县六处铁中张闽生同学说书、讲故事很受同学们的欢迎,他在我是怎 样学习讲故事的一文中谈了他的体会,现抄

30、两段在下面,供同学们参考: “我练习讲故事是从学习普通话开始的。我国国土辽阔,方言多,讲故 事不用普通话,别人就有可能听不懂。举个例子吧,在湖南常把最好说 成在嚎,看望你说成吃你。可想而知,不会说普通话,故事讲 得再好,也不会吸引人,有时还会发生误会或闹出笑话。 “我开始学讲故事时,胆子特别小,一开口就脸红。于是,我就有意识 锻炼自己。我们院有位退休老工人,一到晚上,他家就聚集了好多人。我就 常到他家给大家朗读课文,像鲁迅的药、茹志鹃的百合花等等,他 们都很爱听。这样,我既练习了朗读,又克服了爱脸红这个毛病。” 怎样朗诵 尹世霖 在学校里开展朗诵活动有很多好处。同学们在准备朗诵的过程中,可以

31、提高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在练习和演出的时候,又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朗诵会上,不管你是演员还是听众,都能接触到许多文学作品,在美的享受 中提高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朗诵还是学习普通话的好方法。跟其他文娱活 动相比,朗诵最简便易行,哪个学校哪个班级都可以开展。 要朗诵得好,首先要理解作品。因为在朗诵的时候,就等于作品的作者 在跟观众说话,要是不理解作品,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点就很难做 到。朗诵的人要用自己的声音,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使作者写在 纸面上的文字变成活生生的语言,来打动听众的心,使他们对文艺作品有更 深刻的理解。 对文艺作品本身的理解如何,是朗诵效果好不好的基本条件,此外

32、还得 掌握一定的技巧。朗诵是一门语言艺术, “朗”是声音明亮清越的意思; “诵” 是念得很流畅的意思。要做到这两点,是有技巧可循的。下面讲一讲朗诵应 注意的几个方面。 字音 朗诵要用普通话,读音要标准,吐字要清晰、圆润,字正腔圆。 象“俩仨”的俩(l i )和“两颗”的两(l i n g )就不要读混。再如,“冲 在最前边”的冲(c h n g )和“小丽冲我嚷”的冲(c h n g )也不能读错。 重音 包括语句重音和逻辑重音。象前边提到的“两颗”“俩仨”,就 应该把第一个字读重;而“友谊”、“小丽”,就应该把第二个字读重,这 是语句重音。逻辑重音是指语句中应该强调的、有利于表达作品思想的词

33、或 词组。如“我班小良后劲大,百米冠军拿稳当”,“后劲”、“冠军”就应 该成为逻辑重音。处理重音,一般是重读。有时候也可以用高音、停顿、轻 读等办法来突出。 语调 朗诵不是念经,作为语言艺术,要掌握和运用好音调的高低、音 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变化,使整个朗诵如同一 首优美的乐章。语调掌握得好,可以防止呆板僵滞,增加新鲜感和活泼感, 还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时间、空间和人物。还得注意:语调的运用要自然,要 符合作品内容的需要,切忌故作姿态、油腔滑调。 节奏 朗诵文学作品,特别是朗诵诗歌作品,要节奏鲜明。首先要理解 整个作品的基本节奏,是明快、激昂,还是低沉、回转。 眼神 眼睛是

34、心灵之窗。我们听报告、看演出,通常都是看着、甚至盯 着台上人的眼睛。朗诵者的眼神要配合语言,把丰富的、变化的感情传达给 听众。缺乏演出经验的朗诵者往往由于紧张,有的望天、看地;有的盯着一 个地方说半天,有的眼光飘忽不定。而有经验的朗诵者,眼神好象电视屏幕, 似乎能把具体形象一个接一个展现开来。例如“她正向我送来友谊的目光”, 朗诵者的眼神要象真的看见了她一样。这就叫“视像”,能把丰富的感情、 鲜明的形象传达给听众。 手势 手势和眼神一起,可以配合语言传达形象,抒发情感。像“我扭 头瞪了她一眼”,不能真的把头扭向台后,只需手往肩后一指,眼光顺手势 一瞥也就行了。手势的运用要恰到好处,既不要僵板,

35、又不要乱动。 怎样演讲 尹世霖 演讲不需化妆、道具、行头,只要有立足之地为讲台,有热心的听众在 眼前,那么,“胸有成竹”的演讲员便“出口成章”,演讲会就举行起来了。 好的演讲具有号召性、教育性。组织演讲会可以训练学生 “胸有成竹”和“出 口成章”的本领。这真是宜于中学开展的好活动。 演讲,使普通的说话上升为一门语言的艺术。它包括“演”和“讲”两 部分。演戏的“演”,使“讲”戏剧化;讲话的“讲”,使“演”实在化。 演是为了看,讲是为了听,视觉、听觉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只讲不演是讲话; 只演不讲是哑剧。演和讲应该是统一的,互相配合,互为补充。 演讲和朗诵有一个共同点,它们不同于戏剧,不是演员在台上互

36、相“说 话”,而是台上的演讲员和朗诵者同台下的观众“说话”。可演讲又不同于 朗诵。朗诵是朗诵者对文艺作品的再创造,是代表作品的作者“说话”;而 演讲则是演讲员自己同观众“说话”,把自己的观点、认识、感情,通过自 己的语言传达给听众。因此,讲材(即讲什么)的问题就清楚了:应该是自 己十分熟悉、透彻理解的事物,最好是亲身经历、目睹耳闻的材料。这样, 才能有精辟的见解,感人的效果。那种东抄西摘,甚至背诵别人写的、自己 也不太懂的讲稿,是打动不了人心的。 讲稿和文章是有区别的。第一,读者看文章,一遍不清楚,可以回头再 看,因此,层次稍为复杂一些不要紧;而讲稿则不同,听众只能听一遍,因 此要求层次、条理

37、十分清楚,一听就明。第二,基于以上原因,文章可以写 得十分干净,不容罗嗦;而讲稿可以在一些地方“重复”,或在告一段落的 时候,再将要点“明确”一次,或将条理“整理”两句,或将警句连说两三 遍。 讲法 演讲是推广普通话的好机会,特别要注意“字正腔圆”,断句、 断词准确,还要注意整篇讲来有抑有扬,不要像和尚念经般低声絮语,也不 要象机关枪扫射般咄咄逼人,要有紧有弛。 表情 这是指面部表情,即眼、眉、嘴以及头等配合讲词的协同动作。 这些动作要完全服从于讲词的需要,是“自然而然”的,从生活中来的。台 上的表情可以比生活中稍为夸张,但不宜过分,成为做作。尤其不能为“演” 而“演”,因“演”害“讲”,显得

38、“假”,而引起哄笑。 在表情中尤为重要的是眼神。首先,演讲员的眼神要 “拢”住全体观众,不可瞪天看地,或盯住台下一隅,而要自然 地平直向前,达到最后一排观众为止;其次,要照顾到台下两边的听众, 以加强演讲员和观众的感情交流。 站位 演讲比朗诵更自然,更自由,可以随着讲稿的内容 而变化站位。一般说来,最好不要在演讲人前边安放讲桌,顶 多安一个麦克风,以增加音量和效果。这样,演讲员一上台, 就站在台前正中的麦克风前。脚跟应靠近,腿站直,显得精神。虽然不 必如体育课“立正”般僵直,但是切忌双脚分立,那样显得粗俗松垮。站好 以后和演讲中,又切忌脚尖点地,脚跟颠颤,这是同学们常犯的毛病,有人 把这种动作

39、叫“踩电门。”在演讲过程中,有时候可以稍为向左、右、前、 后作些移动。 手势 演讲员的浑身器官,在演讲中使用最多、动作最大的要算手势 了。它可以随着内容的需要向上、下、左、右、前侧各个方向挥动。就是在 同一个方向,还可以有手心向上、向下、向内、向外之别。还可以用拳。手 势可单手,可双手。这些都没有机械的规定。在使用手势时要注意三点胳膊 不要伸得过直,以免僵板:手指不宜弯曲,以免拙笨;手势运用要和它所配 合的那句话同始同终,以免分裂。 怎样练口才 王淑琴 口才,是指说话的能力。古人就十分重视口才。孔子的学校开设了说话 课,他的弟子中擅长应付和论辩的人很多。春秋战国时期自由论辩、百家争 鸣盛行,策

40、士游说诸侯,为扩大自己的思想影响,也很注意研究说话艺术, 当时出现了许多善辩之才。大家熟悉的历史人物晏子、蔺相如就借雄辩之才, 维护了国家、国君及个人的尊严。 现在,我们需要创造型、开拓型人才,有口才是这样人才的条件之一。 电影里的革新家,生活中的步鑫生,口才都很好。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你 要获得信息,传递信息,交流学识,没有口才是不成的。所以培养口头表达 能力是很重要的。日本文部省颁发的中学生学习指导纲要中,特别强调 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各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都有明确要求。德意 志联邦共和国的一些中学特别重视初中一、二年级学生的演讲能力。在课堂 上就要求学生把经历的事讲出来,然后大家进

41、行讨论,发表见解。学生度假 或旅游之后,老师就要求他们把经历的主要事情讲出来。 那么,我们中学生怎样锻炼自己的口才呢? 首先要有信心,相信没有天生的“三寸不烂之舌”。春秋战国时期的苏 秦,开始说话本领并不高明,到秦国游说受到冷遇,回家后苦练论辩的本领, 终于借助自己的辩才,说服六国联合抗秦。有一位学生,刚进中学时,大有 金口难开之势,未说话就先脸红。老师有意让她多朗读课文,背诵诗词,并 让她担任一些社会工作,还常常要她在大、小会上发言,初中毕业时,她居 然在大庭广众中侃侃而谈。所以,只有大胆练,不害羞,时时练,不放松, 才能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下面几种方法可以试一试。 1 . 读、背、讲结合

42、平时多读书、读报,要读出声来;背诵诗、词、格言、警句,以及自己 喜欢的散文、议论文片断;把耳闻目睹的新闻讲给别人听。读、背、讲要由 小声到大声,带感情,持之以恒,口才也就练出来了。 2 . 课内课外相结合 课堂上要积极争取机会发言,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不管要不要自己回 答,都要先在座位上默默自语,争取当众回答。课外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口 头作业,并有意识地给自己加码、提要求。比如复述长课文,要学会概括介 绍;复述短课文,要学会部分段落的扩充叙述;文章的细节、心理活动的描 写要认真体会,学会详细复述。 3 . 口头作文与笔头作文相结合。 老师布置了命题作文,用嘴编提纲打草稿,把文章说顺 了,再动笔写

43、,这也是锻炼口才的一个机会。张志公先生说:“一个人 口头上的每个句妥贴、干净利索,写下来就不会残缺错乱,拖沓累赘;口头 上有条有理、细致严密,写下来就不会颠三倒四,矛盾百出。” 此外,给自己布置作业:看了好的电视剧、电影、小说或其它好文章后, 主动向同学、家长、老师介绍,推荐;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朗诵会、演讲会; 平时主动与同学、老师交谈,交流思想。 当然,要使自己说得好,说得动听,说得能扣人心弦,还需要广博的知 识、高尚的情操,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但不管多难,只要有信心,有恒心, 下功夫,勤练习,就一定会练就适应四化建设需要的雄辩之才。 怎样背诵 曾玉章 背诵是我国语文学习上的优良传统,是学好

44、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但 是,背诵必须讲求方法,方法好,效率高;方法不好,事倍功半。下面介绍 几种方法。 一、要理解。理解是背诵的基础。常言道:“若要记得,先要懂得。” 如果你对要背诵的文章的意义理解得比较深刻,那么,对这篇文章的基本内 容一定记得快,在这个基础上去背诵全文,就会背得快,而且不容易忘记。 反之,如果“不求甚解”,或是“一知半解”,即使花费九牛二虎之力,勉 强一时把它背下来了,也记不牢,应用不了。所以,理解的背诵,才能背得 快,记得牢,用得活。 二、要全神贯注。人常说:“一心不能二用。”就是说背书的时候,一 定要专心,要象古人读书那样,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而重在心到。这 里说的

45、心到,就是说注意力要集中在思索全文的基本思想和琢磨文章中的重 点词语上;眼睛要看着前句,顾后句,使语句在眼帘中成线;口要勤读,在 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高声朗读,这样背书的效果好,印象深。 三、要熟读精思。熟读既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也可以帮助记忆。宋 代朱熹在论读书时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先须 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反复 朗读过程,是一个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渐渐消化的过程。所以,有的文章, 特别是古典文学作品,要在力求理解(可用笔或口将文章准确地翻译一遍) 的同时,采取反复消化的办法,边熟读、背诵,边理解、记忆,然后再在实 践活动中逐

46、步消化和理解。 熟读精思,可以是默读、放声读和不出声的思,也可以是边读边思。特 别要注意,在理解文章以后,先要饱含感情,放声地朗读一两遍。有感情地 边朗读、边体味、边记忆,就能进一步了解文章的结构脉络、思想感情、语 言特色,就会进一步被作者的情怀打动,甚至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遨游在文 章的意境之中。这既能进一步打牢理解记忆的基础,又能在高低快慢、抑扬 顿挫的朗读语势影响下,使记忆得到强化。 四、要分背、合背结合。分背,就是按一篇文章的段落,一段一段分别 背诵;合背,就是在分段背熟的基础上,连贯起来背诵。分背和合背,一般 采用“连环背诵法”,就是分别背熟一篇文章的第一、二、三段以后,就把 三段连起

47、来背一次,然后单独背熟第四段以后,又把第二、三、四段连起来 背一次,依次类推,全篇文章背完以后,从头到尾连贯起来背诵。 记忆力较强的同学,可以采用“连贯背诵法”。就是按照一篇文章的逻 辑顺序、结构特点,直接把连续几段或全文连贯起来,边读边记。这种方法, 减少反复的次数,速度快,效率高。 五、要循序渐进,摸索规律。每个人的大脑发育都有不同之点,所以, 背诵课文也和掌握其它学习方法一样,既要找出普遍规律。又要摸索适合自 己生理特点的规律。背诵课文要根据文章的内容、特点和各人的具体情况逐 渐摸索规律、掌握方法。背诵要由浅到深,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坚持 不懈。常言道“勤能补拙”,很有道理。多读,不

48、仅能帮助智力发展较慢的 同学熟练地背诵,而且能在多读勤背中找到方法,提高效率。 怎样谈心 鲁宝元 谈心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一种说话形式。一般来说是两个 或稍多一些的人在非正式的场合进行的。谈心有利于交流思想增进了解,加 强团结,促进工作。许多问题如人和人之间的思想隔阂、工作中的矛盾、个 别人的思想工作,都可以通过谈心活动来解决。 怎样开展谈心活动呢?下面结合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那是 1 9 5 0年 5 月 7日,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冲破美蒋重重阻挠刚从国 外回到北京。周总理赶来看望他。一见面,总理就紧紧握住李四光的手说: “你到底回来了,这里竟还有人说你不会回来了。我说你是一定会回来

49、的, 你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果然,那些情况我都已经知道了。好啊,你 不是回来了吗?”接着总理又问道:“我记得你有心绞痛不是?不要紧 嘛,我们现在有了自己最好的医院了。你索性去住院检查一次。这件事是要 给你安排一下的。”几句话说得李四光心里热乎乎的,于是就倾心长谈起来。 他们回忆了重庆的两次会见,谈起了当时的印象,不时发出一阵阵爽朗的笑 声。谈话逐渐转到工作上来,周总理征求李四光的意见,要他筹备地质工作 会议,担任地质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还仔细听取了李四光关于地质力学的 解说,并和他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周总理首先肯定了地质力学第一次把运动、 应用力学带进地质学的功绩,同时也婉转地提醒李四光应该注意辩证法规律 在许多自然现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建议他精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 这一次谈话使李四光对周总理、对党倾心佩服,决心为新中国的地质事业贡 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谈心活动。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谈心要想取 得好的效果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和别人谈心必须有热情和真诚的态度。这样可以使双方的感情迅 速接近,使谈话达到推心置腹的地步。如果态度冷漠,对方就会心存疑虑, 有话也不肯说。谈心就会失败。周总理对李四光不顾美蒋的阻拦毅然回国是 发自内心的欢迎,一见面就充满热情地说:“我说你是一定会回来的”,接 着又询问他的病情,安排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