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试题(新课标全国Ⅱ卷).doc

上传人:半** 文档编号:4214997 上传时间:2021-06-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63.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试题(新课标全国Ⅱ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试题(新课标全国Ⅱ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试题(新课标全国Ⅱ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历史试题(新课标全国Ⅱ卷).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4图3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考点】汉字的起源演变 【解析】秦统一时,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但是题干图片反映的是三种字体,故A项错误;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题干“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正是汉字演变过程的一部分,故B项正确;三国曹魏时期当时流行的

2、字体是隶书,这与材料“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原始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文字”,后来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故D项错误。【答案】B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宋代土地

3、政策调整(“不抑兼并”导致租佃制普遍发展) 【解析】宋代经济较唐代有进一步发展,没有出现严重衰退,故A项错误;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高度集中,租佃制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的现象,故B项正确;坊市制度崩溃主要与商品经济关系密切,但与农民租种土地并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谈到的宋代土地高度集中的问题与宋代实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有关,不能表明政府管理失控,而是政府对土地政策的调整,故D项错误。【答案】B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

4、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考点】清代乾隆年间大陆移民入台安居繁衍 【解析】族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题干材料谈到的只是清代很多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与族谱编修无关,故A项错误;族谱是同宗共族的血缘家族,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按照中国人认祖归宗的传统,清代乾隆年间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现象增多,恰恰说明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只是提及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并不能说明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福建

5、不能代表所有的内地宗族,故C项错误;材料中提到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说明两岸居民正常往来没有受到阻碍,故D项错误。【答案】B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A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解析】鸦片战争前,中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相继发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大门被迫向世界开放

6、,不是主动开放,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破坏了中国社会原有的家庭手工业与小农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结构,但整个近代传统经济形式仍占绝对优势,商品经济并没有取代自然经济,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日用品”可知,鸦片战争后外国日常生活用品大量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人和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协定关税,使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但并非完全丧失,故D项错误。【答案】C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

7、”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中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解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还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生产,这些措施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粮食增产增收,故A项正确;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指的是通过武装斗争,粉碎敌人对革命根据地的进攻,与粮食增产增收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工农武装割据,根据地经济建设只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之一

8、,不能说明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故C项错误;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是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革命根据地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带来的结果,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A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考点】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解析】题干材料中说的是国民政府

9、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国有的中纺公司”,与民族企业的发展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并未涉及对民族资本主义等轻纺工业的政策,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官僚阶层却借抗战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民族资本日益萎缩,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可知,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故D项正确。【答案】D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

10、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解析】为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基础,“一五”计划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进而导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说明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结构还不能做到平衡发展,故B项错误;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是20世纪60年代为克服克服“大跃进”

11、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比例失调和混乱局面而采取的措施,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项错误。【答案】A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

12、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环境污染导致人口死亡率提高) 【解析】19世纪上半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加快,城市工厂产生大量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口寿命,导致后死亡率上升,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产生是在19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后死亡率上升,所以不会出现人口膨胀食物短缺的问题,故C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会不断上升,故D项错误

13、。【答案】A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考点】“斯大林模式”苏联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解析】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主要发生在资本主义及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此时苏联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不会发生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美国经济正处于“柯立芝繁荣”时期,所以苏联“一五”计

14、划“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而到1932年,苏联“一五”提前完成超额,而此时美国正经历着经济大危机,因而受到美国人的关注,故B项正确;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更不会吸引美国人的注意,故C项错误;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因而它并不会关注苏联公有制的优越性,故D项错误。【答案】B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

15、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争夺中间地带;19世纪以来世界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黑人爵士乐 【解析】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与材料美国政府机构支持演唱家“赴非洲等地巡演”不符,故A项错误;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与材料“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不符,故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可知,美国政府机构支持演唱家海外巡演是为了让

16、非洲等地的黑人们由此了解美国,支持美国,进而达到与苏联争夺非洲等中间地带的目的,故D项正确。【答案】D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二、非选择题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表2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

17、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

18、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考点】(1)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2)16世纪以来中国的海外移民【解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由15001850年时间段“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501945年时间段“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19452000年时间段“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可分析得出,数量

19、不断增加;由15001850年、18501945年时间段的移民主要移入地是美洲到19452000年时间段主要移入地是西欧、北美洲、大洋洲可分析得出,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由15001850年时间段的移民“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到18501945年时间段的黑人移民从主要移出地名单中消失可分析得出,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二“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对比材料一相同时期的移

20、民数据可分析得出,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依据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得出,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依据材料二“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得出,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第二小问原因,依据第一问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结合相应时期的国际国内背景,可分别得出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第三小问贡献,依据材料二“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

21、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结合中国近代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分别从实现民族独立(抗日战争)和中国近代化(工业化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治民主化辛亥革命)两大主题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得出。 【答案】(1)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分)(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6分)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4分)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

22、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7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

23、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考点】古代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解析】首先,依据材料玄奘西行“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东渡“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归纳概括,提炼出其中心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其次,根据观点选取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注意题目要求为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之外的其他相关史实;再次,运用相关史实对所提炼得观点进行论证,论证时要注意观点明确,论据准确、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答案】

24、评分要求: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须为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示例: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

25、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6分)【考点】清末军事改革【解析】(1)依据材料,由“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

26、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得出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由“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得出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由“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得出有固定服役期限;依据材料“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得出使用新兵器。(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由“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 “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

27、后来又建立海军部”得出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由“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可分析得出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答案】(1)特点: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9分)(2)影响: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6分)46历史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材料 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受命总理朝政,提出了一系列政治革新主张。他认为,对于“世道人心”

28、关系甚大的事务,应“立法以为准”,立法者应“洞悉天人性情,熟谙各国风教”。他认为当时世界各国中,美国“礼义富足”,“其力虽强而不侵凌邻邦,有金银山而招别邦人来采,别邦人有能者册立为官”。他注意到美国“邦长”(即总统)“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国家大事则由“各省”(即各州)公议决定,官员选任在规定时间、地点匿名投票产生,“以多人举者为贤能也,以多议是者为公也”。他重视邮政、新闻报纸的作用,主张“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他认为下情上达、官员匿名投票推举是实现“权归于一”的重要手段。据洪仁玕资政新篇(1)根据材料,概括洪仁玕的政治主张及其目的。(8分)(2)根据材料并结

29、合所学知识,简评洪仁玕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7分)【考点】洪仁玕的政治主张及其对西方民主制度的认识【解析】(1)第一小问主张,依据材料“权归于一”可以得出,权力集中;依据材料“对于世道人心关系甚大的事务,应立法以为准”可以得出,强调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依据材料“他注意到美国邦长(即总统)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他重视邮政、新闻报纸的作用”可以得出,学习西方的某些制度和做法;依据材料“他认为当时世界各国中,美国礼义富足,其力虽强而不侵凌邻邦”可以得出,希望各国和平相待;依据材料“主张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可以得出,重视民心民意。第二小问目的,依据材料“太平天国后期

30、,洪仁玕受命总理朝政”,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服务于现实,试图重振太平天国。(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别从洪仁玕对西方民主制度的正确认识和错误认识的角度进行评析,由材料“对于世道人心关系甚大的事务,应立法以为准”“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他重视邮政、新闻报纸的作用”等,说明其对西方政治制度有一定了解,有一定先进性;由“他注意到美国“邦长”(即总统)五年一任,并非终身制”“他认为当时世界各国中,美国礼义富足,其力虽强而不侵凌邻邦”“设书信馆以通各省郡县市镇公文;设新闻馆以收民心公议”等,说明其对西方政治制度认识模糊不清;由此提出的主张不符合实际。(7分)【

31、答案】(1)主张:权力集中;强调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学习西方的某些制度和做法;希望各国和平相待;重视民心民意。(6分)目的:服务于现实,试图重振太平天国。(2分)(2)简评:对西方政治制度有一定了解;认识模糊不清;有一定先进性;由此提出的主张不符合实际。(7分)47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是著名的反战活动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即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从1914年到1918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结束这场自相残杀的战争,但不为人们理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第

32、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发表精神独立宣言,总结大战的教训,呼吁知识界保持精神独立,以防战争再次爆发。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不久当选为名誉主席。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后被提名为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名誉主席。 据杨晓明欣悦的灵魂:罗曼罗兰(1)根据材料,概括与一战时相比,罗曼罗兰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曼罗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10分)【考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罗曼罗兰反战活动的变化【解析】(1)依据材料,由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罗曼罗兰“发出致德国一位诺贝尔文学

33、奖获得者的公开信,呼吁反战”到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可以得出,由个人宣传反战到组织反战活动;依据材料,罗曼罗兰“从1914年到1918年,他连续发表文章,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在世界反战大会上,他被选为大会主席,并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可以得出,由反对欧洲交战各国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保卫苏联。(2)依据材料“发表精神独立宣言,总结大战的教训”“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反战,遭到拒绝”“不为人们理解,甚至在自己的祖国也被指责为卖国贼”可分析得出,总结一战教训,交战各

34、国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蒙蔽广大民众,个人反战未能取得明显效果;依据材料“谴责交战各国政府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呼吁立即结束这场自相残杀的战争”“在二三十年代,他发起组织了国际反战反法西斯委员会在世界反战大会上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反对指向苏联的一切威胁,保卫苏联”,结合所学知识可分析得出,一战是非正义战争,交战双方政府都负有战争责任,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兴起,成为和平的最大敌人,攻击矛头指向苏联。【答案】(1)变化:由个人宣传反战到组织反战活动;由反对欧洲交战各国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保卫苏联。(5分)(2)原因:总结一战教训:交战各国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蒙蔽广大民众,个人反战未能取得明显效果;形势变化:一战是非正

35、义战争,交战双方政府都负有战争责任,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兴起,成为和平的最大敌人,攻击矛头指向苏联。(10分)48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经断律。”郑板桥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作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

36、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7分)【考点】郑板桥【解析】(1)根据材料,郑板桥“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皆拾古人之唾余”可得出个性鲜明;根据材料“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一生最爱画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可得出借物抒情,以形表意;根据材料,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可得出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

37、化;根据材料“诗、书、画、印完美结合”可得出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2)依据材料“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分别从清朝时期的经济、社会、思想等方面进行分析概括,由郑板桥“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晚年靠卖画为生”可分析得出,得益于清代江南扬州等地商品经济的发展;由“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等可分析得出,江南社会的世俗化影响郑板桥的艺术风格;由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等可分析得出,受清代“经世”思想的影响。【答案】(1)特点:个性鲜明;借物抒情,以形表意;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8分)(2)背景: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社会的世俗化;“经世”思想的发展。(

38、7分)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BDBBCADACABD40( 25 分)(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分)(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6分)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

39、开放。(4分)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7分)41(12分)评分要求:所提炼观点明确、合理,必须源于材料;(3分)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须为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6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分)示例: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这一传播促进了欧洲的社会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45(15分)(1)设立专

40、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9分)(2)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6分)46(15分)(1)主张:权力集中;强调法律和制度的重要性;学习西方的某些制度和做法;希望各国和平相待;重视民心民意。(6分)目的:服务于现实,试图重振太平天国。(2分)(2)对西方政治制度有一定了解;认识模糊不清;有一定先进性;由此提出的主张不符合实际。(7分)47(15分)(1)由个人宣传反战到组织反战活动;由反对欧洲交战各国政府到反对法西斯,保卫苏联。(5分)(2)总结一战教训:交战各国宣扬极端民族主义,蒙蔽广大民众,个人反战未能取得明显效果;形势变化:一战是非正义战争,交战双方政府都负有战争责任,二三十年代法西斯兴起,成为和平的最大敌人,攻击矛头指向苏联。(10分)48(15分)(1)个性鲜明;借物抒情,以形表意;画风题材生活化、写实化;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结合。(8分)(2)江南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社会的世俗化;“经世”思想的发展。(7分)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第17页(共1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