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产项目市场定位策划报告.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994103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X 页数:156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产项目市场定位策划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6页
某地产项目市场定位策划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地产项目市场定位策划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产项目市场定位策划报告.docx(15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56页 共156页某某地产苏园地块项目市场定位策划报告目 录一、项目概况1、苏项目地块区位环境分析.62、周边环境分析.63、项目所在区域规划情况分析.73.1项目自身概况.73.2项目周边区域规划.8二、项目市场环境分析1、苏州市房地产经济背景分析.,91.1苏州市概况.91.2苏州市宏观经济影响关系分析.111.3苏州市城市规划概况及对本项目的影响.251.4苏州市房地产政策概况对本项目的影响2、苏州市区房地产市场情况调查.282.1 苏州近几年房地产态势分析.322.2苏州房地产2006年发展态势总结及预测332.3苏

2、州市区房地产市场调查分析.352.4苏州市区二级市场(商品房市场)分析.382.5苏州市区三级市场(二手房市场)概况及分析.423、苏州市区房地产区域市场调查.423.1苏州房地产市场区域板块分析.464、苏州工业园区房地产市场.464.1园区房地产发展及走势.484.2近年内各年度园区供应及销售情况484.3园区商品房价格走势及与其他片区房价比较情况. 494.4园区未来房地产市场分析与预测.574.5典型个案和基准竞争对手分析.61三、苏州各类物业分物业形态专题分析1、苏州各类物业形态的发展情况.691.1写字楼.691.2类别墅.701.3多层等低密度住宅.751.4高层及小高层住宅市场

3、.762、苏州各类物业市场的主要特征793、苏州各区域典型个案分析.80四、消费者需求分析1、区域内购房者细分及需求分析841.1何谓市场需求?.841.2我们的需求者在哪里?.841.3需求者购买因素分析.852、消费者需求分析.872.1私营业主.872.2政府官员.892.3本地高收入职业经理人.902.4外来高收入职业经理人.932.5等自由职业者.952.6投资客户.97五、本项目分析及定位1、本项目SWOT分析.2、本项目整体形象定位.3、本项目可能发展物业形态的目标客户定位.3.1目标客户职业分析3.2目标客户来源地及比例分析3.3目标客户家庭成员构成分析3.4目标客户可承受总价

4、范围段及各自比例3.5目标客户可承受面积范围段及各自比例3.6客户特征描述3.7客户行为习惯分析4、楼型(物业形态及配比)定位.5、价格定位、分析与建议.6、户型建议.六、产品多方案配比建议1、经济成本分析.2、总体规划分析.3、针对消费群分析.4、分期发展规划分析.5、销售分期分析.七、营销概念主题与项目规划概念的结合点1、概念产生的背景.2、概念主题的诠释.3、案名诠释.一、项目概况1、项目地块区位环境分析07号项目地块位于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金鸡湖西南岸,东临金鸡湖,西接星港街,南靠机场路,北面垂柳路;可以说是近几年来园区湖西的稀有临湖观景板块。图1:苏园(2005)07号地块区位图2、周

5、边环境分析07号项目地块附近区域目前正处于大规模开发建设时期,周围工地林立,仅机场路一路之隔即有大湖城邦、和乔丽晶、高尔夫花园三个在售中高档住宅项目。北面的水乡邻里中心也已落成,目前正在招商并拟定于今年5月1日开业。由于项目区域位于湖西成熟版块,是在政府的宏观规划和控制下有步骤地开发建设的,目前景观方面的布局目前已经初现美好轮廓,交通及绿化等基础公益设施也已经建设齐备,科教文卫、行政、商业生活配套也不断新增。交通方面:项目地块区位交通便利发达,可达苏城南北。沿南侧机场路往东可通金鸡湖东,往西可通苏州古城区东环路,沿星汉街可以方便快捷直通湖西核心CBD商业街区。区域内道路主要为四块板结构,其中星

6、汉街和星港街以及机场路均为双向六车道,其他如垂柳路、芙蓉街等均为双向四车道,所有道路均路面状况良好,通行顺畅,出行十分便利。3、项目所在区域规划情况调查3.1项目自身概况2005年12月29日苏州工业园区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在国际大厦4楼会议厅举行。园区国土局该次共推出三宗地块,总占地面积为523291.15,起拍总价为202860万元,成交总价为210068万元,平均楼面价:4045.91元/,平均涨幅:5.02。其中备受瞩目的本项目地块07号“地王”,被中海地产以10.3亿获得。表1:苏园土挂07号地块概况表编号地块坐落土地面积用途出让年限(年绿地率建筑密度容积率起报总价(万元)苏园土

7、挂2005/07金鸡湖西畔星港街东机场路北77289.02(含.7公顷幼儿园用地)居住7050%25%1.6(不含幼儿园用地)103100金鸡湖西畔垂柳路南机场路北125764.93居住7045%30%0.8金鸡湖西畔垂柳路东机场路北64377.04居住7045%30%0.6表:苏园土挂07号地块成交价格编号土地面积()容积率起报楼面均价(元)成交楼面均价(元)成交总价涨幅苏园土挂2005/0777289.021.63921.633921.631031000125764.930.864377.040.607号地块包括3个地块,综合容积率不超过1.0(不含幼儿园),并允许在3个地块上综合考虑布置

8、幼儿园。该地块总宗地面积为267430.99,起拍总价达10.3亿,是今年苏州地区的“地王”,备受各方瞩目。3.2项目周边区域规划07号地块位于星港街以东,机场路以北,东北面紧靠金鸡湖,综合容积率为1.0;该地块建筑面积达26.7万,约和400亩,产品类型丰富,规模大,是园区近几年内少见的大地块,未来此类规模(特别是湖西)的地块将越来越少。由于地块大,总价高,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一些竞争对手,加上“中海发展”园区项目的成功操作,对市场有足够的信心,因此07号“地王”最后被中海地产以底价获得。(1)未来商业休闲功能逐渐显现:周边拥有临湖生态公园、景观带 “李公堤”、水乡邻里中心(目前正在火热招商)

9、。独墅湖东(高尔夫花园东南面)将建一大型标准高尔夫球场机场路即将南迁,原机场路改做金鸡湖南侧景观大道目前,大湖城邦优客公寓内也已建成2万大型Shopping Mall(2)未来居住集中区功能初现轮廓:南面是已开发楼盘“高尔夫花园”,“大湖城邦”和“和乔丽晶酒店式公寓”07号地块区域未来的巨大增值潜力和未来区域内繁荣之景象展露无疑二、项目市场环境分析1、苏州市房地产经济背景分析1.1苏州市概况1.1.1苏州市地理位置、区县划分(1) 苏州地处亚热带北缘,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度上下,年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苏州地理环境优越,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东经11955-12120,北纬304

10、7-3202之间,东邻上海,西傍无锡,南接浙江,北依长江,面积8488.42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8.27%。苏州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4%,平均海拔4米左右,东南部地势低洼,西南部多小山丘。吴中区穹窿山主峰高351.7米,为全市最高点。苏州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京沪铁路、沪宁高速公路横穿东西,是312、204、318国道的交汇处,苏州到上海虹桥机场有直达快车干线。境内有张家港、常熟、太仓3个国家一类长江口岸。苏州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古城东西两侧工业区体现了目前现代中国最先进的技术产业和管理水平。苏州交通便利,高速公路、沪宁铁路、312国道东接上海1小

11、时车程,北离南京2小时车程,并有机场路直通虹桥机场。大运河北接无锡,南抵杭州。(2)苏州古称吴。周敬王六年(前514),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在今苏州城址建都城。秦设吴县,为会稽郡治。三国时属吴国。梁太清三年(549),侯景作乱,城遭荼毒。隋开皇九年(589),始名苏州。宋政和三年(1113),升苏州为平江府。几经破坏又重建,元至元十三年(1276),为平江路治。元末,张士诚据城称王,改名隆平府。明洪武元年(1368)为苏州府治。清雍正二年(1724),为江苏省会,苏州府辖9县,长洲县、元和县、吴县同城而治。辛亥革命后,省会西迁,废苏州府,并长洲、元和、吴县为吴县。1949年4月,成立苏州市,198

12、3年与苏州地区合并。目前苏州市辖5县市、8区,5县市分别为: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吴江;8区分别为平江、金阊、沧浪、虎丘、吴中和相城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苏州新区。共有130个乡镇。1.1.2苏州市面积、市区面积、人口、市区人口及居民构成特点(1)苏州市面积目前为8488.4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730平方公里目前,苏州市全市共有125个镇,面积884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7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8.6平方公里,古城区14平方公里。2001年3月,吴县撤市建区,被拆分成吴中、相城两区。原先吴县市城区,即昔日的吴国中心,被冠名吴中区;撤市建区让苏州市区面积比老城区扩大了约3倍左右。使苏州

13、的城区面积猛增到1730平方公里。(2)2005年末苏州市户籍人口6073101人,其中市区常住人口2251522人2005年苏州全市出生43595人,出生率为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1。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07.31万人,比上年增加8.47万人,其中市区总人口224.53万人,比上年增加3.78万人。(3)苏州市居民年龄、民族等构成特点苏州人口目前平均寿命已达75岁(市区77岁)。65岁以上老人占苏州全市总人口比例逐年增加,最近几年已达11,苏州人口的年龄构成已进入了老龄化阶段。目前,苏州人口的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约占总人口的999),兼有回、蒙古、维吾尔、苗等4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

14、中回族人数最多。随着苏州经济的发展,外人口大量涌进苏州。苏州现有人口总数已超过930万人,其中苏州本地人口约600万,外来人口333万左右。1.2苏州市宏观经济背景及对房地产市场和本项目的影响关系分析目前,苏州工业经济已形成了机械、电子、纺织、丝绸、轻工、工艺、医药、化工、建材、冶金、食品等11个行业。图2:2005年12月苏州GDP量三大产业比例构成图(单位:元)从第三产业的GDP比重看,远没有达到发达城市第三产业占70%以上比重的指标要求,因此,苏州目前还是一个处于发展阶段中的新型工贸城市,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还有广大的市场契机,也必定会因此而存在巨大需求,而促进房地产业尤其是高端物业

15、和商业地产的发展。图3:2005年12月苏州规模以上企业轻重工业产值比例构成图(单位:万元)从2005年12月苏州工业产值轻重工业所占比例可以看出:目前苏州工业产值中占绝对比重的是轻工业,也就是主要集中在苏州各区域的电子技术产业以及制造加工业,随着经济的强劲增长,各种人才也会继续涌入苏州,他们对居住环境的高要求,将带来强大市场需求,因此,未来几年内,这些企业集中区域,代表性的如园区新区等,对高端物业的渴需将会继续被强化。1.2.1苏州市20002005年全市GDP及涨幅,其中房地产所占比例及涨幅表3:20002005年苏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单位:万元)及涨幅年份2000年2001年2002

16、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元154071231760280520800000280200003450000040265200涨幅/11.4%11.8%13.5%12.3%11.7%图4:20002005年苏州市GDP(单位:万元)柱状图图5:20002005年苏州市GDP年涨幅折线图1.2.2苏州市20002005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及涨幅,房地产开发所占比例及涨幅表4: 20002005年苏州市固定资产及房地产投资开发额(万元)及涨幅年份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固定资产投资5163400564330081250541408932914794634178

17、47349增长额度879.343.4%73.3%10.3%20.3%房地产投资开发5991006677001073363177940333432004143300图6:20002005年苏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万元)柱状图(其中:系列1:固定资产投资;系列1:房地产投资开发)图7:20002005年苏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涨幅折线图上图显示:2003年苏州固定资产投资额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73.3%,也正是我国国家经济过热的一年,国家在该年月颁布了控制房地产开发的121文件,通过提高开发商和建筑商的自有资本金来调整经济过热的局面,同时也正式开始对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表5: 20002005年

18、苏州市房地产投资开发额(单位:万元)及其涨幅年份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房地产投资开发5991006677001073363177940333432004143300增长额度11.4%9.1%56.4%65.8%87.90%23.90%图8:20002005年苏州市房地产投资开发额及涨幅图(单位:万元)自2002年起,房地产投资开发额连续三年增长率超过50,2004年增长率更是接近90%,也正是这一阶段苏州房地产的发展最为迅猛,甚至可以说是处于一个发展过热的局面。表6: 20002005年苏州市房地产市场施工竣工房屋面积比较(单位:万)年份2000年2001

19、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施工房屋面积787.64839.511457.725763843.94600增长幅度19910.246.575.6 44.410%竣工房屋面积405.79422.90557.3779.21129.11600增长幅度4.7-4.96.539.650.69.1住宅销售面积311.04390.71535.52575.4633.79。722.00增长幅度7.018.311.86.619.5%13.9%图9:苏州市20002005年施工/竣工/实销面积柱状比较图(单位:万)由上组图可以明显看出自2002年起苏州房地产业开始迅速发展,2003年施工房屋增长幅度75

20、.6%,2005年竣工房屋增长幅度9.1,这些体量基本会在0506年完工,因此,06年苏州住宅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目前市场已经产生320万空置房,加上今年的新供应体量,今年的住宅供应量将超过800万。1.2.3苏州市20002005年人均GDP及涨幅、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涨幅图10:江苏省/苏州市20002005年人均GDP及涨幅表8:苏州市20002005年人均GDP及涨幅年份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江苏省117731292214391167962085224330苏州市266923038435733477015761054143苏州涨幅13.1%13.8

21、%17.6%33.5%20.8%-6%2005年,苏州人均GDP较04年有所下降,究其根本原因外来人口增多,对促进苏州房地产市场的(尤其是二手房市场)活跃来说,是个利好消息。图11:20002005年苏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及涨幅比较图表9:20002005年苏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及涨幅年份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人均收入92741051510617123611445116276增长幅度10.313.4%0.9%16.42%16.90%12.60%人均GDP少了,但人均收入较04年有所增加,增幅12.60%,购买力上涨,对促进苏州房地产市场

22、的(尤其是二手房市场)活跃来说,是个利好消息。1.2.4苏州市2000200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涨幅表10:20002005年苏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及涨幅比较年份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社会消费品34817391.54451.62526.05625.10905.07增长幅度10312.5%15.3%16.5%18.8%16.50%图12:20002005年苏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单位:亿元)及涨幅比较1.2.5 20002005年苏州市(全口径)财政收入及财政支出总额表11:20002005年苏州市财政收支主要指标明细表年份2000年2

23、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财政收入15827208.95290.82409.958559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25111.57147.03170.5219.573168图13:20002005年苏州市财政收支主要指标柱状明细图1.3苏州市城市规划概况及对本项目的影响(1)苏州市城市规划规划结构:一个中心、五个副中心、十二个片区、四个发展轴图14:苏州市生态功能分区图图15:苏州市城镇空间网络规划图一个中心:中心城市苏州都市区规划以都市区的构想培育苏州中心城市苏州市区的发展,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以日常往返通勤范围为主体,主要包含苏州外环高速公路以内和沿太湖的地区,核心是苏州市

24、区的建设用地,核心外围保留大片的绿色开敞用地。苏州中心城市功能: 上海大都市圈副中心,最靠近上海的特大城市和最具发展潜力城市 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具有多种现代交通方式,交通优势凸现 具有洁净、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和充满绿色的旅游环境五个副中心 常熟市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的商贸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是全省新兴的中心城市。它是苏州的北部门户、沿江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在苏州市域的次中心城市中具有最强的综合实力和最高等级、最完善的各类设施 吴江市区是苏、沪、浙交界地区的丝绸之都,新兴工贸城市昆山市区是苏沪接壤地带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工贸城市太仓市区是港

25、口、工业城市张家港市区是港口、工业城市市域发展轴沿沪宁城镇聚合轴沿轴的发展以IT等高新技术产业带为龙头,大力优化城市空间,努力提高产业和空间集聚度,成为我国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基地和高新技术开发、传播、扩散的孵化基地沿太湖旅游休闲轴沿太湖地区是苏州生态环境和景观最重要、最具特色的地区,以生态旅游为主要功能。以苏震桃高速公路、苏州西南环高速公路等为纽带,构筑环湖旅游道路,加强景点和景区与高速公路环路互通的联系,根据景点和景区布局灵活组织旅游线路 沿苏嘉杭交通走廊发展轴该轴是苏州南北向重要的城镇轴线,以苏嘉杭高速公路为轴线,是苏州辐射苏北、联系浙北的重要通道地区,是市域重要的物流走廊

26、。应因地制宜,发挥各地优势,选准产业发展方向,努力形成特色 沿沪青湖高速公路发展联系轴规划沿轴城镇进一步加强与上海的沟通与联系,呼应苏州临沪浙产业带的发展,注重提高城镇建设的层次和品位,优化城镇的人居环境和空间景观,多方面增强城镇对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和牵引功能。妥善处理城镇发展与水网的关系,形成具有独特水乡风貌的现代化城镇。苏州生态功能分区环太湖生态功能区、阳澄淀泖水乡与古镇生态功能区、沿长江生态功能区、沿沪宁线城镇发展轴生态功能区。(2)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园区简介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1994年2月,中新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同年5月

27、实施启动。园区地处苏州城东金鸡湖畔,行政区域面积260平方公里,下辖四个镇,总人口23万。其中,中新合作开发区规划面积70平方公里。园区的目标是:把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工业园区和现代化、园林化、国际化的新城区。为了推进苏州工业园区的顺利发展,中新两国政府建立了中新联合协调理事会,由两国副总理分别担任理事会中新双方主席,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海关总署和新加坡外交部、贸工部、国家发展部、环境部、经发局等有关部门及江苏省政府和苏州市政府的负责人为理事会成员,定期举行会议,及时协调解决园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中新双方财团还共同出资组建了中新苏州工业

28、园区开发有限公司(CSSD),具体负责成片土地开发建设。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在项目审批、外事管理、海关物流等许多方面授予园区相应的管理权限和优惠政策,江苏省和苏州市更是把园区作为全省、全市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推进开发建设,为园区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十年来,在中央和省市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中新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和开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园区以不到苏州市3%的土地、3.5%的人口和5%的工业用电量,创造了全市14%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的工业产值、22%的注册外资、28%的进出口额,每万元GDP耗水5.9吨、耗能0.22吨标准煤,达到了90年代世界先进水

29、平,初步走出了一条高产出、低能耗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成为国内开发速度最快、协调发展最好、竞争力最强的开发区之一,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中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成功典范。园区未来规划图16:苏州工业园区二三期景观规划示意图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70平方公里,按照规划,将建成一座60万人在这里居住工作的新型工业城市。首期开发8平方公里,这里紧靠苏州古城,将建成一个以工商业为主体、包括金融业和旅游业的中心区;第二区环绕秀美的金鸡湖,将建成一个富有水城特色的居住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区。07号项目地块位于金鸡湖畔的二区发展核心区域,其区域居住版块也逐渐形成,07号地块的优越位置优势将随着二期开发的配套而凸现

30、价值中央湖区高尚观景版块。第三区靠近上海,地势开阔,将建成一个技术密集的制造业和加工工业基地。全部建成后,园区将提供36万个就业岗位。1.4苏州市房地产政策概况对本项目的影响(1)2005年宏观政策信息分析2005年可以称为楼市政策年,这是社会各界给出的评价。很明显,自上而下、从中央到地方,今年政策出台之密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可以说贯穿于2005年全年的调控政策,改变了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惯性”。 1月严控土地1月10日,国土资源部正式对外发布了2005年工作要点,对建设用地供应政策则采用了“从严从紧”四个字。2005年的土地政策以“严”字当头拉开序幕。 3月提高房贷利率3月16日,中国人民银

31、行宣布调整商业银行住房信贷政策,把原来以鼓励老百姓买房为目标的优惠住房贷款的利率下限往上调整了0.2个百分点,向正常利率水平适当靠拢,这是央行去年10月加息后,第二次提高房贷利率。 4月征收营业税4月30日,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加大了对投机性和投资性购房等房地产交易行为的调控力度。自2005年6月1日起,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2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取得的售房收入全额征收营业税;个人购买普通住房超过2年(含2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免征营业税;对个人购买非普通住房超过2年(含2年)转手交易的,销售时按其售房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5.55营业税。 5月严

32、控利润5月26日,建设部发布了关于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各地要认真贯彻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落实项目用地,落实经济适用住房的各项优惠政策。严格执行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招投标制度,实行政府指导价,切实降低开发建设成本,严格将开发利润控制在3以内。严格将经济适用住房套型面积控制在小套型60左右、中套型80左右。 6月供应中低收入房苏州市政府颁布了苏州市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若干意见,提出从2005年7月1日起,市区低保家庭住房保障标准,由2004年调整过的人均建筑面积12提高到人均建筑面积14。同时,增加中低收入

33、家庭的住房供应。而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也是国家此轮调控房价过快上涨的初衷。 6月发布意见苏州市政府再度发布了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切实稳定住房价格实施意见,明确了我市享受优惠政策普通商品住房的条件为: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4以下,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同级别土地上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44倍以内。对享受优惠政策普通商品住房按规定执行2的契税征收标准;对高档住房按规定执行4的契税征收标准。同时,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中小套型住房,鼓励开发商开发建设普通商品住房,引导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消费。 (2)对苏州楼市的影响表12:苏州2005年111月销售面积及均价表月份

34、成交套数成交面积(万/)成交均价(元/)1273934.4048712131316.3049533488864.1551834404353.1852855/42.90/6/22.30/7117.35/8168219.6247699246728.20546610264532.40516611336440.534757(3)宏观政策影响小结2005年的春节楼市成为今年楼市的一个高点。虽然央行在这个月里提高了商业房贷利率,但这一旨在遏制短期炒房行为的政策,迎来的市场反应却颇具戏剧性,三月里,房价不降反升,成交面积和成交套数都达到了年度内最高水平。 其后,随着加息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4月成交较之三月有

35、所减缓,但从总体情况看,市场交易仍在高位运行,成交面积和成交价格,较去年同期仍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4月营业税的出台,从根本上破灭了投资客短炒楼花的获利美梦,此后,苏州楼市也像全国其它楼市一样,进入到一个以自住型业主为购房主体的新住宅时代。 新政实施后的6、7、8三个月,苏州楼市经历着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最难熬的一段静默期,三个月的成交面积加在一起不过58万平米,不足3月份一个月的成交。多数售楼处门可罗雀,与数月前的繁华形成鲜明对照。 宏观调控在经历了一轮黯淡期后,九月楼市开始复苏,延续八月开始的打折风潮,九月里的楼市促销更是蔚然成风,送礼品、送面积、送现金、送车位、送契税,楼市促销的效果显而易见,

36、成交套数和成交面积都较上六、七、八个月有了30左右的增幅。 十月的2645套、十一月的3364套,楼市以一种再创新高的姿态往前走,但这次的前行中,却呈现出一种成交量上升成交均价下降的趋势,显然,价格成了影响项目销售速度的催化剂。2、苏州市区房地产市场情况调查近几年来,苏州房地产因快速发展而受到各界广泛关注,但在05年6月新政出台后,苏州房地产市场发生巨大逆转,遭遇了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最艰难的一个发展时期。而相比04年同时段,苏州房地产市场当时的火爆程度足以盖过长三角地区的其他任何一个城市。 2.1 苏州近几年房地产态势分析(1)第一阶段:20032004年(6月之前)苏州房产房价逐年飚升,

37、房产市场热火朝天数年前的苏州,房价还仅仅1700元/,处于沪宁沿线的城市中最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房产市场不规范,供应无序,住宅开发过度所造成的,并使得苏州的空置房一度在全省名列榜首,造成了房产市场一度的严重萎靡。自2001年开始,全国房地产市场良好的大发展趋势成为了苏州市场迅速发展的良好基础,加之被压抑许久的旺盛市场需求,以及苏州执行土地拍卖的政策这些,都成为苏州房地产市场的迅速发展的强力推动因素。2004年前市场特点总结: 沪宁沿线价格盆地现象,促使苏州房价补涨 市场火热,供需两旺,房价持续高速上涨 卖方市场,供不应求 土地拍卖托高房价 商业个案开发量相对稀少,投资者把目光投向了住宅产品(2

38、)第二阶段:2004年6月2005年1月宏观调控政策冲击市场,市场逐渐进入调整由于房价的一路飚升,开发商为追求利润更大化,引发了新一轮的土地进行储备竞争,短期内市场出现购房者无房可买,整个市场供小于求的局面;调整土地开发量成为了该阶段阶段房产调控的重点。 2004年4、5月份以银行贷款紧缩为主的宏观调控政策,给苏州防地产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银行贷款紧缩政策直接减少了市场上投资者购房的比重,同时也削弱了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最终影响了对房地产市场的消费信心;基本投资的压缩削弱了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的动力;土地政策方面先后出台的11号令、74号令都旨在废止土地协议转让,加快了前期存量协议转让用地的上市步

39、伐,短期内市场供应量巨大,市场竞争激烈。在政策面、市场面的双重压力下,市场渐渐步入调整期,2004年58月苏州市场表现一般,楼盘销售速度放缓,局部市场出现降价折扣现象,楼盘销售中加大了广告、促销力度,但市场观望态度明显。进入2004年9月后,特别是经过“十一”黄金周后,市场略有回暖趋势。而10月29日银行加息政策出台后,又再次打压了略有抬头趋势的苏州房价。(3)第三阶段:2005年月2006年2月2005年整年苏州房地产市场呈小“”字态势发展2005年春节前后,苏州房地产市场再次抬头,苏州各大在售楼盘在春节长假期间迎来了05年的开门红,在05年上半年,苏州房地产项目开发显著增加,多个项目进入正式销售阶段,房地产市场形成了比较集中放量的强供期。据我司市场部资料,在该时段内,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周边区域,就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