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必修一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010-2020年全国卷真题整理及解析.doc

上传人:半** 文档编号:4194678 上传时间:2021-05-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3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必修一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010-2020年全国卷真题整理及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 必修一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010-2020年全国卷真题整理及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 必修一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010-2020年全国卷真题整理及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必修一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010-2020年全国卷真题整理及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MKY整理 人教版 必修一 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012-2019年全国新课标卷(含海南卷)真题及教育部考试中心解析 共9题 (其中6题选择题,3题非选择题)1(2012海南高考卷11)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 调动和运用所学

2、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英国是第一个确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国家,意义和影响至关重大。本愿意在考查考生对英国政治制度特别是责任内阁制的理解和掌握。英国贵任内阁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集体负责,即在大政方针问题上,内阁对外(议会)是一个整体,如同一个人一样,阁员要与首相共进退;内阁内部特别是在政策研究与决定过程中,阁员应当且必须畅所欲言,通过充分的讨论以达成共识,若无法统一,最后由首相-锤定音;一旦做出决定,阁员必须服从,且共同承担责任,否则只能通过个人辞职以摆脱责任;任何阁员都不得在事后借口自己不同意而推卸责任。二是内阊向议会负责,其主要表现就是一且内阁失去议会多数的支持,就应集体辞职。 材料中提供

3、的史实正是该制度成形的体现,故正确答案为C。内阁成员保持一致是指对外而言的,即在面对议会时所要求的,在内部阁员可充分表达个人意见的自由,内阁对内不强求-致,故A项是错项。首相是内阁中第-大臣,他与普通阁员从来就不平等,如果内阁成员完全平等,内阁将无法运转,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故B项既不符合事实,也违肯逻辑与常识,是错项。政党之间的斗争主要集中在议会内外,特别是议会内,内阁由同一政党成员组成,所以政觉间的斗争不会决定内阁政策,故D项是错项。2(2013海南高考11)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

4、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以及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推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控制了财政权,但国王仍掌握行政权,重大财政开支需经国王签署盖印方能生效是英国宪政制度的程序要求。据此可得出选项D是正确项。同时推出,选项A和选项B都与历史事实不符,故都可排除。既然国王已不是权力中心,议会代表政府信誉,所以选项C亦可排除。3(2013全国新课标卷I高考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

5、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准确、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教材的主干知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英国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各阶层于 1688 年发动光荣革命,根本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制度。从此,政治权力的重新转向,建立了君主立宪。这是一次政治制度的革命,但英国法制传统悠久,人们的法制观念强“革命”是个不光彩的字眼。他们拥立玛丽为女王,以证明新政权是旧有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合法继承者,新政府是一

6、个合法的政府。相反, 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关系,通过迎立威廉即可达到,无需再拥立玛丽为女王;玛丽从来不关心政治,根本无心也无力影响政治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威廉,不可能事实上也没有发挥过制约威廉的作用;此外,英国当时没有、至今也没有否定王位继承中的男性优先原则。因此可知,符合题意的只有选项 D。4(2015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3)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 B立宪政体未

7、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正确解读历史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准确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议会掌握实权,内阁对议会负责,国王权力受到法律严格限制,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仅仅保留了一些名义上的权力,据此可知,A、B、C项皆为错误,只有D项符合题意,故为正确项。5(2016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3)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C内阁制

8、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于英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主干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安妮女王因个人好恶可以任意解除、任命行政官员的例子,引导学生深入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国王、议会、责任内阁制、两党制、权利法案等都是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该题通过题干材料和四个选项的设定,将他们连接起来。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在实践中,君主立宪制经历了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国王权力的减少、 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也有一个过程。分析君主立宪制中王权的消长,注意题干的时间点和女王可以任意罢免和任命官员,可以知道国王的权力依然很大,议会对国王的权力缺乏约束,因此,君

9、主立宪制没有完善。故此,选择 B。其他选项不符合题意。6(2017海南高考16)1689年,英国议会决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选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天赋人权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权力制衡【分析】 该题旨在将教材必修政治部分和必修思想文化部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透过英国光荣革命中的一个具体场景,深入认识隐含在特定政治行为背后的政治理念的能力,提升考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议会代表将王冠呈送给新国王,意味着授予其统治国家的政治权力,但这是有条件的,新国王必须

10、接受权利宣言,对此寓意,议会代表和新国王双方都心知肚明,但都没有用语言或文字明确表达出来,足见双方在未来英国实行何种政治制度的问题上是默契的,那就是建立君主立宪制,所以,C项是正确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天赋人权,故而A项可以排除。既然奉上了王冠,就是认可了君主制,民主共和自然排除在外,故而B项是错误的。题干材料中也没有议会与国王之间相互制衡的内容,所以D项也可以排除。该题的另一个重要立意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如下观念:即任何政治行为除了现实利益的驱动外,还是行为人政治理念影响的结果。前者往往是表层现象,后者则是深层因素,而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理解和挖掘出表层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从而培养

11、学生关于思想观念也是历史发展动力的辩证思维,以摆脱机械唯物论的束缚。7(2016新课标全国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据卢梭社会契约论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分析】本

12、题是开放型试题,材料提供了近代法国思想家卢梭民主思想的要旨,要求考生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对历史学科学习与探究的所有重要环节:解读材料、发现问题、形成观点、完成论证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进行了全面考查。本题呈现出三大亮点。 (1)紧扣主干知识。民主是世界近现代变迁的主流。该题的考查范围覆盖了必修 I 中政治制度部分和必修中政治思想部分关于民主的知识,可以启迪学生扩大视野、拓宽思路,具有塑造学生思维方式的意义。 (2)可以提升考生综合概括能力。该题以“制度构想与实践”作为导引,要求考生将世界史中的政治制度的设计构想与政治制度的构建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13、,自我命题,写一篇短文,旨在引导培养考生关注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和驾驭史料、综合概括的能力。 (3)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素质与能力。该题力求做到最大限度的开放,只给出少量材料和一个思考方向“制度构想与实践”,要求考生自拟论题,有理有据地完成论证。同时,该题又给予考生以宽广的选择空间,诸如,考生可以联系古代希腊民主制度验证卢梭的直接民主制构想;可以联系近代初期民族主权国家的建立,结合卢梭的相关理论认识主权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可以联系美国的三权分立制衡制度,批判卢梭的主权不可分割的观点等。该题可以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培养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提出问题的能力,并

14、有可能引领中学历史课的教学改革。【参考答案】这是某省评卷场提供一份比较好的学生答案! 论题:制度构想与实践相互促进,相互完善! 阐述:(1)工业革命后,资本家为了追求利益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导致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的矛盾尖锐,出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构想出一个理想社会的蓝本。1871 年巴黎公社成立,这是一个无产阶级人民政权,一定程度上实践了空想社会主义,结果失败。(2)1848 年共产党宣言出版,这是科学合理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有无数次工人运动实践得出的理论成果。(3)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得到实践并最终成功【某省评分细则】一、按照材料和题目要求,论题应限制在政治制度和世界史范畴,即

15、西方民主制度的范畴。但“制度构想和实践”可能会给考生更宽泛的立论范围,但要突出民主制度对封建制度、奴隶制度的革命性、先进性这一主旨。其他经济制度等可以作为强化论证的依据,却不能作为论题或论点。论述应围绕民主制度的进步意义展开。列举的史实也应为世界史的范围二、采分点设定。因为省考试院规定本题分值12分,参照题干要求及国家标准答案,设定如下:采分点五个,3+2+2+3+2=121、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3 分。2、列举 2 个证明论点的准确史实。各 2 分,共 4 分。3、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3 分。论述结构不完整(有论题无结论,有结论无论题),文字通顺,2 分。4、史观正确;并

16、能推导出合理的结论。1+1 分。 三、具体细则。 1、论题可以紧扣材料及卢梭社会契约论的主要观点,人生而自由与平等;主权在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分割;人民有革命的权利;直接民主制。 2、由材料延伸出去的西方民主制度。 论题可以是比较概括的民主制、代议制、议会制等;也可以较为是具体的,君主立宪制(二元制、议会制)、贵族共和制、民主共和制(议会、总统)、三权分立、宪政等;但所列举的史实要与论题对应民主制、代议制、议会制古希腊雅典城邦直接民主,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伯利克里、陶片放逐法(陶片法);古罗马共和时期十二铜表法(罗马法)、保民官;13 世纪英国出现的大会议和模范会议;法国的“三

17、级会议”;德国第二帝国时期的“帝国议会”;尼德兰革命荷兰国家议会;光荣革命权利法案;法国大革命人权宣言,;美国独立战争(波士顿倾茶、莱克星顿)、南北战争(内战)独立宣言、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国民公会等。 前苏联十月革命苏维埃代表大会。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行使立法权但君主有否决权。市政革命人权宣言;德意志第二帝国, 明治维新时的日本,沙俄彼得大帝参议院、杜马;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掌握立法,内阁掌握政权,君主无实权。二战以后的英国、西班牙、荷兰、日本、泰国、丹麦、马来西亚、柬埔寨等。 总统共和制,总统负责组阁,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与议会之间相互制约。美国、俄罗斯、巴西

18、、墨西哥、智利、菲律宾、埃及。议会共和制,由议会组织政府和监督政府,国家元首都是虚位。法兰西第三、第四共和国、魏玛共和国。现代的意大利、奥地利、印度、新加坡也曾采用。 贵族共和制。公元前 5公元 1 世纪的罗马共和国公民大会。 3、最后一定要有概括性的结论,紧扣所设论题。8(2014全国新课标卷高考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目录A第一章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19、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 政变第二章 (略)摘编自世界历史近代部分,1972年版目录B第一章 16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第三节 宗教改革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命第五节 16世纪的中国与日本第二章 17世纪迄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年的英国第二节 (略)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2011年版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明确,合理充分。)【分析】本

20、题旨在考查考生发现问题、进行历史阐释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本题提供了两份世界近代教材目录章节表。节选的目录都是从第一章开始,这就把考生的思考起点收拢到相对固定的历史区域之中了。在这个区域内进行观察、比较、思考,从中发现问题。按照题目要求,首先要对两份R录进行比较,而比较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所发现的问题,既可以是相对宏观的,也可以是具体的;既可以涉及历史观念、史学理论,也可是对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因此,在发现问题的环节上本题没有固定要求,不管是发现了“西瓜”还是看 到了“芝麻”,都是对问题的提取。从这个意义上说,本题做到了 开放。发现问题之后就是对问题的分析与解释。题目要求“分析出现这种不

21、同的原因”,也就是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你所发现的这种不同。这是对考生历史阐释能力的集中检验和考查。进行阐释可以有不同的角度,至于考生选择什么角度、选择一个或多个角度,本题特别注明没有限制,意在不对考生的思维给予定向和限制,从而再次体现了本题开放式特点。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分析出现不同的原因,见仁见智,百花齐放。既然要求的是“分析”,需要考生对历史持有正确认识的同时,要分析得合理充分。这里的“充分”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 是比较全面,二是比较深人。本题并不要求每个考生都要做到既全面 又深入,只要达到其中之一即可。从本题给出的示例可以看出需要分析的层次和程度。示例选择了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进行分析

22、:首先指出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而这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这就概括指出了时代特征。之后分析了时代特征对历史研究和教学的影响: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作为时代特征的反映,在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上,才会有目录A的这种呈现。这就把时代特征与目录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分析逐层深人。在对目录B的分析上,也是循着同样的层次逻辑:时代特征历史研究领域变化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水平。可见,考生需要分析出层次感并照顾到相关的各个方面。在示例处理上,也与以往不同。在给出具体示例后,特别注明“为 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这就明确强调了示例的作用,即只 是为类似的答案提供

23、参考,不能用作标准答案。从开放题的角度说,只 有合理或不合理(是否符合题意)的答案,没有标准答案。对示例这一 说明,显示出命题者对开放性的进一步追求,力求从评分上规避用示例 对考生作答方式、内容、思路进行框限的情况。【答案评分说明】 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A以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B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A编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目录B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

24、研究的视野更加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B反映了 21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示例说明:本示例仅就教材出版时代分析原因,为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其他角度不再示例。)9(2013全国新课标卷高考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图7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图8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探讨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本题通过中英两国标志性建筑的图片比较,旨在考查

25、考生对主干核心知识17至19世纪中英两国政治制度“的把握。题目要求考生根据图片材料准确提取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描述中英两国标志性建筑的特征.史论结合地对其政治制度予以评析。本题题目设置开放,考生可以自主选择观点运用材料信息进行比较,也可以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回答。本题图片材料给出了多种信息,能够捕提到这些信息,正确解读图片材料是解题的第一步。首先,通过材料中图9太和股,图10白金议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考生可把这一时期中英两国的建筑特点和政治制度结合起来进行比较,或者围绕两国的政治制度的某个具体史实展开论述,但一定要对图片材料的这段历史有明确的概括

26、性的认识和结论。如:太和股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议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责地位:唐宁街10号建筑平实朴素,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这既是考查考生对这一历史时期内中英两国历史发展状况的总体把握,也考查考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历史素养。 其次,图片材料中的时间和建筑的呈现方式非常特别,都是两国最高统治者的工作和生活的场所,通过建筑的特征来呈现两国不同的政治制度,反映出这一时期中英两国历史的基本趋势:清朝君主专制加强,封建制度走向衰落;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实行责任内阁,体现民主政治的风格。通过比较,我们看到了中英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明程度。历史发展不是倒退,而是进步,

27、是向着更高的阶段发展。看到这一点,也会使考生对中英两国政治制度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如: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考生还可以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作答如:太和最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 考生答题时要正确解读图片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描述两国的政治制度,通过对比得出明确的概括性的认识和结论。另外考生可以根据已经得出的结论,选选取与图片材料有关的史实进行论证,从更加宽松的角度对中英两国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做到史论结合,论从更出,时表达要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答案要点】 (1) 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议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建筑平实朴素,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2)概括综合。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作答.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制走上民主道路。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