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专题-文言文复习之断句.ppt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4194122 上传时间:2021-05-08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复习专题-文言文复习之断句.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三复习专题-文言文复习之断句.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复习专题-文言文复习之断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复习专题-文言文复习之断句.ppt(4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文言文 复习之断句,考点解析,文言文断句,也即“句读”,是自2014年起全国新课标卷新增的一个考点。以前,在广东卷、浙江卷、湖南卷中也考查过。对于,我们安徽的广大考生来说,是个新考点(题型),明年我们用全国新课标卷,所以必须重视! 我个人认为,断句,明年还会继续考。这个考点有一定的方法来解决。,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有一个老头儿,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老头儿预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 七 十 老 翁 产 一 子 人 曰 非 是 也 家 业 尽 付 与女 婿 外 人 不 得 干 预,给幼子: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

2、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给女婿: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有一个老头儿,有一女一婿。发妻死后,他又续弦,后妻生了一个幼子。老头儿预立下遗嘱,说明遗产的分配办法: 七 十 老 翁 产 一 子 人 曰 非 是 也 家 业 尽 付 与女 婿 外 人 不 得 干 预,给幼子: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给女婿: “七十老翁产一子,人曰非是也。家业尽付与女婿,外人不得干预。”,前提: 读文段,通文意,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

3、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语感对断句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断句。,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探究一:试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有什么特点,找名词、代词,总结归纳一:,文言文中名词代词,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代词,就基本可以断句了。 如果名词、代词(主语)省略了,我们就找谓语动词,以此入手。,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常见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 人称

4、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 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有外交用语中还用。,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人,还可以代事代物。 “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 “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 “相”作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

5、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奚”“胡“曷”“恶”“安”“焉”等。 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 注意: 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1.汉 六 年 正 月 封 功 臣 良 未 尝 有 战 斗 功 高 帝 曰 运 筹 策 帷 帐 中 决 胜 千 里

6、 外 子 房 功 也 自 择 齐 三 万 户,/,/,/,/,/,/,/,小试身手,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探究二:,(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学习,那么困难的也容易了;不学习,那么容易的也困难了),总结归纳二:看虚词,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表发语词或敬辞有: ; 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 等等;

7、,夫、惟、盖、凡、窃、敬、请、苟、若、岂,者、也、矣、焉、乎、哉、 与(欤)、耶、耳,总结归纳二:看虚词,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它们大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比如:,至若、于是、是故、若夫、至于、嗟夫、虽然、且夫、向使、纵使、然而、然则等等。,小试身手,子 曰 十 室 之 邑 必 有 忠 信 如 丘 者 焉 不 如 丘 之 好 学 也 夫 以 孔 子 之 圣 犹 须 好 学 今 人 不 可 不 勉 乎,/,/,/,/,/,/,探究三: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有什么特点:,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沛公

8、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在文言文中,可借助动词,特别是“曰”“云”“言”“谓”等表说话的动词作为标志进行断句。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解题方法,借助动词,特别是表说话的动词断句。,上(刘邦)尝从容与信(韩信)言诸将能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小试身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

9、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探究四:给下列语段断句,看有什么特点:,顶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探究四:朗读下列语段,看有什么特点:,总结归纳四:据修辞,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 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例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10、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例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例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探究五:朗读下列语段,看有什么特点:,总结归纳五:辨句式,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 判断句式:“者,也”,“为、乃、即、则”等 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 被动句式:“为所”“受于”“见于” 其它固定句式:“如何”“况乎” “何(以)为”,日积积累: 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

11、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 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晏 平 仲 婴 者 莱 之 夷 维 人 也 事 齐 灵 公 庄 公 景 公 以 节 俭 力 行 重 于 齐 既 相 齐 食 不 重 肉 妾 不 衣 帛,小试身手,/,/,/,/,/,/,/,/,课堂小结:,文言断句的方法:,找名词 看虚词 察对话: 据修辞: 辨句式,培语感,句首:夫、惟、盖、凡、 窃

12、、敬、请、苟、若、岂 句末:者、也、矣、乎、哉、 耶、耳、,“曰”“云”“言”,顶真、排比、对偶,前提:读文段,文言断句步骤 1、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2、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3、寻找标志,各个击破 4、通读全文,认真核对,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 提示:找特征( 找名词 、虚词 、对话、 修辞),A基础达标(一),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B能力拓展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提示:找特征( 找名词 、虚词 、对话、 修辞),刻削之道/鼻

13、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雕刻的技巧往往是,鼻子不如刻得大一点,眼睛不如刻的小一点。鼻子刻大了,可以削小;雕小了,就无法加大了。眼睛刻小了,可以修大;刻大了,就无法改小。办任何事情都是这个道理,对于那些不能恢复挽回的,开始就得特别谨慎小心,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会减少了。,2007年广东高考题 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分)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第一步:读文段,抓住要点。 (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是什么?) 第二步:找特征(

14、 找名词 、虚词 、对话、 修辞),C高考题检测,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异史氏说:自满必招致亏损,谦虚必得到益处,这是上天的意旨啊。刚有点小名气就自以为是,偏执于叶公的不良恶习,因袭而不改变,不到一败涂地而不停止,骄傲自满害人就像这样啊! (聊斋志异郭生),1、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第一步:读文段,抓住要点。 (什么人,什么事,结果是什么

15、?) 第二步:找特征( 找名词 、虚词 、对话、 修辞),练习1 :,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太 宗 曾 罢 朝 怒 曰 会 杀 此 田 舍 汉 文 德 后 问 谁 触 忤 陛 下 帝 曰 岂 过 魏 征 每 廷争 辱 我 使 我 常 不 自 得 后 退 而 具 朝 服 立于 庭 帝 惊 曰 皇 后 何 为 若 是 对 曰 妾 闻 主圣 臣 忠 今 陛 下 圣 明 故 魏 征 得 直 言 妾 幸备 数

16、 后 宫 安 敢 不 贺,参考答案: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 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练习2,(07年浙江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3分) 夫 明 六 经 之 指 涉 百 家 之 书 纵 不 能 增 益 德 行 敦 厉 风 俗 犹 为 一 艺 得 以 自 资 父 兄 不 可 常 依 乡 国 不 可 常 保 一 旦 流 离 无 人 庇 荫 当 自 求 诸 身 耳 颜氏家训勉学,参考答案: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

17、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练习 3,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管仲管子治国第四十八),练习4,参考译文,但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怎么知道这个道理呢?人民富

18、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管仲管子治国第四十八),课外作业1:,用“/”给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断句。(3分)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

19、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参考译文,当人们在意气相互投合的时候,常常会发出日后有难,定当以身相助的诺言,好像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真到了事情剧变,势态恶化的时候,不能实行自己所说过的话,而背信弃义的人却是很多的呀!何况是为已故的朋友奉养他父母亲的事呢?我认为杜环做的事,即使是古时候被称为有义气的大丈夫,也没有高过他的地方?而世俗常常认为现在的人不及古人,不是冤屈当今天下的义士了吗? (宋濂杜环传),课外作业2:,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断句。(3分)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料想)虎之食人必先被(bi施加、加上)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谢谢观看 愿同学们多读,勤翻古汉语词典,努力把文言文学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