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针灸学第三十一单元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doc

上传人:小****库 文档编号:4184625 上传时间:2021-04-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针灸学第三十一单元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针灸学第三十一单元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针灸学第三十一单元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针灸学第三十一单元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针灸学 第三十一单元五官科病证的针灸治疗五官科病证 1.目赤肿痛 辨证要点治法处方治疗操作 2.耳鸣耳聋 3.牙痛 4.咽喉肿痛 5.近视 细目一 目赤肿痛(一)辨证要点目赤肿痛常与外感风热、时疫热毒之邪,或肝胆火盛等因素有关。病位在目,十二经脉中除手阳明大肠经外,其余五条阳经皆直接联系眼睛,足厥阴肝经与手少阴心经也联系目系,故目赤肿痛的发生与上述七条经脉有关,但与肝胆两经关系最为密切。各种外邪或肝胆之火,循经上扰,热毒蕴结目窍,均可导致目赤肿痛的发生。目赤肿痛以实证为主。主症:目赤肿痛,羞明,流泪,眵多 外感风热 起病较急,目睛红赤灼热,痒痛皆作,眵多清稀或黄黏,苔薄白

2、或微黄,脉浮数 肝胆火盛 起病稍缓,病初眼有异物感,视物不清,继而目赤肿痛,眵多胶结,兼口苦咽干,苔黄,脉弦数 (二)目赤肿痛的治法疏风散热,消肿止痛。以近部取穴及手阳明、足厥阴经穴为主。(三)目赤肿痛的处方主穴 睛明 太阳 风池 合谷 太冲配穴 外感风热配少商、外关;肝胆火盛配行间、侠溪。方义 取局部穴睛明、太阳宣泄患部郁热以消肿;目为肝之窍,阳明、厥阴等经脉均循行至目系,故取合谷调阳明经气以疏泄风热,太冲、风池分属于肝胆两经,上下相应,可导肝胆之火下行。何故阳睛风冲(目)。(合谷,太阳,睛明,风池,太冲)(四)目赤肿痛的治疗操作1.基本刺灸方法 毫针泻法,太阳、少商点刺出血。2.其他治疗

3、(1)挑刺法 在两肩胛间寻找阳性反应点,或在大椎两旁0.5寸处选点挑刺。本法适用于急性结膜炎。(2)耳针法 取眼、神门、肝,毫针刺或用压丸法。亦可在耳尖或耳背静脉点刺出血。治疗肝胆火盛型目赤痛,除主穴外,应加用A.行间、光明B.太冲、丘墟C.侠溪、行间D.大敦、足临泣E.侠溪、太冲正确答案C细目二 耳鸣耳聋(一)辨证要点本病常与肝胆火旺、外感风邪和肾精亏耗等因素有关。病位在耳。肾开窍于耳,少阳经入耳中,故本病与肝胆、肾关系密切。火热或精亏致耳部脉络不通或失于濡养均可导致耳鸣、耳聋的发生。耳鸣、耳聋多为虚证,也有实证或虚实夹杂之证。1.实证主症:暴病耳聋,或耳中觉胀,耳鸣如潮,鸣声隆隆不断,按之

4、不减。兼耳闷胀,畏寒,发热,舌红,苔薄,脉浮数者为外感风邪;兼头胀,面赤,咽干,脉弦者为肝胆火盛;兼耳内憋气感明显,胸闷痰多,苔黄腻,脉弦滑者为痰火郁结。2.虚证主症:久病耳聋,耳鸣如蝉,时作时止,劳累则加剧,按之鸣声减弱。兼头晕,遗精,带下,腰膝酸软,脉虚细者为肾精亏损;兼神疲乏力,食少腹胀,便溏,脉细弱者为脾胃虚弱。(二)耳鸣耳聋的治法:1.实证 疏风泻火,通络开窍。取局部穴及手足少阳经穴为主。2.虚证 补肾养窍。取局部穴及足少阴经穴为主。(三)耳鸣耳聋的处方1.实证主穴 听会 翳风 中渚 侠溪配穴 外感风邪配外关、合谷;肝胆火盛配行间、丘墟;痰火郁结配丰隆、阴陵泉。方义 手足少阳经脉均绕

5、行于耳之前后并入耳中,听会属足少阳经,翳风属手少阳经,两穴又均居耳部,可疏导少阳经气,主治耳疾;循经远取侠溪、中渚,通上达下,疏导少阳经气,宣通耳窍。侠医中渚听(开)会,(耳实在聋)2.虚证主穴 听宫 翳风 太溪 肾俞配穴 脾胃虚弱配气海、足三里。方义 太溪、肾俞能补肾填精,上荣耳窍;听宫为手太阳经与手、足少阳经之交会穴,气通耳内,具有聪耳启闭之功,为治耳疾要穴;配手少阳经局部的翳风穴,可疏导少阳经气,宣通耳窍。(耳虚),听医太甚听翳太肾(四)耳鸣耳聋的治疗操作1.基本刺灸方法 听会、听宫、翳风的针感宜向耳底或耳周传导为佳,余穴常规针刺,虚证可加灸。2.其他治疗 (1)头针法 取颞后线,毫针刺

6、,间歇运针,留针20分钟。 (2)耳针法 取肾、肝、胆、内耳、皮质下、神门,毫针刺,或压丸法。 (3)穴位注射法 取翳风、完骨、肾俞、阳陵泉等穴,选用丹参注射液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0.51ml。患者,男,43岁。两耳轰鸣,按之不减,听力减退,兼见烦躁易怒,咽干,便秘,脉弦。治疗应首选:A.手、足太阴经穴B.手、足少阴经穴C.手、足少阳经穴D.手阳明经穴E.足太阳经穴正确答案C细目三 牙痛(一)辨证要点牙痛常与外感风热、胃肠积热或肾气亏虚等因素有关,并因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发作或加重。病位在齿,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手、足阳明经分别入下齿、上齿,故本病与胃、肾关系密切。外邪与内热等因素均

7、可伤及龈肉,灼烁脉络,发为牙痛。主症 牙齿疼痛 风火牙痛 若起病急,牙痛甚而龈肿,伴形寒身热,脉浮数 胃火牙痛 牙痛剧烈,齿龈红肿或出脓血,口臭,口渴,便秘,舌红,苔黄燥,脉洪数 虚火牙痛 起病较缓,牙痛隐作,时作时止,牙龈微红肿或见萎缩,齿浮动,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牙痛的治法祛风泻火,通络止痛。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三)牙痛的处方主穴 合谷 颊车 下关配穴 风火牙痛配外关、风池;胃火牙痛配内庭、二间;虚火牙痛配太溪、行间。方义 手阳明经分入上下齿,合谷为手阳明经原穴,可清阳明之热,为治疗牙痛之要穴;颊车、下关属局部取穴,疏泄足阳明经气,消肿止痛。何故下车(牙痛)(四)牙痛的治疗操作1

8、.基本刺灸方法 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循经远取可左右交叉刺,合谷持续行针12分钟。虚火牙痛者,太溪可用补法。2.其他治疗(1)耳针法 取口、颌、牙、神门、胃、肾,每次选用35穴,毫针中等强度刺激,或用压丸法。(2)穴位敷贴法 将大蒜捣烂,于睡前贴敷双侧阳溪穴,至发泡后取下,用于龋齿疼痛。患者,女,31岁。右侧牙痛3天,龈肿,痛剧,伴口臭,口渴,大便3日未行,舌苔黄,脉洪。治疗除取颊车、下关穴外,还应加:A.内庭、二间B.太溪、行间C.中渚、养老D.合谷、内庭E.太冲、曲池正确答案A治疗肾虚(虚火/阴虚)型牙痛,除取主穴外,还应加:A.外关、风池B.太溪、行间C.太溪、外关D.太冲、曲池E.太冲

9、、阳溪正确答案B细目四 咽喉肿痛(一)辨证要点咽喉肿痛的发生常与外感风热、饮食不节和体虚劳累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咽喉,咽通于胃,喉为肺系,肾经上循喉咙,结于廉泉,故本病与肺、胃、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外感风热熏灼肺系,或肺胃二经郁热上壅,或肾阴亏耗,虚火上炎,均可导致咽喉肿痛的发生。基本病机是火热或虚火上灼咽喉。主症 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 兼发热,汗出,头痛,咳嗽,舌质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者为外感风热;兼吞咽困难,高热,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者为肺胃热盛;兼咽干微肿,疼痛以午后或入夜尤甚,或咽部异物感,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为阴虚火旺。(二)咽喉肿痛

10、的治法:1.实证 清热利咽,消肿止痛。取手太阴、手阳明经穴为主。2.虚证 滋阴降火,利咽止痛。取足少阴经穴为主。(三)咽喉肿痛的处方:1.实证主穴 少商 合谷 尺泽 关冲配穴 外感风热配风池、外关;肺胃热盛配内庭、鱼际。方义 少商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点刺出血,可清泻肺热,为治疗实证咽喉肿痛的要穴;合谷疏泄阳明郁热;尺泽为手太阴经合穴,以泻肺经实热;关冲为手少阳三焦经的井穴,点刺出血,可清泻三焦之火,消肿利咽。(因实)何故斥责关绍商。(咽实)合谷尺泽关少商。2.虚证主穴 太溪 照海 列缺 鱼际方义 太溪为肾经原穴,有滋阴降火作用;照海亦属肾经,又通阴跷脉,列缺属手太阴肺经,通任脉,二穴相配,为八

11、脉交会组穴,擅治咽喉疾患;鱼际为手太阴经的荥穴,可清肺热、利咽喉。(因)缺(虚光)照海,鱼太稀。(咽)缺(虚)照海,鱼太溪。(四) 咽喉肿痛的治疗操作1.基本刺灸方法 实证用泻法,少商、关冲点刺出血;虚证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列缺、照海行针时可配合做吞咽动作。2.其他治疗(1)三棱针法 取少商、商阳、耳背静脉,点刺出血。(2)皮肤针法 取合谷、大椎、后颈部、颌下、耳垂下方。中度或重度刺激。(3)耳针法 取咽喉、心、扁桃体、耳尖等。毫针刺,或用压丸法。治疗实热症咽喉肿痛应选用A.大椎、身柱(温灸)、风门、合谷B.少商、尺泽、合谷、关冲C.太溪、照海、鱼际D.命门、肾俞、太溪、照海、涌泉E.十宣、鱼

12、际、解溪正确答案B细目五 近视(一)辨证要点近视常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用眼不当,或劳心伤神等因素有关。病位在目,与心、肝、肾关系密切。肝开窍于目,足厥阴肝经上目系,手少阴心经系目系。各种内外因素,导致目络瘀阻,或目失所养均可导致近视的发生。本病多为虚实夹杂之证。主症 视近清晰,视远模糊,视力减退。兼见眼易疲劳,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头晕心悸,纳呆便溏,舌淡,脉细者为心脾两虚;兼见目干涩,耳鸣腰酸,舌红,少苔,脉细者为肝肾不足。(二)近视的治法:调气活血,养肝明目。以局部选穴为主,辅以远部选穴。(三)近视的处方主穴 睛明 承泣 风池 光明配穴 心脾两虚配心俞、脾俞、足三里;肝肾不足配肝俞、肾俞、太溪、太冲。方义 近取睛明、承泣,可疏通眼部经气,活血通络明目;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之交会穴,内与眼络相连,光明为足少阳经之络穴,与肝相通,两穴相配可疏调眼络,养肝明目。(四)近视的治疗操作1.基本刺灸方法 主穴宜平补平泻,配穴均用补法,可加灸。2.其他治疗(1)皮肤针法 取眼周穴、风池,轻度或中度叩刺,至皮肤潮红为度。 (2)耳针法 取眼、肝、肾、心、脾、神门,每次选用23穴,毫针刺或用压丸法。 第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医药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