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名师精品化学基本概念 doc--高中化学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778769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名师精品化学基本概念 doc--高中化学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名师精品化学基本概念 doc--高中化学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名师精品化学基本概念 doc--高中化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名师精品化学基本概念 doc--高中化学 .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2011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名师精品-化学基本概念物质的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含义,原子团的定义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同素异形体、同位素、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等概念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基本概念结构网络图 1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氧化剂与还原剂的概念与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配平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典型计算离子方程式书写以及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共存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与书写,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等 2物质的变化 胶体的概念、胶体的性质、制备、渗析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

2、概念溶解度概念、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基本概念3物质的分散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电离和电离平衡溶液的pH、盐类的水解、酸碱中和滴定、指示剂等4电解质溶液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书写、原子核组成符号等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化合价涵义,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三键两力四晶体,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元素周期律、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强弱的判断5结构有关概念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涵义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以及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

3、相互关系、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6物质的量有关概念7其它概念 盐析、变性、风化、潮解、燃烧、复盐、分馏、结晶、萃取、质量守恒定律、电化学有关概念等 搞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化学的灵魂是概念,概念的理解要准确,在高考中很多错误都是概念不清,混淆造成。在高中化学总复习中,一定要全力抓好基本概念。对化学反应规律、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共存、离子浓度、物质的量和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溶液PH、盐的水解、原电池、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等重要基本概念,要切实做到理解并能在题目中得到正确的运用。一、关注化

4、学基本概念的热点、重点要特别注意对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的“物质的量”的理解,不仅知道它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连接的重要物理量,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建构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知识网络体系。比较重要的题型是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问题,涉及的概念很多。另外,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以及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纵观近年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氧化还原反应除注重考查基本概念外,出现了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和物质的分析推断相结合的趋势,特别是从生活应用入手,设计新的问题背景和思考阶梯。离子反应:该类题目的主要题型有三个:一是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从高考试题的表现形

5、式来看,除考查中学化学教材中所涉及的典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外,越来越注重有关知识迁移应用的考查即信息给予题。二是判断离子反程式的正误。三是离子共存题,离子共存的条件是:在溶液中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如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络合反应等。在分析判断过程中,除要熟悉常见离子不能共存时所发生的离子反应外,还要注意题目的要求、限制条件,多种离子间的相互影响。二、在概念的准确理解上下苦功夫没有准确就没有概念,更谈不到运用概念。怎样才能作到准确理解呢?首先要能正确复述一个概念的定义。你是否发现,你的复述中对“重点字”的使用有遗漏,更换等不同现象,这往往是在准确理解上下功夫不

6、够。认真阅读教科书上的定义,力争一字不差地诵记,在此基础上再去分析概念中的关键词语,即重点字。深入思考定义中的内涵:这一概念的讨论,概念的使用范围,概念在使用中注意的问题。三、学会比较并对概念分类整理,掌握概念的系统性,建立起概念的体系和网络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比较才会找出差异,从而强化思考、理解与记忆。如: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对象差异针对简单原子、离子来针对单质针对有机物针对化合物判断依据质子数、中子数组成结构 官能团,-CH2-分子式、结构各自性质特征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一般相同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似或不同 考点一 物质的量与

7、阿伏加德罗常数【例1】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NA个SO3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 B在反应CaO+3C CaC2+CO中,生成1 mol CO,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C1.8 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的个数为NAD7 g Cn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A变式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 mol过氧化氢完全分解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4NAB300 mL 2 mol/L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0.6 NAC含1mol H2O的冰中,氢键的数目为4NAD在标准状况下,2.24 L二氧化硫与氧气混合气体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2 N

8、A考点二 物质的变化【例2】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油污 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白磷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红磷 D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用热的纯碱洗涤油污,涉及碳酸根离子的水解及酯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是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白磷转化为红磷时存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因此上述这些变化均为化学变化;而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是渗析,是物理变化。所以答案为D。变式2据央视国际频道报道,近日中国科学家率先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模拟太

9、阳产生能量。报道描述说,这个装置从内到外一共有五层部件构成,最内层的环行磁容器像一个巨大的游泳圈,进入实验状态后,“游泳圈”内部将达到上亿度的高温,这也正是模拟太阳聚变反应的关键部位。“人造太阳”实验装置正是起着这一转化作用,通过磁力线的作用,氢的同位素等离子体被约束在这个“游泳圈”中运行,发生高密度的碰撞,也就是聚变反应。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造太阳”可为人类提供清洁的核聚变能源B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可以从海水中大量提取C“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中发生的聚变反应是化学反应D氢的同位素有氕、氘、氚三种,它们构成的双原子分子有6种考点三:化学用语【例3】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

10、式:CH2CH2 B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C溴化钠的电子式: D辛烷的分子式:C7H16【精析】 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NaBr的电子式为;辛烷的分子式为C8H18。答案为B。变式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钢铁腐蚀时可能发生的反应(正极):2H2O+O24e=4OHB1 L、0.5 mol/L稀硫酸与1 L、1 mol/LNaOH溶液反应放出57.3kJ的热H2SO4(aq)+2NaOH(aq)=Na2SO4(aq)+H2O(l);H=+114.6 kJ/molC碳酸氢铵溶液与足量的烧碱溶液反应:NH4+OH=NH3H2OD碳酸氢钠溶液

11、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HCO3+Ca2+OH=CaCO3+H2O 考点四 溶液和胶体【例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任何溶胶加入可溶性电解质后都能使胶体粒子凝成较大颗粒形成沉淀析出B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现象都是胶体的物理性质C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 D相同条件下,相同溶质的溶液,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变式4将物质的量相等的硫酸铵和硫酸铝溶于水形成VmL混合溶液,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某氢氧化钠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混合溶液中两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直至过量。下列表示氢氧化钠溶液加入的体积(x)与溶液中沉淀物的量(y)的关系示意图中正确的

12、是考点五 物质的结构【例5】 X是由两种短周期元素构成的离子化合物,1mol X含有20 mol 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晶体中阳离子和阴离子所含电子数一定相等B晶体中一定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C所含元素一定不在同一周期也不在第一周期D晶体中阳离子半径一定小于阴离子半径变式5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瓦耳斯力都是微观粒子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物质: Na2O2; SiO2; 石墨; 金刚石; FeS2; 白磷,其中含有两种作用力的组合是 A B CD能量/ kJmol1N2+3H22NH3600508ab反应过程考点六 热化学方程式与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例6】右图是198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

13、化的曲线图。下列叙 来源:Z,xx,k.Com来源:Zxxk.Com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NH3,H-92kJmol1Ba曲线是加入正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C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D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通入1molN2和3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1kJ,若通入2 molN2和6 molH2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2kJ则184Q2 2Q1 【解析】A项热化学方程式中没有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B项中加入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加快,应为b曲线;C项中加入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无影响;D项中,每生成2molNH3

14、放出92 kJ的能量,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2 molN2和6 molH2反应后不可能完全转化为2molNH3,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184 kJ,通入1molN2和3molH2反应放热Q1kJ,当在同一条件下,放入2 molN2和6 molH2时,由于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NH3的含量增加,所以放出的热量大于2Q1。变式6科学家发现,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该反应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在25,105Pa时,石墨、一氧化碳的燃烧热分别是393.5 kJmol-1和283.0 kJmol-1,下列说法或方程式正确的是 A在相同条件下:2C(石墨)+O2(g)=2CO(g);H=-110.5 kJmol-1 B1 mol石墨不完全燃烧,生成CO2和CO混合气体时,放热504.0 kJ C在相同条件下:C(石墨)+CO2(g)=2CO(g);H=-172.5 kJmol-1 D若金刚石燃烧热大于石墨的燃烧热,则石墨转变为金刚石需要吸热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