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670642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六单元内容预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一、根底和识记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怫然( ) 休鋟( ) 陇亩( )猖蹶( )( ) 舴艋( ) ( )社稷( )2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等死,死国可乎( )(2)复立楚国之社稷( )(3)休祲降于天( )(4)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 )(5)盖追先帝之殊遇( )(6)斜晖脉脉水悠悠( )3指出以下加点词古今义。(1)抑亦人谋也 古义: 今义:(2)遂用猖蹶 古义: 今义:(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 今义:(4)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 今义:4解释以下多义词的含义。(1)遗 是以先

2、帝简拔以遗陛下( )深追先帝遗诏 ( )(2)效 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不效,则治臣之罪 ( )5选择词义在前后句中意思一样的一项(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抱恨终天B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后值倾覆 樯倾楫摧D不宜妄自菲薄 薄暮冥冥6朗读节拍划分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C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出师表作者诸葛亮,这是一篇传诵千古的表文,陆游慨叹诸葛亮未完成统一大业就先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B陈涉世家作者司马迁,史学家、文学家,他用毕生精力著成了我国第一

3、部纪传体史,后人把这本书称作史记。C隆中对作者陈寿,西晋史学家。字承祚,东汉人。D唐雎不辱使命表现了唐雎凛然不可进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尊自强的布衣精神。8填空。(1)破阵子中说明作者愿望的诗句是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概括地再现紧张剧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2)写出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 。(3)古代送别诗中,有非常多情景交融的诗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饱含着悠悠不尽的情思,到达了“如今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请写出你学过的如此的诗句:(4)诸葛亮写出师表的主要意图是希望后主 ;文中作者提醒后汉灭亡缘故的句子是(5) ,弓如霹雳弦惊。(6)过尽千帆皆不是, 。二、阅读和探究(一)先帝创业未半而

4、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1本段节选自 ,作者是 。2下面词义解释不精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崩殂(死。皇帝死叫“崩”;殂,死亡) B殊遇(特别厚待)C恢弘(气概宏大) D引喻失义(说话中称引譬喻不恰当)3以下句子中加点字与“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的“亡”意思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广故数言欲亡 B河曲智叟亡以应C今亡亦死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4下面加点词词义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A危急存亡之秋 一叶落而知

5、天下秋B忘身于外 无敌国外患者C盖追先帝之殊遇 笼盖四野D以塞忠谏之路也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5下面加点的部分不能连读的一项为哪一项(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B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6以下讲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文中的“益州”指蜀汉,“先帝”指刘备,“陛下”指刘禅。B作者分析情势先说不利的主观条件,后说有利的客观条件。C作者在提出本人的建议时,先从正面说,再从反面说。D本段的主旨句是“诚宜开张圣听”,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一个建议。7这段文字分析了蜀国的内外情势,作者的意图是( )A表达对“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的先帝的思念。B赞扬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

6、的忠心耿耿。C表达出师伐魏以报效先帝的决心。D希望刘禅认识情势的危急,施行广开言路的政策。(二)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日:“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1解释上文中加点字。躬: 每:惟: 诣:2补出省略的词语。(1)时先主

7、屯( )新野 (2)君与( )俱来3填空。(1)三个臭皮匠,顶个 。(2)徐庶进曹营, 。(3)“卧龙”指 ,三国故事中有一外号“凤雏”的人是 。4简答。(1)徐庶对刘备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说明了诸葛亮的性格特点是(2)文中写刘备去访问诸葛亮,“凡三往,乃见”,又写到刘备对诸葛亮的一席话,这说明刘备是个 的人。5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2)将军宜枉驾顾之。(3)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6由这个故事演化而来的一个成语是 。写出来源于三国故事里的三个成 语:(三) 害群之马黄帝将见大(ta)隗(wi)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咨询涂焉,曰:“假设知具茨之山

8、乎?”曰:“然。”“假设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咨询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咨询。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q)首,称天师而退。(选自庄子徐无鬼)【注释】见:访问。大隗:传说中的神名。具茨:山名,在荥阳密县(今河南省密县)。涂:同 “途”。即路。假设:你。然:是的。表应对。所存:所在的地点。异哉:了不起啊。异:不平常。非徒:不但,不只。为天下:治理天下。辞:谢绝。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这与牧马还有什么两样吗?奚,何。以,因。异,不同。乎,于,相当于“与”、“跟”。 稽首:叩头。1解释以下

9、句中加点的词。(1)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 (2)咨询涂焉( )(3)亦去其害马者而已( ) (4)黄帝再拜稽首(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3用简炼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的内容。4牧童认为如何治理天下?5源于这个故事的成语是“害群之马”,这个成语的比喻义是6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人是害群之马?请举12个例子。我们应怎么样对待这些害群之马?三、体验和作文文学大师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确实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舞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仁慈,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确实是要人变得更好。”北京一位大学教授说:“我小时候读过一

10、篇童话,它妨碍我一辈子,那确实是海的女儿,我被那种献身精神深深感动,这是一个人的精神底子”亲爱的同学,你一定读过许多文学作品吧。哪一篇课文或哪一本文学名著令你感动,激起你感情的波涛?请你结合本人的亲身体验,围绕“文学的启迪”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标题自拟,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2)要写出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 (3)全文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1略 2略3(1)而且压抑 (2)失败凶狠而放肆(3)身份卑微,出身鄙野言行品德恶劣(4)深感遗憾极为憎恶4(1)给予留给(2)成效效果5B 6C 7A 8、略二、(一)1出师表诸葛亮2c 3D 4B 5A 6B 7D(二)l_亲身、亲身常只访问2(1)于(2)之3(1)诸葛亮(2)一言不发(3)诸葛亮庞统4(1)清高不俗,慎重持重 (2)虽遭挫折但却雄 气勃勃,思贤假设渴,急于求计5略6三顾茅庐 乐不思蜀 大意失荆州 万事俱 备、只欠东风(三)1(1)拜见(2)同“途”。(3)罢了 (4)叩头2治理天下的人与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吗?3短文记叙了一个牧童答复皇帝如何治理天下的故事。4牧童认为治理天下好像放牧,除掉害群之马即可。5这个成语比喻是危害群众集体的人。6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只要是危害人民、危害国家利益的坏人即可。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与之作坚决的斗争。三、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