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1.pptx

上传人:九****飞 文档编号:4166591 上传时间:2021-03-26 格式:PPTX 页数:52 大小:9.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1.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1.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1.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1.pptx(5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单元必背重点知识,1.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表现 2.小农经济产生的原因、特点、评价 3.两宋时期和明清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 4.明清时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原因 5.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中南美洲,西亚,东亚,从世界范围看,农业的起源中心主要有三个:东亚、西亚、中南美洲。东亚的起源中心主要是中国。,(南),古代农业概况,古代农业概况,古代农业概况,农具改进 (铁犁牛耕),春秋战国,两汉,隋唐,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和推广,耦犁、犁壁、耧车,曲辕犁(江东犁),耕作技术,耕作方法,春秋战国,西汉,垄作法,代田法,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耕

2、耙耱技术(北) 耕耙技术(南),耕作制度,两汉,宋朝以后,以一年一熟为主,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农业灌溉,水利工程,灌溉工具,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曹魏时的翻车;唐朝时的筒车;宋朝时的水力高转筒车;明清时的风力水车等,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犁壁,犁评,犁箭,唐朝的曲辕犁(又名江东犁),三处重要改进:一是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犁架变小,便于回转,节省畜力;二是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三是改进了犁壁,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土块,断绝草根生长。这是唐朝劳动人民对耕犁的重大改进,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中国的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红色的记笔记),农作物变化

3、,唐以前南稻北粟;唐朝水稻占据主要地位,麦的地位上升,稻粟麦为主。宋朝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明朝中叶:新航路开辟后从南美洲引进土豆、红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古代农业概况,项目,内容,基本 模式,小农经济,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力牛耕的使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缺点,分散性、封闭性、落后性和脆弱性,影响,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封建制度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主要方式),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国有制、地主土

4、地所有制、自耕农小土地所有制),基本特征,精耕细作,历史地位,立国之本。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它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政权的兴衰,宋朝例外 不抑制兼并,土地制度的演变,1.有利因素: (1)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犁、牛耕的普及。 (2)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精耕细作,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3)封建政府的扶持: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2.不利因素: (1)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脆弱。 (2)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

5、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3)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中国古代社会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知识拓展,一、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1)过程:东汉三国、魏晋时期以来,北方人民的南迁,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中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唐朝后期,中国经济中心开始逐渐南移; 到了南宋,全国的经济中心最终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的转移. 原因:北方数遭战乱,经济和环境破坏严重,而南方相对和平,有利于经济的开发. 北方民众的南迁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南方人民共同劳动开发 南方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为经济发展提供

6、了良好的环境. 中原传统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南移也促进了这一进程(如东晋建都南京和南宋建都杭州). 隋朝大运河的开凿,贯通了南北水路,这也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知识拓展,二、古代中国主要农书:,氾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敷农书、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统称为五大农书,是我国古代农学著作中的杰作。,氾胜之书西汉氾胜之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出一种叫“区田法”的耕作方法,还介绍了穗选法”、“浸种法”等选种方法和育种方法。该书现存3700多字,内容丰富。 齐民要术,北宋贾思勰著。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全书共l0卷,92篇,11万多字。书中对农、林、牧、副、渔各方面都有详尽论述,被誉

7、为农业百科全书。 陈敷农书,宋代陈敷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谈论水稻栽培种植方法的农书。陈敷自耕自种,下苦功夫钻研,于74岁时写完这部著作,对古代的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 王祯农书,元代王祯著。全书共36卷,l3.6万多字,分为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三个部分,是当时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 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著。这是一部集前人农业科学之大成的著作。全书60卷,50万余字,书中汇集了有关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各种农具制造以及水利工程等农业技术和农学理论知识,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页红字记笔记重点,拓展近现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体(截止1952土地改革完成)。 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8、农民个体私有,平均主义(并未全面实施)。 辛亥革命:平均地权(理念) 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耕者有其田(口号)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中共:打土豪,分田地 ;开展土地革命,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承认了地主土地所有权、地主对农民的债权和租佃关系。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同时,在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军垦屯田,开展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开展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建国后(1949至今):1950土改,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土改,封

9、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 1953-1956 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农民土地所有制集体所有制,1958后 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大规模集体所有制, 1978 家庭联产承包制,实行家庭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说明:土地仍然是集体所有。当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允许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经营方式,政府直接经营、集中、大作坊,民间私人经营,农户的副业,特点地位,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工匠技术高超,集体劳动;不计成本;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一直受到压制,曲折发展;明朝中叶以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且出现了雇佣劳动关系

10、,与家庭农业相结合,技术落后,生产分散;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经营形态,产品用途,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民间消费的产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流通方式,不在市场流通,在市场流通,剩余部分出售,发展历程,发展历程,发展历程,归纳总结,春秋战国开始,秦汉发展,遭受摧残:魏晋南北朝,恢复和发展:隋唐,明朝中后期:据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产品增多:元朝(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注:棉花宋朝起逐渐成为纺织原料,元代时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广受欢迎和赞誉。,2.官

11、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明中叶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3.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4.产品精美、广受欢迎,远销海外、享誉世界;,5.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6.明清时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工场手工业;,7.是自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发 展 过 程,时期,原因,特征,表现,古代商业的发展,先秦,产生,春秋战国时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出现;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秦汉,初步发展,秦统一货币等;西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都城成为商业中心,设有“市”;中外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隋唐,继续发展

12、,国家重新统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开凿了大运河,城市商业发达;唐朝出现了柜坊和飞钱;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扬一益二,宋元,空前繁荣,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贸易的限制,城市商业彻底打破限制;出现商业名镇;发行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达,明清,依然繁荣,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出现“商帮”;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中国对外贸易的萎缩,1.繁荣原因: (1)国家政局: (2)物质基础: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 (3)政府政策:政府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统治者鼓励海外贸易带来了海外贸易的兴盛。封建赋役制度的改革和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等,也促进了商业的繁荣。,(4)交通条件:水陆交

13、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比如隋朝大运河的开凿、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均有利于古代商业的发展。 (5)货币发展:货币的统一,纸币的出现和应用、明清时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等也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影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2.不利因素: (1)经济因素:古代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对商品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是很显著的。 (2)政府政策:我国古代有很多朝代对商业的限制非常严格,历代封建王朝大多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3)自然灾害:历史上黄河改道等自然灾害也对商业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4)其他方面: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广大农民的贫困,影响到普通民众的购买力等。,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市

14、”的变迁,特定城市和区域 市(商业区)坊(居民区)分区 设专职官员严格管理 定时经营,闭市后不准经营,打破城中市、坊界限,城中随处开店 打破特定城市设市,“草市”普遍,市镇出现,城市经济功能 取消时间限制(早市、夜市、瓦子、出现) 交易活动不受政府直接监管,城市的发展,丝绸之路的开通; 大运河的开通; 经济重心南移,不同时期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经济功能,商业中心 中小城市 侧重南方,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32,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官府控制,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开通海、陆丝绸之路,外贸逐渐发展,广州成为重要港口,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与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非洲等国贸易;海外贸易税

15、成为政府重要财源,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设市舶司(类似海关),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清只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明朝郑和下西洋,朝贡贸易(宣传国威),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36,两宋: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及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37,明朝,明清:中国对外贸易萎缩。,朝贡贸易,难点提示与分解,朝贡贸易的定义:,通过朝贡(外国进贡奇珍异宝)与赏赐(朝廷赏)完成交易,2. 朝贡贸易的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3. 朝贡贸易的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16、,古代货币的发展,贝类货币 (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种铜币,秦半两 (秦朝),五铢钱 (汉),开元通宝 (唐朝铸),纸币“交子” (宋),白银 (明朝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古代货币的发展,贝类货币 (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种铜币,秦半两 (秦朝),五铢钱 (汉),开元通宝 (唐朝铸),纸币“交子” (宋),白银 (明朝开始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五铢钱,古代货币的发展,古代货币的发展,比较记忆“重农抑商”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不同点,目的,阻止侵略,维护封建体制 阻止侵略,维护封建体制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相同点,都是在社会转型

17、时期开始采取的政策,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内容上都采取限制商品经济发展的措施,都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壮大,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1.根源: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市场狭窄、自由劳动力缺乏 3.重农抑商政策工商业发展受限缺乏资本积累,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 4.闭关锁国政策未能形成广阔的海外市场 5.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不能与生产方式直接挂钩,重土安迁思想。,知识拓展 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1. 夏商周时期:贡赋制度(雏形) 2. 春秋后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 鲁国实行“初税亩” 3. 西汉:编户齐民制度 4. 唐朝前期:租庸调制 5. 唐朝后期:两税法 6. 北宋中期: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7. 明朝中后期:一条鞭法 8. 清朝前期:“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9. 清朝:摊丁入亩(地丁银),小结,以税种来分类: 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有: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初税亩、相地而衰征、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 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时空坐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