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卷试题(五、六单元)含答案.doc

上传人:侗****源 文档编号:4166589 上传时间:2021-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卷试题(五、六单元)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卷试题(五、六单元)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卷试题(五、六单元)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卷试题(五、六单元)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统编版五语下第三次月考(考试范围:第五、六单元)一、选择题。(12分)1.下列各组中多音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一模一样 模仿人的动作 B.和着琴音 小嘎子和胖墩儿C.调换顺序 调皮的孩子 D.特别扎眼 扎进了海里2.选出与下列词语结构不同的一项(2分)(1)矛盾( )A.虚假 B.爱憎 C.动静 D.悲喜(2)哭笑不得( )A.悲喜交加 B.改朝换代 C.进退两难 D.是非难辨3.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4分)(1)手疾眼快( )疾病;痛恨;极速;猛烈。(2)杀好了腰( )战斗;削弱;减少;消除;勒。(3)不曾吩咐明白( )内容、意思等使人容易了解,清楚;明确。聪明;懂道

2、理;知道;了解。(4)孩子失足摔到甲板上( )行走时不小心跌倒;比喻人堕落或犯严重错误。4.选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4分)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的延长。 C.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D.表示意思的递进。 E.表示话语的中断。(1)“要不 摔跤。” ( )(2)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 ( )(3)“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4)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 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 )二、补全下列词语,并按要求分类。

3、(填序号)(12分)精( )( )擞 膀( )腰( ) ( )信( )疑( )( )擦掌 手疾( )( ) 跃跃( )( )风( )浪( ) 龇( )咧( ) 心( )胆( )1.描写人物神态: 2.描写人物心理: 3.从上述词语中任选两个词语写一段话: 三、按要求完成练习。(11分)1.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田忌微微一笑。这两句话都是对田忌的 描写,从句中可以看出他 的心理;从句中可以看出他 的心理。(后两空用四字词语填写)(3分)2.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2分)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3.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将两个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4、(6分)按照我的主意办。 一定让您赢。(1) (2) 四、课文内容回顾。(14分)1.人物欣赏。(6分)(1)把下列人物与其对应的特点连起来。小嘎子 孙膑 船长 严监生沉着机智 爱财如命 争强好胜 足智多谋(2)上述人物中,你最喜欢的是 ,因为 2.根据对“年龄称谓”的理解,完成练习。(8分)A. :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B.及笄: 。C.花甲: 。 D.弱冠: 。E. :指人三十岁。“及笄”中的“笄”指 ,“弱冠”中的“冠”指 ,如果用来比喻弄错事实,认错对象,我可以用成语“ ”来表达。五、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1分)【材料-】“低头族”是指如今无论何时何地都低头看屏幕的人,其中以年轻人为

5、主。人们在畅快享受手机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把越来越多的时间都放在手中发亮的方寸屏幕上,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日渐缺失。时至今日,“低头”一族仍然有增无减。等车、坐车的时候,“低头族”心无旁骛,很容易错过要坐的车;和家人、朋友相聚的时候,“低头族”只顾着玩手机,聊天时心不在焉,彼此像是陌生人。【材料二】调查发现,中国人平均每天看手机三个小时,仅次于巴西,手机沉迷度位居全球第二。显然,如今的手机已不仅仅是人们手中的工具,俨然变成了身体的“器官”。有人认为,现在的智能手机越来越“聪明”,而手机用户却越来越怠于思考。更有研究发现,如今年轻人的记忆力越来越糟糕,有人甚至患上了类似脑损伤的数字痴呆症。1.“现

6、在的智能手机越来越聪明”中“聪明”一词的意思是 。(1分)2.“低头族”是怎样的人?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1分)3.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3分)(1)时至今日,“低头族”有增无减,以年轻人为主。 ( )(2)最新调查发现,巴西人的手机沉迷度位居全球第二。 ( )(3)沉迷于手机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流日渐缺失,有人甚至患上了数字痴呆症。 ( ) 4.观察右图,回答问题。(4分)(1)图片描述了什么内容? (2)如果你是图中的老人,你想说些什么? 5.请联系实际对“低头族”提出几点合理的建议。(至少两点)(2分) 六、课外阅

7、读。(10分)苏七块冯骥才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手指一触,隔皮戳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苏大夫有个各色(注:特别)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圆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一日,苏大夫和两位牌友叫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凑上一桌打牌。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

8、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了胳膊,疼得够劲。可他拿不出七块银圆,苏大夫便不理他。牙医华大夫心善,从后门绕出去,悄悄给了张四七块银圆。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圆“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点灯时分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唯独拦住华大夫,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圆里取出七块,往

9、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有删改)1. 苏大夫之所以被称作“苏七块”是因为: 。(1分)2.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苏大夫的医术高明?用“ ”画出来。(1分)3.苏大夫认为自己是心地善良的,你同意吗?说说理由。(3分) 4.下列对文中画“ ”的句子中的“这事这理这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这事”指的是苏大夫不肯为张四治病的事情。B.“这理”是说苏大夫立的治病规矩不能更改的道理。C.“这人”说的

10、是苏大夫为人处世的原则。5.你欣赏苏大夫这样的处世原则吗?为什么?(3分) 七、习作天地。(30分)书中、影视剧中有形形色色的人物,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他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写下来吧。400字左右。附加题、按要求完成题目。(10分)1.看图片,连一连。(8分)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 塞翁失马 守株待兔2.上面与“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句所表达的意思相近的成语是 。(2分)统编版五语下第三次月考参考答案一、1.D 2.(1)A (2)B 3.(1) (2) (3) (4) 4.(1)C (2)A (3)B (4) 二、神抖 大 粗 半 半 摩拳 眼快 欲试 平 静 牙 嘴 惊 战 1. 2

11、. 3.示例:看着膀大腰粗的对手,我对老师的预言半信半疑:我能战胜这样的对手吗?三、1.神态 示例:镇定自若 胸有成竹 2.示例:有一个卖盾牌和长矛的楚国人,夸耀他的盾牌说:“我的盾牌坚固得什么东西都不能穿透。” 3.(1)只要按照我的主意办,就一定让您赢。(2)如果按照我的主意办,就一定让您赢。四、1.(1)小嘎子 争强好胜 孙膑 足智多谋 船长沉着机智 严监生爱财如命 (2)示例:小嘎子 他可爱,争强好胜,经过一次次历练,最终成长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 2.A.豆蔻年华 B.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C.指人六十岁 D.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 E.而立(束发用的)簪子 (成人的)帽子 张冠李

12、戴五、1.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智能化 2.“低头族”是指如今无论何时何地都低头看屏幕的人,其中以年轻人为主。 3.(1) (2) (3) 4.(1)子女聚在一起为老人过生日,但是在餐桌上,子女却只顾着玩手机,老人闷闷不乐地离开了。(2)示例:孩子们,平时你们难得回来一次,这次回来了,陪我唠唠家常多好啊! 5.示例:要合理利用手机,把手机作为自己的好帮手,利用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注意控制用手机的时间,保护视力。六、1.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圆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2.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病人回去自好。 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苏大夫却说:“接上了。” 3.示例:同意,从两个地方可以看出来:一是张四刚去看诊的时候苏大夫不理他,但后来张四刚把华大夫送的银圆放桌上,苏大夫就“比按铃还快”地站到了张四面前,从他的动作中可见,苏大夫一直在关注张四的病情;二是张四说他没钱付药款时,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由此可见苏大夫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只是碍于自己立下的规矩才不好随便诊治。 4.B 5.示例:欣赏。他是一个非常有原则的人,我们也应该如此,不论做任何事都立下规矩,守规矩,有原则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七、附加题1. 塞翁失马 刻舟求剑 掩耳盗铃 守株待兔 2.塞翁失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