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环保整体建设内容.doc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4166174 上传时间:2021-03-26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环保整体建设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智慧环保整体建设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慧环保整体建设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环保整体建设内容.doc(6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智慧环保整体建设内容1 环保数据统一标准集约平台数据统一标准集约平台是要建设一个集中统一的环境数据资源中心,中心将 数据模型建设标准、数据交换的标准、信息输出的标准等在平台上建设制定及维护的环境。环境数据资源云中心是集中管理环境业务部门数据的系统,它是在现有信息化建设基础上,根据统一规范、标准,整合和集成各种环境业务数如环境质量数据、污染源监管数据、安全防控数据、实验室监测数据、排污许可数据、总量控制数据、辐射信息数据、危废数据、信访数据、建设项目管理数据、地理数据、行政管理数据和基础支撑数据;经过分析、挖掘等处理,构建环境信息资源数据的存储中心、管理中心、共享服务中心和决策中心,创造一个环境

2、信息资源的“云”。集成后的平台可支撑海量环保管理数据,可提供污染源信息综合查询,为环境综合管理提供查询、统计、分析等服务,利用云计算模型实现各种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环境管理的决策和分析。“该数据资源云中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服务连续性,具有智能化的数据自容错与恢复功能。图-数据规划管理1.1 设计思路(1)梳理现有信息建立标准体系依托环保行业内各系统提供的基础信息数据,结合国家相关标准梳理出资源目录体系。(2)划分存储区域科学管理数据针对各种业务数据,划分不同的数据存储区域,为环境业务系统提供数据存储管理的环境。(3)数据实时交换资源分级授权构建数据交换中心,以满足监管企业、环保各部门间

3、、上下级单位和公众的数据共享交换。(4)构建信息平台 辅助政府决策在海量数据基础上,构建面向主题的分析模型,提供多维数据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1.2 建设目标数据集中统一管理和使用,有效支持业务发展需要;确保全区环保数据的高质量和一致性,为统计分析提供有效保障;以业务需求驱动数据架构的发展,数据架构具备可扩展性,能够适应业务未来发展对数据的需求;提供对全区环保数据的标准化维护管理,提高对数据的维护管理水平;数据架构和应用系统技术无关,数据架构可以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通过信息资源规划,制定行业数据标准,建立环保数据中心模型,实现数据环境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与统一管控;通过主题数据仓库的建设,

4、提供实时、标准化的数据资源,支撑各类业务系统的数据应用,实现环保范围的数据集成,消除数据孤岛,初步构建环境数据云平台;通过数据仓库的建设,实现实时指标监控、多维分析、业务报表、GIS等数据表现形式的整合,面向业务部门与领导提供综合分析应用;通过元数据管理系统、数据质量管理系统的建设,并配套相关的制度,实现数据管控体系的建设;1.3 总体架构图-数据资源中心总体架构数据资源中心按照统一数据源接口标准,从业务系统数据源(在线监测、动态管控、安全防控、自行监测、移动执法等)中进行抽取、转换、加载,按照环保数据中心的不同应用需求,形成不同信息存储,并进行访问控制管理。数据使用部分为各级领导、业务人员以

5、及相关业务系统提供上层的各种应用,实现综合查询系统以及数据共享的需求。1.4 逻辑架构逻辑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数据资源中心逻辑架构(1)数据源和数据获取方式数据源是指为数据中心提供数据的部分,具体包括:环保部门的相关业务系统;对于一些对安全性要求不高的业务系统如污染源信息发布、环保门户网站等,可直接采用ETL工具进行数据抽取;对于一些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业务系统如自动监测、动态管控、安全防控等,需要通过WEB服务的方式获取数据;(2)数据仓库数据仓库是数据中心内的核心数据存储区域,它包含一个相对稳定的、企业级的数据仓库数据模型,支撑大部分应用。这些数据按主题存放,数据粒度等同或粗于ODS,存放

6、企业级的当前数据及历史信息,数据在线存储的周期通常比较长。数据仓库中所存数据是基于主题域、高度集成、高质量的,按一定频率更新,保留时间窗比较长,并按需求建立一定粒度汇总的数据。(3)OLAP分析和前端展现一般来说,OLAP分析和前端展现包括如下内容:统计报表:通过报表工具实现预定义报表的自动生成和分发,并能够灵活的实现用户自定义报表的功能。即席查询:通常即席查询的功能会涉及准实时的业务信息,可以由ODS区提供此类应用,通过即席查询工具,不需要非常专业的SQL知识即可完成业务信息的即席查看。OLAP分析:利用OLAP分析工具,配合设计良好的OLAP数据模型,可以完成业务人员对业务的分析需求。联机

7、分析的手段包括各种图形和表格的表现,以及在其上进行的多维度的交叉分析,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和解决问题。(4)数据挖掘用户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体现了数据仓库系统的价值,通过数据挖掘,企业原是数据中的有用信息将被探测出来,可使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工具进行分析。数据挖掘应用根据专题的不同可采用自顶向下或自底向上的方法,分别适应假设验证和知识发现型的应用。图-系统实现数据流图1.5 建设效果图-建设效果1.6 建设内容1). 数据整合集成环境数据资源云中心是将零散、无序的数据进行有机整合,由于数据资料类型不同,来源不同,需首先收集整理归纳,然后进行数据的审核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在系统建成之后,需要将基础数据资

8、源进行系统初始化。无论基于哪种数据来源,必须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1)数据采集与各业务科室系统及其它平台形成数据采集机制,对各业务科室、其它平台不同类型数据库可以接入到数据中心。国发系统对接中心应与国发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如“十二五”环统系统、排污申报系统)将数据导入到其中,可直接获取重点企业相关信息,这些数据是准确的,由此可建立基础的企业信息台账。已有数据对已有的任何形式的存储数据都能够导入到云中心里来,如Excel表格导入、WORD导入、XML导入、数据库导入以及其它存储介质数据导入等方式,对于纸质数据等没有电子化的数据采取手工录入的方式。环保业务内部数据共享与各个环保系统进行数据对接

9、,如在线监测、移动执法、实验室监测管理系统、自行监测等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外部数据与安监局、公安局和消防局等部门建立数据交换,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应急联动。(2)数据抽取对业务部门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筛选和抽取。通过ETL模块将源数据通过并行抽取的方式快速的导入到分布式数据集市中存储。同时存储在数据集市的数据也可以通过并行的方式导出到关系型数据库中便于进一步的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3)数据质量控制从各业务部门采集共享数据后,对数据分类、过滤、转换、规整,对数据进行数据比对、冲突检测处理并入各级数据中心数据仓库或数据库。(4)数据转换建立业务部门数据与标准规范数据的转换映射关系和转换规则

10、,将业务部门的数据转换为符合标准规范的数据。(5)数据整理对缓存数据库中的各业务部门数据进行比对、清洗,检查数据冲突,对数据进行审核校验。确保数据一致性、完整性。(6)数据交换实现环保局业务科室与数据中心之间,其它系统与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交换业务,形成高效、安全、可靠、稳定的数据交换网络。提供定时批量、实时按需的数据交换,提供点对点、一对多的数据交换支持,支持基础和共享数据的更新维护模式, 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和监控。2). 环境中心数据库环境中心数据库包括各类主题的数据仓库和以及经梳理出的各类专题的数据集市。A. 数据仓库环境中心数据库建立在政务中心服务器上,以数据仓库的形式表现,主要是管理环

11、境数据资源,建立标准数据体系,形成统一的数据库体系,包括以下数据库:(1)基础数据库:整合各种环境相关的业务数据,统一为标准的数据结构。(2)主题数据库:针对各种业务系统划分不同的主题数据,如污染源台账主题、环境质量分析主题、污染源分析主题等,为业务系统提供数据存储管理的环境。(3)空间数据库:针对地理信息数据,建设空间数据库,实现对地理数据的存储与调用。(4)元数据库,存储环境基础数据库与环境数据仓库的元数据,并提供各类元数据检索功能。通过环境中心数据库的建设实现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的基础,满足环境保护局内部不同部门间的数据共享要求。在环境数据中心数据库上,对环境数据进行高效智能挖掘,打破环保

12、各业务系统之间的隔阂,优化环保信息资源结构,为各项环保业务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支撑基础平台。切实提高各信息系统运作和各业务工作的效率,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好的数据服务,使环境监督管理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转变,由粗放定性型向集约定量型转变,由单一封闭管理向多元开放管理转变,最终实现对环境的“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管理,最终提升环境管理的整体水平。在建设过程中,通过数据查询/发布、资源目录、决策支持等数据应用、服务方式,将经过数据挖掘技术中心的整理、分析后的各类环境信息提供给局领导、各业务部门、社会公众及其他政府部门等具有不同数据需求的用户使用。在中心数据库这一层汇集所有环

13、境数据及业务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对其进行标准化建设,形成面向主题的环境中心数据仓库,建成环境中心数据库。按照标准化后的环境中心数据库的需要,定期从基础数据库抽取数据。B. 数据集市数据仓库中的各类数据通过整合梳理抽取,形成数据集市,包含各类业务主题数据库,为相关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支持。这些主题数据库包括:(1)污染源数据(2)自动监测数据(3)人工监测数据(4)建设项目数据(5)环境监察数据(6)总量减排数据(7)多维分析数据(8)环境应急数据(9)环境信访数据(10)环境质量数据(11)生态文明数据(12)环境统计数据(13)污染防治数据通过以上主题数据使数据资源中心至少能够提供2个典型应用:(

14、1)污染源生命周期管理污染源生命周期包括污染源基本情况、环境管理基础设施、环境管理历史数据、环境监测实时数据、环保监督管理数据等。通过这些主题数据形成污染源生命周期数据,为科室业务提供支撑。(2)监察移动执法管理结合污染源生命周期数据和执法数据,为监察移动执法系统提供数据支持。3). 环境数据资源目录由于环境信息资源数量多、门类广、分布分散、信息不对称的特性,发现和定位环境信息资源成了环境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过程的基本前提。利用目录技术和元数据技术,以及其它网络技术,在网上构造一个统一的环境信息资源目录管理系统,明确信息从哪里获取,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如何向业务系统提供服务,解决信息源多头采集

15、,重复采集,数据命名、类型、格式差异,数据不能及时同步更新,部门间的数据不一致,技术多样化等问题,形成数据生产、数据加工与管理,数据服务的清晰链条,使资源的使用者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特定的服务接口查询资源目录,使其能快速发现、定位和获取所需信息。建立中心数据库资源目录和共享服务资源目录两套目录体系,具备可配置、可管理功能:中心数据资源目录:以目录形式展现公共基础库、业务成果库、主题数据库、前置交换库数据表,并能查询相关数据,在展现方式体现数据库域的概念和层次。共享服务资源目录:基于中心数据库资源目录在互联网、业务专网展现和对外(环保部、局属单位、区县环保局、其他机构、社会公众)共享数

16、据资源。4). 一厂一档管理污染源一厂一档是建立环保部门关于污染源全生命周期档案的数据库信息系统,污染源基本信息管理贯穿从“环保建设项目管理”到污染源“死亡”的整个过程,动态跟踪记录其企业“基本属性信息”、“排污口信息”、“环保设施情况”、“监测设备”和“环境背景信息”等全面的管理信息。污染源的全生命周期档案库将整个污染源产生之后的所有属性的改变,直至污染源的注销全过程中的相关信息,纳入到统一的污染源管理平台当中,健全企业污染源信息档案,全面掌握排污企业生产工艺、生产能力、主要污染源及其处理工艺等基本情况,实现污染源信息的全局共享和动态管理,为局领导和各个业务处室提供污染源的相关信息。与已建设

17、的环境监察系统数据实现整合、同步对接,并且与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排污许可信息动态分析子系统等共享一套污染源信息。主要包括信息台账管理、信息维护和基础信息查询功能。5). 信息综合查询依据所获取的数据资源,能提供强大的业务数据查询功能,包括对污染源基本信息、建设项目、排污申报、排污收费、稽查检查等一揽子相关信息的查询;对环境质量地表水、交界断面、饮用水源地、重点流域等监测数据的查询与展示;对全区环境空气、酸雨、噪声监测数据的查询与展示;对环境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等结合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查询展示;对固体废物信息、转移信息等进行查询;对区域环境容量、污染排放总量、减排情况等进行查询统计。6). 综

18、合决策与统计分析实现对数据的综合决策分析,对各种专题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将各类专题数据通过饼状图、柱状图、线图等的方式综合展示,给用户和领导一个宏观的环境视图,为宏观决策分析提供支持。7). 前台门户智能展示前台门户展示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感兴趣专题的展示,一部分是单点登录设置的快速通道。其中感兴趣专题展示由各自环保局相关领导选择展示,如展示环境质量专题、污染源监测专题、环境统计专题、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危险废物专题、机动车尾气专题、建设项目台账专题等,也可根据自己需要展示其它专题。在各专题中选择对领导决策有用的统计报表进行直观展示,如污染源监测专题中显示的实时数据、历史数据、单站报表、两率报

19、表、超标快报、超标统计以及排放统计等信息。快速通道是采用单点登录、统一认证的手段通过权限分配实现,使得用户可以一点登录、多系统访问。如数据中心中的快速通道,可以直接访问环保数据中心后台、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系统、污染源发布系统、在线监测系统、环保GIS综合应用系统、安全防控系统、动态管控系统以及环境门户网站等。8). 后台数据管理及监控数据管理及监控运行在系统后台,主要实现数据集成管理、数据共享与服务、数据质量控制以及系统管理等功能,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全文检索服务 针对数据中心存在的大量文本信息,给用户提供高效灵活的全文检索能力。(2)高性能计算服务利用分布式计算技术,搭建大数据的处理和分

20、析平台,给用户提供海量数据的高性能分析计算能力。(3)数据资源管理包括资源目录管理、数据字典管理、数据编辑更新、数据规范管理等功能。(4)数据标准规范建设公共代码规范、污染源基础元数据规范、以及数据接口规范等,以便用统一的标准对外提供数据服务。2 环境业务服务接口总线2.1 设计思路以企业应用集成基础上完善及解决环保局有多种应用系统不能互通互联、数据共享、业务流程协调统一的问题,将异构的两个或更多的硬件、平台及应用系统进行无缝集成。企业服务总线(简称ESB)是面向服务架构的骨干,在完成服务的接入,服务间的通信和交互的基础上,还提供安全性、可靠性、高性能的服务能力保障。采用SOA架构,基于ESB

21、总线进行应用集成,应用系统之间的交互通过总线进行,这样可以降低应用系统、各个组件及相关技术的耦合度,消除应用系统点对点集成瓶颈,便于业务系统灵活重构,快速适应业务及流程变化的需要。利用SOA架构中统一资源(服务)库组件,提供对服务关联的关系的可见性,同时促进服务重用,避免重复,降低成本。提供运行时动态服务选择和绑定,增强连通性。图-服务接口总线建设效果2.2 建设内容1). “一证式”污染源管理应用体系以排污许可证为主线,利用排污许可证“证载”内容,推动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排污、污染防治、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应急、排污收费(环境税)等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开启“一证式”污染源管理新模式,加强环

22、境预警和风险防控。2). 固废危废管理应用体系以固废危废生命周期为主线,实现从产生、经营、存储、申报、转移、处置、应急的全生命周期监管。3). 放射源管理应用体系以放射性生命周期为主线,实现放射源从生产、保存、销售、使用、转移、运输到回收处理全生命周期的监管。4). 信息共享与综合决策应用体系构建为各业务提供支撑的公用的信息资源平台,如企业一厂一档。同时,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技术,充分挖掘各类数据潜在价值,支持环境决策。5). 商事与民生服务应用体系以服务为主线,提供面向公众、污染源企业、运维单位、外部部门、科研单位等的“互联网+”应用。6). 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应用体系企业环境信用评价以国家企业

23、环境行为评价实施办法和评价指标为依据,利用数据抽取交换、Web Service等技术手段对企业环境信用数据进行抽取、归集、统计、评估,实现对企业信用评价涉及到的各种参评信息和企业信用评价结果的管理与维护。应用的建立对构建环境保护“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解决环保领域“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支持外网申报与发布、内网审核与评估的互动互联模式,提供公众参评接口,可最大程度的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具备数据共享交换接口,可结合实际需要与其它系统进行双向信息交互,如数据中心、信贷资金信息系统等。3 企业及园区环境指标体系建设、监控及评价3.1 设计思路通过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基础调研,

24、针对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工作中的难点、要点,利用建立的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指标体系,辅以计算机为平台探索建立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等级快速评定平台应用,经企业实际开展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工作经验,建立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指标体系及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等级快速评定平台应用,使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和企业生产部门的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工作变得更快捷、更准确、更高效。通过制定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环保标准化评定指标对全区范围内的工业企业进行环保标准化评级,得出企业最终的环保标准化建设等级,是适用于目前企业环境管理的管理模式。一方面通过建设更好地摸清目前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建设所处的阶段及取得的成效,

25、使得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评定指标,引导企业开展环境保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环境保护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为企业全面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立内部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环保机构建设,制定和完善环境报管理制度,强化和规范环境保护行为,确保环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健全环境保护档案,建立环境应急和环境风险防范机制,消除环境风险隐患,确保各生产环节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l 工业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模式国内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往往是以政府文件等形式出现,国家环境主管部门也付诸了多方面的努力,但仅仅使用各类通知、文件、要求等文件形式推进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长期以来陷入了

26、政府要求,企业才对应实施的循环中,形成了“政府出政策,企业找对策”、“家长式管理”的情形。企业是真正的环境保护责任主体,因此,以技术指导和服务的形式,政府通过科技立项,投入一定的资金,以公共服务标准化的模式,建立国内环境保护标准化管理。企业自主推广模式的开展,企业根据当前环保管理现状结合企业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要求落实整改,提升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水平。环保主管部门以督促指导的形式,给企业提供相应的技术咨询服务,协助企业解决开展环保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出现的环保技术难题。l 指标体系结构的设计通过对现有环境管理体系的研究,查阅国内现有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系、规章制度、监督管理等各方面的技术、管

27、理文件。以推进环保工作自身的“转型升级”出发,以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推动企业环境管理方式转变,建立企业环境保护管理长效机制,提高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执法针对性和监管效率,促进社会监督体系建立。环境保护标准化建设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系、规章制度、监督管理等方面出发,将现有的环境管理系统归纳为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管理、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执行、环境应急管理、厂区环境与社会监督5大方面内容建立了环境保护标准化指标体系框架。通过归纳、分析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系、规章制度、监督管理等技术文件的要求,指向某一项具体工作,企业对标分析后,找出完成哪一项具体的工作到什么程度

28、后,就可以完成相应的环境保护义务,履行环境保护责任。3.2 建设内容工业企业指标体系建设,将是确认申建生态工业园区必要实施的前提,将企业环境保护报统数据通过集约数据平台的指标计算模块,统一集中计算之后进行对企业环保指标评价将实现标准化流程输出执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流程如下:企业环境行为分级标准:颜色等级。环境行为分级标志色环境含义环境行为等级描述绿色(很好)环境行为优秀企业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排放标准和环境管理要求,通过ISO14001认证或者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模范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蓝色(好)环境守法企业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管理要求,没有环境违法行为黄色(一般)基本达到环境管理要

29、求企业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但超过总量控制指标,或有过其他环境违法行为红色(差)环境违法企业做了控制污染的努力,但未达到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发生过一般或较大环境事件黑色(很差)严重违法企业排放污染物严重超标或多次超标,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影响,有重要环境违法行为或者发生重大或特别重大环境事件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结果由平台服务流程处理后系统自动生成。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分级是核心内容。其主要过程是根据平台库存的环境管理规范和环境标准,对企业的污染排放、环境管理行为以及其他环境行为进行分析和判断,将各单项判别结果写入评价指标表,综合企业环保建设情况共同形成企业环保自画像,成为企业环境保护成

30、长完善的综合指标,也是环保管理部门形成“一企一策”的重要依据。工业企业指标评价体系及计算公式见文件附录。生态工业园区指标评价见“建设内容-生态工业园区申建与发展平台” 4 企业环境数据报统应用平台4.1 设计思路平台将建立完整的所辖工业企业“一企一档”资料通道,并完成对数据资料的归纳、分类及入档,实现对企业环保大数据平台建设的基础资料积累,并能实现平行服务通道,完整监测点及环境监察材料的补充,分析后的材料将传递企业环保考核监管及诚信体系建设。4.2 建设内容1). “一企一档”完成企业环保数据上报通道的建设,并能信息化完整的“一企一档”资料内容档案。档案表类见附录3。2). 企业环保数据归纳及

31、分析企业环保数据归纳及分析是为了实现企业自画像,以及分类归纳环保指标数据所产生的依据,分析完成对环保指标超量、超标承载支撑数据。5 园区环保服务决策分析与指导支持平台5.1 设计思路区县环保局将依据在环境监管范围内工业企业上报环保数据,以及平行环保监察部门获取环保数据而形成的企业环保大数据中心,获取到园区环保质量评价、污染源管理、总量控制等的环评平台条件,直至将获取环保数据指标在凭条匹配国家环保园区管理标准、法律法规等政策,形成对完善建设生态园区的服务指导流程,并结合动态环保专家给出的建议有针对性的深化园区环保建设的文件。5.2 建设内容5.2.1 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管理支持将各环境要素地面

32、监测站点信息与GIS相结合,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准确地获取灾害和环境信息,动态、简便、快速地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监测或做出评价与预报。按照统一的质量标准和综合原则来处理评价因子,可以通过本模块来自动完成评价因子的分析、计算、评价和评价结果输出,提高评价成果的精度和质量,通过该模块环保局领导能够及时、全面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发展与演变过程,为领导了解全市环境因子的空间分布与趋势,为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对一个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定性和定量评定的过程,是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类型之一。环境质量评价通过数据中心提取环境背景调查和监测点监测等数据,应用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对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33、按照指定时段对指定空间尺度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进行空间展示。(1)历史评价可利用历史环境监测数据对历史环境质量进行评价。(2)现状评价利用实时环境监测数据对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3)趋势评价利用长时间序列环境监测数据,预测未来指定时间段的环境监测数据,然后评价区域环境质量时间变化的趋势以及空间分布规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1、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简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方法,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的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质量状况与空气污染的程度,其结果简明直观,使用方便,适用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

34、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API法首先用内插法计算各污染物的分指数,根据污染分指数确定区域空气污染指数,并确定该污染物为首要污染物。空气污染指数确定后,再判定空气环境质量级别并做出空气质量描述。2、水环境质量评价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地表水水质评价采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模式(1)单项指标评价法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对地表水水质现状评价的要求,采用单项指标超标法作为评价方法,即在所有参加评价的项目中,只要有一项(或数项)不符合某类水标准,则以该水质不符合该类水标准计的方法。(2)河流水质状态评价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关于印

35、发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有关问题的技术规定(暂行)的通知”中要求,按照水质各种类别所占的百分比大小来描述水质状态,进行定性评价。3、声环境质量评价从数据中心中提取研究区域噪声监测点数据,噪声监测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等,在此基础上,计算各监测点噪声评价值,并将评价结果与其它图层(如功能分区层)进行叠置,同时选择适宜的方法对监测点噪声数据进行内插,生成噪声等级分布图等成果,实现分析结果的可视化表达,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由于噪声污染源及监测点具有很强的空间分布特征,传统的环境数据库缺乏空间性,因此无法对环境噪声进行准确直观的分析评价。本系统基于ArcGIS强大的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一体化管理、地理数

36、据分图层显示及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生成监测点分布图、区域噪声等级图、区域噪声分布等值线图、区域噪声强度与背景分析图等,实现区域噪声分析和评价的可视化,不仅反映出区域噪声的数值特征,而且还反映出噪声的空间分布特征。4、综合环境质量评价区域综合环境质量评价模型中利用GIS叠置分析(合成叠置和统计叠置)计算评价单元的分值。对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和声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进行重新分类或分级。系统可设置这三种因素对区域综合环境质量的权重,对各因素的现状评分,最后叠加。系统默认为等权叠加。区域综合环境质量评价模型:EQI是城市综合环境质量评价综合指数;Wi是第i种评价因子的权重;Pi是第i种

37、评价因子的评分;n是区域综合环境质量评价因子的个数。通过对不同评价因素作用分值的逐层叠置求取综合评分值,再根据决策需要确定分级要求,确定评价单元的质量等级。对环境优劣进行定量描述,系统根据不同时期的环境污染数据和当前最新的环境污染数据,利用GIS的各种分析功能,结合水、气污染扩散模型,对不同的环境对象进行评价,即按一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定量的判定、预测。5、环境质量评价应用为了保持环境质量评价成果的系统性和延续性,最大程度地实现共享利用,历年评价结果在进行审核后进入统一数据库进行管理必不可少。在此基础上实现环境质量评价成果的深度应用,为管理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在数据

38、经过审核后,从管理上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应用,从而掌握水、气、声环境质量的动态,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不同维度,不同角度进行智能统计分析和查询。同时实现对水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的评价。(1)按照时段(如一周、一月、一年)对全市某单项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可以查询出此段时间内的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并可查看图形。(2)按照区域、市县、时段统计查询一定时段的区域综合质量评价结果数据,并可以图形展现。(3)异常情况查询,设定时段、区域、县市、指标,统计出异常情况(超出标准),并分析原因。(4)智能查询,自行设定时段、区域、市县、指标等选项,查询环境质量评价情况。(5)按照月份

39、统计分析几年内某环境质量指标,从而得出相对应的月份(如几年的1月份数据)各类天数对比;并可分析出规律。(6)变化趋势分析,分析各区域、县市空气、水质量和声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为环境治理和治理效果提供辅助决策支持。5.2.2 污染源管理1、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分析针对污染源在线监控状况,对监控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于加强管理、提供决策是必要且必须的。统计分析功能要求包括:数据汇总:数据进行汇总,并把汇总数据存入汇总数据库中以备上级采集调用和报表的输出。工业废水废气按区域、行业进行达标超标情况统计分析;污水处理厂数据达标超标情况统计分析;污染源基础数据分析:对于区域排放汇总数据(各种污染物排放量、污水

40、排放量、超标频次、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监控设备运行情况)按指定的时段(月度、季度、年度)进行列表和图形方式分析以及同期数据对比分析,列表分析将以表格方式给出上述数据,直观地给出上述数据。报表分析:系统根据国家要求格式自动统计生成污染物排放日报、污染物排放月报、污染物排放年报等报表。2、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数据分析具体功能要求如下:数据处理功能:利用监督性监测数据,按照当前环境管理政策,进行重点指标的计算和统计。数据查询制表功能:能够按照时间条件、空间条件和数据项条件进行任意组合查询与分析;数据查询,应包括快速查询和复杂查询,并对查询出的结果可以导出、打印、图表浏览等功能。常用快速查询主要通过常用

41、查询模板实现,复杂查询则通过用户自主定制方式实现;报表制作。 3、污染源水/气排放综合分析提供污染源的排水量、排气量、主要污染物(如:COD、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进行每月、每季度、全年的统计,同时结合国家“十二五”总量控制指标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在数据完整性满足的前提下,提供监测点各类指标、下历年排水量、废气排放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扩展分析:提供多图形表现方式,并提供图形与表格数据的互动功能同时,在数据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提供包括处理水量等指标的水污染治理工程每月运行情况。 4、污染源超标排放情况综合分析针对污染源进行监督管理的业务特点,基于环境功能区、根据排污许可证排污标准,计算并展示污染源超

42、标排放情况。同时将集合GIS区域显示的优势,提供综合分析结构的空间展示功能。主要分析:提供排污许可证历史排污标准、污染源历史排放数据,计算污染因子超标次数、污染因子超标频率、污染源超标次数、污染源超标频率。5、污染源专题分析主要是基于基础GIS平台,将污染源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生成各类专题图,如化工厂、污水处理厂、电厂、危险源等,可以按照区域、流域等进行展示,同时对污染源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统计的结果可以按表格形式、统计图、专题图形式直观地预览显示,并可直接输出环保专题统计地图、环保专题信息查询表格、环保专题统计分析图表。5.2.3 总量控制一、污染物总量减排1、总量核算全区核算减排量包括CO

43、D、SO2、氨氮和氮氧化物的历年完成减排量、“十二五”任务量、完成年任务比例、完成“十二五”任务比例相关数据录入及核算。2、总量目标计划管理根据国家和省环保厅下达的减排指标,对减排指标进一步分解和控制(包括减排指标和控制性指标两部分)。可以按照分解对象分为本地区指标、下级地区指标、重点排污企业指标、污水处理厂指标等多个分类进行管理和查询统计。(可以考虑导入环境统计数据作为内部参考使用)。3、总量考核平台能够根据该区域的考核评价方案,以及国家的“三大体系”考核办法,自动对企业、下级环境管理部门(市级、区县级)进行考核。减排考核是对国家重点监控企业中有减排企业的减排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其分为减排

44、目标的月度、季度和年度总体完成情况考核分析,对企业完成情况和区域完成情况按时间进行对比排名分析。同时,根据建设项目管理数据对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进行统计分析。4、电子台帐电子台账分为:重点减排项目、国省控污染源项目、后续减排项目三类。重点减排项目分为:城市污水处理厂、企事业单位工业废水治理工程(含清洁生产、中水回用等)、产业结构调整(关停的废水或废气排放企业)、燃煤电厂脱硫工程、非电企业二氧化硫脱硫工程、产业结构调整(关停小火电机组)、油改气工程;国省控污染源项目分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火电企业、企事业单位工业废水工程;后续减排项目分为:污水处理厂、治污保洁工程;5、总量统计显示各个指标的的历史

45、数据变化曲线、计算公式,同时能够统计出环统数据和根据监测得出的监测数据,同核算总量形成对比和分析,并进行形象、直观的展示。6、总量分析可以提供总量预测、企业排名等功能。总量预测可以根据总量核算的需要根据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控制指标,设置预测参数,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调整减排计划。提供污染源排名,基于历年数据的各种样式的列表、统计图、统计报表等表现形式。系统建立污染源总量核算分析模型,根据不同年度及核算方式,实现污染源总量核算与比较分析,并分析总量减排任务完成情况和各种消减方式的消减比例。建立污染源监测数据分析模型,针对污染源监测数据实现污染物排放量分析和污染结构分析

46、。包括采用各类数据分析指标,对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的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建立其它污染源综合分析模型,从污染源的统一业务管理出发,从污染源的项目审批情况、排污收费情况、行政处罚情况等角度出发,按照相关指标实现全市范围内的综合分析。二、总量控制指标辅助决策根据环境容量和总量控制指标,结合GDP和污染企业的规模,采用线性规划模型、水污染扩散模型、大气扩散模型等计算各污染源最大允许排放量,并根据削减指标,形成企业污染排放的指标。1、污染源排放量预测采用预测模型对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废等工业污染源的发生量,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生活污染源的发生量进行预测。2、预测排放量与环境容量比较将预测排放量与

47、环境容量值进行比较。3、总量排放建议值确定根据总量控制的基本原则,考虑到应为总量控制区域周边地块今后经济发展预留一定的污染物排放量,建议允许排放总量先按照环境容量计算值的二分之一确定,然后再与开发区污染物预测排放量相比较:若预测排放量小于建议允许排放量,则取预测排放量为最大允许排放量;若预测排放量大于建议允许排放量,则取建议允许排放量为最大允许排放量,并采取措施将预测排放量削减至允许排放量。由此确定总量控制建议值。三、总量统计分析1、污染排放总量分析基于污染源数据进行重点污染源排放量统计。实现按排污单位年度排污总量管理及按地区总量、行业总量、流域总量的汇总分析,为全市及区域性、流域性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提供决策支持。分析结果利用插值分析进行渲染。2、污染物总量汇总统计可以按照日期、行政区域、企业类别等条件查询企业的总量计划数据;对总量削减计划数据进行统计,根据时间段、行政区域等统计设定范围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总量信息可以与数据库中历史相同时段对比,形成对比分析图,为日常工作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3、总量计划查询统计可以按照日期、行政区域、企业类别等条件查询企业的总量计划数据;可以对总量削减计划数据进行统计,根据时间段、行政区域等进行总量汇总。四、区域环境容量管理利用环境影响评价系统的资源核算方法库,基于区域环境保护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施工组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