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教案、.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80217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二首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诗二首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二首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二首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诗二首雁门太守行别云间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诵读、欣赏、背诵。2、能力目标:对经典诗句的赏析评论。3、情感目标: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及其难点 1、教学重点:熟读成诵,并正确默写。2、教学难点:对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教学手段和方法1、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2、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适当穿插朗读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17-2-75)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学习李贺的雁门太守行1、李贺简介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锦囊,得句即写投囊中,

2、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做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他在咏怀诗中也说:“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镜中聊自关,讵是南山期?”二十多岁便白发飘落,那会有南山之寿?果然27岁就死了。李贺做诗务求新奇,人称“奇才”“鬼才”。李贺诗注本甚多,以清人王椅李长吉歌诗汇解最为通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陈治国编李贺研究资料,辑录历朝诗评家对李贺及其诗歌的评论,非常有用。关于本诗,唐人张固幽闲鼓吹证载一则趣闻:元和二年( 807)秋天,著名文学家韩愈任国子博士分司东都(洛阳),李贺带着诗歌求见韩愈。愈“送客归,极困。门人呈卷,解带,旋读之。首篇雁门太守行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

3、鳞开。却援带,命邀之。”这首诗头两句就打动了韩愈,难怪后人把它视为李贺的代表作。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城欲摧”来形容局势的危急。2、整体感知雁门太守行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3、背景链接“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所作雁门太守行三首,都是五言古诗,写边城的寒苦和征战。李贺这首七言古诗,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4、重点字词黑云:比喻敌军。摧:毁,毁坏。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金鳞: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开:发光。

4、角:军中所吹的号角。塞上燕(yn)脂凝夜紫:夜色中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浓艳得近似紫色。长城附近多紫色泥土,所以叫做“紫塞”。燕脂,即胭脂,深红色,这里写斜晖掩映下,紫色更浓,塞上泥土犹如胭脂。临:抵达。易水:水名,在今河北易县境内,战国时荆轲去刺秦王,燕太子丹及众人曾送至易水边作别。声不起:声音不响,这里形容鼓声低沉。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玉龙:宝剑的代称。5、诗歌大意敌军似乌云压境,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秋色中,遍地响起军号,号角声直冲云天;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寒风卷动着

5、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浓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6、赏析前四句写日落前情景。“黑云压城城欲摧”,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甲光向日金鳞开”,转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到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北地的秋夜,风疾霜浓

6、,连战鼓也擂不响,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诗人引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7、小结这首诗用浓墨重彩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点染以“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画面色彩斑谰。用以描绘悲壮惨烈的战争。布置作业背背默默雁门太守行第二课时(17-3-76)教学内容及其过程学习夏完淳的别云间1、夏完淳简介夏完淳(16311647),南明抗清将领、诗人。原名复,字存古,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5岁讲论语,6岁熟

7、经史,能诗文,时人许为神童。14岁从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允彝兵败自杀,又与陈子龙等倡义,受鲁王封为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易败被杀,他仍为抗清而奔走。清顺治四年(1647)夏间,完淳在家乡被捕,解往南京,同年九月十九日从容赴义。在被捕后的几十天当中,吟咏不辍,留下了辉耀千秋的南冠草和狱中草。郭沫若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力表彰夏完淳其人其事,尤其是南冠草一剧,在弘扬爱国主义、振奋民族精神、鞭挞汉奸国贼方面,产生重大影响。2、整体感知别云间 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3、背景链接这首诗是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捕后押解离

8、乡时所作。诗的标题“别云间”的“别”字,不是一般意义的告别、离别,而要理解为难以再见的诀别、永别。他是抗清将领,清廷的要犯,一旦被抓,必死无疑,这一点他是很清楚的。夏完淳是松江华亭人,这首诗为什么不题作“别松江”,而题作“别云间”呢,原来,“云间”是松江的别称。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家在华亭,对人自称“云间陆上龙”,于是后人就把松江称为云间。此诗题作“别云间”,实际上是一语双关: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而诗人内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4、重点字词羁旅,长久漂泊外地。 南冠,古代南方楚国人戴的帽子,后为囚犯的代称。 泉路,黄泉路,死路。 毅魄,坚毅的魂魄。 灵旗,古代出征

9、时所用的一种战旗,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5、诗歌大意三年当中做了奔走他乡之客,今天又做了俘虏。大好山河使人流下无限之泪,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将在空中注视着后继的抗敌的旗帜。6、赏析“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诗从回忆三年来的抗清历程写起。三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而对于年仅17岁即遭杀害的作者来说,这一段充满血泪的经历却是漫长的。“羁旅客”,是作者自谓。清顺治四年(1647),夏完淳在家乡松江被捕,解往南京。夏完淳因为参加抗清斗争离开家乡达三年之久,所以说“三年羁旅客”。 “今日又南冠”,一

10、个“又”字充满感叹之情,显得极为悲苦。“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眼看祖国山河沦陷敌手,诗人不禁泪流满面,本欲振翼搏击,谁知落入罗网,顿时觉得天地也变窄了。“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已知死路近在眼前,但要与生我育我的故乡诀别,心中还是难以割舍。“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抗清难成,老父殉国,家有老母如今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所以“别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这一结尾,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而高亢,显示了诗人的冲天豪气。夏完淳自信身死之后,灵魂也会回来,在空中看到抗清者高举战旗继续斗争。7、小结这首诀别诗写得满纸血泪,一片丹心,风格慷慨悲凉而又高亢激越,是一篇大义凛然的正气歌,诗中饱含的爱祖国、爱家乡,为之奋斗而视死如归的精神,几百年来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不可估量的激励人心的力量。布置作业 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默写古诗二首,并解释诗歌大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