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训练与伪训练.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57390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文训练与伪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语文训练与伪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语文训练与伪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文训练与伪训练.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论语文训练与伪训练作者:徐龙年任何学科的学习均离不开实践训练,相比较而言,语文学科显得尤为突出。数学中的许多公式,物理中的许多定律,你记住了就能解决一些问题,比如二元一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等,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这些公式、定律来解题;语文学科则不同,仅以作文而论,老师讲文章结构要“凤头、猪肚、豹尾”,“题材要新,挖掘要深”,“语言要力求准确、简明、朴实、生动”等,学生记住了这些之后难道就能执笔为文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打拳的人须“拳不离手”,唱戏的人须“曲不离口”;一个光能背诵游泳动作步骤和呼吸要领的人,若未经过水中的反复训练就贸然跳进江河湖海,那是十个就有十个要被淹的。同样道理

2、,语文能力的达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自始至终都离不开训练!国家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就十分重视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一封教育书简中指出:“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他还多次警示广大青少年学生千万不要去相信所谓“语文学习百日通”、“速成作文秘诀”之类的书籍,因为那里面说的几乎全是骗人的鬼话。语文的教与学应踏踏实

3、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按规律办事;任何花拳绣腿、空头说教都是绝对不能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按照叶圣陶的观点,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在课前充分利用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认真预习并置疑;课上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和本位,教师只组织讨论并在必要时进行点拨和答疑;课后指导学生阅读大量的优秀读物。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并规定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必须背诵古今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特别强调了语文训练,继承和发扬了叶圣陶的阅读教育思想,堪称英明之举。至于写作教学,叶

4、圣陶历来反对那种“学生写、教师改”,而且还要“精批细改”的做法,主张让学生“多写、自改”。他说过,写作是一项技能,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才能练就。学生一定“要多写,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从心所欲。多写,还要多改。文章不好,原因之一就是自己不改或者少改。”这里的多写和自改都强调了训练对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古今中外没有一位写作高手是未经多写、自改而成就功业的。新课标也倡导要“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我们有不少语文教师多年来曾在课堂上一遍又一遍地教过欧阳修的卖油翁,想必深知“熟能生巧”的道理:无论是陈尧咨的射箭“十中八九”,还是卖

5、油翁的“油从孔入而钱不湿”,均源自“唯手熟尔”。既然这样,为什么每学期只让学生写少量几篇作文,而且写了作文之后又不指导学生修改,却要越俎代庖地把本应由学生自己做的事情包揽过来?学生写得少,写了又不会改,那要待到猴年马月才能进入“从心所欲”的境界?长期以来,由于相当比例的语文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训练,阅读教学中汗流浃背地搞“逐句讲解”,写作教学中疲于奔命地搞“精批细改”,害得学生形成了一切依赖教师的不良习惯:既不会自觉主动大量地去阅读,读了也不能真正读懂;又不会自觉主动大量地去写作,写了也不能自行修改,致使语文水平和能力普遍低下。难怪吕叔湘撰文大声责问:“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

6、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忽视对学生进行语文实践训练,必然严重影响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那种不顾学生身心健康,只为应付考试而与语文教学目标完全背道而驰的伪训练,同样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坚决予以摈弃。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的女儿今年13岁,上初中一年级,有一天语文老师竟布置全班同学晚上将汉语拼音字母的印刷体大小写、手写体大小写各认真抄写20遍。结果小女孩晚饭后花了整整两个小时才抄到第9遍;因为老师说过第二天上午必须要交的,所以只好爸爸、妈妈齐上阵,三人又干了半个小时才算大功告成。此事让人听后真是既可气又可笑!诚然,这位语文老师的初衷未必不好,但是,我们不禁要问

7、,您在布置这道作业前自己有没有试验过或估量过,20乘以4总共80遍需要多少时间?如此枯燥乏味的重复抄写真能收到什么效果吗?另外,您是否想过,年仅十来岁的孩子们一边昏昏欲睡,一边又担忧完不成任务,这种进退两难的矛盾心情对他们幼小的心灵将会造成多大的戕害?有鉴于类似的现象并非个别,所以新课标强调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言素养的整体提高。比如,对汉语拼音教学就要求“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一本供初三学生训练用的语文题集里有这样两道题:其一,贾平凹的读书示小妹生日书有一段文字:“而今桌上、几上、案上、床上满是书

8、籍,却常读十不能记下四五,这全是年龄所致也。”出的题目是:这段文字可以用一句俗语来概括,这句俗语中有两个字形同而音不同,请写出这句俗语。其二,一位美国记者到居里夫人实验室采访,居里夫人说出了世界上每一零星镭的所在地,记者问:“法国有多少呢?”“我的实验室只有一克。”“你只有一克吗?”“我,啊,我一点也没有。”题目要求从下面四句话中挑一句填入横线处。这四句话是:A这一克是属于人类科学事业的。B这一克是属于法国的。C这一克是属于实验室的。D这一克是属于比埃尔居里和我的。上述两题的正确答案是什么呢?一位学生家长为此专门找了自己所在单位里的五个文学硕士、博士及两个老报人来集体讨论研究,结果第一题没有人

9、能答上来,第二题五人答A,两人答B。两道初中语文训练题居然把长期与语言文字打交道的专家们给难倒了,这够让人深思的。贾平凹的原文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什么一定硬要叫学生把一个鲜活的句子改成一句俗语呢?第二题的标准答案是C,可为什么答A或B就不对了?这位学生家长为此撰文严肃指出:“我们的语文教育成了这个样子,真让人为之愤怒又伤感。教育的根本目的似乎并不是好好培育人才,一切教学和训练都不过是为考试服务,以考住学生、拉开分数档次为目的,至于教学、训练和考试的内容是不是与真理、常理相违背,是不是合乎事物发展的规律和逻辑,是不是有利于开启和拓展学生的智慧和思维,是不是为他们的未来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似

10、乎不在一些教育者考虑之列。”在这里,学生家长立论的依据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个例,所以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他的一系列质问却是值得我们每一位从事和关注语文教学的人深思的。试想,假如我们的青少年学生都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这类无谓题目的训练之中,做不出来时只好靠蒙:蒙对了,不知为何对;蒙错了,不知为何错。无论对还是错都毫无规律和乐趣可言,这样的训练还有存在的必要吗?由此看来,这些所谓的语文训练确实有百害而无一利,已经遭到了学生及社会各界的严厉挞伐。据我们了解所知,身处教学第一线的广大语文老师对此类伪训练也是迫于无奈的,他们深有体会地说:“都是升学考试指挥棒惹的祸!”此言不无道理,因涉及到语文考试改革的话题,笔者将另外撰文论及;但我们可以断言,凡不利于检测学生真实水准的试题内容和形式都是短命的!让人稍感欣慰的是,近几年来的高考语文卷(包括中央卷和各省市卷)已大为改观,虽然仍存在着若干不尽人意之处,但那些使大学中文教授和中学优秀语文教师都百思不得其解的题目明显少了。所以,我们呼吁中小学广大师生要敢于自觉抵制毫无意义乃至有害的伪训练,看它们还能横行到几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