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办副主任2020年度述职述廉述德汇报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文章五篇.docx

上传人:Wea****66 文档编号:4066112 上传时间:2021-01-18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企合作办副主任2020年度述职述廉述德汇报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文章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校企合作办副主任2020年度述职述廉述德汇报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文章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企合作办副主任2020年度述职述廉述德汇报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文章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合作办副主任2020年度述职述廉述德汇报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文章五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校企合作办副主任2020年度述职述廉述德汇报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文章五篇2020年,本人担任科研处副处长(校企合作办副主任),主要协助处长做好学院科研管理与服务工作,负责协调、督查学院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等,现围绕一年来履职尽责情况总结如下: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严格按照各类学习培训计划,采取参加集中学习和自我提升学习的方式,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四中_精神。党员“学习强国”在线学习累计XXXX多积分。通过对党的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做到了“两个维护”,坚守教书育人初心,勇担立德树人使命。研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

2、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交通强国XX方案等国家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和省交通运输发展纲领文件,掌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动态。参加了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际“双元制”职业教育专题培训班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研究培修班、XX省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四期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专题培训班、XX省高校科技社科统计培训等业务学习。二、勤奋工作,推动学院事业发展(一)协助做好科研和高职教育研究工作以科研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以制度修订和项目申报为突破口,着力提升科研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建立有利于科研能力提升和高水平项目培育的激励机制,在科研平台建设、制度建

3、设、项目培育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1.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学校自主开发的科研管理服务平台,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大大简化教师科研课题申报、中期检查、结项汇报等流程,提升项目跟进、科研积分核算、成果奖励等科研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新增校企协同创新中心X个:与XX中路XX有限公司共建“智慧交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XX有限公司共建“XX交院-XX校园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主动对接XX区科技局,积极推进成立“XX学院技术转移中心”,加强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学院师生社会服务能力。2.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调研兄弟高职院校的经验做法,结合学院实际,充分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修订绩效工资实施办法

4、中科教研工作量核算办法,建立有利于科研能力提升和高水平成果培育的管理制度,推行“业绩积分值+业绩等次”的专任教师岗位教科研业绩考核模式,切实激发创新活力。完成XX学院学术道德与学术仲裁专门委员会工作细则(讨论稿)、XX学院学术规范条例(讨论稿)、XX学院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讨论稿)等文件的起草工作,并提交党委会审定。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研评价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梳理学院现行科研制度改革任务,找准学校科研评价改革的着力点、平衡点,划定最底线,明确时间表、线路图,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启动第X届学术委员会换届工作,

5、完成委员候选人推荐工作。完成2020-2023年度专利代理公司招投标工作,中标单位为XX专利商标事务所和XX代理公司。3.项目培育取得新成绩全年重点组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国家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研究项目、XX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XX省社会科学基金、XX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XX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等XX个批次的项目申报,XX个项目获准立项。新增横向课题X项,到账金额达XX.XX万元;新增发明专利转移X项,成交金额X.X万元;新增技术合同XX项,成交金额XXX.XX万元。新增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XX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论文二等奖等科研成果X项。同时,完成了XX年

6、度全校教师科研工作量的统计和核实工作,完成了XX年度省教育厅布置的科技年报、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完成2020年度省教育厅布置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高基报表、教育质量年度报告、XX省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中涉及科技、校企合作工作数据核算。(二)扎实推进校企合作工作以产教融合平台升级为抓手,以项目申报为突破口,奋力提升校企合作治理能力和辐射引领,在平台建设、制度建设、项目培育、校地融合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1.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牵头高质量完成“XX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申报表撰写、XX多页支撑材料整理、XXX条集团网站信息(含图片)更新,获得全国交通职业教育

7、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推荐上报。在全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统计系统上,基于20XX年上报的数据,认真填报了XX年“XX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相关数据。同时,以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申报为契机,明确集团组织架构,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促进集团成员的深度合作、紧密运行和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和集团辐射引领。2.产教融合制度建设取得新突破启动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筹建工作。起草了XX学院理事会章程(草案)和XX学院产教融合发展理事会组织机构及成员管理办法(讨论稿)XX学院产教融合发展理事会基金管理办法(讨论稿),并根据章程(草案),初步拟定了理事会组织框架。并上报至省交通运输厅

8、审定。起草并提交院长办公会通过XX学院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构建“学校-院系-项目”的三级校企合作工作机制,细化立项、审核、监控、考核、验收、评价的项目管理流程,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年度考核和奖励机制,促进项目管理规范、可持续发展。3.产教融合质量督查步入新常态面向二级学院(系、部),开展产教融合质量督导,考查各校企合作项目在现代学徒制或订单人才培养、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联合科技服务差异,为下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工作奠定基础。完成省交通运输厅“厅属院校与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计划”的编制上报工作。4.合作项目拓展取得新成绩全年新增14个合作企业,其中3个为重点校企合作

9、项目。与XX中路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共建“智慧交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协议;与XXX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约,联合开办“XXX路桥班”、合作共建“XXX智慧交通工作室”和“智慧工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协同开展科教研;与XX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XX交院-尚强科技智能校园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积极推进与省高管中心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联合召开专题研讨会X次、专题调研X次。完成XX集团来校X次考查和洽谈,双方在协同育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师资培养基地等合作事项上达成初步共识,为下一步推进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奠定基础。实地走访XX中路交通发展有限公司、XX有限公司、XX无

10、国界航空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科技创新、产教融合的专题调研。5.合作项目终止谈判积累新经验协助相关院系与XX有限公司沟通、协商解决合作事宜。认真梳理合作以来的双方协议、会议纪要、往来公函、财务凭证,坚决维护学校学生利益,在合情合理合法原则下积极推进谈判进程。6.校地融合取得新成绩组织教师参加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XXX),转发了XX区高新园区XX项企业技术创新需求。组织参加XX市、XX区2020年度创新名城建设推进系列活动,促成学院X项横向课题在XX区创新发展大会上现场签约。(三)认真履行专任教师职责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做好教育教学管理、教研科研等工作。1.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担任汽车运用与维

11、修技术专业XX班主任、汽车车身维修技术XX班第二班主任,对学生管教管导,XX班学生顺利完成在校学习和考试,奔赴实习岗位或留校复习接本,XX班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日常管理考核位列同年级前列。上半年疫情防控期间完成了XX/XX班汽车传动系统维修XX课时线上教学,下半年完成XX文化与品牌知识XX机电维修技术等课程XX余课时教学,完成X期XX销商员工基础技师机工技术培训。开通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XXX次,服务XXX多人线上学习。完成2020届X名毕业生论文指导,获学院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X项、优秀毕业设计团队奖X项。同时,作为学院兼职教学督导员,完成听课X次及相关项目评审X次。2.教研科研工作作为“汽车运

12、用与维修技术”教学团队核心成员,主要参与申报并立项教育部国家首届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研究项目X项。主持立项XX省高校重点教材汽车传动系统维修建设、XX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X项,主持完成了XX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X项、横向课题X项。第一作者发表XX核心期刊论文X篇、省级期刊论文X篇。以“优秀”等次通过XX高校“XX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期满考核;作为“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教学团队核心成员(X/X),以“优秀”等次通过XX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培养期满考核。三、廉洁自律,筑牢拒腐防变底线严格执行学院的有关纪律和规定,在专利代理招标采购、校企合作洽谈等方面从未谋取过任何私利。工作中

13、,要求同志们做到的,自己首先带头做到,不摆花架子,不弄虚作假,不搞形式主义。能够坚持用党章和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监督,从来没有利用职务之便用公款报销个人物品、招待亲朋好友。能够坚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与同事相处中能做到坦诚相待、开诚布公,清白坦荡做人,正派公道干事。总结回顾一年来的工作,为学院事业发展做了一定的工作,组织也给予了我个人很高的荣誉,我被评选为XX省交通运输厅“教学名师”。同时我也深知:这些成绩和荣誉只能说明过去,在科研处(校企合作办)岗位上需加强学习,工作中还有许多不足以及没有做到的地方。今后,我将学院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处长的具体指导下,在各部门的

14、支持配合和部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学院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提升素质,改进不足,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学院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文章五篇【篇一】一、农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1.是农业院校立足三农,服务社会的现实发展需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重农思想由来已久。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先后提出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但是,传统观念认为农业是落后、贫穷的象征,农业院校对农耕文化的重视和传承不够,农业院校的学生在社会上或就业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使得一些

15、学生“重农、亲农、爱农、务农”的意识淡薄。农业院校是“三农”人才的聚集地,也是“三农”科技水平的制高点。农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农耕文化传播,增强师生对农业地位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情感,提高师生科教兴农的意识,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奉献意识的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卓越农林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农业院校立足三农,服务社会的现实发展需要。2.是农业院校培养人才、自身发展的需要农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我国培养农业方面的专门人才,任务沉重而艰巨。传统偏见的影响,农业院校在招生、培养和就业的各个环节困难重重。不少优秀学生不愿意报考农业院校,使得招生困难,分数线比同层次院校

16、要低30分左右。部分学生入学后,仍有不同程度的抵制情绪,缺少学习农业专业的热情,对未来产生迷茫,想办法转专业或学校。农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正是彰显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树立学生学习农业的信心和热情,增强学生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未来的农业与农村需要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农业院校在自身发展中要注重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以优秀的校园文化培育优秀的“三农”人才,而优秀的“三农”人才必将促进农业农村的加速发展。因此,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农业院校为国家培养优秀农业人才的需要,也是农业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3.是增強农业院校竞争力和凝聚力的需要当前农业院校在高校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加之社会

17、上对于农业的偏见,农业院校内部也存在信心不足和信念动摇的现象,师生员工对于学校建设缺乏凝聚力。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彰显农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精髓,展现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师生员工对于农业院校特色发展的理解和认同,统一农业特色发展步调,坚定农业特色发展信心,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农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其在当今社会取得长远发展的关键,而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农业院校特色的办学传统与办学优势,必须以自身发展的特色为基础,根据社会发展的目标来培养人才。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结合农业院校的办学实际和办学优势形成的优秀校园文化,具有凝聚发展力量,激励师生开拓进取,传承和创新农耕文化,提高农业院校的社会竞争力和影响

18、力的重要作用。二、农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问题1.校园文化主流缺特色,农业文化无彰显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单科性大学通过合并和扩招,发展为综合性大学。由于历史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上对农业院校存在偏见和误解,认为农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现代化的发展不相适应,经济收入低,劳动强度大,事业上难有大作为。部分高校在招生、培养和就业中出现了重重困难。一些农业院校纷纷改名,力求抹去“农业”字眼,增设热门专业,农科专业纷纷锐减,经济、信息等热门专业迅速增加,以改善招生和就业情况。以农、林、油、矿、地、水等为特色的高校,千篇一律地改成理工、科技、工业、工程、经济等热门字眼的高校,原来体现办学特

19、色和优势的校名不复存在。一些农业院校的校训不体现农,校风不涵盖农,校名不显示农。追求社会时尚主流文化,农业特色的校园文化逐渐边缘化。失去了农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农业院校也在逐渐失去特有的核心竞争力。2.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定位不清晰,认识有偏差部分农业院校在升级或扩招后,对于自身优势和发展前景定位不准确,受到社会教育发展潮流影响,对于自身的农业优势和农业特色产生怀疑,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脱离了学校实际,引起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成效不足。为了在短期内见到成效,过于注重校园物质环境的改善,忽视了精神文化的建设。这样重硬文化建设,轻软文化建设,使得校园文化的作用得不到全面发挥。而在物质文化的建设中,忽视了蕴含的精

20、神文化因素,没有结合学校的整体规划和办学理念进行构建。不能将农业院校的独到之处体现出来,而是按照普通本科院校的模式进行复制或模仿,没有根据农业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甚至不同的校领导对于学校的定位差异很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矛盾与困惑。部分领导对于校园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没有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对高校的深远影响,缺少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3.校园文化建设重视制度管理,忽视文化熏陶不少农业院校在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非常重视制度的建立,对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但是没有重视师生对规章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忽视了师生对制度的认同感,忽视了制度本身从主观上对于师生的文化熏陶。优秀的校园

21、文化应该如春风化雨,净化师生的心灵,激励学生积极学习,胸怀大志,满怀热情投入到农业专业的学习,激励教师热爱学生,爱岗敬业,为培养农业人才尽职尽责。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展现师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理想观和行为观,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2.4校园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宣传不足,缺少参与度农业院校地理位置一般处于城郊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与学科特点的特殊性,农业院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呈现一定的封闭性。校园文化建设出于资金紧张、学生安全等原因,一般注重内部建设,局限于师生内部,缺少与外校的沟通,缺少外部企业和外校人员的参与,学生与社会接触过少,难以了解社会,当地政府或企业难以对校园文化建设起到帮

22、扶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宣传不足,未能充分调动师生及各方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信息化背景下,各种庸俗文化及多元价值观对校园文化带来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产生动摇,对农业的偏见,农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弘扬不足,降低了农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三、农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1.强化农业文化,升华特色精神首先,课堂教学中加强农业文化教育。专业课教育中不仅重视农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要重视农业人文精神的灌输。开设农业文化史、农业科技史等课程,让学生了解农业文化的悠久历史。开设创意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新理念的课程,培养学生服务三农的意识和从事农业的信心。其次,结合校史文化、地域

23、文化,弘扬农业文化。挖掘校史文化中丰厚的资源,传承和创新校史文化,打造自己的农业文化品牌。根据地域文化的特点,提炼校园文化的特色和目标,推进地域文化的发展,增强校园文化的底蕴。第三,丰富校园文化的载体,弘扬特色精神。一是培育农业主题的校园精神,从校风、校训、校歌、校徽等入手,体现服务农业,献身基层的风貌,凸显农业文化的精髓,增强农业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提升特色精神。二是建设农业特色的校园环境,对校园环境整体规划,每座建筑和雕塑,每条道路和标语、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要营造出农业院校的特色。注重校园环境的绿化,营造出生态校园和绿色校园的特色,花草树木标识出特征和属性,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农业知识的

24、热爱。校园的人文景观突出农业特色,提高文化品味。修建校史馆、农业科技馆等。营造出农业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2.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要体现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要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挖掘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的文化要素。北京农学院,作为一所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1956年建校,在62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立足首都、服务三农、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和“以农为本,唯实求新”的办学理念。北京农学院以“厚德笃行、博学尚农”的校训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秉承“艰苦奋斗、勤于实践、崇尚科学、面向基层”的优良传统,致力于农业文化传承与创新,率先提出了都市型农业教育的理念,将传统

25、的农业文化融入到现代教育中,践行“把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把成果凝结在农民的收获里”,打造都市型农林人才的文化特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全过程,发挥农业专业特色优势开展文化建设活动,举办各种文化节。如“三农文化节”、“植物文化节”、“生物文化节”、“食品文化节”、“宠物文化节”、“园林文化节”等。将农业文化传承与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3.制定特色制度,加强制度文化建設农业院校特色文化建设,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是必要保障。首先,积极探索特色制度的创建,各项制度中体现办学理念和发展目标,突出农业特色,把学校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人才要求,教风学风等精神文化融入其中,赋予制度以灵魂。

26、如对于农业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给予奖励、对农科专业的学生给予扶持等,把精神文化的要求与具体制度结合起来,使制度既能起到强制作用,也能发挥激励和鼓舞的作用,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就弘扬了农业文化和办学理念,为农业院校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其次,有效落实规章制度,通过奖惩结合,保障师生利益,鼓励农业人才发展创新,构建良好的制度文化氛围。落实制度的过程中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将制度保障与非制度保障实现互补,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实现互补。通过制度文化,营造开拓创新、积极钻研的学术氛围与环境,以特色校园文化引领学生成才。第三,完善校园文化的评价反馈机制,促进制度文化发展创新。通过激励措施的贯彻落实,开

27、展创新文化活动,提升师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通过办学理念和文化精神的引领,形成农业院校各个学科与农业特色有效结合共同发展的文化氛围,升华农业院校的校园文化特色。【篇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文化建设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紧靠自身特征,充分认识其自身文化教育薄弱的现状,加快研究校园文化建设路径,掌握文化建设主动权,发挥在校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实践相结合,以促进學生道德素养、文化素质的提升,营造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校园氛围。“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

28、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文化应在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结合当今时代特征,深入研究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化、全球化、先进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本文拟从高校的有关特征入手,探讨研究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改进方法。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高校以信息、通信、计算机、电子等学科为主,虽然近些年来许多高校都设立了人文、经济、管理等学院和学科,并设置相关专业,但此类学院专业在全校中的地位远比不上老牌学院专业。受历史因素影响,院校的师生在

29、日常的教学、科研与管理中往往重视学习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从而产生重学术技能和轻人文素养的矛盾冲突。具体从文化的四个层次来说:物态文化方面,高校的经费大部分用于科研仪器采购、技术投资等方面,学校图书馆书籍占首位,文科资料较少,校园布置“风”,建筑单调,景观呆板,缺少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总的来说就是注重基础建设但不同程度忽视人文涵养。制度文化层面,高校在信息公开等方面缺乏灵活性,往往都是简单下发通知,导致学生不解、埋怨等现象,这些现状都反映出高校缺乏文化涵养和人文精神,组织协调不到位,欠缺联动机制和变通做法。行为文化层面,各高校都努力建设校园文化,突出特色养成,但不同程度缺少方法创新。首先是活动形

30、式单一,很多高校的做法还是停留在一些传统的唱歌跳舞演奏等形式上,活动效果不尽人意。其次是缺少品牌活动,很多活动没有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活动虽多缺乏精品。心态文化,又称精神文化层面,各高校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缺乏师生交流,缺少人文关怀;学生之间忙于科研学术,交流减少,缺乏青春活力。一些活动只强调精神文化的政治性,缺乏“寓教于乐”的做法,学生不愿去接受,效果甚微。因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尚存在较多问题,在新时代背景下,还需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去改善。二、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途径研究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建设契合时代特征的校园精神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1、来主导多元化的社会思潮4-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不断培育践行,确保其科学性。高校是我们新时代培养先进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立足高校,符合校情,契合时代。另外,精神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要重视理论思想的灌输,也需要将时代精神、校园校情相结合,“寓教于乐”。建设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将学校的传统特色、文化底蕴、理想追求、办学理念互相融合,营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精神文化氛

32、围,有助于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教师以敬业为乐、学生以成才为志的优良校风。2.建设符合校情、具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环境与学生培养具有戚戚相关的联系,环境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新时期,全国各大高校纷纷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包括校园环境改善,文化设施增加,拓宽宣传阵地,校企合作共建文化基地,周边环境融合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初步取得了符合校情、具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成果。然而,在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建设过程中,特别是高校重视实用主义,很多校园文化建设缺少人文精神,只追求功能。建设校园物质文化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比较单一、传统,往往都是挂横幅海报、校园广播等,此类方式很难让在

33、校师生产生共鸣,留下深刻印象,效果甚微。建设缺乏顶层设计,没能够和传统高校校园元素相结合,可以考虑将新时代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宿舍楼、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元素中去,有助于形成一个整体的良好校园物质文化格局。3.推陈出新,开展创新特色的丰富校园行为文化活动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高校在校园行为文化活动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活动形式单一,校园活动还是一些常规的唱歌、表演,偏娱乐化,学生参与活动收获较少,仅获得一时表层的快乐,无法从中升华思想,对人生发展无法起到教育的作用。其次,品牌活动较少,很多活动都局限于应付上级要求,或紧跟流行趋势,缺少长期持续

34、的品牌活动。长期持续的品牌活动,有助于传承活动精髓,不断改进,活动影响力更大,学生参与度会更高,成效会更加明显。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建设创新特色的校园行为文化,我们要推陈出新,定期举办校园文化活动,要结合学生特点举办风格别样的活动,要围绕纪念性元素举办有意义价值的活动,要结合学校社团文化活动进行开展,将新时代特征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其中,开展多样化、特色化、时代化的校园行为文化活动。4.改革创新,教研并重,改善校园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入下,各高校都能结合自身校情,制定相关的制度,趋于良好。制度文化的建设,通过规章制度、行为标准的界定,可以充分约束高校学生的行为,形

35、成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观念意识。比如佩戴校徽文化、每年规定进行迎新晚会等等,都是校园制度文化的一种体现。这些制度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教育,当高校师生遵守这些制度的时候,也同时学习知识,提高自我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外,“三下乡”等暑期社会实践的推广,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在实践中学习,更锻炼能力、开阔眼界。实践的过程和结果也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数据依据的支撑,教研并行,意义非凡。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一个问题是,制度保障体系不够完善。高校在推动新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方面,常通过开会的形式进行,真正落地的较少,常颁布文件,少具体执行,在经费保障、组织协调、人员保障方面

36、存在不足,影响建设的进程。为此,高校应该注重实施,要改革创新,教研并重,努力去改善校园制度文化。新时代将文化提高到了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高度,作为高校,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先进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更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8。高校肩负着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要改革创新,紧跟时代潮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篇三】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是每一所中学的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重要体现,大力开展中学校园阅读文化建设是当前教育事业的必然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开始倡导全民阅读,我国政府也对“全民读书

37、”、“阅读社会”等提出了明确要求。从中学实际来说,开展好校园阅读文化建设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接触到更加宽广的知识面,促进其对个人发展、对社会进步、对国家富强的理解。其实不利于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进入中学生涯后,面临着语数外、文综和理综等科目的学习压力,还面临着中考的人生发展,但这并不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阻碍,反而应当警醒我们加强校园文化方面的建设,为中学学生提供良好的素质教育基础。阅读是中学学生获得课外知识,接触世界和国家发展,锤炼心灵的重要媒介。学生倘若能够在课余时间尽可能多地阅读经典名著和时事新闻,将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塑造起到重要帮助,也能够使学生懂得学习的重要意义

38、,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坚定其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理想信念。一、中学校园阅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1.领导重视不够当前全国各地中学均实行校长负责制,可以说,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是校园阅读文化能够落地并生根发芽,蓬勃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社会、家长等对中学教育认知的存在偏差,认为学生只有学习成绩好就能决定一切,更是以升学率等作为判断一所中学好坏的根本依据,这就导致了绝大部分地区的中学在办学过程中只注重教学方面的工作,而领导层面对于校园阅读文化的建设不够重视。2.对阅读的认知不够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阅读的认知不够科学也直接影响着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学校层面只能开展全体性的阅读活动和阅读教育,但直

39、接影响学生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以及阅读习惯的还是其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倘若教师在教学和教导学生的过程中只关注学习,而不能教与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课后过多布置作业,实际上扼杀了学生的阅读生活。3.阅读内容不够全面由于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较大,很多学校对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但在实际的阅读活动开展中,教师和家长在拟定阅读内容上存在着全面性不足的问题,使各类文学作品成为了阅读的主要内容,实际上较为单一,起到的效果有限。二、中学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策略1.提升领导层重视为了提升校园阅读文化的建设水平,首先就要提升学校领导对于阅读的重视,教师应当积极向领导建言献策,说明中学学生在课余养成阅读习惯对于其个人

40、成长的重要意义,或建议在学校开设适当课时的阅读课程,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也能够舒缓患者学习之余的紧张心情,帮助学生以更加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学习的挑战。同时,还应当建议学校领导加强对阅读工作的支持,购置更加丰富的图书,扩大学校图书室规模,服务校园阅读事业。另外,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建议设立专门的阅读课,可由学校德育处担负监督责任,要求教师不可占用此节课程,并利用好学校图书室的图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条件。2.增强教师队伍的素质教育意识要推动校园阅读文化建设高水平发展,就要重视学校广大教师队伍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要利用学校教职工会议,宣传素质教育对学生个人发展、对国家前途的重要性,改变教

41、师因教学任务压力而产生的“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等错误观念,使其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意识到以阅读为媒介开展素质教育的有益之处。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帮助学生树立阅读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在班级中可由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的图书角,使学生耳濡目染的对阅读产生兴趣。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当前的中学教育对此理解较为偏颇,除必修课程的学习外,我们必须坚持以素质教育立德树人,坚持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既保持优秀的学习成绩,还能够尽可能的丰富其精神世界,帮助其从书籍中获取理想信念。在中学校园阅读文化建设当中,要重视学校领导的作

42、用、提升教师的素质教育意识并切实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全方面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水平。【篇四】在校史馆中导入校园文化,使校史馆课堂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地,无论是利用校内现有的资源,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还是利用校史馆作品美化校园,创设校本課程丰富校园文化,都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以用促学”“以学论教”这一教学策略。走进校史馆,是与艺术、文化的接触;认识校史馆,是与艺术、文化的交流。校史馆、艺术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校史馆、艺术与人生,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一、激发兴趣,丰富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涵学校内有很多可供举行校史馆教学、校史馆活动的场所。它们是校史馆、校史馆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比如校史馆教室、暗

43、房等;计算机、教材、多媒体设施是现代校史馆教学顺利进行的物质条件。学校还开展了很多与校史馆相关的活动,例如有些学校成立了校史馆兴趣小组、举办校史馆相关知识讲座、校史馆作品比赛、展览等活动。还举行了需要校史馆手段配合的活动,例如布置校园环境、创办文艺演出的宣传海报等,这些都是校史馆教程的活动资源。“艺术教育是美育开展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接班人,提高全民素养,培养完美的人格”。校史馆教育作为一种审美教育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学生可以主动参加、创造审美活动。这就决定了校史馆相较其他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创新意识。积极创建校园品牌文化效应,拓展校园文化表现形式,丰富校园文化内

44、容,是校史馆工作者们持之以恒的追求。校园环境、课外活动、校风校纪等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各个场所都能体会到校史馆教育的渗透,感受到校史馆教育的气息。例如美化校园环境,可以由美院学生出谋划策,亲自动手参与。看着自己辛苦劳动的成果,爱屋及乌,学生自然而然会爱护周围的校园环境。与之相反,优美的环境会陶冶学生的情操。在这一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是活动的创造者、参与者,还是校园环境的欣赏者,成就感油然而生。艺术氛围浓厚的学校能激发学子追求艺术美的热情。在新的审美标准的熏陶之下,学生将生活中的美与艺术上的美完美契合,在自己的着装打扮、穿衣风格及行为上均有所体现。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再加上坚

45、实的指导,慢慢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这是审美教育的初衷。二、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校史馆作品针对学生思维敏捷、富有创造力和激情、实践能力强等特点,教师应该积极带领他们开展五彩斑斓的校园文化活动,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开辟有利于提高他们锻炼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学校应该定期举办校史馆作品展览,让学生的作品被更多的人看到、了解,从而不但能鼓舞他们的自信心,还能活跃整个校园的文化气氛。教师应该合理利用资源,在校园里展览学生作品,提高学校的品牌文化效应。校史馆比赛的开展、校史馆作品的展览不仅可以美化校园环境,烘托艺术氛围,增加校园文化形式,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

46、习校史馆的兴趣及鉴赏校史馆作品的能力。可在校园积极举行各种各样的校史馆比赛活动,例如校园艺术节上举办的硬笔书法比赛、卡通漫画比赛、电脑绘画比赛、校园现场写生画比赛、世界无烟日小报比赛等。可在校园里的教室、门厅、走廊及校园网上集中展示各比赛当中获奖的校史馆作品,提高学生学习校史馆的积极性,打造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及学习氛围。学生在绘画、摄影过程中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提升综合表达能力,锻炼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合作学习。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记录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校园里看到的景物、经历过的故事、师生之间的故事都是很好的绘画素材。大学四年无疑是学生时期最美好的时光,这里承载着他们

47、的希望和未来。所以,我们要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成为知识渊博、勤学好问、对社会有用的人。三、整合资源,创设校本丰富校园文化校史馆教材只是实施教学的一种媒介、一种教学资源,并不是校史馆教学的所有,这是新课改要求下校史馆的概念。校史馆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不断创新,致力搜集符合自己学校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要求相统一的教学内容资源。因此,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更改,创新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学活用”而不是一成不变。这就要求将校园文化活动中多彩的生活资源和教材相结合,整合现有资源,优化教学资料。这样才会使教材更具备针对性和实用性,打破以往校史馆资源结构知识单一性的局限。校园文化的内涵是集徳、智、

48、体、美全面发展,开办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最能体现学校独特的办学风采。以校园文化内涵为核心,开设相关的专题校史馆校本,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发潜力,展现个性,使该深入人心,成为德育、美育的有机载体。根据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景观,创设适应不同年级的校史馆课本课型,从各种角度有针对性地满足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需求。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热爱母校的情感。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用心观察校园环境,就会发现更多的校史馆资源。从校本校史馆开发本身出发,除了满足“校本校史馆”的设置及“校本校史馆教材”的编写之外,还应该深度了解学生的学习,了解学生对学习过程中的期望及意见。这样才能避免开发的无效开发,促进学生的发展。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史馆教育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深刻的影响,注重校园环境建设,环境育人,让校园环境中的每个事物都具有寓意和情感。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激励全校师生提高审美修养,还能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全面优化校园环境。把课堂教学作为媒介,在优良教风的带领下,把各种校园文化要素利用起来,不断创新校史馆教学模式。以各项艺术活动作为媒介,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配合学校的活动开展“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活动。例如学校每年举办的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英语节、体育节、大课间活动等。学生亲自参与,将这些美好的校园生或用校史馆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