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测试卷.docx

上传人:鹿哥 文档编号:3949710 上传时间:2020-12-0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测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测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测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测试卷.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于七世纪在阿拉伯半岛上诞生,伊斯兰教历元年是( ) A. 620年 B. 621年 C. 622年 D. 623年2.人类早期文明大多兴起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主要文明成果归属错误的是( ) A. 尼罗河流域金字塔 B. 两河流域伊斯兰教C. 印度河流域种姓制度 D. 黄河流域甲骨文3.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体现日本这一特色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大化改新 C. 奴隶制民主政治 D. 种姓制度4.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

2、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了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了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A. 实行贵族世袭制 B. 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 分封贵族为诸侯 D. 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5.中世纪对加强亚、非、欧三洲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起了巨大作用的是( ) A. 各国政府使节 B. 阿拉伯商人 C. 伊斯兰教传教者 D. 基督教会6.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社会过渡的事件是( )A. 庄园的出现 B. 武士阶层的出现 C. 大化改新 D. 幕府统治的建立7.世界三大宗教各有其教义,但往往为封建统治者所利用的则是( ) A. 众生平等 B. 忍受苦难,放弃斗争 C. 教徒皆兄弟 D. 人死后灵

3、魂升入天堂8.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 战后社会改革 B. 实行幕府统治 C. 建立法西斯专政 D. 大化改新9.生活中我们常用1,2,3,4,5来计数,对这种计数法曾有过重大贡献的是( )古代阿拉伯人 古代埃及人 古代印度人 古代希腊人A. B. C. D.10.穆罕默德在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创教之初穆罕默德在什么地方传教( ) A. 麦加 B. 麦地那 C. 耶路撒冷 D. 巴格达11.关键词:遣唐使、政变、革新。日本社会进入( ) A. 部民制社会 B. 奴隶制

4、社会 C. 封建制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12.“日出之处的国家”的指:( )A. 中国 B. 日本 C. 朝鲜 D. 英国13.大化改新时日本在位的天皇是( ) A. 明治 B. 孝德 C. 裕仁 D. 德仁14.在阿拉伯半岛统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宗教是( )A. 佛教 B. 基督教 C. 伊斯兰教 D. 犹太教15.要想了解中世纪阿拉伯世界的有关历史,可以参阅下列哪部书籍?( )A. 天方夜谭 B. 荷马史诗 C. 大唐西域记 D.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二、材料分析题16.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第

5、四:兵制方面,京师设置五卫府,地方设国团,公民服兵役,废除贵族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 世界古代史资料选辑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什么改革?是向哪个国家学习的? (2)请你列出此次改革的两位代表性人物? (3)这次的改革对该国历史上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4)从该国这次改革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想或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17.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之后,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日本与阿拉伯的历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亚洲中古时期的历史状况。请你探究两国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日出之国】活动一:请你仔细阅读,找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改正。656年元旦,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进

6、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2)大化改新的内容包括:政治上建立以大王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地方派官治理。 (3)穆罕默德在犹太教、基督教和本民族原始信仰的基础上,创立了新东正教。 (4)活动二:请你辨析史料: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活动二的材料反映了哪一事件?该事件有何重大影响?(5)【新月之乡】观察图片:632年之前的阿拉伯的领土是由谁来完成统一的?他借助了哪一宗教?(6)

7、他是怎样完成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的? 18.阅读下列材料: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田令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受田农民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设国、郡、里,废除世袭贵族的特权和称号。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国何时的什么历史事件?(2)从经济改革措施上看,当时土地属于谁所有?(3)从上述材料中概括出此历史事件的内容。(4)结合所学中国史谈谈该国为什么效法中国唐朝制度进行改革?附: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 【解析】伊斯兰教: 622年在阿拉伯

8、半岛兴起。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的创建者,被奉为“先知”、天神安拉的使者。622年定位伊斯兰教历元年,选C点评:考查伊斯兰教历元年2.【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是公元前18世纪巴比伦国王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伊斯兰教是七世纪由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创立的。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文明的有关内容。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日本的大化改新。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改革势在必行。7世纪中期,新上台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开始。ACD和日本无关。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9、。学生要掌握日本大化改新是模仿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4.【答案】B 【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大化改新在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辨析能力。5.【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阿拉伯商人对于中古世纪创造的阿拉伯文化融合沟通中西方文化交流起到重大作用,B项符合题意;中世纪世界各国交流并不频繁;伊斯兰教传教者对于阿拉伯地区的发展统一起来很多作用;基督教会是欧洲的精神领袖。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考古代文化交流的史实,考查学生基础。解答本题,要牢牢掌握基础知识。6.【答案】C 【

10、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日本大化改新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大化改新既欧化又汉化,欧化是指向西方学习,汉化是指在大化改新中日本仿效隋唐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进行了政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废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的措施,这些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能看到隋唐政治和经济制度的痕迹,A项是西欧社会的特征,B项是日本统治阶级最低的一层,D项是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本题选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概念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重要的一次改革措施,这次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到19世纪中期,为了应对民族危机又进行了明治维

11、新,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俄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后来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对于这两次改革,同学们要从其背景,措施,性质,影响等方面进行识记和掌握。 7.【答案】B 【解析】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它们宣传的“忍受苦难,放弃斗争”的教义,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利用,所以封建统治者支持宗教,故选B。【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世界三大宗教教义的认识。8.【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六七世纪的日本非常混乱,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大化改新,通过改革,使日本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了日本大化改新的有关知

12、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大化改新的时间、背景、内容和影响。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阿拉伯数字的相关史实。根据课本所学,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生活中我们常用1、2、3、4、5来计数”指的是阿拉伯数字。最初是印度人发明的,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了阿拉伯数字的有关知识,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古代印度人,不是阿拉伯人。10.【答案】A 【解析】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麦

13、加贵族担心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A项麦加是穆罕默德创教之初传教的地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相关知识。11.【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日本在中国唐朝时期通过政变,由新上台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是为大化改新,此此改革通过派遣遣唐使学习唐朝文化,模仿隋唐制度进行改革,使处于奴隶社会的日本过渡到封建社会,C项符合题意;部民制度是大化改新前的日本实行的制度,此时日本仍是一个奴隶社会;日本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革是近代的明治维新;ABD均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

14、,注意准确识记大化改新的影响。本题难度适中。12.【答案】B 【解析】日本有日出国家之称。点评:考查日本的称号。13.【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646年日本孝德天皇在位时进行改革,称为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日本开始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B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14.【答案】C 【解析】在阿拉伯半岛统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宗教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

15、成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伊斯兰教。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15.【答案】A 【解析】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文学的代表,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东方古国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面貌。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均是其中脍炙人口的名篇。要想了解中世纪阿拉伯世界的有关历史,可以参阅天方夜谭。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方夜谭。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

16、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二、材料分析题16.【答案】(1)日本,大化改新;中国隋唐。(2)孝德天皇、中大兄王子。(3)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为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等等。(4)要点:要善于学习外来先进的事物,改革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我们要勇于创新,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等。 【解析】(1)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曾经效仿隋唐进行过大化改新. 大化改新的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2)中大兄皇太子和中臣镰足在645年发动了

17、政变. 中大兄王子和中臣镰足就以新立的孝德天皇为表,实施改革。646年,日本为学习中国隋唐的制度,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实行改革,历史上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是日本由奴隶社会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的标志。(3)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646年日本曾经效仿隋唐进行过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通过这次改革,日本开始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为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4)大化改新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正是由于这场改革,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它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

18、建社会的过渡。从该国这次改革的学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要善于学习外来先进的事物,改革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我们要勇于创新,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等。17.【答案】(1)错误:656年;改正:646年。(2)错误:大王;改正:天皇;错误:地方派官;改正:中央派官。(3)错误:新东正教;改正:伊斯兰教。(4)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5)穆罕默德;伊斯兰教。(6)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他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将阿拉伯部落团结在一起,完成了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统治者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进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是在

19、646年。因此错误:656年;改正:646年。(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新的内容包括: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因此错误:大王;改正:天皇;错误:地方派官;改正:中央派官。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在犹太教、基督教和本民族原始信仰的基础上,创立了伊斯兰教。因此错误:新东正教;改正:伊斯兰教。(4)根据活动二的材料“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32年之前的阿拉伯的领土是由穆罕

20、默德来完成统一的。他借助了伊斯兰教。(6)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后来被迫迁到麦地那,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完成了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故答案为:(1)错误:656年;改正:646年。(2)错误:大王;改正:天皇;错误:地方派官;改正:中央派官。(3)错误:新东正教;改正:伊斯兰教。(4)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5)穆罕默德;伊斯兰教。(6)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他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将阿拉伯部落团结在一起,完成了创立宗教和建立统一国家的双重历史使命。18.【答案】(1)日本,646年,大化改新。(2)土地属于国家。(3)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向他们收取赋税,农民死后土地上交国家。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废除贵族世袭制。(4)因为中国唐朝政治、经济、文化先进,是当时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日本许多留学生接受了中国先进的文化,决定效法中国唐朝制度改革。【解析】大化改新(646年)背景:国际:中国隋唐的统一、繁荣和强盛;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主持者:孝德天皇;主要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