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练习.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39380604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8.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复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一轮复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练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高考一轮复习遗传与进化创新+素养限时练【通用版】1.研究发现某植物品种存在配子部分不育的情况,这种不育机制与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有关。已知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植株乙的基因型为aabb,Aa杂合子所产生的含a的雌配子不育;Bb杂合子所产生的含b的雄配子不育。甲、乙杂交得到F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B.F1自交,产生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BB:AABb:AaBb:AaBB=2:1:2:1C.植株乙的双亲的基因型只可能是aabb、aaBb、AabbD.由于上述配子不育情况的存在,F

2、1自交过程中无基因重组现象2.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对a、B对b为完全显性,2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紫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花色呈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无法继续表达。纯合的紫色和黄色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获得F2,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 自然界中,该植物开白花个体的基因型共有5种,紫花色和黄花各有2种B.若F1与F2中某白花个体杂交,F3中出现三种花色,可以确定该白花的基因型C.若检测F2中的黄色个体是否是为纯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让其自交D.F2开白花个体中,纯

3、合子占1/53.兔子的甲性状与乙性状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让若干甲性状兔子相互交配,所得F1中甲性状兔:乙性状兔=15: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其亲本兔中纯合子占1/2 B.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让F1自由交配,则所得F2中乙性状出现的概率不变C.若该性状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F1甲性状兔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比例可能占4/15D.若该性状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让F1中双显性的甲性状兔与乙性状兔杂交,则所得F2中乙性状兔占1/254.致死基因的存在可影响后代的性状分离比。现有基因型为

4、AaBb的个体,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但具有某种基因型的配子或个体致死。不考虑环境因素对表型的影响,若该个体自交,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若后代分离比为6321,则可能是某一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B.若后代分离比为5331,则可能是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个体致死C.若后代分离比为411,则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D.若后代分离比为7311,则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5.彩椒有绿椒、黄椒、红椒三种类型,其果皮色泽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当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彩椒为绿色,当每对等位基因都不含显性基因时彩椒为黄色,其余基因型的彩椒为红色。现用三株彩椒进行如下

5、实验:实验一:红色绿色绿色:红色:黄色=9:22:1实验二:绿色黄色绿色:红色:黄色=1:6:1对以上杂交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控制彩椒果皮色泽的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自由组合定律B.实验一子代中绿色个体纯合子比例为0C.实验一亲本红色个体隐性基因有4个D.实验二子代中红色个体可能的基因型有4种6.鲜食玉米颜色多样、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用两种纯合鲜食玉米杂交得F1,F1自交得到F2,F2籽粒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非甜:紫色甜:白色非甜:白色甜=27:9:21:7。已知这两对性状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紫色与白色性状的遗传并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亲本性状的表现型不可

6、能是紫色甜和白色非甜C.F2中的白色籽粒发育成植株后随机受粉,得到的籽粒中紫色籽粒占8/49D.将F2中的紫色甜玉米种植,开花时能产生4种花粉,比例为1:1:1:17.果蝇的红眼与紫眼受基因D、d控制,灰体与黑檀体受基因H、h控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取A、B两个培养瓶,选取红眼黑檀体雌果蝇和紫眼灰体雄果蝇若干放入A培养瓶中,再选取紫眼灰体雌果蝇和红眼黑檀体雄果蝇若干放入B培养瓶中,分别置于常温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两瓶内F1果蝇均表现为红眼灰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眼与紫眼是果蝇眼色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_,控制该眼色的基因位于_(填“常”、“X”或“Y”)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2)放

7、入A瓶的红眼黑檀体基因型为_,B瓶内羽化的F1果蝇基因型为_。(3)将A瓶中的F2红眼灰体雄果蝇与B瓶中的F2紫眼灰体雌果蝇移入新的培养瓶内培养,一段时间后,所得后代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4)观察发现各代果蝇的翅型均为直翅,但在连续繁殖中偶尔出现一只裂翅雄果蝇。将其与直翅雌果蝇杂交,后代出现若干裂翅与直翅的雌雄果蝇。选用灰体裂翅雌果蝇与黑檀体直翅雄果蝇杂交,F1果蝇中灰体裂翅194只、灰体直翅203只;选用F1灰体裂翅雌果蝇与黑檀体直翅雄果蝇杂交,F2果蝇中灰体裂翅164只、黑檀体直翅158只。据此推测,控制翅型的基因与体色的基因的位置关系最可能是_,而F2只出现两种表现型的原因_。(

8、5)将裂翅雌雄果蝇分成多组杂交,发现其中大多数杂交组合获得的子代中裂翅占2/3,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在观察中,偶尔发现有一个组合的子代均为裂翅,让这组子代裂翅雌雄果蝇继续杂交,所得后代仍均为裂翅,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8.水稻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花为两性花。现有四个水稻浅绿叶突变体W、X、Y、Z,这些突变体的浅绿叶性状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导致。回答下列问题:(1)进行水稻杂交实验时,应首先将未成熟花的全部_除去,并套上纸袋,此植株作为_。若将W与野生型纯合绿叶水稻杂交,F1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2)为判断这四个突变体所含的浅绿叶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育种

9、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杂交组合及F1叶色见下表。实验分组杂交组合F1叶色第1组W X浅绿第2组W Y绿第3组W Z绿第4组X Y绿第5组X Z绿第6组Y Z绿实验结果表明,W的浅绿叶基因与突变体_的浅绿叶基因属于非等位基因。为进一步判断X、Y、Z的浅绿叶基因是否在同一对染色体上,育种人员将第4、5、6三组实验的F1自交,观察并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不考虑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互换,预测如下两种情况将出现的结果:若突变体X、Y、Z的浅绿叶基因均在同一对染色体上,结果为_。若突变体X、Y的浅绿叶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Z的浅绿叶基因在另外一对染色体上,结果为_。9.某二倍体两性花植物,自然状态下该植

10、物开花后完成传粉过程,既可进行同一植株的自交过程,又可进行不同植株间的杂交过程。该植株雄蕊的发育受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E基因可控制雄蕊的发育与成熟,使植株表现为雄性可育;e基因无此功能,使植株表现为雄性不育。请回答下列问题:(1)农业生产中为培育该植物的无子果实,常常在该植物的柱头上涂抹生长素,该过程通常采用基因型为_个体作为材料,原因是_。(2)为在开花前区分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植株,科研工作者以基因型为Ee的植株为材料将一个花瓣色素合成基因R导入到E、e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但不确定R与哪个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进一步研究发现花色深度与R基因的数量有关,两个R基因表现为红色,一个R基因

11、表现为粉色,没有R基因则表现为白色。为确定R基因与E、e基因的关系,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_,则说明R与E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反之则说明R与e在同一条染色体上。(3)经研究发现该种植株的基因家族存在一类“自私基因”,可通过“杀死”不含这类基因的配子来改变分离比例。如F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2/3不含该基因的雄配子。若将基因型为EeFf的亲本植株甲(如图)自交获得F1,F1随机传粉获得F2,(不考虑互换)则F1中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植株的比例为_,F2中雄性不育植株出现的概率为_。10.图一表示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遗传情况,图二为基因控制该植物花色性

12、状的方式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该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应在花未成熟时对_(填“母本”或“父本”)进行去雄,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要套袋,目的是_。(2)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3)让F2中的蓝花植株进行自交,则理论上子代蓝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4)现有一纯合白花植株,为了确定其基因型,请设计一代杂交实验,并预测实验结果(假设除了待测的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未知外,其他可供杂交实验的各种纯种花色植株的基因型都是已知的)。实验设计:_。结果预测:_。(5)西葫芦是一种雌雄异花同株的植物,其皮色性状中的黄皮基因(M)对绿皮基因(m)为显性,但有白皮显性基

13、因(W)存在时,基因M和m都不能表达。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西葫芦皮色能稳定遗传的植株的基因型共有5种B.基因型为mmW_的西葫芦由于没有M基因,所以表现为白色C.基因型为Mmww与基因型为mmWw的植株测交,后代有3种表现型D.基因型为MmWw的西葫芦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3:4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植株甲的基因型为AABB,植株乙的基因型为aabb,二者交配,产生的F1的基因型为AaBb,结合题中信息单独分析,Aa自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1,Bb自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14、BB:Bb=1:1,综合来看,F1自交,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B错误;植株乙的基因型为aabb,是由基因型为ab的雌、雄配子结合形成的,由于Aa杂合子所产生的含a的雌配子不育,Bb杂合子所产生的含b的雄配子不育,则植株乙的双亲的基因型只可能是aabb、aaBb、Aabb,C正确;F1自交过程中存在基因重组现象,D错误。2.答案:B解析:A_B_、aabb.纯合的黄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紫色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A.白色个体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共5种,黄色个体基因型有AAbb

15、、Aabb共2种,紫色个体基因型有aaBB、aaBb共2种,A正确;B、由分析可知,F1基因型为AaBb,F2中白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aabb,若F1与F2中AaBb、Aabb、aaBb白花个体杂交,F3中均出现三种花色,故不能确定该白花的基因型,B错误;C、若检测F2中的黄色个体即A_bb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若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则黄色个体为纯合子;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黄色个体为杂台子,C正确;D、由分析可知,F1基因型为AaBb,F1自交F2中白色个体基因型及比例为9/16A_B_、1/16aabb,其中1/16AABB、1/16aabb是纯合子,白色纯合子占

16、白色个体的2/10=1/5,D正确。故选B。3.答案:D解析:A、让若干甲性状兔子相互交配,所得F1中甲性状免:乙性状兔=15:1,说明甲性状对乙性状为显性,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F1中乙性状(a)占1/16,则可知亲本中a的基因频率占1/4,A的基因频率占3/4,亲本都是甲性状,基因型为AA、Aa,当亲本中基因型及比例为1/2AA,1/2Aa,计算基因频率A=3/4,a=1/4,则子代AA=9/16,Aa=6/16,aa=1/16,即子代甲性状:乙性状=15:1,A正确;B、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由A可知,F1中的基因频率A=3/4,a=1/4,F1自由交配,基因频率不变,所以

17、F2中的乙占比也不变,B正确;C、若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并设两对等位基因为A/a,Bb。则甲性状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其自由交配得到的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l:2:1:2:4:2:1:2:1,又知甲性状:乙性状=15:1,说明只有aabb为乙性状,所以F1中甲性状的果蝇占15/16,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4/16,因此,F1甲性状果蝇中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占4/15,C正确;D、若该性状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C项解释可知,F1中双显性的甲性状兔的基因型及比例分别为1AABB、2AABb、2Aa

18、BB、4AaBb,若这些个体与乙性状兔杂交,则所得F2中乙性状兔占4/91/4=1/9,D错误。故选D。4.答案:B解析:A、后代分离比为6321,与A_B_A_bbaaB_aabb=9331对照可推测可能是某对基因显性纯合致死,A正确;B、后代分离比为5331,只有双显中死亡四份,可推测可能是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导致双显性状中少4份,B错误;C、若基因型为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则子代aabb死亡,且Aabb、aaBb各死亡一份,子代A_B_aaB_A_bb=822,即分离比为411,C正确;D、由于子二代A_B_aaB_A_bbaabb=7311,与9331相比,A_B_少

19、了2,A_bb少了2,最可能的原因是Ab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D正确。故选:B。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应用。根据题意可知果皮色泽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B、b、C、c表示,绿色的基因型为A_B_C_,黄色的基因型为aabbcc,其他基因型为红色。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实验二中绿色黄色绿色:红色:黄色=1:6:1,相当于测交,说明控制彩椒果皮色泽的三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实验一中子代有黄色,说明亲代绿色的基因型为AaBbCc,根据子代绿色所占比例为9/32(3/43/41/2)可知,亲代红色基因型中两对等位基因各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对等位基因为

20、隐性纯合,可能为aaBbCc、AabbCc或AaBbcc,因此实验一子代中绿色个体中不可能存在纯合子,纯合子比例为0,B正确;实验一亲本红色个体基因型可能为aaBbCc、AabbCc或AaBbcc,隐性基因有4个,C正确;实验二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Ccaabbcc,则子代的基因型共有8种,其中绿色的基因型为AaBbCc,黄色的基因型为aabbcc,红色个体的基因型有6种,D错误。6.答案:C解析:根据F2中紫色:白色=9:7,说明籽粒的颜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等位基因控制,即粒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根据F2性状分离比可知,F1为AaBbCc,则亲本基因型可能是AABBcc、

21、aabbCC,故亲本表现型可能是紫色甜和白色非甜,B错误;F2中的白色籽粒的基因型为2/7Aabb、2/7aaBb、1/7AAbb、1/7aaBB、1/7aabb,若发育成植株后随机受粉,则该群体中配子的比例为Ab:aB:ab=2:2:3,则在随机交配的情况下,得到的籽粒中紫色籽粒的比例为2/72/7+2/72/7=8/49,C正确;F2中的紫色籽粒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比例为1:2:2:4,F2中甜玉米的基因型为cc,则甜玉米只能产生一种配子c,显然F2中的紫色甜玉米种植,开花时能产生4种花粉,比例为ABc:Abc:aBc:abc=4:2:2:1,D错误。7.答案:

22、(1) 相对性状; 常; A培养瓶中红眼雌果蝇和紫眼雄果蝇的杂交,与B培养瓶中紫眼雌果蝇和红眼雄果蝇的杂交,形成正交和反交,且两瓶内F1果蝇均表现为红眼灰体,结果一致,所以控制该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 DDhh;DdHh(3)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紫眼灰体:紫眼黑檀体=16:2:8:1(4)控制翅型的基因与体色的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选用F1灰体裂翅雌果蝇是双杂合子,控制裂翅的基因与灰体色的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控制直翅的基因与黑檀体色的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只形成两种配子。(5) 裂翅对直翅为显性,雌亲本与雄亲本基因型相同,都是裂翅杂合子; 裂翅对直翅为显性,

23、雌亲本与雄亲本基因型相同,都是裂翅纯合子解析:(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眼与紫眼是果蝇眼色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A与B两个培养瓶中的杂交相当于正交与反交,且两瓶内F1果蝇均表现为红眼,判断眼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2)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红眼对紫眼为显性,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且眼色与体色两对相对性状满足自由组合定律,所以放入A瓶的红眼黑檀体基因型为DDhh;再由亲本推测子代可知B瓶内羽化的F1果蝇基因型为DdHh。(3)A瓶中的F2红眼灰体雄果蝇与B瓶中的F2紫眼灰体雌果蝇移入新的培养瓶内培,进行的是自由交配,用配子法,根据(3)题意分析可知,后代中雌果蝇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6

24、DH(红眼灰体)、2Dhh(红眼黑檀体)、8ddH(紫眼灰体)、1ddhh(紫眼黑檀体)。(4)根据(4)题意分析可知,裂翅对直翅为显性,灰体基因与裂翅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黑檀体基因与直翅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满足连锁遗传,观察发现各代果蝇的翅型均为直翅,但在连续繁殖中偶尔出现一只裂翅雄果蝇。由于F1灰体裂翅雌果蝇是双杂合子,减数分裂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产生两种配子,所以F2只出现两种表现型。(5)根据(4)题意分析可知,裂翅对直翅为显性,当亲本都是裂翅(为显性杂合子)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将会发生性状分离,获得的子代中裂翅占2/3;当亲本都是裂翅(为显性纯合子)雌雄果蝇杂交,后代将会稳定遗传,

25、获得的子代全部为裂翅。 8.答案:(1)雄蕊 母本 绿叶:浅绿叶=3:1 (2)Y、Z 三组均为绿叶:浅绿叶=1:1 第4组绿叶:浅绿叶=1:1;第5组和第6组绿叶:浅绿叶=9:7 解析:(1)水稻为雌雄同株两性花,利用水稻进行杂交时,应先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防止自花受粉),并套袋,防止外来花粉干扰;若将浅绿叶W(隐性纯合)与野生型纯合绿叶水稻杂交,F1为杂合子,自交后代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叶:浅绿叶=3:1。(2)分析表格:W、X、Y、Z均为单基因隐性突变形成的浅绿叶突变体,第1组W、X杂交,F1仍为浅绿叶,说明W和X为相同隐性基因控制;第2组W、Y杂交,第3组W、Z杂交,F1均表

26、现绿叶,说明W的浅绿叶基因与Y、Z不是同一基因,即属于非等位基因。设W(X)的浅绿叶基因为a,Y的浅绿叶基因为b,Z的浅绿叶基因为c,当任何一对隐性基因纯合时就表现为浅绿叶。若突变体X、Y、Z的浅绿叶基因均在同一对染色体上,则第4组为X(aaBBCC)Y(AAbbCC),F1基因型为AaBbCC,F1产生的配子为aBC、AbC,自交后代F2为1aaBBCC(浅绿叶)、1AAbbCC(浅绿叶)、2AaBbCC(绿叶),即绿叶:浅绿叶=1:1;同理第5组和第6组的结果也是绿叶:浅绿叶=1:1。若突变体X、Y的浅绿叶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Z的浅绿叶基因在另外一对染色体上,则第4组为X(aaBBCC)

27、Y(AAbbCC),结果与上一小问X、Y、Z的浅绿叶基因均在同一对染色体上时相同,即绿叶:浅绿叶=1:1;第5组为X(aaBBCC)Z(AABBcc),F1基因型为AaBBCc,F1产生配子时,A、a和C、c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产生4种配子,自交后代F2符合9:3:3:1,由于何一对隐性基因纯合时就表现为浅绿叶,则F2的表现型为绿叶:浅绿叶=9:7;第6组为Y(AAbbCC)Z(AABBcc),F1基因型为AABbCc,F1产生配子时,B、b和C、c可以进行自由组合,F2结果与第5组相同,即绿叶:浅绿叶=9:7。9.答案:(1)ee;该基因型植株雄性不育,在培育无子果实前无需去雄(2)该转基因植

28、株自交,若子代中雄性不育植株全为白花)(3)71;3/68解析:(1)农业生产中为培育该植物的无子果实,常常在该植物的柱头上涂抹生长素,该过程通常采用基因型为e个体作为材料,原因是该基因型植株雄性不育,在培育无子果实前无需去雄。(2)根据题意分析,基因型为EE、Ee的植株可以产生可育花粉,基因型为ee的植株花粉不育。如果M与E在同一染色体上,则EeRr产生ER配子和er两1种配子,自交后代1/4EERR(可育红色)、1/2EeRr(可育粉色)、1/4eerr(不可育白色);如果e与R在同一染色体上,则EeRr产生eR配子和Er两种配子,自交后代1/4eeRR(不可育红色)、1/2EeRr(可育

29、粉色)、1/4EErr(可育白色);因此为确定R基因与E、e基因的关系,可让该转基因植株自交,若子代中出现雄性不育植株全为白花的现象,则说明E与R在同一染色体上,反之则说明e与R在同一染色体上。(3)分析题干,F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2/3不含该基因的雄配子,因此,基因型为EeFf的植株产生的雄配子比例为3/4EF和1/4ef。若将基因型为EeFf的亲本植株甲(如图)自交获得F1,EeFf亲本能产生雌配子1/2EF,1/2ef,产生雄配子3/4EF,1/4ef,自交得到的F1中,3/8EEFF,1/2EeFf,1/8eeff,根据题意,基因型eeff植株不育,F1中雄

30、性可育株不育株的比例为71;F1能产生的雌配子是5/8EF,3/8ef,能产生雄配子EFef=(1/7+4/71/2)(4/71/21/3)=152,F2中雄性不育植株(基因型为eeff)出现的概率为3/82/17=3/68。10.答案:(1)母本;避免外来的花粉干扰(2)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为“9:3:3:1”的变式(3)3/5(4)选择纯合蓝花植株与待测纯合白花植株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若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代全开蓝花;若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代全开紫花(5)A解析:(1)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利用其进行杂交实验,应在花未成熟时对母

31、本进行去雄。为了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要套袋处理。(2)图一显示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说明F1紫花植株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从而说明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F2中蓝花植株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1/3AAbb、2/3Aabb,进行自交,子代蓝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2/3)(1/4)/1/3+(2/3)(3/4)=3/5。(4)分析图二可知: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纯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而纯合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可见,为了确定一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

32、,可选择纯合蓝花植株与待测纯合白花植株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如果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全开蓝花;如果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全开紫花。(5)由题意可知,控制西葫芦皮色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M_ww为黄皮,mmww为绿皮,_ _W_为白皮。西葫芦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有MMww,mmww,mmWW,MMWW,MmWW,共5种,A正确;基因型为mmW_的西葫芦,由于有W基因所以表现白色,B错误;基因型为Mmww与mmWw的个体交配属于杂交,而非测交,C错误;基因型为MmWw的西葫芦个体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M_W_(白色):M_ww(黄色):mmW_(白色):mmww(绿色)=9:3:3:1,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黄色:绿色=12:3:1,D错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