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肉牛产业发展模式研究_陈涛.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3903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819.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肉牛产业发展模式研究_陈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江西省肉牛产业发展模式研究_陈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肉牛产业发展模式研究_陈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肉牛产业发展模式研究_陈涛.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W . i ABSTRACT . II tlf S . 1 1 问 题 提 出 .1 1.1肉牛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 .1 1.2研宄的背景 .2 2国内外肉牛产业研宄进展 .2 2.1国内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2 2.2国外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4 3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模式研宄进展 .5 4论文研宄方法及技术路线 .8 5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9 第二章江西省肉牛产业的基本概述 .11 1江西省的基本概述 .11 2江西省的肉牛产业的基本情况 .12 3江西省肉牛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分析 .16 第三章江西肉牛产业发展环境及发展态势分析 .18 1基于 PEST分析法对江西省肉牛产业发展的宏

2、观环境分析 .18 2基于波特五力分析法对江西省肉牛产业发展的微观环境分析 .21 3基于 SWOT分析法对江西肉牛产业发展态势分析 .23 4江西省肉牛产业发展环境和发展态势总结 .28 第四章江西省肉牛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30 1江西省肉牛产业发展模式选择原则 .30 1.1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0 1.2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原则 .30 1.3重视肉牛产业参与者经济效益原则 .31 1.4适应外部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能力的原则 .31 2江西省肉牛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总体思路 .31 3江西省肉牛产业发展模式选择分析 . 32 第五章江西省肉牛产业发展模式实证分析

3、一一 以高安市为例 . 35 1高安市肉牛产业发展环境 . 35 2高安市肉牛产业发展模式实施情况实证分析 . 37 2.1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实证分析 . 37 2.2合作组织型发展模式实证分析 . 39 第六章结论 . 44 参考文献 . 46 it i射 . 50 摘要 我国肉牛产业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传统的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当前农业和农 村经济活跃的重要产业,发展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发展为推动农 村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产业。近年来,肉牛生产在数量上和规模上都得到了快速的扩 张,技术不断进步,组织化不断提高,产业链不断完善。但是肉牛产业也面临着许多 前所未有的问题及前所未有的

4、挑战,主要表现为牛肉质量低下,肉牛业结构不合理, 肉牛个体生产能力低,生态和环境保护压力越来越大等方面。当前我国肉牛产业正处 于重要的转型时期,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对肉牛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以及产业效益的 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 PEST分析法和波特五力分析法对江西省肉牛产业发展的宏观和微观环 境进行了分析;并采用 SWOT分析方法对江西肉牛发展态势进行了研宄,分析出了 江西省具有区域优势,词草资源丰富,肉牛存栏充足,同时江西省肉牛产业单一,没 有对牛肉进行多元化开发,牛肉品质不好,品牌概念不强,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规模 化程度低。因此,江西肉牛产业要转型就必须创新,改变现有的生产模式和经

5、营模式, 应该利用经济和政策杠杆对江西省肉牛产业进行产业化和生态化发展。因此,选择了 应以种草养牛为基础 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和以组织带动型产业化经营形成的合作组 织型发展模式的两种发展模式予以研究。 通过对江西省高安市的两种肉牛产业发展模式分别对发展环境和实施情况进行 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 1)发展环境实证分析结果:高安市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 优越,肉牛产业基础好,同时政府在牛源建设、品种改良、产业组织、金融服务、饲 草资源的开发和养殖技术等方面进行扶持,为高安市提供了产业化和生态化发展肉牛 产业的良好环境。 ( 2)实施情况实证分析结果: 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南 方雨量充沛,光照充

6、足,牧草产量高的优势,通过 种草与养牛的结合,牧草的潜在效 益就能有效地转化和增值,并且以沼气为纽带,形成了一个各个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 生态环保低碳。因此,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在江西省值得推广,而且完全可行。 合作 组织型发展模式:通过合作社农户建立合作关系,统一牛源采购、肉牛外销、牛词料 加工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工作,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养殖户抗风险的能力, 形成利益共同体构成了 “ 利益均沾,风险共担 ” 的局面,有利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合作组织型发展模式在江西省值得推广,而且完全可行。 关键词:江西省;肉牛产业;发展模式;发展战略 I ABSTRACT Chinas beef ca

7、ttle industry is undergoing tremendous change, from the traditional household sideline to current prospering agricultural and economic activity, becoming an important industry that promotes agricultural efficiency, farmers incomes and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in the rural areas. In recent years,

8、 beef cattle production has been seen a rapid expansion in the number and scale, with husbandry technology,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industrial chain continuing to progress. But the beef cattle industry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mainly for low-quality beef problem, irrational industry s

9、tructure and increasing pressure i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inas beef cattle industry is at an important transition, thus an appropriate commercial mode being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ustain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beef cattle industry and enhance industrial efficiency. By

10、using PEST analysis and Porters five forces analysis method, we analyzed macro-and micro-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the beef cattle industry in Jiangxi Province; SWOT method has been applied to evaluate economic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eef catt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Jiangxi Province, an

11、d we found that Jiangxi had rich forage crop resources, sustained sufficient cattle stocks, and gained regional edge for its close to the coastal developed areas; However, duo to less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n consumption, beef cattle industry in Jiangxi province remained monotonous cattle manufact

12、ure style. Meanwhile, lack of high quality cattle breeds made it hard to build such famous beef brands that could help establish a positive and large-scale market, therefore forcing current backwar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o escalate. In conclusion, first, only with leverage of financial and polic

13、y support towards economy-scalable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development of beef cattle industry would Jiangxi province change the existing mode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pattern. Based on up-to-date facts, we did research about effects on beef cattle industrilization of planting-breeding combined

14、 cyclic farming mode and leader-motivating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mode. Empirical analysis, carried out on beef cattle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s,environment and management impacts for them in Gao5an city of Jiangxi province, shows that: (1) in environment perspective: Gaoan citys superior geograp

15、hical conditions and natural resources, good beef cattle industry foundation, and government aids in breed sources construction, breed improvement,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financial services, development of forage grass resources and breeding technology improvement altogether offer Gaoan an agreeab

16、le industri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eef cattle industry; (2) in management perspective, 1) cyclic agricII model takes full advantages of abundant rainfall, sunlight and herbage yield in southern china , thus combining cattle breeding and grass planting and effectively co

17、nverting potential benefits of forage grass into additional value of beef cattle, and with methane as a bond, it can form a virtuous cycle between each industry, with a consequence in an ecologically-sustainable low-carbon economy. Circular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model, therefore, is worth promotin

18、g in Jiangxi province. 2) leader-motivating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 mode is operat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collaboration between farmer-cooperatives and leading enterprises. So farmers access to the market became such dependent on cooperative that it served farmers from calf introduction, fe

19、ed purchase, husbandry management and guidance to beef distribution to the market, which reduced susceptibility to unpredictable market because of uni-structure of family retailers. This mode results in an interest-sharing, risk-splitting community, which is favorabl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20、beef cattle industry, but also cracking benefit contradiction between farmers, enterprises and consumers. Such a win-win mode that is also feasible in Jiangxi Province needs to be promoting province-wide as well. KEY WORDS: Jiangxi province Beef cattle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Development model

21、 HI 第 一 章 前 言 当人类的袓先打猎品尝到牛肉滋味和把牛绘制在岩洞的石壁上开始,牛在人类的 生活中就开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作为财富的象征,还是作为食物、衣物以及 役力的来源,牛与人类都结下了不解之缘。 几个世纪以来,农业系统一直在不断发展与进步。肉牛产业的出现源于一种共识, 即肉牛和其他畜禽的驯化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品、纤维皮革和役力等资源。当 肉牛产业的发展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允许人们将肉牛饲养作为一种职业,而不是仅仅 生产自己所需的食物,肉牛产业的组织结构开始变得复杂化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的爆炸,己经将农业的生产能力提升到很高的程度。 肉牛产业一直面临着挑战,在当

22、下和未来都会遇到不断变化的新问题。目前,肉牛生 产者的目标是在如何创造更大的利润,这就要求生产者们对肉牛产业的基础设施、市 场定位以及经营管理方面不断的进行探索,从而找出更好的肉牛产业的发展模式,在 这个重要事业中不断展示创造力和活力。 1问题提出 1.1肉牛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 1.1.1肉牛产业是适应居民生活水平改善,改善人们膳食结构的重要产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关注自身的健康。而牛肉因其 痩肉多,脂肪少,含有人体必需的全部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 A, 正逐渐成为人们 生活的首选食品 1。近年来,在国际市场上牛肉增长的势头很快,主要表现在:产量、 贸易量和消费量

23、。据统计, 2008年世界人均牛肉消费量为 9.3公斤,美国 42.74公斤, 巴西 40.49公斤,而我国人均消费量是 4.09公斤,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远远低于发 达国家水平 2。我国人口多,要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差额是很大的。随着国人健康消 费意识的提高,更加加剧了这一矛盾。目前我国牛肉消费量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肉类, 牛肉在中国肉类消费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肉类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人们的饮食 结构正在发生变化。 1.1.2肉牛产业是消化和吸纳农作物秸杆,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牛是草食动物,作为节粮型动物能充分利用不能为人类所直接利用的青粗饲料和 农副产品,转变为人类生活所必需的奶和肉

24、,不与人争粮食 3。根据有关实验研宄, 牛对粗纤维的消化率可达 50%90%,而其他动物如猪、马等只有 3%25%4。每年 农区产生大量农作物秸杆,若没 有进行合理利用开发,将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近年来,每当农作进入收获季节时,在部分农区都会发生大量燃烧秸秆的现象,一方 面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宝贵资源的巨大浪费。因而秸秆养牛则是 1 充分利用肉牛生长习性,将农作秸秆实施资源化利用,产生的牛粪又可以发沼气,沼 液又可以还田,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所以肉牛 产业是实现畜牧业循环经济的重要而有效方式 5。 1.1.3肉牛产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和扩大对外

25、贸易,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在众多家畜中,肉牛产肉量较高,且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牛的皮,毛,角,骨, 内脏,血液等副产品均为轻工业和医药的原料,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物资 6。牛产品 的开发有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促进民族工业和外贸事业的发展。牛的产品出口, 能扩大对外贸易,换回外汇和先进技术与设备,支援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可 为世界乳和肉的供求平衡作出重要贡献。因此,肉牛产业能够提供工业原料加工成产 品出口创汇,为农民增添一个提高收入的产业。 1.2研宄的背景 牛是一种有 多用处的家畜,既能役用,又能供肉用和乳用,经济价值很高。世界 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都很重视肉牛业的发展 7。肉牛产业是欧美

26、等发达国家现代农业 中的一个重要产业,为发达国家的居民改善食品营养结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做出了 重要贡献。国家“ 十五 ” 计划 ( 2001-2010) “ 农业科技发展计划 ” ,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畜 牧业,畜牧业的重点放在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养牛业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牛种丰 富,牛遍及全国,但专业化生产肉牛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上没有形成肉牛 产业,肉牛都由耕牛淘汰提供 8。因此,使得我国肉 牛生产效率比较低。随着农业产 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肉牛产业发展的很快,肉牛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各地也形成 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但是同时又出现很多问题,有地方常常照搬国外成功经验,造成 水土不服,对

27、肉牛产业发展造成了阻碍。因此,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扬长避短,发 挥优势资源和区域优势,建立适合当地的肉牛生产模式。 江西省发展肉牛产业具有光热雨水适宜、草山草坡资源丰富、土地成本低廉、牛 肉价格较高、区位优势靠近沿海发达的消费市场等优势,因此,江西肉牛产业发展潜 力巨大。2007年,江西省人民政府就提出了关于促进畜 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 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突出发展牛羊等节粮型草食家畜,加 快草食家畜生产基地建设 9。但肉牛品种原始、养殖技术落后、蛋白质饲草短缺、产 业链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江西肉牛产业的发展。因此,十分有必要对江西省肉牛 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科学定位,从而

28、在理论和现实上指导江西省肉牛产业的发展,进而 为当地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2国内外肉牛产业研宄进展 2.1国内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2.1.1养殖区域的战略转移 张存根 ( 1997)对我国肉牛的区域分布及变化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基本结论是我 2 国的肉牛生产己由牧区向农区转移 1()。陈兴杰 ( 2010)认为,在山区,尤其是中国南 方有丰富的草山草坡和农业秸秆资源,大力发展优质肉牛养殖潜力巨大。而且中国南 方农业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对分散的农户农户进行组织化,更有利于实行产业化开发 肉牛产业 11。欧阳克蕙 ( 2006)也指出中国南方水热条件好,生长期长,草地生产 力高,生产潜力大;同时,南方劳力

29、、资金相对较多,科技水平较高。未来中国畜牧 业的发 展重点必将向水热条件、经营条件更好的南方农区转移 12。 2.1.2养殖规模的适度扩张 王明利 ( 2008)通过对典型地区调研的数据分析,指出我国的肉牛的养殖效益虽 然在增加,但是与畜牧业的其他产业相比还是较低 13。鄢达昆 ( 1998)认为目前我国 肉牛生产多数从业者为散户,文化科技水平低,接受科技技术能力低,农户科技意识 不强,饲养方式落后,商品意识淡薄;肉牛生产没有摆脱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饲草 有啥喂啥,营养低、耗料多、饲养周期长、良种不良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良种畜的 生产性能以及生产效益的提高 14。王晓霞 ( 2002)指出:肉

30、牛产业化经营,将有利于 我国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通过建立肉牛业内部的利益补偿机制,组成利益共 同体,促进规模经营和提高专业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可加速我国肉牛的现代化进程, 促进肉牛生产效益的提高 15。曹兵海 ( 2010)对中原肉牛带和东北肉牛带肉牛产业不 同模式的成本和效益进行了研宄,得出: “ 规模化养殖模式要比散户模式效益要高, 但是由于投资大,财务风险也大。大规模的养殖户效益主要影响因素是饲料和架子 牛 ” 16。王新刚 ( 2004)我国的肉牛主要发展趋势是适度规 模生产,提高养殖规模是 解决散户退出和成本上涨的必然选择 17。 2.1.3养殖模式的悄然改变 左玲玲 ( 20

31、00) “ 中国肉牛生产主生产是分散农户为主,中小专业户集中育肥的 肉牛养殖模式 ” 18。现在我国肉牛生产主要是以低精料进行育肥,这种方式是造成肉 牛词养周期长,肉质不好,生产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提倡进行高精料育肥。韦定尚 (2009)则认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探索低成本肉牛养殖方法,特别是开发利用 当地丰富的农作物秸杆和农副产品作为肉牛饲料资源,变废为宝,保护生态环境,降 低肉牛养殖成本意义更为重大 19。杨秉玺,刘鑫 ( 2003)大力推广种草养牛与建设养 殖小区暖棚养牛两种饲养模式,这两种模式均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切合张家川 县实际的新的饲养方式的有效实践,且此两种模式操作性强,

32、群众接受程度高,投资 小,见效快,收益周期长李吴帮等 ( 2008)针对洞庭湖滨湖地区土地资源丰富, 和拥有丰富的天然湖洲堤坝草场以及大量的粮食作物秸秆的特点,提出了 “ 湖洲模 式 ”“ 农区模式与草场农区综合模式 ” 等养殖模式 21。吴建等 ( 2011)针对我国东北地 区肉牛产业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与出现 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特色肉牛品种选 育与杂交肉牛生产两种可供选择的发展模式 22。王银钱 ( 2008)对河北省肉牛现状进 行了分析,针对稳定持续发展肉牛产业提出了建议,建议政府扶持力度应该加大,应 该提高良种的范围,建立健全育种制度体系,同事还应该注意当地原种保护。充分利 3

33、用当地资源,降低养殖成本,推行产业化发展模式,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水平 23。 2.2国外肉牛产业发展现状 肉牛产业是发展历史不长的新兴产业,由于各国的经济条件、消费习惯、历史文 化和自 然资源等不同,各国肉牛产业经历的发展过程不同。随着经济和社会进步,人 们生活的水平提高,膳食结构有所调整,对肉、蛋、奶的需求不断上升,由原来的解 决温饱向营养型转变 24。牛肉因其营养丰富口感好等特点备受消费者青睐。受市场拉 动和各国政策的推动,世界肉牛产业发展得到很到幅度提升。总体来看,发展中国家 增长快于发达国家,生产水平还是发达国家高于发展国家。由于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 平的提高,使得肉牛产业生产成本下降利

34、润増大,带动了世界肉牛产业向优质、高效 方向发展,出现以下几个特征。 2.2.1牛肉产品多元化开 发,肉牛品种向大型化方向发展 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消费者膳食结构的调整,对肉牛的质量需 求产生了变化。少脂肪、瘦肉高的牛肉市场是在欧洲的英国、意大利和法国等国家; 高脂肪的肥牛肉市场是在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等国家;适度脂肪的高档牛肉适合美洲的 美国和巴西等国市场 25。由于这些需求的变化,肉牛生产者利用杂交技术和高端生物 技术对肉牛进行培育,培育出专门化品种,以应对消费需求的变化,对牛肉产品进行 多元化开发。但是总的来看,肉牛品种方向是大型化肉牛开发。从原来小型、易肥的 英国肉牛品种向大

35、型肉牛品种转变,如法国利木赞、夏洛来和意大利的皮埃蒙特等品 种 26。主要是因为这些品种体型大、生长快、高档肉牛比例大和料肉比低等优点,备 受世界各国欢迎。 2.2.2充分利用青贮饲料和农副产品进行育肥肉牛 肉牛利用粗饲料比例约为 82.8%27,仅低于绵羊和山羊。在国外肉牛养殖过程中, 不同阶段牛喂料有很大不同,育肥牛或繁育期母牛的精料比例上升,架子牛以粗饲料 饲喂或者放牧为主,但是国外肉牛养殖的粗饲料大部分经过专业化种植的优质牧草, 在英国种植苜蓿三叶草等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占耕地的 59%,美国牧草种植面积也占 耕地面积的 20%,就在土地资源紧张的日本也有 18.6%耕地种植牧草 28。

36、同时饲草处 理技术不断进步,秸杆和牧草的应用不断增长,成为降低生产成本的一个重要手段。 2.2.3肉牛生产向集约化、工厂化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进步,产业结构越来越复杂,分工也越来越细,在世界肉牛产业也是如 此,肉牛生产过程根据肉牛生长阶段都有明确分工,如架子牛和育肥牛都有着不同的 生产分工。于此同时,分工越来越细,这些养殖分工的主体就更有可能集结当地优势 资 源进行大规模生产,世界肉牛养殖都朝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如美国 Monfort 肉牛公司饲养规模很大,每年饲养肉牛量达到 40-50万头,是美国最大规模的肉牛公 司 29,在世界上也是最大的,该公司机械化程度很高,从饲料加工开始,饲喂、

37、粪便 4 处理等面都是自动控制。 2.2.4高新技术的应用,养牛生产效益提高 肉牛产业的规模化程度提高,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而且促进企业对新技术的 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在肉牛生产过程中,生物工程技术如胚胎移植技术和转基因 等技术应用提高育种的效率,使得生产专业化品种加快;建筑技术和机械设备的应用 改善了养殖环境和减轻劳动强度 3;计算机的技术应用提高管理精确度,提高管理效 率; HACCP应用,提高牛肉质量控制,为企业减少劣质产品的风险。因此,随着技 术研究不断深入,技术不断进步,新技术将成为推动肉牛前进的主要力量。 3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模式研宄进展 3.1肉牛产业发展模式概念界定 肉牛产

38、业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产业,历史上牛一般都做为役用,在我国是解决了温 饱问题之后才有了肉牛产业的概念和肉牛品种定向培育等一系列措施 31。 随着农业结 构的变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肉牛业己经变成一个重要的产业,而且结构也越来越复 杂,肉牛产业发展模式也呈现多样化,内涵也越加丰富。 肉牛产业:简单说就是由肉牛品种选育、饲养和市场销售等环节组成的,最终的 产品要经过加工并以零售的形式给消费者。郭克志和李密林 ( 2007)指出,肉牛产业 是指具有一定区域规模和商品量,从肉牛品种繁育到肉牛饲养到产品的加工及相关产 业的形成到终端产品(畜产品和畜牧相关产品)进入市场的产业流程过程 32。美国 Thomas

39、GField在肉牛生产与经营决策这本书解释为: 肉牛生产系统对于肉牛全 部管理系统而言是一个协调运作的统一体 33。肉牛产业是由若干个不同的生产部门所 组成,它们彼此通过动物(牛)和牛制品相联系,但是各个部分也存在独立性。 发展模式:即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特定的生活场景中,也就是在自己特有的 历史、经济、文化等背景下所形成的发展方向,以及在体制、结构、思维和行为方式 等方面的特点,是世界各国家或地区在实行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对政治、经济体制及战 略等的选择 34。 肉牛产业发展模式:是由肉牛产业结构和肉牛产业布局构成的肉牛产业发展的总 统格局,由于肉牛经济活动事实上总是在一定空间展开的,加上各地

40、的资源不同、位 置差别以及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形成的发展水平的差别,使肉牛产业的区域结构为国力 分配从而成为肉牛产业发展模式的总要决定因素 35。 3.2我国肉牛产业发展模式概述 由于政策和市场的驱动,我国的肉牛产业发展模式总是试图复制西方肉牛产业来 实现肉牛产业现代化,考虑到中国自然资源和居民的消费习惯与收入等问题,中国肉 牛业发展不会仿效以美国为代表的高度集约化生产模式,也不具有采用澳大利亚放牧 模式的条件。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中国的肉牛产业发展模式必定是多样化的,以 最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并最好地满足各种类型的市场需求 36。随着我国牛肉产业的 5 发展,国内对于肉牛产业的研宄也越来越多。

41、 3.2.1我国肉牛产业发展模式分类 肉牛产业发展模式是构成要素多而复杂,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随着具体实践的 过程不断完善 37。当前,在分类研宄没有固定的标准,同时对于分类争议也很大,缺 乏系统且多数专家认同的分类。研宄人员通常基于自己的研宄方向和研宄成果来划分 分类。因此,这些分类有的地方有交叉,但又不完全相同。如下是几个比较有代表的 分类: 按区域进行划分。由于我国地域大,地域差异很大,我国通常把农业生产区 划分为农区、半农半牧区和牧区等三个区。由于区域不同肉牛产业发展模式可以大致 分为放牧和舍饲养殖模式。在牧区通常采用的是放牧饲养,半农半牧和农区通常采用 是舍饲饲养模式 38。最常见的

42、是农区的母牛 -犊牛农户生产体系、农区活牛育肥体系 和牧区放牧生产体系。 按饲料资源划分。我国现阶段肉牛饲养模式有三种情况:一 是依赖草业资源放牧饲养配合舍饲的方式;二是种草养 牛;三是农户利用秸杆等农副 产品饲养 39。 按照肉牛产业链的组成及生产者类型划分。肉牛生产主要包括种牛扩 繁、犊牛生产、架子牛生产和育肥生产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形成了肉牛产业链,根 据涉及生产链程度可以分为犊牛 -架子牛 -育肥牛、架子牛 -育肥牛 -屠宰 -销售和架子牛 -育肥牛 -屠宰等模式 4。 按照主体特点划分。肉牛生产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发展模式 : 非养牛专业户,养牛专业户和育肥场 41。 以上这些模式分类都

43、是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研宄领域和研宄角度进行划分的, 有些包含的范围比较窄,有些涵盖的范围又过于 宽泛,而模式之间也存在着交叉的现 象。客观上,肉牛业确实难以形成一个普遍适应又全面的分类标准。但笔者认为,可 结合实际的需要有步骤地、成体系地进行划分。 3.2.2我国典型的肉牛产业发展模式 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肉牛生产国家,肉牛业在我国农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 位。从以上分类中,我们可以看出肉牛产业发展模式是产业发展模式在肉牛业中的应 用,形成以下几种典型的发展模式: (1) 以肉牛业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存在于广大农区或者农牧交错区。这些地区有较好的肉牛养殖基础和农 作物生产基础,是我国在农村大力推广的高效节能型发展模式。它同时将农作物秸秆、 牛粪等有机物通过微生物发酵处理,转化为沼气、沼渣和沼液。沼气可作照明、做饭 等用途的清洁能源,还可以保鲜、储存农产品等;沼液可作为灌溉用水,可以还田种 草和粮食作物,沼渣可直接用作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