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集约利用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38762056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集约利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土地集约利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集约利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集约利用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土地集约利用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37页第六章第六章 土地集约利用土地集约利用 第一节 土地集约利用概述 第二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 第四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 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37页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集约利用概述土地集约利用概述一、土地集约利用的历史必然性 所谓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土地集约利用带有一定的时代特点,打上时代的烙印。在工业化初期,人类将注意力放在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上,很少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城镇土地利用方面一味地追求土地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在后工业化时代,土地利用的目

2、标不再是经济效益至上,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也不再是人们追求的惟一目标。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37页一、土地集约利用的历史必然性一、土地集约利用的历史必然性 土地集约利用还有一定的地域性。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域的土地集约利用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总的来讲,南方土地的建筑密度大于北方,原因是南方的住宅对光照要求不强;北方则相反,为了使每个居住单元要都尽可能地获得更多的阳光,建筑物的间距必然要大于南方。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37页二、土地利用集约度与集约利二、土地利用集约度与集约利 用形式用形式 土地利用集约度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单位面积的土地上投放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面积土地上投放

3、的资本和劳动的数量越多,则土地利用的集约度越高;反之,就越低。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37页二、土地利用集约度与集约利二、土地利用集约度与集约利 用形式用形式 相对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资本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资本集约型;反之,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的劳动较多时,这种土地集约利用形式称为劳动集约型。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37页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一、正确认识土地肥力 土地肥力,实际上指的是土地的经济肥力。土地经济肥力是由土地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构成的综合体。对土地肥力的研究,马克思具有独到的见解。土壤的化学结构,既指土地耕种前的化学结构,也指耕种后的化学结构

4、。耕种前的化学结构是自然肥力,它是形成经济肥力的基础。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37页一、正确认识土地肥力一、正确认识土地肥力 自然肥力能被利用到什么程度,除了与农业化学和农业机械的发展水平有关外,还与种植什么作物,即用途有关。因为,不同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需求(即吸收能力)也不相同。人工肥力与人的劳动能力也不同。马克思说:“劳动生产力的状态,这里指的是农业可以立即利用土地自然肥力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是不同的,和土地的化学结构及其他自然属性一样,是土地的所谓自然肥力的要素”。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37页一、正确认识土地肥力一、正确认识土地肥力 马克思把人的劳动生产能力归结于土地的自然肥力

5、要素是很科学的。因为人的劳动能力没有进入生产过程,就是一种自然状态,但这种能力一旦进入生产过程,其性质就改变了,就变成人工肥力了。人工肥力就是指投入土地的劳动、科学技术和资本(包括农业机械、耕种方法、化肥、农家肥等)。因此,耕种后的土地肥力已不单是自然肥力或人工肥力,而是自然肥力和人工肥力相交融而形成的经济肥力。这里之所以用“交融”一词,就是指人工肥力要“同化”在土壤的自然肥力中,与自然土壤“合二为一”形成土地的经济肥力。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37页二、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二、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 在土地经济学中,研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时,把“报酬”定义为“一定面积土地投入中某项变动要素的生产率

6、”,这样便于对问题进行研究。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只需研究物质形态(即使用价值)的报酬就可以了,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除了要研究物质形态的报酬外,还需要研究价值形态和价格形态的报酬。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37页二、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二、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 三种形态的报酬用公式表示为:=产出的实物量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实物量报酬(实物形态)=产出物的价值(或产值)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价值量报酬(价值形态)=产出物的价值(或货币额)某单项变动生产要素的价格(或货币额)报酬(价格形态)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37页二、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二、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 实物形态的报酬含义是:一定数量的实物产品,是

7、由变动生产要素和不变生产要素共同决定的。一方面,它们与各生产要素的使用价值有关;另一方面,还与公式中未反映出来的,但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其他生产要素有关。从一定的生产过程来看,实物形态的报酬符合“报酬递减规律”。但从人类的生产历史来看,则符合“报酬递增规律”,即生产率是不断提高的。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37页二、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二、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 报酬的价值形态所反映的内容有所不同。在一定的生产过程中,如果把劳动力作为变动要素,一般来讲,其报酬是递增的,而其他(如肥料)不变资本类的变动生产要素的报酬则是不变的。从人类生产历史来看,如果工业部门的生产率比农业部门的生产率增长得快,则农业中变

8、动生产要素的报酬是增加的;反之,则是下降的。至于价值形态的报酬,我们在抽象地分析问题时,可以采用,但在实际生活中,无法采用此法,只有通过价格形态的报酬来分析。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37页二、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二、报酬的实质及其形态 价格形态的报酬也比较容易理解,即在一定的生产过程中,因生产要素和产出物的单价都是一定的,故价格形态的报酬也遵循“报酬递减规律”。从人类生产历史来看,粮食越来越紧张,故其价格上涨;而生产资料的价格会因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下降,所以,价格形态的报酬也是递增的。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37页三、三、“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思想 的发展和完善的发展和完善

9、 人类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认识和实践发源于农业领域。早在18世纪70年代,法国重农学派代表人物杜尔阁首先提出了“报酬递减规律”的思想。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37页三、三、“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思想 的发展和完善的发展和完善 19世纪以前,西方经济学者对“报酬递减规律”的研究还主要局限在农业范围内,再加上当时的实验手段和认识手段有限,对“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认识是比较片面的。19世纪初叶以后,其他领域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全面认识这一规律提供了实验、数学、经济学方面的条件。到19世纪中叶以后,一些科学家、数学家和经济学家已从五个方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

10、想。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37页三、三、“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思想 的发展和完善的发展和完善 西尼尔(N.W.Senior)在1836年给这个规律的内涵添加了“农业生产技术保持不变”这一重要条件。引入了“若干生产要素投入量保持不变”作为报酬递减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J.B.Clark)在其1900年出版的财富的分配一书中把生产中的要素分为不变类和可变类,而可变类只是一种(这样便于分析问题)。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37页三、三、“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思想 的发展和完善的发展和完善 研究报酬的领域从农业生产部门回到了农业生产单位。最先从农

11、业生产单位来研究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是配第和杜尔阁,后来的斯密、马尔萨斯都是从部门生产的角度来研究报酬或肥力递减规律的。到19世纪末,坎南(E.Cannan)挖掘出杜尔阁的报酬递减规律思想。克拉克和马歇尔(A.Marshall)引进生产函数后,才又把生产单位视作研究报酬变化的基点。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37页三、三、“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思想思想 的发展和完善的发展和完善 把报酬作为不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如单位面积产量),演变成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把“报酬递减规律”从农业领域推广到一般生产领域。现代西方经济学已把“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扩大到一切生产事业和消费活动的几乎无所不包的领

12、域,而统称为“报酬(收益)递减规律”。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37页四、几点启示四、几点启示(1)“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不是同一概念,土地报酬是指土地的产出与土地投入的对比关系;而土地肥力是指土地生产某种产品的潜在能力。(2)“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命题并没有准确表达该规律的本质。该规律的本质应是“变动要素的报酬变化规律”。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37页四、几点启示四、几点启示(3)“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不是针对人类生产的历史过程而言的,而是就某一个生产单位、在一定不变要素的条件下,因投入变动要素(如劳动力)的数量不同,而导致的总产出量和变动要素的边际产量不同。(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应属于与

13、生产关系无关的生产力范畴,它为人们找出资源的最佳组合及最佳投入量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37页四、几点启示(5)工业和科学技术发展了,并不能说土地肥力就提高了。土地单产的提高,也并不完全是由于土地肥力的提高。从近代和现代的农业生产情况来看,土地单产的提高,重要的一条是由于生物技术革命培育出了光合能力强、耐瘠能力高的新品种。况且,这些也不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研究之列。当然,也就不能用这些科技成果来批驳“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了。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37页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 分析 农业生产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式中:Y产量;f函数关系;Xi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数量。123

14、()()niYf XXXXf X,(i=1,2,n),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37页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 分析 为了研究生产要素的最佳投入量,人们常把其他生产要素固定在某一水平上,而只研究其中一种生产要素与总产量的关系。这时,这种关系的函数表达式为:Y(Xi)式中:Y总产量;新的函数关系;Xi 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37页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 分析 这个函数表明:当某一变动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为X时,所生产出的产量为Y。通过这一函数式,还可以求出生产要素的平均产量(APP)和边际产量(MPP)以及生产弹性(EPP)。平均产量(APP)=Y/X,它表示平均每单位生

15、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37页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 边际产量(MPP)=Y/X,X表示变动生产要素的增加量;Y表示在相应情况下总产量的增加量,二者之比表示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总产量。(X=Xi+1-Xi,Y=Yi+1-Yi,i=1,2,n-1)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37页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 分析 如果函数是连续函数,那么边际产量还可通过其一次导数求得,即 研究报酬变化规律,主要是研究边际产量。生产弹性 ,它表示报酬的变化强弱及变化方向。ddyMPPxddMPPYxyxEPPEPPAPPXyxy()(或)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37页第三节

16、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 分析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变化用图形表示,见图41。(1)当生产要素X在从零增加到A点这段区域内,边际产量递增,直至达到最高点I;总产量也递增,直至达到该曲线拐点F;并且这两条曲线都是上凹的;平均产量虽然也平缓增加,但未达到最高点。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37页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 分析用数学式表示为:2200dydxXAd ydx当0时2200dydxXAd ydx当时dydxd ydx220X=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37页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 分析(2)当投入的生产要素从A点继续增加至B点时,边际产量递减,其曲线下凹,并向下延伸;总产量以递减的速

17、度增加,曲线下凹但仍向上延伸。当投入量增加到 B点时,平均产量曲线达到最高点并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B点可通过M PPAPP求出,即通过 求得。不过这一点没有实际意义。dy Ydx X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37页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 分析(3)当投入量从B点继续增加至C点时,平均产量开始递减,但其数值高于边际产量(在B点之前,平均产量虽然也增加,但 其 绝 对 值 小 于 边 际 产 量),即APPMPP。当投入量增至C点时,边际产量减至零;总产量达到最高点H。用数学式表示为: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37页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 分析 用数学式表示为:如果不考虑价格因素,只考虑实物形

18、态的报酬,那么C点就是最佳投资点,因为这时的总产量最高。2200dydxAXCd ydx当时max0()dyXCdxYC 当时d ydx22dydxdydx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37页第三节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 如果要考虑生产要素的价格和产出物的价格(即要最佳经济效益)时的最佳投资点,则可按下述方法求得:(1)当该生产函数是点函数时,用yx=PxPy可找到最佳投入量。式中Px代表生产要素的单价,Py代表产出物的单价。(2)当该生产函数是连续性函数时,用dydxPxPy求得最佳投入量。通过上述方法求得的X值肯定在AXC的范围内。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37页第三

19、节第三节 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4)超过C点以后,再追加投资,边际产量可能为零,也可能为负数;总产量的绝对数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少,但二者都不可能再增加。所以,无论是从实物量角度,还是从价值量(经济效益)角度考虑,投入量都不应超过C点。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37页第四节第四节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应用一、正确认识投入 二、正确掌握农业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三、正确认识和把握非农用地的集约度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37页关键术语 土地粗放利用 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利用集约度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土地肥力 土地投入 土地集约利用形式 资本密集型 劳动密集型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37页感谢大家观看感谢大家观看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3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