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3课《拟行路难》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pdf

上传人:H****o 文档编号:38692874 上传时间:2022-09-04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3课《拟行路难》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2年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3课《拟行路难》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3课《拟行路难》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第3课《拟行路难》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pdf(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 / 4 拟行路难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能分析文中 “ 比兴” 的用法和作用 3、引导学生认识怀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尽其才的大好时代教学重点 :对诗歌的反复诵读和联想比较教学难点 :对鉴赏诗歌的学习方法理解性地掌握,并学以致用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搜集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湘夫人为我们讲了一个苦恋的故事,抒写了与佳人相会而不得的烦恼,下面我们来学习鲍照的拟行路难,看看他烦恼的是什么,(人生之路难行,无才难行,有才亦难行。 板书标题拟行路难。二、读懂大意要求:明确体裁、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1、读懂大意之体裁:联想比较学过的诗歌体裁和乐府古诗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创制新词,流行一时。鲍照拟行路难共十八首,歌咏人生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本文是第四首。2、读懂大意之读音、节奏;3、同位合作,根据大意试背诵三、知人论诗1、联想比较,就全诗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诗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并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理解。2、示范诵读,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交流有关鲍照的生平经历和写诗的背景鲍照(?466,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本籍山东东海治所在今郯城);一说山西上党 可能是指东海鲍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时代,大约是在京口,鲍照 20多岁时,为了谋求官职,去

3、谒见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言志,获得赏识,被任为国侍郎。刘义庆在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职。元嘉二十一年(444,刘义庆病逝,他也随之失职,在家闲居了一段时间。后来,又做过一个时期始兴王刘 的侍郎,在刘 和太子刘劭一起谋杀宋文帝之前,他已离去。宋孝武帝刘骏起兵平定刘劭之乱后,他又出任过中书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临海王刘子顼的幕僚,次年,子顼任荆州刺史,他随同前往江陵,任刑狱参军等职。孝武帝死后,明帝刘 杀前废帝子业自立,子顼响应了晋安王子勋反对刘 的斗争。子勋战败,子顼被赐死,鲍照亦为乱兵所害。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4、 ” 的局面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2 / 4 。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进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学作品中,就成为这个时期文学的一个特色。领悟诗歌主旨:问题导入:诗人的人生之路难吗?是怎样的难?钟嵘诗品说鲍照 “ 才秀人微,取湮当代 ” ,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四、领悟情感1、领悟作者的剧烈情感变化,把握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问题探究:诗人认命不认命?结论:处在 “ 认命” 与“ 不认命 ” 的矛盾中。先似乎 “ 认命” 了,后又似乎 “ 不认命 ”

5、,最后似乎还是 “ 认命” 了。2、具体品味诗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矛盾的思想情感的?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诗人拈出泻水流淌这一自然现象作为比兴,引出对社会人生的无限感慨。说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也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第三句中的 “ 命” 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作者对此有怎样的看法?明确: “ 命” 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作者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这里只是表面上认命了,实是对不公平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第五、六句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明确:以非常精练的笔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悲怆难

6、抑的情态。提示:酌酒原为排遣愁绪,然而满怀郁结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 ” ,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诗人趁着酒意击节高歌,唱起了悲怆的行路难,将一腔悲愤倾泻出来。长歌当哭,这是何等悲烈景况。读者从这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情节中,亦可想见其悲其愁的沉郁了。第七、八句写出了什么感情?明确:第七句是对前面几句的总结,诗人对那驱不散的愁苦,实系于对世事的感慨,心并非无知无觉的木石,理的劝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问的句式,冲决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表达了诗人的抗争。第八句表达的是作者心中的无奈,“ 岂无感 ” 越是激昂,

7、 “ 不敢言 ” 的痛苦就越是深沉。两句构成了一种鲜明的对照,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况表现得淋漓尽致。总结:乍读之下,似乎诗人心平气和地接受了“ 人生亦有命 ” 的现实。其实,他是用反嘲的笔法来抨击不合理的门阀制度:地,岂是平的?泻水于地,难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势而流向各方吗?一个人的遭际如何,犹如泻水置地,不是也被出身的贵贱、家庭社会地位的高低所决定了吗!“ 泻水” 四句言不当愁;接下去写借酒浇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满怀的悲愁岂是区区杯酒能驱散的?诗人击节高歌唱起了凄怆的行路难。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8、 - -第 2 页,共 4 页3 / 4 面对着如此不合理的现实,诗人“ 心非木石岂无感 ” ?理的劝慰、酒的麻醉,难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吗?当然不能。全诗的感情在这句达到高潮。紧接着却是一个急转直下: “ 吞声踯躅不敢言。 ” 诗情的跌宕,将诗人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五、赏析技巧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的曲折婉转。六、拓展:读出搜集的一些怀才不遇的文人的诗词,体会他们对待人生之路的艰难有怎样不同的态度。李白行路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苏轼定风波 一蓑烟雨任平生念奴娇 ? 赤壁怀古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王勃滕

9、王阁序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藉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七、总结全文鲍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满着悲剧色彩,这悲剧色彩来源于他生存的时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冲突。两晋南北朝,实行的是士族门阀制度,但是鲍照出身寒微,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只是鲍照悲剧形成的前提,形成鲍照悲剧的决定性因素是他个人的抱负和志向,鲍照是一个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强烈的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享乐、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且认为以自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老庄哲学中一切消极遁世,委顺求全的东西,都与他的思想格格不入。他不顾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而当他的努力受到社会现实的压制、世俗偏见的阻碍时,心灵中就激起冲腾不

10、息的波澜,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这种忧愤的情感发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诗歌独特风格。个人的命运与所处的时代息息相关,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雅士,“ 才秀” 而“人微” ,有才而无望, “ 英雄无用武之地 ” 。“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 ,这是千古的悲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生在了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华的大好时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们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 德美才秀” 的人,我们的时代,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板书设计认命不认命 认命抨击悲愤无奈申明: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4 / 4 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