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技巧.pptx

上传人:華** 文档编号:3867187 上传时间:2020-11-03 格式:PPTX 页数:44 大小:3.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断句技巧.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文言文断句技巧.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断句技巧.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断句技巧.pptx(4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断句技巧,高一语文备课组,知识点释析,什么叫“断句”?,古代没有标点符号,所以文章中并无停顿的标志,读时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处理停顿,也就是所说的“句读”,这分析停顿的过程叫断句。,文言文中,有一些明显的对话、引文标志,如:“曰” “言”“云”“道”“说”等。根据这些标志,很容易找到一些断句的地方。 不过,这里要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情况。,一、对话标志断句法,(2016浙江高考,改编)请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 老 人 曰 何 书 曰 世 史 也 又至

2、一 室 藏 书 愈 富 又 问 何 书 老 人 曰 万 国 志 也。 参考答案: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愈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参考译文: 老人微笑,拉着茂先的手臂走到石壁下,忽然出现一扇门可供进入,路径很宽,来到一个精美的小屋,屋内藏书万卷。茂先问老人说:“这些是什么书?”老人答:“是历代史书。”又来到一间室内,藏书更多。茂先又问:“这些是什么书?”老人答:“是各国的史志。”,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

3、进行断句。 比如:中郎将、屯骑校尉、郎中、工部员外郎、谏议大夫、御史大夫、兵部侍郎、秘书郎、太守、刺史、长史、黜陟使、枢密使、节度使、右仆射、史馆修撰、黄门郎、国子祭酒、文学掾。,二、重要名词断句法,二、重要名词断句法,找名代,定句读,人名、地名、事名、物名、朝代名、国名、官职名 代词第一人称:吾、我 、予、朕、孤、寡人、臣、仆、妾、自、余、予代词第二人称: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卿、阁下、足下,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练一练,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

4、寡败矣。,三、抓动词、形容词,找出谓语断句(重要谓词法),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三、抓动词、形容词,找出谓语断句(重要谓词断句法),承担一个句子谓语成分的是动词、形容词(或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其他词性),断句时,可以先找到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确定作为谓语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根据谓语前的状语、主语和谓语后的宾语等来断定语句的停顿点。,(2019全国卷,改编)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商君者,卫之诸庶

5、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座。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 座 病 魏 惠 王 亲 往 问 病 公 叔 曰 公 孙 鞅 年虽 少 有 奇 才 愿 王 举 国 而 听 之 王 即 不 听 用 鞅必 杀 之 无 令 出 境 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参考答案: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练一练,参考译文: 商君,是卫君姬妾所生的儿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本来姓姬。公孙鞅年轻时喜欢刑名之学,侍奉魏国相国公叔座。公叔

6、座了解他的才能,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正赶上公叔座得了病,魏惠王亲自去探病。公叔座说:“公孙鞅年纪虽轻,但有特殊的才能,希望大王能把国家大事全交给他。大王若不能任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不要让他走出国境。”公叔座死后,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在国中寻求有才能的人,想要重建秦穆公时代的霸业,向东收复被占领的土地,于是向西进入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来求见秦孝公。,练一练,四、重要虚词断句法,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借助具体情景去猜测,因而显得棘手、难度大,但是运用虚词就会使断句变得容易,使文段变得

7、一目了然。断句时,应注意以下6类虚词: (1)句首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常用于句首,其前一般要断开。,四、重要虚词断句法,虚词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介词、语气词和一些连词,它们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一些议论性语段,不像记叙性文字那样可借助具体情景去猜测,因而显得棘手、难度大,但是运用虚词就会使断句变得容易,使文段变得一目了然。断句时,应注意以下6类虚词: (1)句首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常用于句首,其前一般要断开。,四、重要虚词断句法,(2)句首发语词:“且、夫、盖、呜呼、至若、若夫、嗟夫、嗟乎、唯、斯、凡、窃、请、敬

8、”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其前一般要断开。 (3)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而已”等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乎”等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其后一般要断开。 (4)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等,其前一般要断开。,四、重要虚词断句法,(5)“以、于、为、则、而”等词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开。 (6)表疑问语气的“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其前一般就可断开。,1.“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断开。如:“生

9、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断开也可不断开。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4.“夫”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这种情况则不能断开。如:“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特别提示:利用虚词标志断句要注意灵活性,断句口诀:,“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 “矣”“

10、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2019北京高考,改编)请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是特老妇老圃者之为也,犹足动乎物,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以澒洞轇轕乎其中,或会或离,或吸或吹,如轮如机,其孰能知之?且曰:“源塞,国必亡。人乏财用,不亡何待?”则 又 吾 所 不 识 也 且 所 谓 者 天 事 乎 抑 人 事 乎 若 曰 天 者 则 吾 既 陈 于 前 矣 人 也 则 乏 财 用 而 取 亡 者 不 有 他 术 乎 而 曰 是 川 之 为 尤又曰:“天之所弃,不过其纪。”愈甚乎哉!,参考答案:则又吾所不识也/且所谓者天事乎/抑人事乎

11、/若曰天者/则吾既陈于前矣/人也/则乏财用而取亡者/不有他术乎/而曰是川之为尤/,练一练,参考译文: 这些只是老妇人老菜农所做的事,尚且能使事物发生变化,又何况天地广阔无边,阴阳变化无穷,阳气、阴气处在弥漫无际的广阔空间,有时聚集,有时分散,有时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就像车轮和纺织机不停地运转,难道有谁能了解吗?还说:“水源被堵塞,国家必定灭亡。百姓缺乏财物,国家不灭亡还等什么?”那么这又是我所不能理解的。况且所说的是自然现象呢?还是人为的原因呢?如果说是自然现象,那么我已经在前面说过了;如果说是人为的原因,那么缺乏财物而导致灭亡,不也有其他的原因吗?却说这是三川所犯的错误!还说:“凡是被上

12、天厌弃的,是不会超过这个限度(十年)的。”这就更加荒谬了!,练一练,判断句式:者也,此则,此诚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之有、安哉(也)、孰与乎、岂哉(耶,乎)、独哉、非欤、宁乎、其乎 被动句式:为、为所、受于、见于 其他固定句式: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与其孰若,与(与其)宁,何其也,直耳!特耳!惟耳!奚以为?何以为?其其,何其,一何,庶几欤?,五、特殊句式断句法,奈何把怎么办? 如何对怎么办? 不亦乎不也是吗? 其乎(邪)岂哉(乎)独耶(哉)难道吗? 其之谓也大概说的就是吧 何以为 为什么要呢? 非欤(难道)不是吗? 无乃乎(欤)恐怕吧 得无乎恐怕(莫非,该不会)吧 孰与 与孰

13、跟比较,哪一个 庶几欤?或许(大概)吧?,惟耳!只是罢了! 直(特)耳! 只不过罢了! 所以用来的、的方法、 的原因 以故 因为的缘故 然而这样却 (既然)这样,那么 谓曰 对说,告诉说;把叫做 何其也多么啊 一何 多么啊 其其是还是 与(与其)宁与其宁可(不如) 非(不)则不是就是,例: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参考答案: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练一练,参考译文: 晏婴,字平仲(字平,谥仲,习惯上称“平仲”),是莱州夷维人。(他)先后侍奉齐灵公

14、、齐庄公、齐景公,因为生活节俭、努力工作而被齐国国君看重。担任齐国丞相后,吃饭从来不吃两份肉(只吃一份荤菜),他的妾也不穿丝质的衣裳。,古人写文章很讲究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经常上下句用相同的字数和结构,并常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互文等修辞方法。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文言断句。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对偶,顶真)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互文),六、修辞方式断句法,1.具告沛公,沛公大惊。 2.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3.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4.骐骥一跃,不能十

15、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顶真,顶真,排比、对偶,排比、对偶,5.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 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反复,七、依总分,定句读,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而

16、无告者也。,再如:,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也。,通读文段,理解文意是关键。,巧用方法, 先易后难。,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文言断句步骤及方法,一、对话标志断句法,二、重要名词断句法,四、重要虚词断句法,五、特殊句式断句法,六、修辞方式断句法,课堂小结,七、依总分,定句读,三、重要谓词断句法,高考真题,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申历事三帝内/掌机密至/于仓卒之间/军国大事/指麾断决/无有滞留/子琇嗣官/至太子舍人 B申历事三帝/内掌机密/至于仓卒之间/军国大事/指麾断决/无有滞留/子琇嗣/官至太子舍人 C

17、申历事三帝/内掌机密/至于仓卒之间/军国大事指麾/断决无有/滞留子琇嗣官/至太子舍人 D申历事三帝内/掌机密至/于仓卒之间/军国大事指麾/断决无有/滞留子琇嗣/官至太子舍人,2019全国1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

18、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高考真题,2019全国2卷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B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C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D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高考真题,三步断句法,解答断句题,应该先通读这个片段,大体上搞清这

19、个文言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些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在通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第一步:理解大意初判断,例: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语段断句。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 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通过第一步,将能断的先断开,化大为小,缩小思考范围,再集中精力通过抓关键点分析难断的句子。具体来说,一是

20、抓词语,如:,第二步:先易后难抓关键,根据语气助词“也”可将上例继续断句如下: 夫赵之于齐楚扦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客观题确定答案后,主观题断句完毕后,考生都应再通读一遍全段文字,检查句意是否完整,语意是否连贯,句间衔接是否自然圆合,并注意是否与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相符。客观题还要和其他选项再比较,进一步确定所选答案的正确性。,第三步:断后通读查连贯,练一练,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为太守陈

21、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 参考答案: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参考译文: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郡郪县人。王涣的父亲王顺,担任安定太守。王涣从小喜欢行侠,崇尚武力,多次和强悍轻捷的少年往来。后来他改变操行,重视儒学,修习尚书,诵读法律,大致能把握其主要意思。他担任太守陈宠的功曹,担任职务,敢于决断,对豪强大户也决不留情。陈宠治政的名声广泛流传,到京师任大司农。,2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文言文断句。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

22、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史记曹相国世家) 参考答案: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功所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参考译文:太史公说:汉朝相国曹参的战功之所以如此之多,是因为他跟淮阴侯韩信一起共事的缘故。等到韩信被消灭,列侯成就的战功,唯独曹参据有其名。曹参作为汉朝相国,极力主张清静无为,这完全合乎道家的学说。百姓遭受秦朝的酷政统治以后,曹参给予他们休养生息的时机,所以天下的人都称颂他的美德。,3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人以诗名,诗尤以人名。唐大家

23、若李、杜、韩及昌谷、玉溪;及宋、元,眉山、涪陵、遗山,当代吴娄东,皆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其面目也完。益阳汤鹏,海秋其字,有诗三千余篇,芟而存之二千余篇,评者无虑数十家,最后属龚巩祚作一言,巩祚亦一言而已,曰:完。何以谓之完也?海 秋 心 迹 尽 在 是 所 欲 言 者 在 是 所 不 欲 言 而 卒 不 能 不 言 在 是 所 不 欲 言 而 竟 不 言 于 所 不 言 求 其 言 亦 在 是。要不肯挦撦注他人之言以为己言,任举一篇,无论识与不识,曰:此汤益阳之诗。(节选自龚自珍书汤海秋诗集后) 注挦撦:摘取。,参考答案:海秋心迹尽在是/所欲言者在是/所不欲言而卒不能不言在是/所不

24、欲言而竟不言/于所不言求其言亦在是,参考译文:人凭借诗闻名,诗更凭借人闻名。唐代大家如李白、杜甫、韩愈及李贺、李商隐;到宋代、元代,苏轼、黄庭坚、元好问,当代吴伟业,都是诗与人合为一体。人以外没有诗,诗以外没有人,它的面貌是完整的(即诗的风格和人的个性一致)。益阳的汤鹏,海秋是他的字,他的诗作有三千多篇,删削后保存下来的有两千多篇,评论的人大概有几十家,最后委托我写一篇文章,我也一个词而已,叫“完整”。为什么说是完整呢?海秋的心迹全在这里,想说的在这里,不想说的而最终不能不说的在这里,不想说而最终没说,在不说中表达他想说的也在这里。主要是不肯摘取他人的言论作为自己的言论,任意举出一篇,无论了解

25、还是不了解的,都说:这是汤益阳的诗。,4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 则 治 矣 非 书 意 也 近 世 学 者 多 似 此 类 参考答案: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参考译文:郢都有个人寄给燕相国一封信。晚上写信时,烛光不够亮,他便吩咐捧烛的人说:“举烛!”一面顺手把“举烛”二字误写上去。其实“举烛”并不是信中所要说的话。燕相国接信后便解说道:“举烛的意思就是崇尚光明,崇尚光明的意思就是要我选拔并且任用贤才。”他便把这个意思报告给燕王,燕王听了很高兴,照这个意思去做了,因而国家治理得很好。国家是治理好了,却不是信中的意思。现在的学者们做学问,大都跟这位穿凿附会的相国差不多。,文言文断句技巧,高一语文备课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