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说明》送审稿.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3845734 上传时间:2020-11-01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说明》送审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说明》送审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说明》送审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说明》送审稿.doc(6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20 年)年) 说说 明明 濮阳市人民政府濮阳市人民政府 二二一二年七月一二年七月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2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1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规划编制过程规划编制过程.1 1 第一节 规划依据.1 第二节 工作进程.4 第三节 规划编制成果.7 第二章第二章 关于规划基础数据与图件关于规划基础数据与图件.8 8 第一节 关于基期和规划期.8 第二节 土地数据.8 第三节 基础资料.15 第四节 规划图件的采用.15 第三章第三章 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与控制节约

2、集约用地评价与控制.1717 第一节 各类新增建设用地节约控制标准.17 第二节 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与措施.18 第四章第四章 关于土地供需预测关于土地供需预测.2020 第五章第五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2424 第一节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24 第二节 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调整.26 第六章第六章 区域土地利用调控区域土地利用调控.3030 第一节 土地分区与分区调控措施.30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2 第二节 县级土地利用控制.31 第七章第七章 中心城区规划控制中心城区规划控制.3636 第八章第八章 关于本规划的环境影响评

3、价关于本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3838 第九章第九章 有关问题说明有关问题说明.5050 第一节 关于对现行规划主要指标的过渡情况说明.50 第二节 省下达指标落实情况.51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1 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资源节约型和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做好现行规划实施评价和土地利用重大 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濮阳市人民政府编制了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02020 年)。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第一章第一章 规规划划编编制制过过程程 第一第一节节 规规划依据划依据 一、法律法一、法律法规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6.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 7.河南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令第 43 号)。 二、相关二、相关规规划划 1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2 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3 河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4 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2 5.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 6.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

5、(20072020 年)(送审稿); 7.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8.濮阳市小康社会发展规划(2004 年); 9 濮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年); 10.濮阳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 11.濮阳市林业发展规划(20042010 年); 12.濮阳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 13 濮阳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14 濮阳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 15 濮阳市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 16 濮阳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 17 濮阳市“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18 濮阳市旅游发展规划; 19 濮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濮阳市矿产开发规划

6、; 21.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 年)。 三、技三、技术规术规程程 1 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 2.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编制要求; 3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4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3 5.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时期适用)(2002); 6.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 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32 号)。 四、政策文件四、政策文件 1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中国共产党十 七届三中全会决议); 2.国务

7、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 号); 3.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 号); 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 号); 5.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 知(国土资发2002189 号); 6.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 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222 号); 7.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修编前期调 研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133 号); 8.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中“四查清、 四

8、对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82 号); 9.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 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 号); 10.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科学发展实现土地高效 利用的若干意见(豫政200844 号);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4 11.河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修编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豫政200911 号)。 五、相关成果五、相关成果 1.濮阳市农用地分等定级报告; 2.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综合报告; 3.濮阳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报告。 第二第二节节 工作工作

9、进进程程 濮阳市于 2004 年 7 月启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修编工作, 为了有计划、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按 照河南省规划修编工作的总体部署,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技术路线和工作 时间表,采取上下联动,相互衔接,相互反馈的工作思路,市、县与乡级 规划同时启动,全面落实省厅指导思想。修编工作自下而上,上下结合, 总体衔接。主要经过了以下五个阶段: 一、前期准一、前期准备调备调研研阶阶段段 2004 年 7 月规划工作启动初期,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收集市 直各部门相关规划发展设想、重大用地项目布局等方面基础资料,以及 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资料,涉及濮阳市

10、发改委、建委、规划局、 统计局、计生委、农业局、交通局、水利局、林业局、环境保护局等相关单 位;二是收集各县(区)城镇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资料;三是 对濮阳市市区规模和市区人口进行调查、核实。 2005 年 9 月,在搜集和调查有关文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上一轮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建设用地需求量分析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研究、土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5 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研究和土地规划实施措施研究 等专题研究,同时对专题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形成专题研究综合报告和 前期工作报告。2005 年 9 月国土资源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修

11、编前期工作中“四查清、四对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 2005182 号),根据国家和省里相关要求,濮阳市又进行了详细的数据 补充调查和校核。 二、二、专题专题研究研究阶阶段段 初期阶段开展的专题研究有七项,分别是:上轮规划实施评价、耕地 与基本农田保护研究、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与布局研究、节约与集约利用 土地研究、统筹区域土地利用问题研究、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于 2005 年 9 月完成各专题初稿。 在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133 号文、国务院国办发200532 号文、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5182 号文下发后,濮阳市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 署安

12、排,结合规划修编试点城市的实际情况,在原来已开展的 7 个专题 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新的要求,对各专题进行了充实和调整,于 2005 年 11 月底完成了濮阳市土地利用六大专题研究初稿,经反复论证修改后, 于 2006 年 3 月底将前期研究成果上报省国土资源厅,并于 2006 年 4 月 通过省厅组织的专家评审。前期研究完成的成果共有七项,分别是: 1.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19972010 年); 2.濮阳市加强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研究; 3.濮阳市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研究; 4.濮阳市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研究;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6 5.濮阳市土地利用与

13、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6.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研究; 7.濮阳市前期研究综合报告。 三、三、规规划划编编制制阶阶段段 专题研究初步成果完成后,濮阳市于 2006 年 8 月启动了濮阳市规划 及说明的编写。于 2008 年 12 月底完成初稿,并提交政府各部门协调和 相关专家论证,根据提出的问题和意见,反复论证修改后,2009 年国土 资厅发200951 号和豫政200911 号下发后,技术组根据新的政策要求 对规划、说明和图件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完善,形成了规划初稿。 四、四、协调论证协调论证及及报报批批阶阶段段 规划及说明初稿编制完成后,由市政府组织市直各部门,对规划及 说明初稿进行协调,并

14、组织相关学科的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根据协调 论证意见,规划修编技术组对规划及说明初稿做相应的修改和完善,形 成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及说 明。 五、土地五、土地规规划数据划数据库库建建设设及及备备案案阶阶段段 2012 年 3 月省厅部署了全省规划与二调对接及数据库建设工作,根 据会议精神,濮阳市立即开展了此项工作,从时点对接、基数对接、指标 对接、布局对接四个方面和现行规划衔接,对现行规划方案完善,于 10 月上报成果至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三第三节节 规规划划编编制成果制成果 濮阳市土地利用规划编制阶段形成了以下主要成果: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

15、102020 年)说明 7 1.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 2.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3. 濮阳市土地利用现状图(2009 年); 4.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102020 年); 5. 濮阳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20102020 年); 6. 濮阳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20102020 年); 7. 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图(20102020 年); 8. 濮阳市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20102020 年); 9. 濮阳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20102020 年); 10.濮阳市重点建设项目布局图(20102020 年); 11

16、.濮阳市规划数据库。 第二章第二章 关于关于规规划基划基础础数据与数据与图图件件 第一第一节节 关于基期和关于基期和规规划期划期 规划基期为 2009 年,规划目标年为 2020 年,规划期限为 2010-2020 年 。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8 第二第二节节 土地数据土地数据 一、土地利用一、土地利用现现状数据状数据 根据濮阳市 2009 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结果,全市土地总面积 427116.26 公顷,其中农用地 322702.90 公顷,占 75.55;建设用地 79177.15 公顷,占 18.54;其他用地 23847.75 公顷,占 5.91,其中新

17、 习乡在 2009 年二调数据中属于濮阳县,在现行规划中按照属于华龙区进 行了编制,按照对接精神,濮阳市此次对接沿用了现行规划,将新习乡划 入了华龙区开展了此次规划编制与二调对接工作。 二、基数二、基数转换转换 本次规划基期年的数据,在 2009 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的基础上, 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 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 号)的要求,进行规划基数转换确认。 (一)转换原则 1.用途管制原则 规划基数转换,应遵循并符合土地用途管制的要求,有利于落实最 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2.依法核定原则 规划基数转换,应依法合规、严格

18、核定,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的 合法性审查认定,确保规划基数客观准确,维护规划编制工作的严肃性 和科学性。 3.衔接可行原则 规划基数转换,要充分利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全国第二次土地调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9 查等调查研究成果,与土地现状分类有效衔接,满足规划实施和管理的 需要,有利于规划目标任务的具体落实。 4.综合平衡原则 规划基数转换,应遵循行政辖区内土地总面积不改变的原则,转换 前后的土地总面积应保持一致。 (二)转换依据 1.2009 年变更数据库; 2.城镇体系规划基数调查资料; 3.实地调查、勘测。 (三)转换方法 自 2002 年 1 月 1 日

19、起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对土地利用类型采用 了新的分类方式,即一级类 3 个,二级类 15 个,三级类 71 个。依照本次 规划修编的最新指导意见,切实保护日益稀缺的耕地资源,保证规划编 制科学、指标实施可行、建设用地控制适度弹性、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的原则,国土资源部规定本次规划修编采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基数 分类体系,具体调整如下:一级类 3 个(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二级类 11 个,三级类 33 个。农用地中二级地类设置未作调整,仅对二级 地类下属部分三级地类进行归整合并;建设用地结构调整较大,设城乡建 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 3 个二级地类,其中特殊用地、盐

20、田划归其他建设用地;其他用地下设水域、未利用地 2 个二级地类。 规划中首先将 2009 年濮阳市土地现状分类转换为规划基数分类,规 划基数体系采用三级分类,其中,一级类 3 个,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其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10 他用地,二级类 10 个,三级类 22 个,然后根据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对转换 后的数据进行调整,调整后的数据作为本次规划的基数。 4.转换结转换结果果 具体转换如下: (1)农用地 根据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土地 利用规划基数分类标准对二调现状数据中地类进行了归类,将二调交通 运输用地中农村道路,水域及水利设施

21、用地坑塘水面、沟渠,其他土地中 的设施农用地归并为其他农用地,将耕地、园地、林地、其他农用地归并 为农用地。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11 表表 1 1 濮阳市濮阳市 20092009 年农用地变更数据与规划基数转换结果对比表年农用地变更数据与规划基数转换结果对比表 单位:公顷 二调现状分类数据规划基数数据 交通运输 用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农用地 行政区 名称 耕地 (1) 园地 (2) 林地 (3) 农村 道路 (4) 坑塘水面 (5) 沟渠 (6) 设施农 用地 (7) 田坎 (8) 耕地(9) 园地 (10) 林地 (11) 其他农用地 (4)+(5

22、) +(6)+(7) +(8) 市辖区 23478.97 89.15 1517.87 469.91 208.35 110.49 175.56 0.00 23478.97 89.15 1517.87 964.31 濮阳县 91819.8146.775475.791674.692532.812832.52501.251.0491819.8146.775475.797542.31 清丰县 59387.07 234.67 2872.39 1600.86 396.89 1269.28 271.73 4.87 59387.07 234.67 2872.39 3543.63 南乐县 41794.76 147

23、4.5 4 3030.49855.43142.08529.5198.341794.761474.543030.491625.32 范县 38223.92 18.86 4137.37 1066.29 1298.27 918.10 313.88 0.00 38223.92 18.86 4137.37 3596.54 台前县 27784.24 51.51 1971.89 791.65 470.27 627.87 114.01 16.92 27784.24 51.51 1971.89 2020.72 濮阳市 282488.77 1915.5 0 19005.8 0 6458.83 5048.67 62

24、87.77 1474.73 22.83 282488.77 1915.50 19005.80 19292.83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12 (2)建设用地 将二调现状分类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建制镇、村庄、采矿用地归 并为规划基数分类中城乡建设用地,将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风景名胜及 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中的铁路用地、公路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中的水库水面、水工建筑用地归并为规划基数分类中的交通水利及其他 建设用地。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13 表表 2 2 濮阳市濮阳市 20092009 年建设用地变更数据与规划基数转换结果对比表年

25、建设用地变更数据与规划基数转换结果对比表 单位:公顷 二调现状分类数据规划基数数据 交通运输用地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 地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建设用地总规模 行政区 名称 铁路用 地(1) 公路用 地(2) 管道运 输用地 (3) 水库水 面(4) 水工建 筑用地 (5) 风景名 胜及特 殊用地 (6) 城市用 地(7) 建制镇 (8) 村庄 (9) 采矿用 地 (10) 城乡建设用地规 模(7)+(8) +(9)+(10) 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 用地(1)+(2) +(3)+(4)+(5) +(6) 市辖区 19.46 572.24 0.16 0.00 29.03 252.75 6126.98 0.

26、41 4334.79 159.86 10622.04 873.64 濮阳县 17.54787.8813.0391.931130.367.180.00 2746.2915968.291910.0420624.62 2107.86 清丰县 0.00 1348.39 0.00 0.00 30.37 51.42 0.00 1064.75 11038.25 846.00 12949.00 1430.18 南乐县 606.82111.1818.450.00 970.18315.36239.489524.94 736.45 范县 49.16 431.78 0.00 0.00 580.83 13.90 0.0

27、0 1665.25 8536.09 303.72 10505.06 1075.67 台前县 90.22 236.51 0.00 6.13 1248.33 10.83 0.00 734.98 6242.79157.90 7135.67 1592.02 濮阳市 176.38 3983.62 13.19 98.06 3130.04 414.53 6126.98 7181.78 54435.57 3617.00 71361.33 7815.82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14 (3)其他用地 将二调数据分类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中的河流水面、湖泊水面及内 陆滩涂归并为水域;其他土

28、地中的盐碱地、沼泽、裸地、沙地以及草地中 的其他草地归并为其他土地。 表表 3 3 濮阳市濮阳市 20092009 年其他用地变更数据与规划基数转换结果对比表年其他用地变更数据与规划基数转换结果对比表 单位:公顷 二调现状分类数据规划基数数据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草地其他用地 行政区名称 河流水面 (1) 内陆滩涂 (2) 盐碱地 (3) 沼泽地 (4) 沙地 (5) 其他草地 (6) 水域(1) +(2) 未利用地 (3)+(4) +(5) +(6) 市辖区 262.26 120.67 0.00 0.00 91.50 0.00 382.93 91.50 濮阳县 1921.44 6378

29、.11 218.12 29.65 748.95 8299.55 996.72 清丰县 511.24 316.88 0.00 0.00 2104.37 0.00 828.12 2104.37 南乐县 340.15 1502.31 1388.20 868.36 1842.46 2256.56 范县 1648.36 1859.51 0.71 53.61 0.00 579.34 3507.87 633.66 台前县 2273.65 2011.74 0.00 0.00 4.14 2.86 4285.39 7.00 濮阳市 6957.10 12189.22 1607.03 53.61 3098.02 13

30、31.15 19146.32 6089.81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15 第三第三节节 基基础资础资料料 编制规划和专题研究所需的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生物、矿 藏、农业、林业、环境、城乡建设、工矿、交通、水利等专项资料和历年国 民经济统计资料(包括人口),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规划、社会经济发 展战略等综合资料均来自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数据。在 具体应用时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处理: 1.有关国民经济资料,采用 2009 年统计部门的数据。 2.有关各类资源数量,大部分参考各个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 3.有关自然条件方面的资料,采用公认的数据。 在

3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变更调查中,农林间作、农果兼作地仍划归 耕地类,而林业部门、农业部门则相应把其统计为林地面积、园地面积。 由于统计口径不一致:基期年林地面积、园地面积分别比林业、农业部门 的统计数据要少。 第四第四节节 规规划划图图件的采用件的采用 濮阳市土地利用现状图主要采用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2009 年变 更数据库)和 1:10000 土地利用现状图、城市规划图、产业集聚区规划图、 旅游规划图的基础上,结合 2009 年遥感影像图和地形图,采用 1980 西 安坐标系,高斯克吕格 3 度带投影,利用 MAPGIS 规划编制系统软件 编绘而成。 濮阳市土地利用规划图是在现状图的基础上,

32、参考相关规划数据统 一叠加到现状底图上形成;城区规划控制图以 2009 年 1:10000 土地利用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16 数据库为基础,根据 2009 年遥感影像数据制作而成;其他图件以土地利 用现状图为基础,依据规划内容,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规程要求 编制而成。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17 第三章第三章 节约节约集集约约用地用地评评价与控制价与控制 第一第一节节 各各类类新增建新增建设设用地用地节约节约控制控制标标准准 一、城一、城镇镇建建设设用地用地标标准准 城镇建设用地按以下标准控制:城市用地人均 100 平方米,建

33、制镇人 均 120 平方米。 二、新型二、新型农农村社区建村社区建设设用地用地标标准准 根据濮阳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和濮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 年),针对农村居民点规模小、数量多、布局分散、环境质 量低劣、土地利用率不高等现象,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推行“农业向 种植能手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农民住房向小城镇集中”的三 集中,改造旧村庄,小村并大村,推进农村宅基地的集约利用。濮阳市农 村空间布局调整和用地整合的目标是:农村居民点人口规模中心村达到 2000 人规模,基层村达到 1000 人规模,人均居民点用地 140 平方米以下。 新农村建设中居住建筑用地要占农村居民点

34、规模的 50%70,公共设 施用地占 6%12,道路广场用地占 8%12,绿化用地 4%8, 其他用地 10%20,人均用地指标类达到 5060 平方米,类达到 6080 平方米,类达到 80100 平方米,类达到 100120 平方米, 类达到 120150 平方米。2009 年现状人均居民点面积达 214.91 平方 米,根据濮阳近年来农村居民点整治实际情况,受相关政策制约和群众 观念影响,农村居民点整治难度较大,规划期末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标 准按 150 平方米计算。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18 第二第二节节 促促进节约进节约集集约约用地政策与措施用地政策与

35、措施 认真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科学发展实现土 地高效利用的若干意见(豫政200844 号)文件精神,坚持“两保一高”, 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基本保障工业化、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建 设用地需求,努力实现土地高效利用。坚持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 挖潜,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用地管理,推进节约集约用地,提高 土地利用效率。 一、加一、加强强建建设设用地用地总总量控制量控制 规划期间全市建设用地的调控要立足于内涵挖潜,加大存量建设用 地盘活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着力调整建设 用地结构,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必要用地,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 总量、集

36、约高效的原则,切实推进土地利用向集约型利用方式转变。 二、加二、加强强城城镇镇和村庄建和村庄建设设用地增用地增长边长边界管理界管理 按照全市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分解下达的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各县 (区)要合理划定城镇和村庄建设用地范围,明确城镇和村庄增长边界, 制定增长边界管制措施,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限制城乡建设 用地增长空间,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过快和无序增长。 三、三、严严格控制新增建格控制新增建设设用地工用地工业规业规模模 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合理安排各类建设用地增量指标, 着重保障重点城镇发展合理用地和铁路客运专线、高速公路等国家交通、 能源、水利等重点工程项目用地,新增

37、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尤其 是基本农田,占用耕地量严格受国家下达的控制指标约束,严把土地供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19 应闸门。 四、四、积积极极盘盘活城活城镇镇存量建存量建设设用地用地 要继续加大对闲置地、空闲地、低效使用和批而未供土地的清查工 作,对城镇建成区内的闲置地、废弃地,由政府及时收回进行储备或另行 安排使用。鼓励和引导企业依法转让或出租闲置厂房、实施厂房加层、改 造老厂、内部整理和技术革新等途径将存量变增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 水平。对濒临破产或资不抵债的企业,应结合企业改革、重组,以市场力 量为主导,鼓励企业以兼并、联合、转让等形式搞活企业经营,盘

38、活土地 资产,减少新建、扩建项目用地,充分发挥存量土地的资产效益。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20 第四章第四章 关于土地供需关于土地供需预测预测 一、一、经济经济社会社会发发展目展目标标 根据濮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和濮阳市国民经济与社 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20 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1328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 3 万 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5%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略高于 经济增长,力争十年实现翻一番;出口总额累计达到 10 亿美元,实际利 用外资累计达到 2 亿美元。全市一、二、三产业比达到 10 : 50 : 40,城镇

39、 化率达到 43.44,形成农业基础比较巩固、工业比较发达,服务业比较 繁荣的产业格局。非公有制经济完成的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60%。 二、人口数据二、人口数据 濮阳市 1983 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人口从 262.29 万人增加到 2009 年的 376.49 万人,净增 1114.2 万人,年均增加 4.39 万人,年均增长率 1.5。总人口数量逐年增加,人口增加主要来自于自然增长,但增长趋 势逐渐趋缓。自然增长率已从 17.32下降到 4.22;而机械增长也呈现 逐年下降的趋势,2001 年以后连年出现负增长;非农业人口年均增长 2 万人,年均增长率为 6.52,但近年波动较大;

40、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 濮阳市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数量仅占全市总人口的 4,外来人口 规模偏小,人口区际间流动性弱,人口流动规模小。 市区总人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 22.47 万人增加到 52.8 万人,净 增 30.33 万人,年均增长 1.38 万人。20 世纪 80 年代,濮阳设市和油田开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21 发带动了大量人口迁进,90 年代以后,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化进程 加快,市场经济发展,市区人口持续稳定增长。2000 年以后,受经济发展 变化影响,人口增长波动较大。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区 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但人口机

41、械增长总体平稳。 (一)市域总人口 根据濮阳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 濮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 年)和关于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 划纲要,结合濮阳市历年人口统计数据,应用平均增长率法、回归分析 法、趋势外推法等方法进行预测,最终确定的目标是: 2020 年总人口 458.22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43.44%。 (二)城镇人口 规划期内濮阳市城镇人口等于期末全市总人口乘以期末全市城镇化 水平,即 2020 年濮阳市城镇人口为 199.05 万人。 (三)乡村人口 农村人口等于总人口与城镇人口的差值,计算得出濮阳市 2020 年乡 村人口为 259.17 万人。

42、 (四)中心城区人口 根据濮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年)的预测: 2020 年城市 人口规模 82.76 万人。 三、关于土地利用潜力三、关于土地利用潜力 土地利用潜力状况是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基础依据,土地利 用潜力包括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农用地整理补充耕地潜力、土地开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22 发补充耕地潜力等方面。 (一)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 1.城镇用地集约利用潜力 2009 年底濮阳市城镇用地面积 13308.76 公顷,城镇人口 110.92 万 人,人均用地 120.00 平方米。标准人均用地 100.0 平方米,城镇用地节约

43、 集约潜力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并结合城镇改造样区经验进行测算。 城镇用地集约利用潜力为 2216.76 公顷。 2.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 2009 年底濮阳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54435.57 公顷,农村人口 265.57 万人,人均用地 204.98 平方米。根据测算濮阳市农村居民点整治 潜力为 13360.83 公顷。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又分为再利用潜力(即继续用于农村 居民点用地或城镇发展用地)和转化为耕地潜力,由于濮阳市待整理居民 点大部分位于城镇内或依附于独立工矿发展,所以其农村居民点用地转 化为耕地潜力按总潜力的 50%进行统计计算。 综上所述,濮阳市规划期内建设

44、用地节约集约总潜力可达到 15577.59 公顷,补充耕地潜力可达到 6680.41 公顷。各地类建设用地节约 集约利用潜力情况见表 4。 表表 4 4 濮阳市各地类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情况濮阳市各地类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情况 单位:公顷 规划期潜力 用地类型 小计 其中: 补耕潜力 城镇用地2216.76 0.00 农村居民点用地13360.836680.41 合 计15577.596680.41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23 (二)土地开发补充耕地潜力 根据濮阳市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濮阳市规划期内可开 发补充为耕地资源的未利用地面积有 8089.

45、89 公顷。预计规划期内补充 耕地总量为 7480.90 公顷。 四、四、关于建关于建设设用地需求情况用地需求情况 根据濮阳市规划修编前期研究,预测规划期内濮阳市城镇用地新增 规模为 10338.20 公顷。 预测规划期内濮阳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新增用地规模为 2442.76 公顷。 预测交通水利用地需新增用地 427.56 公顷。 预测风景旅游及特殊用地需新增建设用地 50.0 公顷。 规划期内全市各项建设用地需求总量为 13258.52 公顷。 省下达规划期内建设用地净增指 7328.00 公顷,根据预测的建设用 地需求量,缺口达 5930.52 公顷。为弥补这一缺口,规划期内一是要努力 保障

46、重点项目用地,尽量压缩一般项目的用地需求;二是大力推进节约集 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积极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盘活存量 土地。 最终确定 2020 年濮阳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为 86505.15 公顷。其中:城 乡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2020 年为 78212.33 公顷,其中城镇工矿 用地面积 2020 年为 26848.76 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2020 年为 51363.57 公顷。 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面积 2020 年为 8292.82 公顷。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说明 24 第五章第五章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结结构构调调整与布局整与布局优优化化 第一第一节节 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结结构构调调整整 一、一、调调整原整原则则 (一)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原则 依据河南省规划下达濮阳市的各项土地利用指标进行调整。 (二)贯彻因地制宜原则 充分结合濮阳市实际进行调整。 (三)统筹兼顾、综合最佳原则 实现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