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景写生教案(9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822732 上传时间:2022-09-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彩风景写生教案(9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色彩风景写生教案(9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色彩风景写生教案(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彩风景写生教案(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色彩风景写生教案-第 9 页色彩风景写生教案大千世界,自然景物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力,加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还有助于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描绘室外自然景物为内容的描绘称为风景画。优秀的风景画,由于情感的传递作用,使人产生回归自然怀抱之感,得到移情的审美效果,给人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色彩风景写生一、目的要求:风景写生是培养造型能力的基础课题,它对于创作构图中的环境表现,以及色彩风景写生课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二、教学内容:1、透视规律与风景写生2、风景写生的构图3、风景写生的步骤与要点三、教学重点:1、风景写生的色彩表现2

2、、风景写生中透视规律的运用3、风景写生中的技法应用四、教学难点:1、风景写生的透视规律运用2、风景写生的情感表现五、讲课程序:导入新课:大千世界,自然景物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观察力,加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还有助于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风景写生的透视与构图以描绘室外自然景物为内容的描绘称为风景画。优秀的风景画,由于情感的传递作用,使人产生回归自然怀抱之感,得到移情的审美效果,给人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风景画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间接地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从客观的自然景观到富于艺术感染力的风景画,画家的感情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说画家的情感和

3、主观意识,创造与表达风景,画竟境之美的基础,那么风景写生中透视规律和构图法则(形式)的运用,则是表现画家情感和主观意识,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的手段之一。1、透视规律与风景写生素描造型要求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表现客观物象三度空间的立体性,因此透视规律的运用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对于表现广阔深邃的自然景观来讲,透视规律更是不可忽视的。1.1 视点、视平线与景物透视视点与视平线是确定物象透视缩形变化的基本依据。自然景观所占有的空间较之室内的静物来讲,要广阔深远得多,因此,透视变化也就更为明显、复杂。要准确把握景物的透视,首先,要确定视点及与视点位置等高的视平线。 为了准确把握视平线位置,避免自然景物的

4、遮挡干扰,只要将目光上下移动,当看不到画板上下两个面而只看到画板的一条边时,这条边(线)的高度位置即是视平线位置。依据透视规律,在视平线以下的物体都是近低远高,在视平线以上的物体,却是近高远低。在风景写生中,视平线愈高,地平面上的景物就看得愈多,给人以宽阔之感;反之视平线愈低,地平面上的景物看得愈少,近处的景物给人的高耸之感。可见视平线不仅是确定景物透视变化的基本依据,而且可以触动的调动这种变化,以充分体现风景写生的构思立意。1.2 地平线与画面景物透视在风景写生中,与景物透视密切联系的还有一条线,即地平线,如果我们站在海边或站在一望无垠的广阔平原上,两眼平视远望,远处海平面或地平面与天空交界

5、的那条水平线,就是地平线。 在一般情况下,视平线与地平线是一致的,当视线发生仰俯变化时,视平线与地平线就有了高低上下的差异。俯视时,地平一的位置在视平线的上方,仰视时,地平线的位置在视平线下方。地平线的高低位置会产生不同的构图效果,它是表达作画意图的基线,对画面整体气氛的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在画面上要根据景物的特点和构思要求,确定地平线的高低位置,以决定构图的基本形式。一般来讲,采用俯视而将地平线位置放得较高,宜于表现广阔深远的气氛;采用俯视,而将地平线位置放得较高,宜于表现广阔深远的气氛;表达高大高耸的气势,采用平视而将地平线放在习惯的视平线位置,宜于表现和谐、自然的情调。在构图中

6、,将地平线置于画面1/2的位置,或将地平线横贯画面,容易造成构图的笔板或单调,对比应尽量避免。一般应将地平线确定在画面1-2偏下的位置。对于贯穿画面的长直线则应采用“破”的办法求得起伏变化。1.3 透视规律的应用在风景写生中,为了准确表现景物的结构比例和空间距离,必须按照统一的透视比例尺度,确定景物的透视关系。一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景物的远近、大小、宽窄的透视缩形变化,即形体透视,二是要从整体上把握景物空间的远淡近浓、近实远虚的透视变化,即色彩透视。在风景写生中,强调准确把握景物的透视变化,目的是求得景物的真实感,以更充分表现构思立意,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但是,决不能因此而过分拘泥,以致将风景写

7、生画成建筑透视图。因此,对客观景物透视关系的把握,应依靠敏锐观察力来确定。2、风景写生的构图构图是美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是绘画艺术语言的组织形式。在我国传统绘画的“六法”画论中,所谓“经营位置”即是结构图,具体来讲,风景写生的构图是指在一定空间内安排和处理景物间的相互关系与位置,将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合成为完整的艺术整体,以加强主题和意境表现的一种画面结构形式。在风景写生中,构图是表现画面主体与意境的主要手段,构图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画面的整体效果,决定着一幅风景写生的成效。2.1 风景构图的方法作画必须先“立意”,“意”就是画面所要表现的主题和意景,所谓“立意”即是构思的意思。因此,构图之前

8、首先要确定画什么?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和意境?这就是风景写生程序的第一步,叫做“取景”。取景的过程,就是确定主题,构思意境的过程。所谓“意在笔先”就是这个意思。面对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不能看到什么就画什么,要多走走,多看看,熟悉写生环境,感受景物气氛,力求“遍而赏之”,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的观察比较,选择最能表达自己的视点感觉,最能表现景物“情趣中心”的角度进行构图。在风景写生中,当我们面对取景的景观场面时,为了更好地取影构图,可借助于“取影框”,取景框可用硬纸片制作,镂空的方框部分其长宽比例应与画幅基本一致。取景时把取景框或横或竖置于视野之前,通过上下左右远近的移动,可以任意调整取景的部位和范围,直

9、至感到满意时即可构图定稿。自然景观是丰富的,也是繁杂的,为了取得完美的构图要善于通过取舍、添加,进行调整。因繁杂而影响构图的景物部分,要大胆舍弃;对于易导致画面单调呆板的长直线、平行线,要适当调整以求得疏密、起伏的变化,为了烘托环境气氛增强构思立意的表现,还可以根据构图的需要合理地添加点缀性的人物、动物等等,甚至可以突破空间局限,将某些富有特色的景物进行迁移,最大限度地突出画面的主题与意境。为了提高风景写生的构图能力和对客观景物的概括取舍能力,有意识地加强“小构图”练习是十分重要的。2.2 风景构图的基本形式风景构图一定要完整、稳定;二是要具有鲜明的形式美感,这是风景构图的基本要求。要善于运用

10、“静物写生”中的构图原理与法则,去取得完整、稳定的构图。对此我们可借助取景框去进行检验。将主体景物放在取景框内十字线交点的周围,可取得趁于对称胜的稳定构图,将主要景物放在景框内两组垂线的任何交点周围,可取得趁于对称性的稳定构图,将主要景物放在取景柜内两组垂线的任何交点周围,可取得趁于均衡的近似黄金分割线的构图。要善于运用几何形体与形体结构的几何形原理,去把握画面结构和构图的基本形式。画面构图包括了形体的组合、线条的对比、明暗的配置以及画面边框等多种因素。其中,主体形象的轮廓线与线条的趋向,是决定画面构图基本形式的主要因素。由画面主体形象轮廓线与线条趋向所构成的形式,具有不同的表现特征,给人以不

11、同的感受。垂直线构图垂直线一般给人以稳定、沉着、庄重之感垂直线构图可分为仰视与俯视两类。仰视垂直线构图,即线条趋向由下而上并在画面上部空间停住,给人以涨的动感,呈现出昂扬向上的势、俯视垂直构图,即线条趋向从画外由上至下,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水平线构图水平线一般给人以平静、广阔、向左右无限延伸的感觉。水平线构图呈现安宁、深远、开阔的表现特征,特别是水平线所产生的左右伸延的感觉,往往给人以画外的联想。但是,水平线过分偏低的构图,往往在沉稳与平静之中,又给人以压抑的感觉。斜线构图斜线具有不稳定的趋于动感的表现特征。斜线构图所表现的动感强弱和运动速度,同斜线的倾斜程度有关。当斜线在画面上构成对角线分割

12、时,即成对角线构图。对角线一般为45度左右的斜线,也是画面最长的线,因此,其中动感表现和形式特征最为鲜明。S形构图S形线具有流畅、活泼的表现特征。S型构图往往在弯曲,回转的线条趋向中,给画面带来无穷的意趣。不仅有利于加强景物的呼应关系,并将观者的视线由近及远带入画面空间及意境之中。起伏线构图起伏线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起伏线构图线条的起伏变化,不仅可以加强画面的节奏感,而且还通过高低变换的节奏,充分体现出情绪的起伏变化。三角形构图正置的等边三角形是所有几何形中最富稳定感的图形,而倒置的三角形却又是最不稳定的,正置的不等边三角形给人的感觉则介于两者之间。三角形构图具有多种表现特征。一般来讲

13、对称的三角形构图容易缰滞、呆板,处理得当的倒置三角形构图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倾斜的不等边三角形构图因倾斜程度不同,可以表现出趋于动或静的多种形式特征。十字线构图水平线与垂直线均有平稳之感,由两者相交构成“十”字线构图更加强了画面的规整与稳定的感觉。呈现出庄重、严肃、安静的形式特征。风景写生的步骤与要点人们常说“诗情画意”去赞美那些给人以美的感受的自然风光,可见诗情与画意是密切相联系的。风景写生要做“意在笔先”,首先要去领悟自然风光的诗情,才能执着真情地表现画意,无论是学习写生步骤还是掌握写生要点,都离不开画者的感情因素,对于风景写生尤其如此。风景写生的步骤风景写生较之室内写生视野宽阔,景物

14、繁杂,既要立意构思,又要概括取舍,其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在风景写生中必须遵循作画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构思起稿根据取景、构思的需要,首先确定画面地平线的高低位置和构图基本形式。接着是确定景物位置,简略地画出景物的基本形。构图起稿的主要任务是“经营位置”确定布局,在这重要的第一步中,一是把握构图基本形式;二是把握透视关系;三是把握景物的主次、前后、疏密的布局变化。2、画大色调画大色调要根据景物近、中、远景的空间关系,按照近浓远淡、近实远虚的色彩空间原理划分出三个色调层次,并画出大体的色调关系,为主题意境的表现奠定整体色调气氛。画大色调要注意整体比较,从远景画起,从浅的色调层次画起,以利于把握由

15、远及近的空间与色调关系。3、中景刻画一般来讲中景部分往往是风景写生的重点,即主体部分,中景的色调变化最为丰富,它既可丰富空间层次,也可概括空间层次,它在远景的衬托成近景的掩映下所产生的变化,对画面气氛与意境的表现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着力刻画。中景的刻画要特别注意整体比较,准确把握近、中、远大块色调的对比关系。4、近景表现近景一般却较清晰具体,对比强烈,在色调上深色更浓重、浅色则更明亮,近景的表现要根据画面的需要而定,如果以近景为主题,则尽可处理得简略概括一些。近景的表现无论是简略还是具体,都需准确把握与中、远景的色调对比关系,而使画面空间更为丰富、深远。5、调整统一画面的调整统一要从主题

16、与意境表现出发,通过添加求得画面的丰富,通过点缀求得画面的生动,通过近、中、远景色调的加强或减弱以求得空间层次和环境气氛的表现。风景写生的要点风景写生的要点体现于景物空间与景物特征的表现,以及风景写生的表现形式三个方面。景物空间景物空间的表现是风景写生的基本要求,如天空的辽阔、大地的深远、小径的幽长,远山的空邃等等。在画面上由地平线所划分的“天”与“地”的空间,是景物空间表现的基础。抓住大空间就抓住了画面的构图趋势和意境基调,也就是抓住了景物空间的“归缩”。形体空间与色彩空间仍然是景物空间表现的两个基本要素。在确定好“天”与“地”大空间的基础上,运用透视规律,准确把握处于前后不同空间距离的景物

17、的透视缩形变化,并将其划分为近、中、远景三个空间层次,这是加强景物形体空间感表现的有效方法。大气中有许多水蒸气和人眼看不见的尘埃微粒,因而会导致透明度降低,使远处景物较之近处景物的清晰度明显降低,明度对比明显减弱,这就是近浓远淡,近强远弱,近实远虚的色彩空间原理。风景写生的空间范围愈大,这种色彩空间现象愈为明显。换句话讲,要加强景物的空间表现,就要依据近景、中景、远景,由近及远地划分出相应的明度层次,使其保持相应的明度对比关系。这也是加强景物空间表现的有效方法。通过路栅栏的透视,近、中、远景物之间重叠遮掩,以及近浓远淡、近实远虚的明度变化和色调变化,表现出深远的空间和意境。划分景物近、中、远景

18、的明度变化层次,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景物近、中、远景明度层次的划分,要以景物固有的明度关系为依据。由近及远的景物,并非都是由深至浅的明度渐变关系,因此才得以构成画面色调的丰富变化。因此,要善于依据景物固有的明度关系,通过概括归纳划分明度层次。二是要依据不同的主意境和景物表现的需要,确定明度层次的对比关系。近、中、远景的明度层次并非却是等比关系。在对客观景物的明度层次进行概括归纳时,要根据不同的主题意境和景物表现的需要,既可以缩小中、远景明度层次比例,加强与近景明度层次的对比关系,也可以缩小中、近景明度层次比例,加强与远景明度层次的对比关系。一般来讲,表现欢快明朗的情趣,阳光下的景物,可加强不同

19、空间层次的明度对比关系,表现幽雅含蓄的意境,雨雾中的景物可适当减弱同空间层次的明度对比关系。景物表现天空的表现天空因季节、天气、时间及地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必然反映于地面景物,并影响和制约着地面景物的变化,对画面气氛的烘托与意境表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天空的表现要与地面景物相联系,切记孤立地画天空。由于太阳光对大气层的透射作用,天空的色调与地面景物相比较显得单纯而清淡,为了表现天空的旷远,要充分利用纸色,宁可画得轻些、虚些,而不可过重过实。天空不是一块平面,而立体的有深度的空间。因此,无论是淡淡的薄云还是密布的阴云,即使无云的天宽,也有透视和明暗层次的变化,要善于观察比较灵活表现,既要

20、注意近、中、远层次变化,又要注重整体的和谐统一。山的表现画山要注意景物空间的不同层次,远山的表现注意山脉转折起伏的气势,近山的刻画要注意山石质地和起伏向背的结构,所谓“近看取其质,远看取其势”就是这个意思。天气和时间不同,会给自然景物带来许多变化,阳光下,山有明显的块面转折,石质转折峻峭,土质转折圆浑,而阴雨天,山的起伏转折与质感差异明显减弱,而处在一片朦胧之中,即“远山无树,远水远波”。画山特别是远山,尤要注意整体感的表现。树的表现各种树木都有自己的特点。画树一个是要掌握树的生长规律,二是要抓住树冠的基本形体特征。画树要取“势”,即是说要注意把握树的长势。树干的粗细,长短比例,往往表现出树的

21、个性,树枝的疏密、穿插、动势、呼应等关系,往往是最富于“表情”的,树枝与树枝间的穿透空白,树叶尖端的起伏轮廓等,都是表现树的特征和姿态的生动细节,切不可忽视。画树重要的是画出树的“性格”,松树的庄重肃穆,白杨的坚韧挺拔,柳树的婆娑笔美,都是树的“性格”表现。因此,画树不仅要把握树的自然属性及外形特征,还要善于通过联想赋予树的情感表现。建筑的表现建筑及风暴画中常见的形象因素,或作为画中的点缀,或作为写生的主题,都是风景写生训练的重要课题。建筑作为风景画的主题形象,一是要依据统一的比例尺度,准确把握建筑物的透视变化;二是要抓住建筑物的结构样式以及通过屋顶、门窗、墙饰所表现出来的典型特征,如门窗样式

22、、大小、高低等,往往也能反映出时代、地区及功能特征;三是要注意质感表现,高楼大厦与农家小院,砖墙与土墙,瓦房与茅屋等等。不同的质感特征,不同的表现方法,将给画面带来丰富的变化,增加感染力。建筑作为画面的点缀,则应注意把握特定空间中的比例关系和在特定空间层次中的色调对比关系,虽是“点缀”,但对意境情感的表现有着直接的影响。表现方法与技巧风景写生的表现方法多种多样,或以线为主,或以色调为主,或介于两者之间。不同的工具,不同的表现方法,构成相应表现形式,“情动于衷而发于补”在风景写生中,培养对自然美的“悟”性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像把握人的神情动态一样,体会自然景观的“山水灵性”才能真正掌握风景写生的表

23、现语言,得以应手地将构思意境展现于画面。自然景物是丰富多样的,我们也要力求掌握多种工具、方法和形式。钢笔风景写生铅笔风景写生可分为以色调为主,以线条为主和色调与线条结合三种表现形式。钢笔画的色调变化不依赖于自身墨色的深浅,而取决于线条,笔触组织的疏密程度。线条组织愈疏、色调愈浅,线条组织愈密,色调愈深,不同的线条,笔触形式,不同的组织方法,所产生的色调变化呈现不同的表现特征。钢笔画充分运用纸的“白色”和由线条、笔触组织成的丰富色调,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造型语言,以色调为主的表现形式,对于自然景物的光影变化、环境气氛以及意境情趣等,是极富表现力的。线条是钢笔画的基本造型语言。钢笔画的线条变化十分丰

24、富,这种变化,一是来自运笔的快慢、轻、重,运笔轻而快,线条就细而急,动笔重而慢,线条就粗而缓,运笔忽轻忽重,忽快忽慢,或稍作抖动,线条还会产生具有情感性的变化;二是来自笔端墨水的饱和程度,饱和则线条饱满、润泽,反之则线条苍劲、枯涩;三是来自笔尖的正侧、背的变化,线条由此呈现出不同的表现特征。如果将以上三种因素综合运用,其线条变化就更为丰富了。钢笔画的线条表现与纸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光洁度高的纸面作画,线条流畅、潇洒,在粗糙的纸面作画,线条会出现“沙笔”而更显犹劲,在宣纸上作画,线条则淋漓、润泽。在反复的练习中熟悉了纸的性能,提高对“线”的驾驭能力,必将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线条与色调的结合,会

25、使表现形式有较大的自由性,但是,两者之间一定要和谐、统一。切忌在表现形式上给人的不调合之感。铅笔、木炭笔风景写生铅笔风景写生一般多用4B左右的软铅,为了丰富线条粗细与线条形状的变化,可将铅笔芯削成45度斜面,使用时只要调整铅笔与纸面的角度,即可画出各种形式的线条。铅笔画的色调变化取决于用笔的轻重,铅笔线条组织的疏密可构成不同明暗层次的色调,具有空透感的表现特征。木炭条质地松软,利用粗细不同的炭条可画出多变的线条,横卧用笔可画出奔放的色调块面,既可呈现清晰的笔触,又可表现渲染的韵味,对于景物气氛和意境表现具有独特的优点。但木炭条的炭粉易脱落,色调不够浓重,很难画得精细。使用木炭条要善于所长避短,注意整体气氛的表现,局部刻画可以与炭精条结合使用。在铅笔、木炭条风景写生中,不可忘记橡皮(胶泥)、纸笔、软布等辅助工具,画远山、云朵可在画出淡淡线条的基础上用纸笔、软布或手指擦抹,再辅以线条,以表现远山的朦胧和云朵的轻柔。画树株、山石,可先画出基本的明暗色调后,用橡皮,胶泥擦出亮部或某些细节,再进入深入刻画,易于求得整体的统一和细节的生动。作业:1、色彩风景写生10幅2、作业要求:1、符合透视规律2、画面构图处理得当3、色彩表现协调、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