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课堂).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777033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66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十九首(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古诗十九首(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十九首(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十九首(课堂).ppt(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汉代文人诗歌,第一节 汉代骚体诗歌,骚体诗歌是汉诗中的一种富有特色的诗体形式。随着秦王朝的覆灭汉王朝的建立,楚人占据了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中国历史文化也就进入了以楚文化为主流文化的时代,文学艺术都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加之当时大赋流行,而五、七言诗尚未成熟,文人抒情写意遂大都采用骚体形式,骚体诗歌乃在西汉时期大放异彩。,汉代最早的骚体诗歌,可以追溯到项羽的垓下歌 :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zhu)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与垓下歌相呼应的,是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宋萧岩肖庚溪诗话云:“汉高帝大风歌,不事华藻,而气概远大,真英主也

2、。”,喜好文学的汉武帝刘彻有一首著名的秋风辞,颇值一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鲁迅评曰:“缠绵流丽,虽词人不能过也。”(汉文学史纲),到东汉时期,虽还有骚体诗出现,但已出现了楚骚的变体,如梁鸿的五噫歌、张衡的四愁诗。先看五噫歌: 陟zh彼北邙兮,噫!顾瞻帝京兮,噫!宫阙崔嵬wi兮,噫!民之劬q劳兮,噫!辽辽未央兮,噫! 清张玉毂古诗赏析评曰:“无穷悲痛,全在五个噫字托出,真是创体。”,张衡四愁诗,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

3、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 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 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坂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踯蹰,何为怀忧心烦纡? 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纷纷。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第二节 五言诗的兴起,五言诗是从民间产生的。从民间歌谣到文人五言诗的正式形成,有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云: 按召南行露,始肇半章;孺子沧浪,亦有全曲;暇豫优歌,远见春秋;邪径童谣,近在成世:阅时取证,

4、则五言久矣。又古诗佳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比采而推,两汉之作乎?观其结体散文,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五言诗起源于民歌。诗经中的召南行露、卫风木瓜、小雅北山等,就有半章或全章五言的诗句 。 春秋末到战国时期,民歌中也偶见五言的形式,如楚国民歌沧浪歌。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秦始皇时的民歌: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西汉时期的一些歌谣和乐府诗歌,五言的成分很大。如: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李夫人歌,载汉书外戚传) 邪径败良田,谗口害善人。桂树华不实,黄雀巢其颠。古为人所羡,今为人

5、所怜。(汉书五行志载成帝时民谣) 但五言诗的成熟还是体现在汉乐府民歌中,如陌上桑、孔雀东南飞、十五从军征等,都是成熟的五言体诗。,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的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 。 班固之后,文人五言诗渐渐增多,今存五言诗有名可考者,即有张衡同声歌、郦炎见志诗二首、秦嘉赠妇诗三首、赵壹疾邪诗、蔡邕yng 翠鸟诗。 秦嘉的赠妇诗三首,可以说是东汉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其一云: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jin 。忧艰常早至,欢会常苦晚。念当奉时役,去尔日遥远。遣车迎子还,空往复空返。省书情凄怆,临食不能饭。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长夜不能眠,伏枕独展转。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一、

6、关于“古诗”:“古诗”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的五言诗。 汉代诗歌,除少数如上述有主名的作品和骚体作品之外,主要是一些无名氏的乐府和“古诗”。,这些古诗,据钟嵘诗品说,有“陆机所拟十四首”,“其外去者日已疏四十五首”,总数至少也有五十九首。今存者尚有:文选所载古诗十九首,李陵与苏武诗三首,苏子卿诗四首,玉台新咏卷一所载古诗八首中的“四座且莫喧”、“悲与亲友别”、“穆穆清风至”、“兰若生春阳”四首,古诗类苑所载“橘柚垂华实”、“新树蕙兰葩”、“步出城东门”三首,古文苑所载李陵录别诗八首,苏武答李陵诗三首,古文苑所载孔融杂诗二首(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一书考证,此二诗应属李陵录别诗)

7、。据上述记载,今存完整的古诗尚有四十六首。,据上述记载,今存完整的古诗尚有四十六首。经古今学者考证,这些诗内容风格相近,大抵都产生于东汉末年桓、灵之际的下层文士之手,已是很成熟的文人五言诗。而这些古诗中成就最高最能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成就的是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名词解释: 古诗十九首 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 后人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作, 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将其合为一组, 收入文选 , 题为古诗十九首。形式都用五言体, 语言朴素自然, 内容多写夫妇间的离愁别绪和士子文人的仕途失意之感, 充满了感伤情调。被奉为五言诗的一种典范。,二、古诗十九首的思

8、想内容,1、描写游子思妇的相思离别之苦。 (1)游子的乡关之思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2、思妇的怀人念远之情 这些作品,可能大多并非真正出自思妇之手,而是游子文士“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琢磨思妇的心态而创作的。如行行重行行、凛凛岁云暮、客从远方来、庭中有奇树、青青河畔草、孟冬寒气至等。,2、表现文士们的人生愿望和他们对生存状态的深切感受。,“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回车驾言迈)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轗轲长苦辛”(今日良宴会)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不念携

9、手好,弃我如遗迹”(明月皎夜光),“不惜各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青青陵上柏)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飚尘”(今日良宴会)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驱车上东门)。,他们想要摆脱虚名的困缚:“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明月皎夜光)!他们也不相信成仙、永生之类的事情:“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驱车上东门)他们开始执着于现实的人生,看重当前生活的快乐:“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青青陵上柏);“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

10、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生年不满百)。有的文士甚至放浪形骸,去拈花惹草:“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东城高且长) 。,有一首古埃及的佚名诗饶有意味:,把忧愁抛到九霄云外 能够快乐尽量快乐 人生难活百岁 何不今朝有酒今朝醉 有药物,洒在头上 有丝麻,穿在身上 有金银,戴在手上 (引见南方周末2000年6月9日第二版载法老古城的现代生活),古诗十九首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并不宽广,也没有接触到当时社会上最尖锐的矛盾,这是因为它们的作者大多是中下层的失意文士。他们并不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所以他们对现实虽有

11、所不满,但看不到社会黑暗的本质,只能围绕个人的利益发出一些苦闷的叹息。这是他们的局限性 。 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古诗十九首虽然流露着及时行乐的情绪,然而,其所咏叹的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知音难遇、沉沦失意的悲伤,却又深藏着作者对人生、命运、对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它是作者对自我存在及其生存价值的一种内省。它与诗经、楚辞、汉乐府民歌的“哀民生之多艰”的外向忧患不同,所奏响的是内向的人的主题歌。而且,这种对生存状态的感受,这种对生存价值的内省,折射着相当深厚的社会内涵,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富于人生的哲理。因此,古诗十九首是很富有思想和艺术审美价值的。,三、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钟嵘诗品:“文温以丽,意

12、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1、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往往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2、言有尽而意无穷,具有涵咏不尽的艺术效果,古诗十九首语言浅近明白,“平平道出,且无用工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明人谢榛四溟诗话卷三) 宋人吕本中童蒙诗训评论古诗十九首说:“思深远而有余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陈祚明云:“言情能尽者,非尽言之为尽也。尽言之则一览无遗,惟含蓄不尽,

13、故反言之,乃足使人思。十九首善言情,惟是不使情为径直之物,而必取其宛曲者以写之,故言不尽而情则无不尽。”(采菽堂古诗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贵,但感别经时。,3、明白晓畅、浅近自然而又精练丰富、情味隽永,是古诗十九首语言的重要特色。,“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孟东寒气至)如同口语,而一种真挚深厚的感情却如可触及。谢榛四溟诗话说:“十九首平平道出,且无用工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陆时雍古诗镜说:“十九首深衷浅貌,短语长情。” 此外,较多地使用叠字,也是古诗十九首一个值

14、得注意的语言特色。如青青河畔草和迢迢牵牛星: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yu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轧轧弄机杼。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是我国诗歌史上文人五言诗的第一批丰硕成果,钟嵘称其“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斤”!刘勰称其为“五言之冠冕”,明代谭元春古诗归说它“在诸古诗之上,千古无异议”。 它标志了文人五言诗的成熟,标志了抒情诗的新发展,揭开了我国诗歌史发展新的一页,而又是建安诗歌的先导,对我国古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四、作品赏析: 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15、;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一个妇女怀念离家远行的丈夫。她咏叹别离的痛苦、相隔的遥远和见面的艰难,把自己的刻骨的相思和丈夫的一去不复返相对照,但还是自我宽解,只希望远行的人自己保重。全诗长于抒情,韵味深长,语言朴素自然又精炼生动,风格接近民歌。,此诗乃思妇怀人念远之作。以思妇自叙的口吻,抒发了家居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其笔触之细腻,情感之真切,向为后人称道。 清朱筠释|“浮云”二句云:“不顾返者,本是游子薄倖,不肯直言,却托诸浮云蔽日,言我思子而子不思归,定有谗

16、人间之,不然,胡不返耶?”(古诗十九首说) 张玉谷云:“浮云蔽日,喻有所惑;游不顾返,点出负心,略露怨意。”这两家说法,都是以白日比游子,浮云比谗人;谗人惑游子是浮云蔽白日。” 马茂元云:“浮云”当指思妇怀疑是丈夫有新欢,“象征彼此情感的障碍”(古诗十九首初探)。,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其独到之处:,首先是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 虽然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是那样深切那样强烈,但是这首诗却不象民歌那样以大胆直率的方式进行表白,而是表现得非常委婉含蓄,象以“衣带日已缓”写自己的思念之苦,象“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及“浮云蔽白日”的比兴手法的运用,都使诗含蓄委婉。 其次是善于化用前人诗句: 如“与君生别

17、离”化自楚辞,“道路阻且长”化自诗经,表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纯熟的语言技巧。,西北有高楼,本篇为古诗十九首第五首,玉台新咏列为枚乘作品。此为感叹知音难遇之作。 伯牙鼓琴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手鼓琴,巍之手若太山。少顷之问,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手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盖世无知音矣。(吕氏春秋本味) 弗莱原型理论:凡在文字中反复出现的主题、象征,特别是某种固定的作品结构和类型都可纳入原型的范围。原型的作用就在于通过“一种象征将一首诗和另一首诗联结起来,因而帮助统一和整合我们的文学经验” 。,德国美学家荣辛曾说:“诗人要避免对美的周

18、密的罗嗦的描述,凡是荷马不能按照各部分描绘的,他让我们在它的影响里来认识。诗人呀,画出那美丽激起的满意、倾倒、爱、喜悦,你就把美本身画出来了。”(拉奥孔)清代诗论家赵执信入云:“神龙者屈伸变化固无定体。恍惚望是者第其一麟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固宛然在也。”(谈龙录) 明人陆时雍评此诗说:“空中送情,知向谁是,言之令人悱恻。”,诗中的女主人公始终是处在全诗的中心地位,但又是“曲终人不见”,她与诗人之间又始终隔绝着一层缥缈叆叇的云雾。诗人所能感到的只是在女主人影响下的一切,那浮云,那高楼,那绮窗,还有那不见人但闻其声,空中传响的弦歌声。这一切既隔离了女主人,又在女主人公与诗中牵引出一种有形无形的飘忽

19、联系,就象神龙露出在云中的一鳞半爪。正是因为这种隔绝,诗人就由这一鳞半爪随意驰骋想象,用自身的种种经历去补充,描绘这位女子的音容面貌,身世遭际;于是楼上楼下本是未曾相识未曾相逢,却变得“心有灵犀一点通”,通过空中传响而产生强烈共鸣。,至于弹者为何事神伤,听者又为哪般感愤,诗中都不曾明言,从而为欣赏者的审美联想留下了艺术空白,于是千百年来人们在欣赏这首诗时,不断地用自己的经验去为诗中两位人物,描绘出气质相近而形貌千万差异的形象。明人陆时雍评此诗说:“空中送情,知向谁是,言之令人悱恻。”所谓“空中送情,知向谁是”,正点出了此诗隔而不隔,若隐若现,表现手法上化实为虚的特点;所谓“言之令人悱恻”,又正

20、说明了它们所构成的空灵缥缈的艺术境界在读者心目中唤起的丰富感受。,此诗的成功,还得力于自然中见工巧的结构安排。全诗是从听者的角度触景生情,按感情线索的发展写下来的,看似平淡无奇,但细析之却颇具匠心。 全诗突起突结,中间自然地按顺序写来,却又宾主分明,脉络连贯,曲折有致,不蔓不枝,自然而然,天衣无缝。古诗十九首的结构往往具有自然天成的特点,王渔洋称“十九首之妙,如无缝天衣”。确切道出了十九首于自然中见工巧的的艺术构思的特点。,西北有高楼之仿作:,曹植七哀最早起而效之。诗云: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借问叹者谁?言是荡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牺。君若清路程,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约与曹植相先后有伪苏武诗之二: 黄鹄一远别,千里顾徘徊。胡马失其群,思心常依依。何况双龙飞,羽翼易当乘。幸有弦歌曲,可以喻中怀。请为游子吟,冷冷一何悲。丝竹厉清声,慷慨有余哀。长欢正激烈,中心怆以摧。欲展清商曲,念子不能归。俯仰内伤心,泪下不可挥。愿为双黄鹄,送子俱远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