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pdf

上传人:荣*** 文档编号:3755909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11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政治经济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pdf(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揭示社会生产关系发展规律的科 学。 2、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17 世纪中叶产生的。 3、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社会生产关系也就是:经济利益关系。 4、在人类的各种社会中起支配与制约作用的是:生产关系。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6、具有高度科学和真理性的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政治经济 学。 7、创造先进生产力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8、物资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9、生产资料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10、在生产力合生产关系的互相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生产 力决定生产关系。 11、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2、,表明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12、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 13、生产规模不变的再生产就是:简单再生产。 14、扩大再生产从其实现方式来看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 扩大再生产。 15、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再生产各环节之间相互依存、相 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数量表现就是: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16、从三次产业的划分来看农业属于:第一产业。 17、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18、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实质上是:质量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 19、以交换为目的地而进行的生产是:商品生产。 20、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

3、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2、商品的最本质的因素是:价值。 23、能够创造出新价值的劳动是:活的抽象劳动。 24、私人劳动或局部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 矛盾。 25、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商品的 销售。 26、商品价格是: 价值的货币表现。 27、市场配置资源的决策依据主要是:价格信息。 28、商品经济发展为市场经济的主要标志是:市场在社会资源配 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29、市场供求机制是:供求关系变化运动的机制。 30、市场调节是指:市场机制的调节。 31、构成市场体系的市场是: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 32、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

4、。 33、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34、剩余价值的资源是: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 35、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生 产关系再生产。 36、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生产超额剩余价值。 37、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资源是:雇佣工人 的剩余劳动 。 38、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39、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 40、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源泉是:必要劳动。 41、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一般是以: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 42、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是: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 43、生产阶段是产业资本循

5、环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阶段。 44、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 式。 45、根据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可以把生产资本区 分为: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46、相互联系和依存的所有单个资本的总和构成:社会资本。 47、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是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 心问题。 48、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体现了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所 应遵循的: 基本比例关系。 49、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I(vm )c。 50、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形成:资本主义 生产成本 。 51、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是:利润率。 52、社会剩余价

6、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是:平均利润率。 53、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部门的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的结果是 形成了: 平均利润。 54、平均利润形成后,在各生产部门内部:少数技术先进企业仍 能得到超额利润。 55、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随着:利润转化平均利润而形成 的。 56、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构成:超额利润。 57、商品利润的数量一般是:相当于平均利润。 58、银行利润的来源是:产业工人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 59、极差地租和绝对地租的源泉都是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超 额剩余价值。 60、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极差地租形成的原因。 61、土地的私有权垄断是:资本主义绝对地租

7、产生的原因。 62、现代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 63、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 引起: 垄断。 64、垄断组织形式虽多种多样,其本质都是为了:取垄断利润。 65、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 而获得的: 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66、垄断资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追求:垄断利润。 67、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不在于工业资本的统治,而在于:金融 资本的统治。 68、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结合形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69、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融为一体,即资本主义国家所 有制是: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 70、资产阶级国家通过财政收

8、入政策进行宏观调节,主要是调整; 税种税率 。 7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宗旨是:为促进私 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创造条件。 72、按资本输出的主体来划分,资本输出可分为:私人资本输出 和国家资本输出。 73、资本输出可分为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这是从:资 本输出形态划分的。 74、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75、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是:20 世纪 80 年代后。 76、二次世界大战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而建立的政府间的 国际金融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77、经济全球化在制度上和组织形式上的体现与反映是:经济一 体化。 78、在当代一系列地区经济集团化

9、组织中,组织形式最完备、影 响最大的是: 欧洲联盟。 79、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实质是:控 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 80、经济迅速发展和停滞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两种同 时并存的趋势。 81、列宁关于“帝国主义是过度的资本主义”的论断揭示了:帝 国主义的历史地位。 82、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性在生产管理上表现为:生产管理日益 社会化。 83、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 是指 :生产、管理、资本的社会化。 84、垄断资本主义各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各国 垄断资本的实力发生跳跃式变化。 85、一种新的社会制度要彻底战胜旧的社

10、会制度,归根结底要依 靠: 创造出比旧的社会制度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86、社会主义公有制必然代替垄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客观根据 是: 垄断使经济全面社会化。 87、保证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 是: 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新的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 88、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 89、我国建国初期所实行的买办法是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 办法。 90、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9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是: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 需要。 92、我国必须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脱胎 于: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3、在我国社会主义初

11、级阶段,解放生产力是指对不适应生产力 的: 经济体制的根本改革。 94、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是我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9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是: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96、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9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 作用: 主要体现在控制上。 9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资产占优势是指:既要有量的优势, 更要注意质的提高。 99、社会主义公有制所采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就是:社会主 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100、产权是人们围绕财产关系而:在法律上形成的权利

12、关系。 101、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代表国家履行出资职责的是:中 央政府。 10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独营企业通常 称为: 三资企业 。 103、按劳分配是: 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的经济规律。 104、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 105、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主题是:企业。 106、我国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107、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的关系是:按劳分配通过商品 货币形式实现。 108、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 度。 109、我国调节个人收入分配所要形成的个人收入格局是:中部 大,两头小 。

13、 110、社会主义生产和消费关系的特点是:消费水平随生产发展而 相应提高。 111、我国现阶段的消费方式要以:个人消费为主。 112、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 11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使: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114、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积极推进企业制 度改革。 115、我国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不断改善 人民生活。 1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 项工作的动力是:经济体制改革。 117、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重要阶段。 118、我国现阶段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与

14、发展是通过: 经济体制改革进行的。 119、我国的“渐进式”改革是:分阶段、分层次、分领域逐步进 行的改革。 12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121、从非利益型向利益型转换是我国国有企业:动力机制转换的 目标。 122、国有企业是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主体。 12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124、企业法人与企业经营权的结合构成:企业法人财产权。 125、我国国有企业推行股份制改革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 。 126、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包括的全部市场是;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 市场。 127、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必须使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合理流 通。 1

15、28、社会主义统一市场要求市场运作遵循:统一的规则。 129、社会主义市场秩序最主要的是:公平、公正、合理的竞争秩 序。 130、建立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规范我国市场秩序的:治本之 策。 131、我国的国家中央银行是货币流通的:中心 。 132、合理的价格体系是要形成合理的:比价体系和差价体系。 13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应实行: 市场调节价 。 134、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是由: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全 体劳动者创造的。 135、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涉及:国家、企业和个人的经济 利益。 136、我国要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137、社会主义国民收

16、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按其最终用途形式分 为: 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138、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比率称为:积累 率。 139、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同我国的:货币购买力相适应。 140、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是:扩大内需。 141、供给与需求的结构平衡是指: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之间的结 构平衡。 142、区别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的主要标志在于是否通过:市场中 介进行调控。 143、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应主要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 段。 144、国家调节市场和市场引导企业是宏观:间接调控的框架结 构。 145、我国宏观调控中采取的主要计划管理形式是:指令性计划。 146

17、、价格杠杆在宏观调控中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杠杆与核算工具 的作用。 147、在宏观调控中抑制物价大幅上涨,使物价上涨幅度低于:财 政收入增长率。 148、提高经济效益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 149、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前提是:提高经济效益。 150、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农业部门 。 151、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期是:21 世纪末。 152、高度发达的工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153、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作为支撑的产业是:基础产业 和制造业。 154、第三产业的大大发展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155、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国在:21 世纪头 20

18、年所 要实现的任务。 15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中心,不 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157、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要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 化。 158、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 年力争比 :2000 年翻两番。 159、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必须放在首位着力解决的战略 重点是: 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位。 160、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人口的生产应当:有计划地调节。 161、作为消费者的人应当与生活资料的生产:保持相适应的比例 关系。 162、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 的必然趋势。 163、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最主要

19、的是应当坚持:“引进来” 和“走出去”相结合。 164、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然性取决于:生产社会化和商品 经济的发展。 165、对外贸易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 。 166、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 167、我国的对外技术交流是指: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 168、我国的对外经济援助是为了:控制受援国的政治。 二、多选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指社会再生产过 程中诸环节和诸方面的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 关系体系;包括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包括分配关系、 交换关系、消费关系。

20、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不断发 展和创新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在 19 世 纪中叶所建立的;阶级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 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同 时研究: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资源配置 方式;经济增长与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4、政治经济学之所以有鲜明的阶级性是因为:它所研究的内容涉 及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经济利益关系会表现为阶级利益关系; 对一定性质的经济关系不同阶级有不同态度。 5、社会生产力是: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6、社会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

21、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 系;是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包括生产、分 配、交换、消费四个方面的关系;是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基础 的。 7、分工协作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促进经济体制的不完善;使生 产资料得到更好的利用和节约;使生产力的诸因素更有效结合; 在较短时期内完成某种规模较大的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 8、经济规律的类型有:各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某种社 会形态全部的经济规律;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某 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9、任何一个社会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包括:特有的经济规律; 价值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 10、任何社会的生产过程:都不是孤立的一次生

22、产过程;都是 上一个生产过程的重复和更新;都是相互连续和不断进行的。 11、再生产就是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不断更新。 12、广义的产业结构划分为:两大类产业结构;农轻重产业结 构;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密集度产业结构;三 次产业结构。 13、传统与新兴产业结构变动的趋势是:传统产业逐步被新兴产 业所代替;新兴产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 14、一个国家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的多少反映着这个国家 的: 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实力的大小;人民生活的富裕程 度。 15、商品经济的类型有: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16、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3、物 品的有用性;商品的自然属性;有具体劳动所创造的。 17、商品价值是:商品的因素之一;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 类劳动的凝结;交换价值的基础;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 最本质的因素。 18、具体劳动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具有特定性质、目的 和形式的劳动;人类社会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 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反映。 19、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人类劳动力的 支出;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生 产商品劳动的社会属性。 20、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价值形 式长期发展的结果;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21、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社会资源包括:自然资

24、源;劳动资源; 资本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 22、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有:计划方式;市场方式。 23、市场竞争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企业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 者和经营者;企业能在竞争中获利;建立起开放的、完善的 市场体系;建立和健全完善的竞争法制和规则;消除各种垄 断。 24、市场调节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企业成为真正的商品生产者和 经营者;企业能在竞争中获利;建立起开放的、完善的市场 体系;建立和健全完善的竞争法制和规则;消除各种垄断。 25、市场调节发挥作用的条件是:企业有经营自主权和完善的经 营机制;市场价格即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关系;企业的经济 利益与市场经营效果密切相联系;企业真正参与竞争

25、成为市场 竞争主体;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实现平衡。 26、市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于:市场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发 生联系的纽带;市场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市场是联结生产 和消费的环节;市场交换实现社会资源的配置。 27、资本主义制度中的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能够自 行增殖的价值;剥别雇佣工人的手段;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一个历史范围。 28、雇佣工人在一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包括:劳动力的价 值;剩余价值。 29、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包括与物质生产 有关的: 直接进行生产操作的劳动;体力劳动;个别企业的 资本家获取绝对剩余价值的手段包括:延长工人的工作日;提 高工

26、人的劳动强度。 30、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在资本主义 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决 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全过程。 31、通过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可以看出:资本家的全部资本 是工人创造的;资本家的可变资本是工人创造的;工人的个 人消费从属于资产阶级。 32、资本积累与资本积聚的关系在于:资本积聚是资本积累的必 然结果;资本积聚随资本积累而同步进行;资本积累是资本 积聚的重要条件。 33、资本有机构成事: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反映资本技术 构成的资本价值构成。 34、产业资本循环是下列哪几个过

27、程的统一:流通过程;生产 过程。 35、资本循环理论对资本概念的丰富表现在,资本:只能被理解 为运动,而不能被理解为静止物;离开运动,其价值不能增殖, 剩余价值也无从产生。 36、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上所划分的三个组成 部分是: 不变资本的价值;可变资本的价值;剩余价值。 37、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主要的基本原理是:社会总产 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生产资料生产必须优先增长。 38、从 I(vm )=c 可引申出的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其他实现 条件公式是: I(c vm)=Ic c;(c vm)=I(v m) (v m)。 39、平均利润率形成的结果是:各部门的利润率相等;

28、各部门 的商品形成生产价格。 40、能够获得平均利润的资本家有:工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 银行资本家;农业资本家。 41、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表明:每个企业的工人也受其他 部门资本家的剥削;资本家获利多少取决于整个资本家阶级对整 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资本家在剥削工人阶级方面具有共同 利益。 42、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的条件是:商品的 销售成为商人的独立业务;商品有自已独立的投资。 43、影响利息率高低的因素是: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借贷资本 的供求状况;习惯和法律传统。 44、资本主义地租体现以下那几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借贷资本家; 农业资本家;土地所有者。 45、资本主义土地

29、价格:与地租数量成正比变化;与银行存款 利息率成正比变化。 46、垄断利润的来源主要有:垄断企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中小企业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本国小生产者创造的一 部分商品价值;剥削其他国家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资产阶级 国家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 47、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这是因为:垄断高 价和垄断低价不能完全离开商品的价值;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 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垄断利润仍然来自于工人和其他 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和一部分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垄断价 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48、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垄断代 替自由竞争占据统

30、治地位、垄断与自由竞争并存又凌驾于自由竞 争之上、垄断产生新的竞争并成为主要竞争形式、垄断时期的竞 争有不同于自由竞争的特点。 49、融合生长而形成金融资本的资本形式有:垄断的银行资本、 垄断的财政资本。 50、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有:大银行通过信贷关系控制大工 业企业、大银行和大工业企业的资本相互渗透、大银行和大工业 企业在人事上结合。 51、资本主义国家对非国有企业的计划管理所依靠的各种主要经 济杠杆是: 财政、税收、信贷、经济合同。 52、资本输出对资本输出国的重要作用主要是:资本输出国可获 大量的利润和利息、资本输出国控制资本输入国的重要手段、资 本输出国扩大商品出口的手段、资本输出

31、使金融资本的银行网遍 布全世界。 53、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新科技的广泛应用把世界 经济融成全球网络经济、关贸总协定的缔结使国际贸易自由化的 程度大大提高、各国积极引进国际资本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进程。 54、贸易全球化发展的原因是: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要求 不同水平国家扩大贸易;新科技革命促进各国生产发展,需要 扩大国际贸易;各国生产和需求结构的变化,促进国际贸易发 展;新科技革命使国际贸易方式、支付方式简便,促使贸易全 球化。 5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增进国际货币合作;促进国 际贸易发展;协助成员国克服国际支付困难;稳定国际汇率。 56、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关

32、系的本质是:按照资本和实力 在经济上分割世界;维护各国垄断资本的利益。 5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局部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生产力的发展;并未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产阶级迫于 生产社会化发展的现实;是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阶级利益。 58、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在其自 身范围内不断地局部调整,这一过程表现为:股份公司使单个私 人资本形成联合资本;垄断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又一次 “扬弃”;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更使资本取得了社会资本形式; 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继续调整。 59、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存在着:停滞和发展两种趋势同时并存共 同作用;停滞和发

33、展两种趋势交替占上风。 60、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停滞趋势并不排斥其迅速发展的原 因在于: 生产力总是经常处于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垄断资本主 义阶段仍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垄断资本主义各国对外扩张进 行军备竞赛;为缓和矛盾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1、垄断资本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因为垄断使向社会主义过 渡的物质条件和主观条件逐步成熟,表现在:垄断使资本主义生 产全面社会化;垄断使生产管理日益社会化;垄断使资本日 益采取社会化的形式;垄断使资本主义各种矛盾尖锐化。 6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日益全面社会化表现为:垄断造成巨 大企业使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生产经营突破地区和国家的限 制;垄断

34、使科学技术研究成为社会的事业;生产社会化向着 生产国际化方向发展。 63、共产主义社会发展所经历的两个阶段:低级阶段是社会主义 社会;高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 64、旧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这两步是:新 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65、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经济特征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生产目的是满足社会需要。 66、社会主义的本质: 集中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体 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优越性;是衡量社会主义的客观标准; 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本前提;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的。 67、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解决最根本的是依靠:解放生产力;发 展生产力。

35、6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6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是取决于 生产力的: 总体水平低;多层次;不平衡。 70、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社会主义国有经济; 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71、股份制: 是现代化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是社会化大生 产和市场经济的产物;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由社 会主义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72、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具有的关键性作用表现在:它 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它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它 能增强我国

36、经济实力;它能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它能增强 我国的民族凝聚力。 73、国有经济的产权包括对国有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 益权;占有权;处置权。 74、股份合作制经济:将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使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出资者;实行共同劳动、利益共享、 风险公担;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是社会 主义集体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 75、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有 利于增强就业;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活跃市 场;要加以鼓励和引导。 76、我国三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私营企业;外 资独营企业。 7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实现模式的特点

37、是:按劳分配是 以计划分配形式实现;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的制 约;按劳分配以企业为主体实行。 78、实行按劳分配原则要求:反对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防止收 入分配出现贫富悬殊;将公平与效率结合起来;鼓励一部分 地区和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7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 式并存制度的原因是: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多种经营方式 的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80、我国现阶段的非劳动收入包括:资本或资金收入;房地产 收入;风险和机会收入;社会保障性收入。 81、我国理顺和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改善分配结构;扩大中等

38、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 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者的收入。 82、我国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是:由温饱型消费结构向富裕型 消费结构发展;由底消费结构向高消费结构发展;由主要是 物质生活消费向更多的精神发展;由生存型消费结构向发展型 消费结构发展。 83、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在于:存在社会分工; 存在多种公有制经济形式;全民所有制企业是相对独立的经济 实体;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 8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市场经 济;其运行和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可以发挥市场经 济的长处;可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够有效实行 宏观调控。 8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方面

39、的基本经验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改革方向;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 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 86、我国采取“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的优点是:符合我国国情; 改革付出的代价;改革的阻力较小;有利于有步骤地推进改 革;改革较易为社会承受。 87、改革、发展、稳定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是:改革是根本任务;改 革是发展的动力;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在稳定中推行 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88、推进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在于:有利于综合 国力的提高;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保持长治久安和社会稳定;有 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40、。 89、社会主义企业的活力主要表现为: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 开发力;资产有增值力;对市场有应变力;领导班子有团 结进取力和职工群众有凝聚力。 90、企业经济责任制的基本原则是:责、权、利相结合;国家、 集体、个人利益相统一;职工劳动所得与劳动成果相联系。 91、企业法人的特点是:拥有自身经营的财产;企业依照法定 程序而建立;独立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参加民事活 动;具有自身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 社会义务。 92、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使企业真正成为商 品生产经济者和市场经济主体;企业对市场做出灵敏反应;根 据市场信号调整生产经济方式和规模;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运行 的生产经

41、营机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业。 93、现代企业制度的出资者享有的所有者权益包括:资产所有权; 资产收益权;重大决策权;选择管理者权。 94、社会主义性质的商品流通的特点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 础;以满足人们需要为根本目的;以促进生产发展为根本目 的。 95、社会主义的开放发展为根本目的:打破地区封锁;打破行 业垄断;打破闭关锁国;开拓国内外市场。 96、社会主义市场的统一性表现在:市场运作按照统一规则; 市场体系是统一的大市场。 97、我国正在形成的市场网络是:商业形式多样的;流通道顺 畅的;城乡贸易开通的;经济方式多种的;多种所有制经 济参与的。 98、整顿和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秩序

42、必须: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 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 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反对不正当竞争。 99、合理的价格体系意味着:商品的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商品 价格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商品的比价与差价合理;价格体 系能促进生产发展;价格体系能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 100、增加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增加生产领域中的劳 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使用生产资料。 101、在投入到物质资料生产领域的劳动量不变而劳动生产率提 高的条件下: 国民收入的价值总量不变;国民收入的实物总量 增多。 102、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是:国家财政预算;银行 信贷;价格体系;劳务费

43、支付。 103、保证社会主义积累基金增加的正确途径是:提高劳动生产 率,增加企业盈利;保证社会生产持续增长,取得最好宏观经 济效益。 104、正确安排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关系的原则是:兼顾积累与消 费;与国民收入的物质构成相适应;安排好消费基金内部的 比例关系;安排好消费基金内部的比例关系;确定合理积累 率和讲求积累效益。 105、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 会救济;社会优抚。 106、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必然性在于:它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公有制的需要;它是社会化大生产协调发展的需要;它是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需要;它是协调宏观与微观经济运 行的需要。 107、在宏

44、观协调中综合利用经济杠杆要利用经济杠杆体系的:整 体性;互补性;选择性。 108、国家通过税收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必须:制定税种、规定税 率、征收税金;发挥税收分配和再分配国民收入的职能;利 用税收集中财政收入。 109、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主要内容为:财政平衡;信贷平衡; 物资平衡;外汇平衡;收入平衡。 110、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中的产业政策包括:产业重建政策;产 业支持政策;产业抑制政策;产业替代政策。 111、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把提高经济效益 作为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优化产业结构;保持合理的国民 经济比例关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经济 运行机制。 112、实行

45、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要依靠:生产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 的提高;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劳 动者素质的提高;以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113、我国经济建设中应重视的“三农” 问题是: 建设现代化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村收入。 114、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的趋势;社会 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趋势;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衡 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 115、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的基本国策是:计划生育 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11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的人口政策应当是:实行计划生 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46、。 117、加强我国环境保护必须:增加环境意识;强化污染治理; 改善生态环境;重视污染预防;抑制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 118、我国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要使:经济更加 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 民生活更加殷实。 11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作用在于:有利于国民经济 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可以通过利用国际分工而节约社会劳动和 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科技进步,加快生产发展;它是我 国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在经济上追赶发达国家。 120、我国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要:鼓励和支持有比较 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促进商品和劳动出口;形 成一批有实力的

47、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 和合作;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121、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战略是:坚持以质取胜;坚持市场 多元化。 122、我国扩大对外贸易和深化外经贸体制改革要:进一步扩大商 品和服务贸易;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扩大出口;坚持以质 取胜,提高出口竞争力;优化进口结构;推进外贸主体多元 化。 123、利用外贸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作用表现在:有利于补充国 内积累资金的不足;有利于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有益于改善 商品出口结构和扩大出口;有利于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三、简答题。 1、马克思为什么侧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答:马克思之所以 要侧重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因为:(1)要揭

48、示资本主义制度 的内在矛盾和发展历史趋势,为工人阶级的社会主义运动和最终 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提供理论武器。(2)并不是孤立地研究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同时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但 这是服从于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也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机制,这也是服从于 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2、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答:学习马克思主义政 治经济学的原因在于学习它有重要意义:(1)它是社会主义运动 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武器。(2)它是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趋势、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科学依据。 (3)它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

49、础。(4)它 是提高马克思主义自觉性和改造世界观的指导思想。 3、怎样理解生产力中生产工具的作用?答: (1)生产工具是人们 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是把人的劳动传导到劳动 对象上的重要物件。 (2)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性 质的最主要标志。生产力的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变化开始的,生产 力发展的状况,集中表现在生产工具的发展和变化上。(3)生产 工具是划分经济发展时期的主要标志。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关 键在于用什么生产工具从事生产活动。 4、怎样理解分工的社会性质?答: (1)不同社会制度下的分工, 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 (2)在剥削社会制度下,分工被剥削阶级 所利用,作为剥削劳动者或强国剥削弱国的一种手段,使分工带 有了阶级对抗的性质。 (3)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条件下, 分工不再具有阶级对抗的性质,但仍存在旧社会分工,突出表现 为工农业分工、 城乡分工、 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分工所形成的“三 大差别”。 5、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体系?答:生产关系体系指的是广义的生产 关系,它是相对于狭义的生产关系而言的。(1)狭义的生产关系 是指在直接生产过程中人们结成的互相关系。(2)广义的生产关 系是指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也就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 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方面的经济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体 系。 6、人类社会经济制度是怎样演变的?答;(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