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民生改善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论文.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73306121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民生改善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分析民生改善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析民生改善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民生改善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析民生改善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论文内容摘要:民生改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的工作重心, 它是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事关能否真正建成全面小康。本文用政治经济学原理对民生改善问题进行分析, 并在主义民生观视角下提出相应的民生改善建议。 本文关键词语:全面小康; 民生改善; 政治经济学; 主义民生观; 的十八大以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们国家民生改善在就业、收入、住房、教育等方面获得突出的成就。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必须把民生问题作为工作重心, 不断关注和改善民生问题。 一、民生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要深入、准确地理解民生问题, 必须坚持

2、唯物主义, 坚持用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方式方法来分析, 通过生产力、生产关系视角理解和阐述民生问题的本质, 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范畴来考察民生的运动规律。 (一)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 获取生活资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指出: 人们为了能够生活, 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 当人们还不能使自个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 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 由此可见, 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 必须解决吃喝住穿问题, 而这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 从一般意义上来讲, 生产力发展水平能够由单位时间创造出的商品价值量来衡量。单位时间内创造出的商品

3、价值量越大, 生产力水平越高, 反之则反, 因而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民生改善成效的好坏。 只要当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 劳动者劳动能力越来越强, 劳动工具越来越先进, 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量除了能够知足劳动者本身和家庭必要生活之外还有剩余, 这就出现了剩余劳动, 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就是剩余产品。所以, 更精到准确来讲, 解决民生问题的物质基础是在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下出现的剩余产品。生产力越发达, 劳动生产率越高, 单位时间内创造的商品价值量越多, 剩余产品也越多, 解决民生问题的物质基础就越雄厚。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使社会出现了剩余产品, 具备了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 这是从生

4、产的角度来讲明的。生产出来的剩余产品该怎样分配, 能否惠及全体人民, 还是只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这就牵涉到生产关系的社会性质。 (二) 生产关系的性质是民生改善程度的决定性因素。 生产关系, 即人们在物质资料的生产经过中构成的社会关系, 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 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互相关系、产品分配的形式等。 1、生产资料所有制视角。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结成的经济关系。它的归属性不仅决定生产经过中人与人的关系, 而且决定着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民生改善问题贯穿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 因而决定这些关系

5、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不仅直接影响民生问题的解决以及民生实现水平的高低, 而且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经过中具有决定性的根本性的地位、作用和功能。 不可否认, 资本主义私有制在一定时期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宏大的变革, 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所生产出的剩余产品并没有公平地分配到每一个劳动者手中, 他们得到的只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工资, 而他们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却被资本家无偿占有。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进、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相对过剩人口的不断增加, 必然导致资产阶级一级的财富积累和无产阶级一级的贫困积累。 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没有本质性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反而使劳动者在生产发展减缓十分是经

6、济危机时失去工作, 生活状况恶化, 而在业工人承受低工资和高劳动强度的痛苦。导致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 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 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分享, 也就不可能改善民生, 使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即便资产阶级迫于工人运动的压力在一定时期出台相应保卫劳动者权益的政策, 但究其本质, 他们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 保证资产阶级剥削劳动者剩余价值的可持续性, 因而也无法真正解决民生问题。 相反, 公有制本身就天然具有民生含义, 它反映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 这使得其成为解决民生问题, 保障和改善民生最佳的所有制构造。列宁对公有制的重要性有精

7、辟的描绘叙述, 公有制 不是为饱食终日的贵妇人服务, 不是为百无聊赖、胖的发愁的 一万个上层分子 服务, 而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 为这些国家的精华要髓、国家的气力、国家的将来服务 。也指出公有制 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 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 2、收入分配制度视角。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人们的生产关系, 研究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收入分配制度在生产关系中表如今怎样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分配, 是生产关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民生改善问题, 在解决了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属这一问题后, 需要处理好社会产品即国民收入在人们之间的分

8、配。 生产力的发展将国民收入这块 蛋糕 做大, 生产资料所有制确定这块 蛋糕 的归属性, 收入分配制度则规定 蛋糕 怎么切、怎样分的基本原则。因而, 收入分配制度在生产关系中更具有实践性。改善民生的实现根本上要靠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而收入最主要是通过分配途径来获得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讲, 研究民生改善的问题, 能够集中具体表现出为研究收入分配制度的问题。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生产资料等归资本家所有, 资本家在逻辑上享有剩余价值的分配权, 即资本将独享剩余价值, 等量资本产生等量利润。工人所分配到的只是相当于雇佣劳动力本身价值的工资, 他们所创造出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且无情地窃取走,

9、在资本主义集团内部分配, 在资本所有者和土地所有者中分配。这种按资分配的方式是极不平等, 它直接建立在对劳动者剥削的基础上, 劳动者得到的实际收入很少, 或者讲根本得不到与他们付出的劳动相匹配的报酬, 剩余价值完全被资本家榨取。此时的民生改善是拥有资本的高收入资产阶级内部的民生改善, 而不是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的民生改善。 当代资本主义仍存在这个问题, 美国的贫富差距现在状况和不时兴起的游行示威有力地讲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按资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所导致的收入不平等、民生改善缺失并不会因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根本性转变。 在其著作中对社会公有制下的收入分配制度做了设想, 这也成为我们国家收入分配制

10、度的理论来源。以为,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和他们所得到的报酬不对称的根本源头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所以, 提出建立社会公有制, 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行按劳分配, 这能解决收入不平等的问题。 按劳分配打破了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性, 提高了劳动者的收入, 促使劳动者更积极地投入到社会生产中, 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增加社会财富, 使得劳动者的收入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进一步提高, 这将构建良性的经济循环, 为有效改善民生问题创造一个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条件。 二、主义民生观下民生改善途径探寻求索 (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当下, 我们

11、国家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向中高速增长, 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拉动经济增长的 三驾马车 投资、消费、出口的边际效应面临下降趋势。大力发展生产力主要通过技术革新和制造创新来实现。但我们国家的很多产业大部分处于 微笑曲线 的最底端, 产品附加值低、利润低, 严重限制了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要扭转这种局面, 必须通过技术创新, 变 制造 为 智造 、 创造 , 配合供应侧改革, 推动产业构造优化升级, 为我们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不断夯实民生改善的物质基础。 (二)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 在公有制前提下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公有制是我们国家改善民生的所有制保障。*曾强

12、调: 要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 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能动摇, 这是我们国家各族人民分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 也是稳固的执政地位、坚持我们国家社会制度的主要保证。 要寻找公有制和非公有制之间的平衡点和平衡点, 改革混合所有制, 让混合所有制中的非公有制利于生产力发展, 为民生改善提供物质资料。正如韩喜平和孙贺指出的: 推进公有制主导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既能保障民生分配的方向和走势, 又能有效化解民生产品的供应问题, 能够在民生产品的供应和分配之间找到平衡。 (三) 坚持按劳分配的基本分配制度, 完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机制, 调节收入差距。 如今, 我们国家经济跃升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物质基

13、础较之前更为雄厚, 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这要求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 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加大对居民收入分配的调控, 缩小收入差距, 促进居民收入分配愈加公平正义, 有效地到达改善民生的目的。 以下为参考文献 1王贤斌.恩格斯科学民生观的逻辑演进J.五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8.1. 2韩喜平, 孙贺.论社会公有制的民生保障优势J.主义研究, 2021.9. 3刘凤义, 李臻.分享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解读J.中华特点社会研究, 2021.2. 4, 恩格斯.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 文化交流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