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非选择题标准练(10)(5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7409216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非选择题标准练(10)(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非选择题标准练(10)(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非选择题标准练(10)(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非选择题标准练(10)(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专练 非选择题标准练(10)-第 - 5 - 页非选择题标准练(10)满分39分,实战模拟,30分钟拿到高考主观题高分!1.(10分)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某些小分子物质供给大豆。为研究这些物质对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在不含有机物的相同土壤中按照表格投放植物落叶等有机物,充分作用后播种大豆种子,出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大豆有关指标,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分组有机物投放量(kg)叶绿素含量(mg/m2叶)C5转变为C3效率总光合速率(mg CO2/h)甲00.8020%2.69乙202.3741%4.46丙404.6582%8.98(1)该实验

2、的实验组是,表格中除了以外,其他都是因变量。(2)据表分析有机物投放量高的土壤中为叶绿素合成提供了大量的N、Mg等必需元素,叶绿素的含量升高可以直接促进光反应合成更多的以促进暗反应。(3)结合表格联系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该实验选择测定叶绿素含量、C5转变为C3效率的目的是探究。【解析】(1)实验中甲组未投放有机物,为空白对照组,乙组和丙组分别投放了质量不等的有机物,均为实验组。表格中,有机物的投放量是人为控制的变量,为自变量,其他均为实验测得的量,均为因变量。(2)光反应能够合成还原氢(H)和ATP,用于暗反应。(3)叶绿素的含量决定光反应的效率,而C5转变为C3的效率体现暗反应的效率,因此本

3、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有机物对大豆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或影响光反应还是暗反应。答案:(1)乙、丙有机物投放量(2)H和ATP(3)有机物对大豆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或影响光反应还是暗反应(合理即可)2.(9分)右图为神经元A和B相互接触部分的放大。请根据信息分析并回答问题:(1)缩手反射过程中,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情况是。(2)若A与B是完成膝跳反射的2个神经元,则A叫做神经元。(3)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若A、B都是脑神经细胞,则图中的除了可表示神经递质受体外,还可表示。(4)图中所示生理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两种功能。【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获取有效信息:(1)图中关键信息:A为突触

4、前神经元,B为突触后神经元。(2)题中关键信息: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3)隐含信息: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只有两个神经元。【解析】(1)图中为神经纤维,膜外静息电位为正电位,当兴奋传导时,膜外电位经历了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的变化。(2)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只有两个神经元,图中A为突触前神经元,则为传入(感觉)神经元。(3)因为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说明神经细胞表面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4)图中神经递质的释放,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神经递质的作用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答案:(1)正电位负电位正电位(2)传入(感觉)(3)(甲状腺)激素受体(4)控制物质进出和细

5、胞信息交流3.(10分)生态学家对某红树林的群落演替过程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该生态系统中一定区域内秋茄、白骨壤等主要植物的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红树林群落的垂直结构既能提高群落利用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提供了和食物条件。(2)红树林中的白骨壤与桐花树之间存在关系。红树林生态系统中,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至少是次级消费者总能量的倍。(3)图中所示演替过程的后期与初期相比,群落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和,从而导致群落的结构发生改变。【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图中物种数目反映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2)图中数量最多的物种为优势种。【解析】(1)红树林群落的垂直结构既能提高群落利

6、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提供了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2)红树林中的白骨壤与桐花树均为生产者,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按照20%的能量传递效率,则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至少是次级消费者总能量的25倍。(3)图中所示演替过程的后期与初期相比,物种数目减少,说明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降低,且优势种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群落的结构发生改变。答案:(1)阳光栖息空间(2)竞争25(3)物种丰富度降低(生物种类减少)优势物种改变4.(10分)家蚕有结黄茧和结白茧两个品种,其中之一为亚洲品种,另一为欧洲品种,现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甲组,亚洲白茧亚洲黄茧F1黄茧。实验:乙组,欧洲白茧欧洲黄茧F1白茧。实验

7、:丙组,亚洲白茧欧洲白茧F1白茧F2白茧黄茧=133。请分析并回答:(1)上述实验中,茧色的遗传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定律。(2)若茧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茧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则亲代亚洲白茧、欧洲白茧的基因型分别为。(3)将甲组和乙组的F1进行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4)丙组F2白茧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F2黄茧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解题指导】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F1白茧自交产生的F2中,白茧黄茧=133,是性状分离比9331的变式,由此可以推断,家蚕茧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遗传过程中

8、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且F1个体是双杂合子。(2)自由交配后代有关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用基因频率计算。【解析】(1)由实验的结果可知,茧色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根据实验丙组F1白茧是双杂合子,F2白茧黄茧=133,可以判断亲代基因型为AABBaabb。再根据实验和,可判断亚洲白茧为隐性,欧洲白茧为显性,则亲代亚洲白茧、欧洲白茧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3)由(2)分析可知,黄茧的基因型为A_bb,则甲组F1黄茧的基因型为Aabb,乙组F1白茧的基因型为AABb。将甲组和乙组的F1进行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茧(AABb、AaBb)黄茧(AAbb、Aabb)=11。(4)丙组F2白茧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AABB、aaBB和aabb,所占比例为3/13。F2黄茧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比例为12,A的频率为2/3,a的频率为1/3,所以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白茧个体(aabb)的基因型频率为(1/3)2=1/9,因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黄色=18。答案:(1)两基因的自由组合(2)aabb和AABB(3)白茧黄茧=11(4)3/13白色黄色=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