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经济学》电子版.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696189 上传时间:2020-10-16 格式:PDF 页数:154 大小:89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课经济学》电子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亲,该文档总共15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课经济学》电子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课经济学》电子版.pdf(15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一课经济学一课经济学 ECONOMICS IN ONE LESSON 亨利黑兹利特 Henry Hazlitt 2 新版序新版序 本书第一版于 1946 年推出,先后已有 8 种语言的翻译本,也出版了好些平装 版本。在 1961 年的平装本中,我加写了新的一章,探讨租金管制的问题 (第一版中 并没有将这个课题从一般的政府价格调控中单列出来),此外还更新了部分统计数 字和参考资料。 在现在这个新版本之前,其他内容并没有改动,主要是我认为没有大改的必 要。本书是为了强调一般性的经济学原理,强调忽视这些原理会受到的惩罚,而不 是去探讨特定政策法规对经济可能造成的危害。本书虽然主要取材于美国经验

2、,但 作者所置疑的政府干预行为在各个国家都普遍存在,相信许多外国读者对于书中所 论及的经验教训会有似曾相识之感。 时隔 32 年,该对本书进行大规模修订了。除了全面更新案例和统计数字以 外,我还重写了租金管制那一章(第 18 章)。1961 年版的内容还需要再扩充,因 此,我加写了最后一章“三十年后的这堂课”,以说明今天我们上这堂课比以往 更为必要的原因。 亨利黑兹利特 于康涅狄格州,威尔顿镇 1978 年 6 月 3 第一版序第一版序 本书在于分析经济生活中盛行的谬论。这些谬论目前还没有真正成为新的主流 观点,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谬论本身自相矛盾。由于它们的自相矛盾,人们在接 受相同前提的情

3、况下,各取所需,以至于分化出百十种不同的“学派”。这背后的道 理在于,用错误的逻辑去描述现实生活,其论调绝不可能保持前后一致。此学派和 彼学派的不同点,只不过在于某一群人比另一群人更早看出错误的前提必然会带来 荒谬的结论,他们要么在不知不觉中丢弃了错误的前提,要么选择接受了其中更为 贴近现实生活的结论。可惜的是,这些人仍然未能真正把握内在的逻辑。 当今主要国家的政府所实行的经济政策,无一例外都受到了经济谬论的深刻影 响,甚至有的政策被那些盛行的经济谬论所左右。所以剖析这些谬误,尤其是它们 的核心观点,也许是领悟经济学的捷径。本书的构思,以及看上去颇为狂傲的书 名,正是来源于这个想法。 可以看出

4、,本书主要致力于剖析、说明。作者需要申明,对书内涉及的任何主 要观点,并没有什么原创性的贡献。相反,本书将不遗余力地去揭示,那些看起来 令人眩目的创新和进步只不过是换了新马甲的古老谬误,进而印证“忘记历史,就 意味着重蹈覆辙”这句格言。 本书的内容可以理直气壮地自称为“古典”、“传统”或“正统”。 我猜测,这些 名头正是我所要剖析的那些诡辩辩辞中想要抛弃的。但是那些努力探求真理的学 生,则不应该被这些名头吓跑。学生们不应该总想着寻找革命性的、“全新”的经济 学思想,他们应该是既接纳老观念,又欢迎新观念,而不是一味地炫耀,无休止地 追寻新奇和原创。莫里斯科恩(Morris R. Cohen)说过

5、:“如果说我们能够推翻 以前所有思想家的理论,那么我也不敢奢望自己的作品对别人会有任何价值。” 由于本书属于解释性质,是面向大众的经济学入门读本,所以我用不着详尽地 引用他人的著述(也会有个别脚注和引用),虽然本书所论及的领域,已有其他许 多贤人讨论过。不过,有三位作者我必须特别提及,并表示感谢。首先要感谢弗雷 德里克巴斯夏(Frederic Bastiat),本书的解释构架得益于巴斯夏一百年前发表 的文章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Ce quon voit et ce quon ne voit pas)。本 4 书甚至可以说是巴斯夏那篇文章所用的分析方法的现代版,是其延伸和一般化。其 次,要感谢菲利

6、普威克斯第德(Philip Wicksteed),他所著的政治经济常识 (The Common Sense of Political Economy)给了我不少启发,尤其对谈工资 的章节和课后温习那一章。最后要感谢路德维希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 我这本粗浅的入门著作,每个地方可能都要归功于他的著述,特别感谢的是他对通 货膨胀扩散过程所作的说明。 分析谬论不同于讨论各位学者的贡献,分析时尽量避免指名道姓,但愿读者不 会太失望。若要指名道姓,就得公平对待每一位被批评的学者,严格引用其著述, 考虑他所强调的重点,他所提出的限定条件,其表达暧昧或前后矛盾之处等。因 此,书内并没有

7、具体提及马克思、凡勃伦 (Thorstein Veblen) 、道格拉斯 (Major Douglas)、凯恩斯爵士、阿尔文汉森(Alvin Hansen)和其他人。本书的目的 并不在于揭露某某学者所犯下的某个错误,而是在于分析经济生活中那些最常见、 最普遍、影响力最大的谬误。谬论一旦流行开来,便责怪不到谁的头上。谬论中的 荒谬晦涩究竟因谁而起,这已经变得无从得知。当用于包装谬误的理论被简化成泛 泛的教条,那些可能隐藏在一堆限定条件、上下文或数学方程式中的诡辩就会显现 出来。本书所讨论的流行教条跟凯恩斯或其他某位学者所提的理论不完全相同,希 望大家不要因为这些不同就责怪我有失偏颇。本书最感兴趣

8、的话题是那些有强大政 治影响力的集团所持的信条,以及政府的政策行动所依据的信条,而不是这些信条 的历史渊源。 书中极少引用统计数字,望读者见谅。若讨论关税、价格调控、通货膨胀,以 及对煤炭、橡胶、棉花等商品的进行管制所产生的影响,都需要用统计数字来作支 撑,势必导致本书篇幅大增,超出预先的设想。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士,我非常清 楚统计数字更新的频率有多快。我建议那些对特定的经济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去看 当时讨论统计数字的新闻纪实。普通读者一般都能用学到的基本原理去正确解读统 计数字。 本书力求简单、合理、准确,尽量避免专业性、技术性的东西,以便还不了解 经济学的读者同样能充分理解。 本书的内容是一

9、个整体,不过也有三个章节曾在纽约时报、美国学者 5 (American Scholar)、新领袖杂志(New Leader)上独立发表过。感谢 它们授权让这些篇章在本书中重刊。米塞斯教授校阅了本书手稿,并且提出了许多 有益的建议,这里表示感谢。当然书中表达的各种看法,言论责任完全由作者本人 承担。 亨利黑兹利特 于纽约 1946 年 3 月 25 日 6 第一编 主旨 第 1 章 关于这堂课 在所有学科中,经济学充斥的谬论是最多的。这决非出于偶然。这门学科内在 的难度原本就高,再加上人在经济活动中追求私利的天性,使得对经济规律的研究 更加复杂艰难,以至于谬论层出不穷。而对于物理学、数学、医学等

10、其他学科而 言,对私利的主观追求对学科本身的影响无关紧要。我们将在本书中看到,尽管每 个群体都有某些经济利益和其他群体完全一致,但各自又都存在私利,不同群体的 私利彼此抵触,有时甚至形成冲突。尽管有些公共政策从长远来看对各群体都有 利,但也有相当多的政策只对某些群体有利,甚至以牺牲其它群体的利益为代价。 能够从那些政策获利的群体,会在利益的驱使下不遗余力地主张积极实施相关政 策。他们会雇来一流的人才,要这些人专心致志,力陈利益集团自身的见解。最 后,他们要么让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要么就干脆把水搅浑,让人无法认清其中的 真相。 除了对自身利益无止境的要求外,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导致新的经济学谬论每

11、 天都在产生。那就是:人们有着天生短视的倾向,总是只关注某项政策的即时影 响,或者只关注政策对某个特殊群体产生的影响,而不去探究那项政策对所有群体 造成的长远影响。忽视那些不那么即时和不那么明显的后果,本身是一个错误。 这些差异正是坏的经济学和好的经济学的区别所在。坏的经济学家只顾及眼前 所见的利弊得失,而好的经济学家则看得更远;前者只观察经济政策提案中的行动 产生的直接结果,后者还会考察更长远的间接结果;前者只关注某项政策对某个特 殊群体已经产生或者即将产生的影响,后者还会去探究该政策对所有群体产生的影 响。 两者的差别似乎显而易见。同时,尽可能地探讨某项政策对每个人可能产生的 所有影响,又

12、似乎应该是起码的常识。想必大家都知道,居家过日子的时候,贪图 一时的纵欲享受往往会招致不幸的后果。小孩子们难道不知道糖吃得太多会恶心不 舒服?喝醉酒的人难道不知道酒醒之后必定难受头痛?酗酒成瘾的人难道不知道酒 喝多了有损健康?风流成性的人难道不知道,劳命伤财不说,还容易患上性病?回 头看看个人生活中的经济问题,游手好闲、挥霍无度的人在尽情享乐时,难道不知 7 道等待他们的将是债务和贫困? 然而,当我们踏进公共经济学的领域时,这些起码的常识却往往被人忘得一干 二净。有些被认为是当今杰出经济学家的人,为了避免国家经济萧条,竟然抨击储 蓄,鼓吹大肆消费。当有人对这些政策的长期效应提出质疑时,他们却像

13、败家子讥 讽父母的忠告那样不屑一顾地说:“何必看得那么远呢?要知道从长远来看,我们 都是要死的。”这么一句轻率的戏言,却被人当作至理名言和大智慧,奉为经济生 活中的信条。 不幸的是,长远并不真的那么远,或远或近的过去实施的政策所带来的长期影 响,已经给我们带来煎熬了。坏的经济学家昨天要我们置之不理的明天,转眼就成 了今天。有些经济政策的长期影响,可能不出几个月就会露出弊端;有些政策产生 的后果,也许需要好几年之后才会显现;还有些政策,其后遗症甚至要潜伏数十年 才会爆发。无论如何,政策必然有其长远的影响,就像蛋必然会孵化出小鸡、种子 必然会发芽开花。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整个经济学的研究可以简

14、化为一堂课,这堂课又可以 归纳成一句话: 经济学的艺术,在于不仅要观察任何行为或政策的即期影响,更要考察比较长 远的影响;不仅要关注政策对某个群体产生的影响,更要追踪对所有群体造成的影 响。 2 绝大多数经济谬论正是在于忽视了上述这个教训,以至于给当今世界带来了严 重的危害。那些谬论全部出自两个基本的错误,有的错在只看行动或计划的即时影 响,有的错在只看特定群体所受的影响,而忽视其他的群体。当然也有人同时犯下 这两个错误。 诚然,我们也有可能倒向另一个极端,只关注经济政策对社会整体的长期效 应。古典经济学家常犯此类错误。结果,只要一项政策或局势能产生长远的净利 益,他们就会赞成,至于该行动是否

15、会立即伤害到某些特定群体,他们则不大关 心。 除了部分专业经济学家以外,今天很少有人再犯这类错误。相比之下,当前最 8 常见的谬误,是只重视政策对于特殊群体产生的短期影响,而忽略或者淡化整个社 会所受的长期影响。这类谬误一次又一次出现在关于经济问题的讨论和政客们的演 讲中。这类谬误业已成为“新”经济学中似是而非的核心。“新”经济学家们考虑到了 前人经常忽视的短期影响,便妄图颠覆“古典”、“正统”经济学家使用的方法,并鼓 吹这是一大进步。然而,他们本身却无视或轻视了长期影响,结果犯下了更严重的 错误。他们精心细致地观测和验证少数个别的树木,却忽视了整片森林。他们使用 的方法和得到的结论经常是倒行

16、逆施,以至于有时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竟和 17 世纪 的重商主义意气相投。事实上,我们本来以为古典经济学家已经彻底摆脱的种种古 老谬误,仍然还在他们身上再现,甚至重蹈覆辙。 3 常有人感叹说,坏的经济学家向大众兜售谬论,往往比好的经济学家宣扬真理 更有成效。常有人抱怨说,煽动家们鼓吹经济谬论时,总是比那些点出问题要害的 老实人更能获得大众的欢呼喝彩。这其中并没有什么奥妙:煽动家和坏的经济学 家,都只强调了一半的真相。他们只谈某项政策提案的即时影响,或者只谈其对某 个特殊群体的影响。仅仅听他们的一面之词,大多数人也许会觉得那些话总有几分 道理。此时,我们应该站出来,指出政策提案也会带来长远的不良影响

17、,或者指明 这是牺牲整个社会的利益去满足某个特定群体。也就是说,我们必须用另一半的事 实,来补足和矫正他们所强调的半边真相。但是,要想清晰地阐明计划中的行动方 案对每个人产生的所有重要影响,肯定需要费更多的口舌,往往还得进行冗长、复 杂、枯燥的连锁推论。事实上,缺乏经济学常识的人很难听得进那些长篇大论,大 部分听众很快就会感到无趣和厌倦。坏的经济学家十分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劝慰 听众说,不用勉强自己去听那些推论,也犯不着去理会那些道理,因为那都是“古 典主义”、“自由放任主义”、“资本主义”的辩护,他们甚至不介意使用辱骂的词汇 来达到说服大众的效果。 以上,我们用抽象的说教点明了这堂经济学课的

18、实质,并指出了从中作 梗的种种谬论的共同特征。不过,我们必须用更加具体的实例去阐明这个实质,才 能让大众彻底理解这堂课的内容,进而阻止各种谬论继续蔓延。我们将从经济生活 中遇到的粗浅问题讲起,一直讲到最为复杂艰深的现实问题。我们可以依此循序渐 9 进,学会如何察觉和避开那些最浅显乃至最顽固的谬误。这些正是接下来要讲的内 容。 10 第二编 课程的应用 第 2 章 破橱窗 让我们效仿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从一面被砸破的橱窗的简单例子说起。 话说一个顽童抡起砖头,砸破了面包店的橱窗。当店主怒气冲冲追出来时,小捣蛋 早已逃之夭夭,只剩下一群看闹热的围观者。大家盯着橱窗的破洞以及四下散落的 玻璃碎片,若

19、有所思。不一会儿,跟通常的情形一样,有些人开始互相议论,宽慰 店主和众人的心:玻璃破了很是可惜,可是这也有好的一面。这不,对面的玻璃店 又有生意了。他们越琢磨越来劲:一面新的橱窗需要多少钱?要 250 美元。这笔 钱可不算少。不过,这没什么好埋怨的,事情本来就这样,要是玻璃永远都不破, 那装玻璃的人吃啥。玻璃店多了 250 美元,会去别的商家那里消费,那些个商家 的口袋里多了几个钱,又会向更多的商家买东西。经这么一说,小小一片破橱窗, 竟能够连环不断提供资金给很多商家,使很多人获得就业机会。要是照这个逻辑推 下去,结论便是:扔砖头的那个小捣蛋,不但不是社区的祸害,反而是造福社区的 善人。 且慢

20、!让我们来分析其中的谬误。至少围观者所作的第一个结论没错,这件小小的 破坏行为,的确会给某家玻璃店带来生意。玻璃店主对这起捣蛋事件除了略表同情 之外,更多的应该是高兴。但是,面包店主损失掉的 250 美元,原本是打算拿去 做一套西装的。如今,这钱被迫挪去补破窗,出门就穿不成新西装(或者少了同等 价钱的其他日用品或奢侈品) 。他原来有一面橱窗再加 250 美元,现在只剩下一面 橱窗。或者说,在准备去做西装的那个下午,他本来可以心满意足同时拥有橱窗和 西装,结果却只能面对有了橱窗就没了西装的糟糕现实。如果我们把他当作社区的 一员,那么这个社区就损失了一套原本会有的新西装,于是变得比以前更穷了。 1

21、1 简单来说,玻璃店主的这桩生意,不过是从做西装的缝纫店主那里转移来的。整个 过程并没有新增“就业机会”。那些围观的人只想到了交易双方面包店主和玻璃 店主的情况,却忘掉了可能涉及的第三方缝纫店主的窘迫。围观者完 全忘了他,恰恰是因为现在玻璃碎了,他也就失掉了亮相的机会。人们过两天就会 看到崭新的橱窗,但绝不会看到多出那套被牺牲掉的西装。人们总是只看到眼前所 见的东西。 12 第 3 章 战祸之福 讲完粗浅的“破窗谬论”,有人会说,任何人只要动脑筋想一想,一定不会犯这 样的错误。事实上,穿着各种伪装的破窗谬论,在经济学历史上却最为顽固不化, 而且此种谬论在过去任何时候都没有现在这么盛行。如今,每

22、天都有许多人在一本 正经地重复着同样的错误。这些人包括工业巨头、商会和工会领袖、社论主笔、报 纸专栏作家、电台与电视台的评论员、技巧高深的统计专家、一流大学的经济学教 授。他们正在用各自的方式宣扬破坏行为所带来的好处。 有些人不屑于谈小小的破坏行为带来的蝇头小利,却醉心于巨大的破坏行为能 让人们受益无穷。他们吹嘘战争对经济是如何如何的有利,非和平时期能比,并向 我们展示通过战争才能实现的“生产奇迹”。他们认为,战争时期庞大的需求“累积” 或“堵塞”,会给战后的世界带来繁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他们兴致勃勃地清 点那些在欧洲被战火夷为平地、必须重建的房子和城市。在美国,他们清点出战争 期间无力

23、兴建的房子、短缺的尼龙袜、破旧的汽车和轮胎、过时的收音机和电冰 箱。这些人汇总出来的数额之大,令人震惊。 这种“需求堵塞”谬论只不过是我们所熟悉的老朋友破窗谬论换上一件 臃肿的马甲之后的形象而已。不过这一次,有更多相关的谬误绞缠在一起,需要我 们逐一驳斥。首先,它把需要(need)和需求(demand)混为一谈。战火摧毁的东 西越多,人民生活越贫困,战后需要的东西也就越多,这点毋庸置疑。但是,需要 并不等于需求。有效的经济需求,光有需要还不算,还必须要有相当的购买力才 行。当今印度对产品的实际需要远高于美国,但是它的购买力,以及由此带来的创 造商机的能力却远低于美国。 不过,就算绕过了上一个谬

24、误,接下来还有可能陷入另一种谬误。发表破窗谬 论的人通常只从金钱的角度去思考“购买力”。其实,只要让印钞机开足马力,不愁 没有钞票。要是以金钱来衡量“产品”价值的话,那么以钞票为产品的印钞业,无疑 是当今世上规模最大的产业。但是用这种方式去解决购买力问题,所印制的钞票数 量越多,单位货币的价值就越贬值,货币贬值的程度可以用物价上涨的幅度来衡 量。可是,人们只习惯于用金钱来衡量自己的财富和收入,所以只要手头多了几张 钞票,便以为自己过得更好,尽管拿这些钱能买到的东西比从前少,自己实际拥有 13 的东西可能不如从前。人们所认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经济“收益”,其实大多 是战时通货膨胀造成的幻象。

25、哪怕在和平年代,同等规模的通货膨胀也能带来这样 的结果,并且的确产生过这些结果。后面我们还会回过头来谈这种货币幻觉。 “需求堵塞”谬论只讲出了一半的真相,这点跟破窗谬论一样。被砸破的橱窗的 确会给玻璃店带来生意,战争造成的破坏也的确给某些产品的制造商带来了大量的 商机。房子和城市的毁于战火,为建筑业赢得了更多业务,而战争期间没办法生产 的汽车、收音机和电冰箱,确实为那些特定的产品带来累积性的战后需求。 这一半的真相在大部分人看来,就像是总需求增加了。部分原因是由于单位货 币的购买力降低,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需求从其他地方转向了这些特定的产品。欧 洲人盖出了空前数量的新房子,因为他们必须先解决安居

26、问题。可是,在他们大兴 土木的同时,可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人力和生产能力就会随之减少。人们买了房子 之后,可用于购买其他产品的支付能力也会随之缩水。人总是顾得了一头,就顾不 了另一头 (当然,饥寒交迫的紧张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们更多的生产活力) 。 这一得一失当然要拜战争所赐。战争改变了人们在战后的努力方向;战争打破 了各行各业原有的平衡;战争重塑了工业的结构。 二战后的欧洲各国都出现了高速甚至奇迹般的“经济增长”,那些惨遭战火蹂躏 的国家是如此,那些未受劫掠的国家也是如此。遭受的破坏最为严重的德国等国, 其经济增长速度比破坏不那么严重的法国等国要快。部分原因是因为西德实行了较 为稳健的经济

27、政策,部分原因是想尽快过上正常生活的念头使人们工作更加努力。 但它并不表示财物毁损对失去财物的人有利。没有人会因为需要激发出斗志而刻意 烧毁自家的房屋。 战争结束后,迎来和平的人们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内激发出旺盛的精力。托马 斯麦考利(Thomas Macaulay)在英格兰史(History of England)的第三章开门 见山这么写道: 不幸的事件、政府的失误,可能将一个国家置于悲惨的境地,但与之相比,科 技的持续进步、人们改善自身生活的恒久努力,却能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国家的繁 荣。我们经常发现,肆意挥霍、苛捐杂税、荒谬的商业管制、贪渎腐化的司法体 系、伤亡惨重的战争、叛乱、迫害、烈火、洪水

28、,它们都在摧毁财富,但人民通过 14 努力创造财富的速度却更快。 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财物毁于战争或和平年代。对个人来说是伤害、是灾难的 东西,对由个人组成的国家来说也一定是伤害和灾难。 经济推理中最常见的许多谬论,源于人们倾向于将“国家”当成抽象的集合名词 去思考,而忘记或忽视了组成它、并赋予它意义的个人。这种倾向在今天尤为明 显。如果一开始就从惨遭横祸的个人角度去思考,那就不会有人认为战争造成的破 坏对经济有利。 那些认为战争造成的破坏能增加总体“需求”的人,还遗漏了一个基本事实:需 求和供给就像硬币的两面,其实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同一样东西。供给会创造需 求,因为归根结底供给就是需求。人们

29、把自己生产的东西供应给他人,其实是为了 换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农民为城市供应小麦,是因为他们需要汽车或其他产品。所 有这些,是现代分工和交换经济的本质。 这个基本事实对于大部分人(包括一些被誉为杰出的经济学家的人)来说是不 清楚的。他们被工资支付等复杂的机制,以及几乎所有的现代交易都以金钱为媒介 间接进行的形式所蒙蔽。约翰穆勒(John Stuart Mill)等一批古典经济学家,虽然 未能详尽阐明货币造成的复杂后果,至少透过“金钱的面纱”看到了现实的根本。就 这一点来说,他们比当今那些批评他们的人更胜一筹。那些批评者非但没能从中得 到启示,反而被金钱的表象搞糊涂了。单纯的通货膨胀也就是发行更多

30、的货 币,造成工资和物价上扬看起来也许像创造了更多的需求。但从实际物品的产 量和交易量来看,则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显然,生产力被摧毁多少,实际购买力就会被摧毁多少。尽管由于通货膨胀的 影响,以金钱表示的产品价格或“国民收入”会上升,我们却不应该被此表象迷惑, 甚至自欺欺人。 有人争辩说,德国人和日本人比美国人拥有“战后优势”,因为他们的老旧工厂 在战时被完全摧毁,得以更换最现代化的厂房和设备,生产效率得以提高,成本得 以降低,非美国那些老旧、过时的厂房与设备可比。如果真是这样,那美国人完全 可以立即拆除老旧设施,从而一举消除日本和德国的领先优势。实际上,只要能满 足利润最大化,所有国家的所有制

31、造商,都可以每年弃旧换新。 15 道理很简单,厂房、设备都有最适当的折旧率,也就是最佳的更新年限。只有 在制造商的厂房、设备因为老化过时,净值接近于残值,正要找人来拆除,并且已 经订购了新的设备之际,炸弹刚好在这一刻落下,帮忙拆毁了现有设施,才真的对 当事人有利。 当然,如果厂房、设备以前的折旧和过时程度没有适当反映在会计帐簿上,实 际损失就不会有账面损失那么更严重。新厂房、新设备的出现,也的确会加快老旧 设施的淘汰速度。也就是说使用新装备能创造更大的利润,继续使用旧装备比较而 言就是损失。如果那些拥有老厂房、老设备的制造商想继续使用过时装备,已经超 过了利润最大化的正常期间 (假定他们有预算

32、来添置新厂房和新设备) ,那么厂房、 设备此时被摧毁,将带来比较优势,或者讲得确切一点,可以减低他们的比较损 失。 我们从中得出一个初步结论:厂房毁于战火绝没有什么好处,除非在那些厂房 因为折旧和过时,价值接近于破铜烂铁,正处在弃旧迎新的当口。 弃旧并不意味着就能迎新。上述讨论还忽略了一个核心的事实。即,无论是个 人还是政府,必须拥有资金提留,或者通过储蓄取得资本积累,才能实现厂房和设 备的更新换代。然而,战争却会摧毁累积下来的资本。 战争也许会带来一些补偿性的因素。比方说,战争期间的科技进步,可以在某 个局部提高个人或国家的生产力,也可能由此带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另外, 战后的社会需求形

33、态绝对不会和战前完全相同。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错综复杂 的情形而忽视最基本的真理:大肆破坏具有价值的任何东西,都会造成净损失、不 幸和灾难。个别特殊情况下或许有这样那样的补偿性利益,但从总体上看,战争的 破坏对社会绝不是恩赐或福音。 16 第 4 章 公共工程来自缴税 当今世上,没有哪种信仰能比民众对政府支出抱有的信仰更持久、更具影响 力。各国民众都在仰仗政府支出这剂灵丹妙药,坚信它能包治所有的经济弊病。 民间产业不景气吗?我们就靠政府支出去拉动产业经济。出现失业问题了吗?这 显然也是“私人购买力不足”造成的。开出的药方明摆着还是政府支出。总之,唯一 的解决之道就是政府花掉足够多的钱去补齐“

34、不足”。 无数的文献基于这一谬论,与其他荒唐的说法相互支撑,并使之成为盘根错 节的谬论网的一部分。我们还无法在本章解析整个谬论网,不过,我们能在这里 剖析孕育其他许多无稽之谈的谬论之母,也就是该谬论网的主干。谬论网的分支 留在后面的章节去解析。 除了大自然有限的免费恩赐之外,我们取得任何东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这 个世界上所谓的经济学家有的是,这些人个个都有享用“免费午餐”的种种办法。他 们说,政府根本不用收税都能有花不完的钱;政府可以无限累积债务,根本不用 偿还,因为“钱是我们欠自己的”。后面我们还会再来剖析这类奇谈怪论,但这里必 须无情地指出,过去做的这种美梦总是以国家财政破产或者通货膨胀飙

35、升而告 终。我们必须认识到:政府所有的支出最后都必须靠纳税人来埋单;通货膨胀本 身只是税收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是极其有害的形式。 对于政府推行长期借款和通货膨胀政策这类谬论网,让我们稍后再讨论。这 里我们要强调的是这样一种基本观点,那就是:“政府即将或者最终要支出的每一 块钱,都必须通过征税来补偿”。一旦我们用这种方式来看问题,所谓政府支出造 就的“丰功伟绩”,就不再那么风光了。 一定数额的公共开支对执行基本的政府职能是必要的。一定数量的公共设施 建设,如街道、桥梁、隧道、军营、海军基地、议会大厦、警察局和消防队,是 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所必需的。社会对这些公共建设本身有需要,需要就是其存 在的

36、理由。我要讨论的不是这方面的实际建设,而是将公共建设当做一种手段, 用以“提供就业”,或者创造出民间无法创造的新财富这类公共工程。 17 假设要建一座桥,如果它能满足民众的实际需要,缓解难以克服的交通或运输 问题,民众不会闹意见。换句话说,如果对纳税人觉得把钱投在这里,比不收税而 让他们自己消费更有价值,那么兴建这样的桥梁就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是为了 “提高就业机会”而建桥,那就成另外一回事了。当提供就业机会成了目的之后,有 无兴建桥梁的实际需要就会成为次要问题。这时,政府必须无中生有,发明各种 “公共建设计划”。他们不再只考虑哪里必须建桥,而是开始自问自答:桥可以建在 哪里。政府能够找到诸多

37、借口来自圆其说,说为什么需要再建一座桥,把浦东和 浦西连接起来。并且,工程很快就会上马,那些对建桥的必要性提出质疑的人,则 会被认为是碍手碍脚和不识时务。 关于建桥,一般有两个论调。其一主要发生在造桥之前,另一个主要流传于 完工之后。第一个论调指出,造桥能够提供就业机会,比如说,一年可以提供 500 个工作机会。这其中的暗示是,不建这座桥,就不会有这些工作机会。 这仅是眼前的结果而已。如果我们学会进一步去看背后的结果,也就是说, 不只是关注那些政府工程的直接受益者,还要同时考虑那些间接受到影响的人, 我们的认识就会迥然不同。没错,造桥工人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 然而造桥 的钱却必须从税收中

38、支出,造桥每花一块钱,就得向纳税人征一块钱的税。要是 建造这座桥得花1 000万美元,纳税人就得贡献出1 000万美元。他们本来可以用 这笔钱去购买他们各自急需的东西。 不难发现,造桥工程不过是使就业机会发生了转移而已。造桥工程每制造一 个用于公共建设上的工作机会,就必定会破坏掉一个用于私人领域的工作机会。 我们看得见桥梁工地上建设者们夜以继日, 于是,政府支出能够创造就业机会的论 调变得活灵活现,令大多数人深信不疑。但有些东西我们是看不到的,为了建桥 它们就无法产生。这些看不到的东西,是从纳税人的口袋拿走 1 000 万美元之后 而破坏掉的工作机会, 一方面造桥工人在增加,另一方面汽车工人、

39、电视机工人、 制衣工人、农民在越少。 桥终于建好了,不妨假定那是一座漂亮的大桥。第二个论调会说,这都得归 功于政府支出的神奇魔法。要是当初那些反对者得遂所愿,还会有这座跨江大桥 吗?若少了这座桥,这个城市当然不如现在发达。 18 主张政府支出的人靠这样的障眼法,轻而易举地说服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的 人。这两类人的眼睛里都只有那座桥。如果他们能学会既看直接的结果又看间接 的影响的话,那些原本可能产生而没有产生的东西便会呈现在他们的想象之中。 他们将看到没能盖起来的房子、没能生产出来的汽车和洗衣机、没能做出来的礼 服和外套、没能种出来和卖出去的粮食。要看到这些没有被创造出来的东西,得 靠某种想象力,

40、可惜这正是许多人所缺乏的。我们也许意识到过这些不存在的东 西,但当我们每天上下班路过的桥梁时,我们的意识里便只有了桥梁。政府支出 的幻象,无非是通过牺牲其他的机会,把特定的财富创造出来而已。 2 这种推理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各种形式的公共建设。例如,动用公共资金兴 建供低收入家庭居住的廉租房。这么做,只不过是用征税的方式让收入较高的家 庭把钱拿出来(也可能有一小部分是其他低收入较低家庭的钱),强迫他们补贴那 些政府选定的低收入家庭,让后者以相同或更低的租金,住上比原来更好的房 屋。 我不打算在这里探讨兴建廉租房的种种利弊,只想指出,赞成兴建廉租房的 最常见的两个论调都存在谬误。其一是它能“创造就

41、业”,其二是它所能创造的财富 是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这两个论调都站不住脚,因为它们忽视了赋税造成的损 失。用于兴建廉租房的税赋所毁掉的其他行业的工作机会,跟它在住房建设行业 创造的工作机会一样多。这也导致有些私人住房无法盖起来,有些洗衣机和电冰 箱无法生产出来,使其他不计其数的商品和服务供给减少。 这种得失不可能有别的答案,虽然有人说兴建廉租房不需要一次拨一大笔钱, 靠每年的租金补贴就能盖好。 但这种技术上的处理并未改变问题的本质,那只是把 纳税人的负担分摊到许多年,而不是集中在一年。 兴建廉租房能带来不少心理满足。建设时能看到繁忙的工地,完工后能看到崭 新的建筑,开盘后能看到乔迁新居的人喜气

42、洋洋地带领亲朋好友参观房间。相 反,因赋税而损失的工作是看不见的,那些无法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无法提供的服 务也是看不见的。每次看到那些房子,看到那些住在里面的幸福快乐的人,我们 都需要重新集中精力,才能想象出那些没有被创造出来的财富。主张兴建廉租房 19 的人指着矗立在眼前的楼房反驳说,你说的那些只是想象出来的、不存在的事 物,是纯理论的东西。他们的言行令人惊讶吗?就像萧伯纳的剧作圣女贞德中 的那个家伙,当被告知毕达哥拉斯的理论说地球是圆的、而且绕着太阳转时,他 驳斥道: “十足的白痴!他不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吗?” 对于像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工程这样的宏伟工程,我们仍需进行同样的推理。 这项工程十分

43、浩大,其视觉冲击力更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你看,这是一座巨大的 拦水坝,这是一座令人震撼的弧形钢筋混凝土建筑。它“比私人资本能够建造的任 何东西都伟大”,它是摄影师的圣殿,也是最常被引述的公共建设、公共所有权、 公共设施运营奇迹的象征。这里有巨大的水轮发电机组和电站厂房。 单靠这项工程 就带动了更多的新工厂和新产业, 整个地区的经济水平也得以提高。拥护者对此推 崇备至,说这里创造了没有负面效应的经济净收益。 对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工程或者类似的公共建设的功绩,我们不必在这里讨 论。然而,我们必须看一看这本账的负债部分,这需要加倍努力去运用想象力, 因此似乎很少人能够做到。如果政府把从个人和企业那里征

44、收来的钱集中花在某 个地方,使当地变得相对富裕,那有什么好令人惊叹的?凭什么应该视之为奇 迹?请不要忘了,其他地方会因此变得相对贫穷。所谓“私人资本建造不出来”的伟 大建设,实际上正是用私人资本建造的,即利用从民间征来的税来筹集建造工程 的资本(如果是发行国债借钱的话,最后也要靠征税去偿还)。我们必须再次借助 想象力,才看得到那些不存在的民间发电厂、民宅、打字机和电视机。这些事物 得不到建设或生产,是因为全国各地人民身上的钱都被拿去建设了特别上镜的诺 里斯大坝。 3 我特意选了几个形象工程做例子,这些公共支出计划都是主张政府支出的人 推崇备至的, 也是公众最认可的。这类不讲求效用的投资计划不胜

45、枚举。政府推行 这类计划的主要目的无一例外都是“提供工作机会”和“让人们有工作可做”。至于计 划本身的效用如何,反而成了次要问题。况且,工程越是铺张浪费,耗用的人力 成本越高,就越能达到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这个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官僚构 20 思的公共建设计划,每花一块钱所带来的财富和福利的净增幅,都极有可能不如 纳税人自行花掉这笔钱更值。 21 第 5 章 税负抑制生产 政府支出必定需要首先从某甲那里拿走征收来一笔钱,然后才有资源给某乙, 整个过程势必会挫伤某甲的生产积极性。因此,政府支出所创造的财富也就不可能 完全补偿其征税所破坏的财富。人们常常这样比喻政府支出:把国家的钱从右边的 口袋掏

46、出来,再放进左边的口袋。但问题并非如此简单。例如,主张扩大政府支出 的人告诉我们,如果国民所得一年是1.5万亿美元,联邦税收是3 600亿美元,那么 就只有24%的国民所得从私人用途转到公共用途。这种说法就好像把整个国家当成 资源汇聚在一处的大公司,资源转移只是账面上的调整而已。他们或许十分清楚这 件事给某甲带来的伤害,却避而不谈。他们只谈这个过程给某乙带来的利益,以及 由此给他带来的其他美好前景,说什么如果没有把钱转移给他,这些美好前景就不 会发生。某乙作为政府支出的政绩被频频曝光,而为政府支出所牺牲掉的某甲则注 定被遗忘。 所得税负的重担往往会落在部分人身上。我们都知道,在现代社会中,每个

47、人 所承受的所得税比例不尽相同。为了弥补公共开支,政府还必须开征其他名目繁多 的赋税,从而进一步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没有人情愿自己的钱被政府拿走,税 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纳税人的行为和动机。如果一家公司发生亏损,每赔一块钱, 就得足足损失一块钱;要是没有适当的税务会计法规,允许拿数年来的亏损去冲抵 数年来的利润的话,当这家公司赚钱的时候,每赚一块钱,却只能留下税后的部分 (例如 52 美分)。于是,公司的经营政策就会受到影响,它将丧失扩张业务的冲 动,或者只扩张那些风险最低的业务。觉察到这种状况的人甚至会打消开创新事业 的念头。现有的雇主将不再增加员工,甚至会设法减员;其他人则根本不打算成为

48、雇主。长期下来,与本来可以达到的水准相比,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应用放慢,消费 者买不到更好更便宜的产品,实际工资不升反降。 把个人所得税率调升至 50%、60%或 70%,会更严重地挫伤生产积极性。人们 将开始扪心自问: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为什么有 6 个月、8 个月甚至 9 个月全是在 22 为政府做贡献,只剩下 6 个月、4 个月甚至 3 个月的所得供自己和家人使用?赔钱 的时候,自己必须承担全部损失,赚钱的时候却只能留下一小部分利润,他们会认 为,拿自己的钱去冒这种风险未免愚不可及。他们也没有多余的钱拿去冒险,因为 资本还没有累积就已经被征收走了。主张扩大政府支出的人,宣称他们的用意是要 解决失业问题,然而到头来,税负反而制造出了失业问题。因为可以用来创造私人 部门的新就业机会的资本,一开始就无法形成、无法存在,能够投入的资本又缺乏 创业的激励。 税负占国民所得的比率越高,民间生产和就业受到的威胁就越大。当然,为了 执行基本的政府职能,一定数量的税收必不可少,围绕这个目的的合理税收对生产 不会造成太大的损害。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能保护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