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导学案【九年级】(5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769636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菱学诗》导学案【九年级】(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香菱学诗》导学案【九年级】(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香菱学诗》导学案【九年级】(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菱学诗》导学案【九年级】(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香菱学诗导学案【九年级】-第 5 页九年级语文香菱学诗导学案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生词,丰富语言积累。2讨论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 3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深入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提高文学鉴赏能力。4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要好学、乐学,更要善学、苦学。教学重难点:1探究香菱学诗成功的原因。2赏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学法指津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浅近,人物形象鲜明,因此本文以自学为主,让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合作交流来分析人物鲜明的个性,欣赏作品塑造人物的高超的方法。进一步明确鉴赏人物的方法。资料链接 香菱学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插曲,

2、但联系香菱的一生遭际来看,这个插曲的描写是作者颇具匠心的安排。脂砚斋对此有精辟的分析,说:“细想香菱之为人也,根基不让迎探,容貌不让凤秦,端雅不让纨钗,风流不让湘黛,贤惠不让袭平,所惜者幼年罹祸,命运乖蹇,致为侧室。且曾读书,不能与林湘辈并驰于海棠之社耳。然此一人岂可不入园哉。故欲令入园,终无可入之隙,筹画再四,欲令入园必呆兄远行后方可。”香菱是小说中出场最早的薄命女,自幼被拐,十几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受尽欺辱、折磨。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这使得香菱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萌

3、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后来正妻夏金桂一来,她的命运就更为不堪,很快就被折磨致死了。作者写她学诗,也可增加读者对她的好感。这样当她被无情的命运折磨致死时,就使悲剧性更为强烈了。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3)之一,属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清乾隆帝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在此之前,此书一般都题为石头记。它的原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作者曹雪芹。最初的红楼梦是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只有前八十回(学者研究实为79回,今存第80回本是79回后半,后人割裂以足八十整数;另有学者认

4、为今本79、80二回均为续作混入)。 此后,红楼梦续作纷纷出笼,据统计,红楼梦续书种类高达百余种。最为红学界关注的版本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现通行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种种不调和的矛盾。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初三压力较大,不如我们先听一首歌来轻松一下,好不好?(播放红楼梦主题曲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吗?(生答:红楼梦)但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的主角不是贾宝玉,也不是薛宝钗,而是香菱。二、泛读课文,整

5、体感知:1、课前大家已预习了这篇文章,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明确: 香菱向林黛玉学作诗。香菱如痴如醉地学习作诗。2、品读一下,你对香菱写的三首咏月诗怎么评价? (学生讨论,完成练习,然后交流。)明确:第一首:宝钗看了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作法。”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缚住Fzh 捆住第二首:黛玉道:“这一首过于穿凿了。” Chunzo 非常牵强地解释,硬说成具有某种意思宝钗笑道:“不像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是月色。” 穿凿:Chunzo 非常牵强地解释,硬说成具有某种意思第三首:众姐妹称赞说:“这首诗不但写得好,而且新

6、巧有意趣。”意趣:yq意味和情趣三、问题引领,自主学习:1、第三稿写成后,众姐妹称赞说:“这首诗不但写得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见,香菱作诗成功了。那么,香菱作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生边默读边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明确:学生筛选描写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并作简短点评。香菱有学习兴趣乐学,讲究学习方法善学,有可贵的学习精神苦学。有一位好老师林黛玉 善于鼓励 让香菱多读 要求严格 讲究讨论 2、大家眼光都很犀利,很善于发现!讨论到现在,香菱成功的原因已比较明确了,两个人物形象也渐渐鲜明了吧?请各用一句话评论香菱、黛玉。明确:香菱是一个乐学、善学、苦学的人,黛玉

7、是一个善于教导的人。香菱是一位勤奋用功的学生,黛玉是一位诲人不倦的老师。香菱是一个聪明勤奋的学生,黛玉是一位学识渊博、循循善诱的老师。3、香菱学诗的精神感染了我们,相信大家也是欲欲跃试吧,这里老师给大家出一幅上联,大家结合本文内容对下联如何? 上联:黛玉循循善诱乐授徒;(学生思考,并做练习)下联: 香菱如痴如醉苦呤诗四、延伸阅读、探究练习(二选一)1、香菱学诗取得了成功,你和她是否有过相同的经历, 能说一说,和大家分享一下吗?2、你认为学习或做事成功,还需要哪些条件,能举自己或名人的事例来证明一下吗?五、课堂小结香菱学诗,意趣无穷,印证了古已有之的治学三境界:第一境界是“悬想”阶段:“昨夜西风

8、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境界是“苦索”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是“顿悟”阶段:“众里寻他干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从悬想到苦索到顿悟,曹雪芹为我们提供的不仅仅是学诗的借鉴,更是做人成大事业大学问的捷径。本文带给我们的东西是值得反复玩味、终生思考的。六、达标检测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平仄(z) 三昧(wi)墟(x)里 相(xing)公B.请柬(jin) 胡诌(zhu)画缯(zng) 解(ji)元C.鳏(gun)夫 措(c)词诧(ch)异 害臊(so)D.暧暧(i) 芜苑(yun)摩诘(j) 古砚(yn)2.文学常识及

9、课文内容填空。(1)香菱学诗选自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又名 。全书以 和 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 、_、 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2)请分别写出文中涉及的几个重要人物的一个故事:林黛玉 ;薛宝钗 ;贾宝玉 。(3)课文中提到的“李青莲”是指唐代诗人_,请写出他任意连续的两句诗:_,_。3.请从本文中选取一个人物对出对联。上联:梦寐以求范进终中举下联:_【重点探究】4.你认为香菱学诗的过程分为几个阶段?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各阶段的内容。_5.你觉得香菱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_6.文中林黛玉是如何论写诗的?对此,你有哪些感触?_七、布置作业完成课外文段的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