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治(5页).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36331651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麦病虫害防治(5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麦病虫害防治(5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麦病虫害防治(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病虫害防治(5页).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麦病虫害防治-第 5 页据农业部门监测,2017年小麦条锈病在豫南地区已偏重发生,且呈现进一步向北部麦区扩展的态势,赤霉病在全省也有大面积流行的风险。为切实做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控工作,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豫政办明电201746号)。为此,我院组织专家根据我省小麦生产状况进行研判,提供了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多种病害防控技术方案(详见附件),供全省小麦主产区参考应用。 2. 小麦“一喷三防”应以防治赤霉病为主2017年4月小麦赤霉病等多种病害防治方案由于去冬今春,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小麦苗期长势好群体大,同时也导致小麦锈病、纹枯病和茎

2、基腐病等主要病虫害都重于往年,赤霉病也即将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侵染后爆发。目前河南省小麦主要从南至北陆续进入抽穗扬花灌浆期,小麦多种病虫害也相继进入发生盛期,其中南部主要是条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北部主要是叶锈病、赤霉病和茎基腐病。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主要防控对象和关键防治时期,及时喷药防治,达到减量增效,保产增收的目的。1.防治小麦白粉病、锈病防治时间为小麦拔节期以后至灌浆期(45月份)。可根据发病情况,一般在病叶率5时,选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30克,或5%烯肟菌胺乳油20ml/亩,25%嘧菌酯 5-10ml/亩,或20三唑酮50克亩,或12.5烯唑醇30克亩,或25丙环唑3050克亩,加水

3、喷雾。小麦抽穗以后(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当百株蚜量1000头时, 可进行药剂防治。可用10%吡虫啉乳油1500倍,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或3%啶虫脒乳油2000倍喷雾。小麦抽穗5070(4月中下旬)是防治吸浆虫成虫的关键时期。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亩,或10%顺式氯氰菊酯,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ml/亩,配成水溶液对小麦穗部均匀喷雾,保护小麦不受吸浆虫危害,并兼治蚜虫等其他虫害。赤霉病防治关键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防治时期,最佳时期是小麦齐穗至盛花期(4月中至5月初),如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以后多次用药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二是选准药剂,可用25戊唑醇可湿

4、性粉剂2030克/亩、或25%氰烯菌酯悬浮剂 100ml/亩,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50克/亩、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亩或加水喷雾;三是提高喷雾质量,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保护穗子不受赤霉病菌侵染。小麦抽穗扬花期以后(4月下至5月上旬)是多种病虫集中发生危害直至高峰期,应根据小麦品种抗病性特点和病虫发生情况,对症下药、有效控制危害,同时要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由于赤霉病难以防治和防治关键时期短,所以统筹考虑,“一喷三防”应以小麦抽穗扬花期赤霉病防治为主,兼顾其它病虫害。根据各地情况用药时间一定要在小麦初花期至盛花期,进行以防治赤霉病为主的药剂防治,可以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

5、30克(或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克25%氰烯菌酯悬浮剂80克)3%啶虫脒乳油70毫升(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ml、或其它杀虫剂)混合加水喷雾,也可根据情况同时加入微肥和生长调节剂等等混合使用,尽量达到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的目的,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的同时节约防治成本,确保小麦丰产丰收。(植保所宋玉立研究员供稿)小麦“一喷三防”应以防治赤霉病为主小麦生长中后期,是多种病虫集中发生危害直至高峰期,病虫害防治应根据小麦品种抗病性特点和病虫发生情况,对症下药、有效控制危害,同时要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由于赤霉病难以防治和防治关键时期短,所以统筹考虑,“一喷三防”应以小麦抽穗

6、扬花期赤霉病防治为主,兼顾其它病虫害。小麦赤霉病不仅会导致小麦产量大幅下降,而且会产生毒素,严重影响小麦品质。小麦赤霉病是多种镰刀菌侵染引起的,赤霉病菌在田间玉米秸秆等作物残体上存活,春季形孢子,经雨水、气流传播至小麦穗部,侵入小穗发病。在我省小麦缺少抗病品种的条件下,小麦抽穗扬花期间若遇有一定降水量的阴雨天气,或者田间小气候湿度大,赤霉病将大发生。近期我省小麦自南向北先后即将进入抽穗扬花期,我省大部分地区有阴雨天气,因此赤霉病有大发生的可能。小麦抽穗扬花期是防治赤霉病的关键时期,要抓紧时机喷药,防治小麦赤霉病为主的多种病虫害。防治小麦赤霉病关键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防治时期,最佳时期是小麦

7、齐穗至盛花期,如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以后多次用药也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二是选准药剂,可用戊唑醇有效成分1215克/亩、或氰烯菌酯有效成分2530克/亩,咪鲜胺有效成分1215克/亩、或多菌灵有效成分50克/亩,加水喷雾;三是提高喷雾质量,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保护穗子不受赤霉病菌侵染。特别说明:1.小麦抽穗扬花期阴雨天气造成赤霉病发生严重,也给赤霉病防治造成困难。所以要抓紧降雨间隙用药,以上药剂都具内吸性,一般用药后4个小时降雨,不影响防治效果。如果灌浆期遇连阴雨天气,必须在第一次用药后710天进行第二次用药。2.防治赤霉病药剂特性:咪鲜胺、烯唑醇和戊唑醇具有内吸传导性,除了防治赤霉病外,也可兼治白粉病、锈病和叶枯病等,为后期“一喷三防”首推杀菌剂;多菌灵对赤霉病有保护作用,有内吸性,但传导性差,对白粉病和锈病效果差;氰烯菌酯对赤霉病防效好,且可明显降低赤霉病毒素,但对其它病害无效。所以用多菌灵或氰烯菌酯作为后期“一喷三防”用药还要添加三唑酮、戊唑醇等其它杀菌剂。 3.防治赤霉病时,可根据病虫发生情况与杀虫剂混合或与磷酸二氢钾、尿素、微肥等混合使用,尽量达到一次用药兼治多种病虫目的,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的同时节约防治成本,确保小麦丰产丰收。(植保所宋玉立研究员供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单元课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