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措施病虫害5种防治措施.doc

上传人:Wo****W 文档编号:48434157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虫害防治措施病虫害5种防治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病虫害防治措施病虫害5种防治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虫害防治措施病虫害5种防治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虫害防治措施病虫害5种防治措施.doc(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病虫害防治措施_病虫害5种防治措施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可以人为地采取某些手段,减轻或防止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危害作物或人畜。那么防治病虫害的措施有哪些呢?以下是WTT给大家整理病虫害防治措施的资料,欢送大家阅读参考!病虫害防治措施可分为采用杀菌剂或杀虫剂等化学物质进展的化学防治;利用光或射线等物理能,或建造障壁的物理防治;改变作物品种,栽培时间或环境以减少为害的耕作防治;以利用天敌为主的生物防治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以有机合成药剂为主的农药的开展,杀灭病虫害已比拟容易,但同时,由于抗药性的增加和天敌的减少而使害虫再度增加以及原来并无危害的潜在害虫造成危害,同时由于这些农药直接危害人畜,或农药

2、的残留及通过食物链进展生物浓缩而造成危害等,对这些问题已意识到,要进展综合防治或病虫害的控制,即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应以不互相冲突的形式协调地使用所有可能利用的手段,一般应在经济的容许范围内,维持病原或害虫的种群控制体系。以有效地利用病原和害虫种群的天然控制机制为根底,再辅以各种防治手段,这要以降低病原和害虫密度,并使其变动幅度维持在小范围内为目的,只有在病虫害密度超过容许程度时,才可使用喷洒药剂等临时性措施。同时,除非是新侵染的病虫害或者是人类传染病的媒介,最好勿使其绝灭。根据这一主张,重要问题是确定适宜的病原与害虫的密度,使它和作物可容许的受害临界值相适应。V.M.Stern等(1959称此

3、为经济的为害程度(economic injury level,FIL)但这个词常会和作物的被危害程度本身相混淆,所谓“经济的为害程度”一词也易被误解,俊一和桐谷圭治(1973)建议把着眼于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而规定的作物被危害程度称作“为害限制量(tol- erable injury level)”、把与此相对应的病原或害虫密度称为“危害限制密度”(tolerable pestdensity)。此外,病虫害防治一词从广义上说,还包括有害鸟兽或杂草在内的有害生物的防治。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分为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措施目前常规消费中多采用化学防治措施,打农药是常用的方法。物理防治比方黄

4、板篮板,黑光灯、糖醋液引诱等农业防治:主要轮作、有机肥料的科学使用,科学管理,合适的栽培方法等生物防治主要利用天敌,如赤眼蜂、丽蚜小蜂、一些生物菌类的应用技术等。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一、杨树食叶害虫主要是杨小舟蛾、杨扇舟蛾,每年发生5-6代,两虫同时发生,同时危害,世代重叠,从5月上旬开场至10月上旬完毕。杨扇舟蛾幼虫身体前后各有一个大枣红色瘤,叶丝卷叶,夜晚出来取食。杨小舟蛾幼虫体侧各具一条黄色纵带并身体前后肉瘤呈灰色,上生短的细毛,蚕食叶片,仅剩粗的叶脉和叶柄。受害轻时,叶片呈网状,有缺刻,杨树生长受阻,受害重时,叶片吃光,形成“光秆”,杨树生长量下降。其防治方法:(要掌握在幼虫3龄前进展,

5、时间在5月底6月初)1、成虫羽化盛期用黑光灯诱杀,降低下一代虫口密度。2、用3%高渗苯氧威1000倍液、吡虫啉100倍液、敌杀死1000倍液进展防治。3、用白僵菌高孢粉,森得保可湿性粉剂每亩15-20克喷雾或喷粉。4、在郁闭度0.7以上,林内用1.2%苦、烟乳油每亩35-40克,药剂配比为1份药剂配9份柴油,早上或黄昏防治。二、胡柚树脂病也称流胶病,该病主要为害枝、干,也为害叶、果,是胡柚冻害后一种常见疾病,该病呈灰褐色,病部可产生流胶并有酒糟气味,导致枝、枯槁死,甚至使整株树死亡。其防治方法:1、小枝条发病,剪除烧毁。2、主干、主枝发病,用刀刮除干净,用托布津涂刷。3、50%多菌灵100倍,

6、等量式波尔多液喷雾。三、梨树锈病又名赤星病,病害通常危害叶片、新梢,引起早期落叶,病斑在叶片反面形成黄褐色凸起,并着生5-7根刺状物,严重时引起叶片枯死,甚至幼苗枯死,果实受损害后不但造成畸形,而且不能食用,每年5月中旬开场发病,7月中旬完毕。其防治方法:1、梨园周围5公里范围内不能栽植柏树,因为梨胶锈菌是一种转主寄生菌。2、加强水肥管理,增加树木抵抗力,幼树每株施尿素、硫酸钾复合肥1-3两,结果树0.5斤,沟施、穴施即可。3、选育或栽植抗病品种。4、20%三唑酮乳油20_0-2500倍液或15%粉锈宁1500-20_0倍液,发病期可隔10天喷一次,连续喷3次即可。四、梨蚜危害叶片,每年发生1

7、0多代,新梢顶端的叶片受害较重,被害叶片向正面卷成角状,皱缩,蚜虫埋伏其中为害。影响光合作用,梨树生长受阻。防治方法:梨树萌芽期,用10%吡虫啉3000倍,50%抗蚜威20_0倍防治。五、胡柚防冻处理及树势恢复剪除枯死枝条,摘除枯萎叶片,对剪口进展处理,用油漆、凡士林等涂抹伤口,整株用等量式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或1000倍多菌灵喷雾,防治病害感染。冻害轻的树,用0.3%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展根外追肥2-3次。冻害重的树,施足腐熟有机肥,追肥宜薄肥多施,特别要注意控制施肥时期,以促进春、夏稍而控秋稍,有利于树势恢复。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我国植物种类占世界第二位,森林病虫的种类繁多,据

8、不完全统计,害虫的多样性、环境条件的复杂性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病虫斗争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即使是一种害虫或病害,但长期防治而不能控制,每年都要付出大量的资金、劳力,但仍有大面积的林木被吃光致死。究其原因是:(1)森林害虫或病害具有主动传播或依靠自然动力传播和强大的繁殖才能,绝大多数个体被消灭,但剩余个体通过繁殖,数代之后又能迅速传播。(2)随着林业消费的开展有林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人工纯林面积的增长,快速上升。(3)国内外林业消费活动交往为害虫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被害面积有可能随之扩大。日益频繁,随着苗木、木材、接穗等材料的潜带,新的害虫种类可能不断增多。(4)害虫的遗

9、传特性抗逆才能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动,适应才能不断增强。即使是一些抗虫病的品种也并非一劳永逸,由于长期适应的结果,遗传特性逐渐变异或减退,还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抗虫品种。可见有效地防治害虫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艰巨任务。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问题(1)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1970年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为179万亩,1981年上升到675万亩,1991年高达1165万亩。面对这一严重态势,1992年我省开场实行森防目的管理,发生面积逐年减少,到1997年降低到453万亩。但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冬季偏暖等因素,害虫越冬死亡率低

10、,发生面积又有所上升。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2)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全省发生严重可以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省从未发现过的。过去就危害比拟重的松毛虫、杨扇舟蛾、天牛(类)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在部分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全省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70多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2亿多元,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3)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已有美国白蛾、红脂大小蠹、苹果绵蚜及油松叶小卷蛾等多种危险性害虫先后侵入

11、我省,由于我省对这些危险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竭力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无视。我省是国际性检疫害虫松材线虫病和国内检疫对象日本松干蚧的适生区。这两种害虫随时都有可能侵入我省,特别是松材线虫病,一旦侵入,很可能使我省大面积的油松林在短期内消灭。(4)顽固难治,爆发现象常有发生。过去危害就比拟严重的松毛虫、天幕毛虫、黄连木尺蛾、杨扇舟蛾、落叶松尺蛾和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爆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于部分地区爆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场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进展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措施(1)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害虫的预测是运用

12、科学的方法侦察害虫发生开展的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时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生长发育状况,正确推断害虫发生开展的趋势。预测预报是贯彻预防为主的重要措施测报的组织应当是以省、县、市林业局或乡镇为测报单位,场圃、重点村设测报点,形成群众性的测报网开展测报活动,群测群防。(2)加强营林防治为根底环节。营林防治就是要从消费全局、生态总体入手,首先在树种选择、适地适树、造林方式、抚育管理等方面通过选育抗虫品种,营造混交林,科学地抚育管理,从根本上进步林木自身的保护性能,为预防病虫发生打下根底。但营林防治与其他防治不能分割,既不能单纯依靠营林防治,又不能脱离营林防治,单一地依靠其他防治。大面积纯林是病虫发生

13、蔓延的温床。封山育林,保护灌木蜜植物,把单纯林逐步改建为混交林,单层林变复层林,疏林变密林,逐年形成树种多样、林种多样、林分类型多样的森林体系。以护为主,护、繁结合,建立保护区,完善生物群落,进步林木的保护性能是预防工作的根底。到达有虫不成灾。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虫口密度增大,那么在部分范围内、暂时地辅以其他防治措施。(3)协调化防与生防的矛盾。化防与生防相结合,防止或减少二者之间的矛盾,使其互相协调,互为补充是当前综合治理系统中重要一环。综合治理并不排挤化学防治,它是重要的一项急救措施但不是惟一的防治措施。一般成林逐渐建立了稳定的种群构造,利用生物潜能辅以其他措施,在特殊情况下以化防为急救措施。一般幼林、纯林也应开展多途径的生物防治,如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的招引利用等,在必要的化防中应做到合理用药,选择对天敌无害、对害虫有效的药剂、时间和施药方法。如泡桐根颈打孔注药内吸防治大袋蛾;菊酯类农药毒笔、毒绳触杀松毛虫以及氧化乐果等涂环内吸防治松毛虫、松干蚧等,这些方法既能杀虫又能保护天敌。“病虫害防治措施”的人【end】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