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教学设计--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5971223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藤野先生》教学设计--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藤野先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学习本单元,要 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的特点,比方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本文是 本单元第一课,作者通过回忆与其师藤野先生交往过程中“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 心解剖实习、了解女人裹脚”四件事,塑造了藤野先生严格、热情、正直无私、没有民 族偏见这一伟大形象,并着重描写了导致“我”思想变化的“幻灯片事件和匿名风波事 件”。本课主要节选课文1-5自然段,作者初到仙台的见闻与感受,从运用副词和反语 修辞格的角度,分析课文的思想内涵,体会鲁迅作为当时的弱国子民到异国求学时敏 感的民族自尊心,为后文了解鲁迅的个体

2、人生选择和当时国家现状之间的联系,引发 学生对自我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学情分析:本课针对的学生群体是八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鲁迅的局部作品,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对鲁迅及其个人经历有了一定了 解。但学习本文,仍有一定难度,一是阅历较浅,二是心智还未成熟,对鲁迅先生的 解读仍有难度,尤其是其中反语修辞格、副词的运用所形成的含蓄、挖苦的语言风格。 因此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启发,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作品内涵。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文段大意。(2)通过圈点、勾画,找出文段的副词、反语,准确说出“无非”、“实在”、“大概”“居 然”、“似乎”、“当然”等表

3、示确认程度、语气的副词和反语修辞格运用中带蕴含的挖苦、 悲愤、失望等情感色彩。(3)体会作者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教学重难点:(1)重点:说说含有特殊意味的副词和运用反语修辞格的重点句段中暗含的挖苦、 悲愤、失望等复杂情绪。(2)难点:(联系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体验。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设疑,情境导入同学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初到一个陌生环 境时的体验总是令人难忘的,大家还记得自己刚上初中时的感受吗?(引导学生自由 发言,谈谈自己刚入学的体验感受)同学的发言非常精彩真实,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鲁迅先生的脚步

4、,看看他刚到东 京求学时,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二、任务一,默读15自然段,整体感知。1 .活动1:学上快速浏览课文1-5自然段,用自己的话概括这局部的内容。明确:这局部主要写了“我初到东京时的见闻和感受,及交代了“我去仙台的缘由。2 .活动2:追问:作者初到东京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如何表达?明确:厌恶和耻辱。作者初到东京时,看到的是清国留学生在饱含中国人耻辱的 上野公园的樱花树下的身影,听到的是留学生们黄昏学跳舞的喧闹。这些让作者感到 厌恶和耻辱。3 .活动3:追问:可否用原文的话,来说明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明确:“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读出作者对眼前景象的无奈。“实在标致

5、极了。”中的标致,是反语,是在挖苦“清国留学生“没有民族荣辱感、 骄奢现状的鄙夷。设计意图:在学生快速浏览文段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该局部内容的大意,及作者 的情感态度。通过引导学生用原文内容回答作者初到东京时的感受,初步感知副词、 反语在情感表达上的作用,为下一个精读环节作铺垫。三、任务二:齐读文章1、2两个自然段,把握用词精妙。1 .活动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1、2语段,思考以下问题:(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可引 导学生从副词“无非”入手。明确: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流露出 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污浊庸俗

6、生活的厌恶和辛辣挖苦情绪。在教师引导下发现“无非”这个副词表达鲁迅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远大抱负 与眼前灰暗环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心情,都包含在这感慨 良多的一句话里。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2 .活动2:思考“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明确:句中“标致”是反语,用以挖苦。“实在”是程度副词,表示“确实”的意思、,用 “实在”加强了这一反语的挖苦力量,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 而改动后那么语意直露,缺乏挖苦意味。3 .活动3:在讲解完副词与反语后,学生再次齐读文段1、2。明确:强调在副词和反语处重读,读出鄙夷,读出无奈与愤怒。

7、设计意图:使学生深入理解副词、反语运用中蕴含的挖苦色彩和作者失望、痛苦、 愤怒的复杂情感。四、任务三:自读文章第五自然段,小组合作探究思考。1.活动1:学生分小组自读文章第五自然段,并思考以下问题:(记录者做好记录, 汇报人做好准备)(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缘由是“物以稀为贵”,句中的“大概”可以用“因 为“替代吗?明确:“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的一种猜想,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 更加强调了不肯定的语气。作者把初到仙台受到优待,推断为“物以稀为贵”,包含着 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处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而“因为”是肯定的因果 推断,那么表现不出这种辛酸。(2)

8、“居然睡安稳了”,这句话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什 么作用?明确:“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文段前局部说明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 易安睡,但出乎意料的睡安稳了,表露出作者对恶劣生活环境的不以为意及暗含的无 奈、辛酸。“居然”一词加强了整个句子的诙谐感。设计意图:这局部设计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各抒己见,在分析完文章1、2两个 自然段后,自行解读、谈论文章第五自然段。这局部设计主要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副词 运用中暗含的弱国个体在异国的敏感民族自尊心、无奈、辛酸等复杂情感和幽默、值 得玩味的语言风格。五、结束语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主要通过分析文段中副词、反语的使用,借助语言中暗含的 独特意味来分析作者初到东京时的感受,从而感受作者辛辣、挖苦的语言特色及其无 奈、痛苦且敏感的民族自尊心。这些都为后文的内容埋下伏笔,那么我们以副词、反 语为本文一条线索,自行阅读文章2431自然段,体会其中语言内涵,下节课上讨 论。六、作业布置以副词、反语为本文一条线索,自行阅读文章2431自然段,找出其中饱含作 者情感的副词、反语体会其中语言内涵,下节课上讨论。七、板书设计副词:无非 无奈、厌恶、鄙视、痛苦的复杂情绪反语:标致一挖苦*大概+罢 表原因的推测,更加强调不肯定居然 出乎意料、辛酸八、教学反思对副词和反语的定义讲解上不够细致,可举例更多具体实例加深学生对语言特色 的品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