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855603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课程标准.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分析化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分析化学 课程类型:必修 课程属类:专业基础课程学分: 计划课时:68学时适用专业:应用化工专业 制订时间:2010年2月职业资格: 化学检验工开课部门: 制 订: 分析化学课程组批 准 人: 课程负责人: 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分析化学课程是化工应用技术专业、生物技术专业、环境管理及监测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它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分析方法的科学. 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不仅是分析科学的基础,也是从事生物,环境,医药,化学其它分支学科的基础.本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被称为生产科研的眼睛,后续课有仪器分析、精细化工产品检验技术、环境监

2、测、生物工业分析等课程。(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以培养生产一线的分析化验技能型人才为宗旨,以分析检验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校企合作为途径面向济宁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等企业,突出课程的实用性,技术性、综合性,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产品分析所需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进入分析检验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基本技能训练为中心、综合素质能力培养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2)在课程结构及教学方法上,打破以前课程设置以理论

3、为主,实践作为理论的验证,实训项目及工作过程脱节的学科化体系,代之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对知识体系进行重构、整合,实现教、学、做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3)在学习顺序上,摈弃先学习知识再进行能力的训练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在岗位能力训练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4)在教学效果上,避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真正实现学习的知识技能能直接及所在工作岗位零对接。2、课程设计思路(1)、对岗位能力进行分解,根据分析检验岗位工作任务,循序渐进地安排若干教学训练内容,在能力训练中归纳和总结知识;(2)、课程的学习以典型案例(实际分析检验项目)为载体,进行单元项目活动的设计,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及实

4、践,实现理论及实践的一体化;(3)、以形成性考核为主体,针对不同的工作任务,教师通过对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总结 、动手操作、检测报告等情况的考核,完成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估。3、课程内容选取课程内容选取的基本思路是以符合实际岗位能力需要的分析项目活动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把整个定量分析的理论及实践的教学过程,贯穿于实际产品分析的全过程,在这条主线下,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确定课程项目及子项目、工作任务的组织及安排,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在能力训练中总结知识。二、课程目标(一)课程工作任务目标经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使用分析仪器,能对工业产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测试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分析

5、测试所必备的素质、知识和技能,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意识,具备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严格的科学作风,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精神,为后续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二)职业能力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以及重量滴定法的原理及相关知识。(2)掌握不同试样的采集及制备方法。(3)掌握主要分析仪器、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等的使用方法。(4)掌握实验结果的处理、判断方法及评价方法。(5)了解各种分析仪器的结构,性能和维护方法。2、能力目标(1)能熟练使用各种常用仪器对产品指标进行分析检测。(2)能进行仪器的

6、保养和简单的维护。(3)能准确的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根据结果对产品质量进行评价。(4)针对不同的产品检测项目,能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5)能独立的配制各种化验试剂,并采用合适的仪器盛放,知道长期放置的方法。3、职业素质: (1)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和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精神; (2) 营造规范、整洁、有序的工作环境。(3) 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4) 具有良好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 (5) 坚持规范操作,具有较强的安全、节约和环保意识。 (三)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目标及该课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化学检验工和化学分析工,通过

7、该课程的学习,使95%的学生通过中级化学检验工的考试。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进行学时分配,针对职业岗位对知识、素质、能力要求,来选择课程内容。全课程共设有8个项目,课程内容的组织及安排如下:教学项目学习任务参考学时项目一混合碱的分析 1.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2. 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16项目二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1.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2. 硫酸铵中氮含量的测定6项目三水的总硬度的测定1.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2. 自来水总硬度的测定8项目四净水剂硫酸铝中铝含量的测定1.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2. 硫酸铝中铝

8、含量的测定6项目五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1.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2. 氧化氢含量的测定10项目六硫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1.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2. 硫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4项目七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1. 吸收曲线的绘制2. 标准曲线的绘制3. 待测溶液浓度的确定8项目八工业碳酸钠质量分析1、Na2CO3总碱度的测定 2、氯化物含量的测定 3、铁含量的测定4、硫酸盐含量的测定10(二)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项目教学目标学时知识目标能力目标项目一混合碱的分析 (1) 酸碱质子理论、酸碱溶液pH的计算及酸碱滴定曲线;(2) 酸碱指示剂及指示剂的选择;双指示剂的使用 (3)影响滴定

9、突跃的因素;(4)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概念 (5)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6)实验数据处理(1)能洗涤常见玻璃器 (2)会配制标准溶液;(3)会使用分析天平; (4)会使用滴定管; (5)会使用容量瓶; (6)会使用移液管和吸量管; (7)能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处理; (8)能书写实验报告; 16项目二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 进一步巩固酸碱滴定的原理,概念,计算(1)进一步巩固酸碱滴定的有关操作(2)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自行设计,提高综合应用能力6项目三水的总硬度的测定 络合滴定概念,滴定曲线,金属指示剂作用原理及选用,金属离子选择滴定的方法及常用的滴定方式。(1)学习EDTA标准溶液、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10、及滴定终点的判断;(2)能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处理; (3)能书写实验报告; 8项目四净水剂硫酸铝中铝含量的测定 强化络合滴定的原理,学习返滴定方法巩固络合滴定操作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训练实验节奏感。6项目五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指示剂的种类和选用,高锰酸钾法应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间接法过氧化氢溶液的配-直接法提高滴定操作技能技巧10项目六硫酸铜中铜含量的测定巩固氧化还原滴定原理,学习碘量法-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及减免误差的方法学习碘量法操作技能技巧进一步熟练容量瓶、移液管、滴定管和分析天平的使用4项目七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吸收波长的的确定、标准曲线的绘制、朗

11、伯一比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意义、吸光光度法测量条件的选择; 显色剂选择、显色反应条件选择、分光光度计的原理; 分光光度计的结构(1)掌握分光光度法测铁的含量;(2)理解并掌握朗伯一比耳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意义。 (3)会合理安排测定工序;(4)能熟练使用分光光度计;(5)会测定物质的吸收波长;(6)能绘制标准曲线;(7)能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及书写实验报告;8项目八工业碳酸钠质量分析1、掌握酸碱滴定法测定Na2CO3的总碱度的方法及相关知识;2、掌握莫尔法测定氯化物含量的方法及相关知识;3、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碳酸钠中铁含量的方法及相关知识;4、掌握沉淀法测定工业碳酸钠中硫酸盐含量的方法及相

12、关知识;1、会利用标准和相关规定及通过对生产工艺流程分析2、能对样品进行预处理;3、能选择合适方法准确测定碳酸钠中主要组分的含量确定分巾4、能够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确定化工产品中杂质的含量或限值5、能够熟练使用各种仪器对化工产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6、能处理分析结果。10四、课程实施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拟定工作方案,实施工作方案,检查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收集到各种信息、实验数据,并应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找出规律,从而得出结论,要让每个学生在行动导向的教学中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2、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引导学生掌握职业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追求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坚

13、持安全、节约、环保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及竞争意识等。3、增加必要的生产实习 学生在学习了专业知识技能之后,配合相应的生产实习,到工厂中真正了解生产实际,向工厂的师傅请教,了解典型产品的分析方法和仪器维护技术。4、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使用多媒体动画、视频,讲授那些枯燥的基本概念和观看摸不着的仪器内部结构,配合仿真软件练习,使学生轻松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弥补由项目教学法带来的理论知识不连贯,使基本理论系统化。5、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长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可以对课堂上的内容加深巩固,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训练,从而确保学生经过培训后,掌握课

14、程所要求的职业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五、教学评价、考核要求以定量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形式。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理论考试,实验考核。考试形式多样,分散及集中相结合,期末及平时相结合。1、平时成绩20% (课堂提问,课外作业,阶段考查,平时的出勤率等)2、实际操作实训成绩40%(实验室表现,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实验报告书写,小组合作能力等)3、仿真实训成绩10%(仿真实训的表现,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实验报告书写,小组和作能力)4、理论笔试考试30%六、课程资源开发及利用(一)硬件条件1、校内实践基地简介分析化学实训室占地面积300m

15、2,拥有设备近百台(套),价值100多万元,开设实训项目30余项。 分析化学实训室有六个分室,分别是:天平室、分光光度计室、理化室1、理化室2和大型仪器室。其中大型仪器室、天平室和理化室为开放实验室。实训室拥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等大型分析仪器,具备同时多组进行教学的常规容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和分光光度分析法的仪器设备及配套玻璃仪器;多种化学试剂。有健全的实验管理卡和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有2名专职实验员。2、校外实践基地我们和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生除了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实训外,还到校外实训基地现场实习,了解并参及企事业单位一线的产品检验。校外实践基地:1、济宁市水文局 2、济

16、宁市环境监测站、济宁市自来水公司、济宁市菱花味精厂、济宁市化工实验厂、济宁市粮食局第一粮库化验室、济宁市能源检测站、济宁市胜利制药有限公司3、网络教学环境建立了“分析化学课程”和“分析化学课程资源库”学习网站。网站体现了分析化学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突出了分析化学的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将专题学习、课题研究及实践训练融为一体;教学资源丰富,既有课程学习资源又有拓展学习资源。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我们对网站的平台设置,资源的整合、分类进行了多次修改。 课程学习网站上有教学录像、电子讲义、电子教案、学习课件、动画、课程大纲、复习题、参考资料(教学案例、专业论文、图片资料、相关网站和参考书)等丰富的课程学

17、习资源和扩充学习资源,(二)师资条件课程组教师队伍结构一览表姓名第一学历最终学历年龄技术职称是否“双师”教师普通话等级证书张荣侠大本大本45副教授是二级乙等边凌飞大本硕士41副教授是二级甲等张莉研究生硕士31讲师是二级甲等马翠萍大本硕士34讲师是二级乙等李亚声大本大本46副教授否二级乙等邹小军大本博士37副教授是二级甲等职称结构副教授4人 讲师2人 学历结构博士1人 硕士3人 大本2人年龄结构40岁以上3人 30-39岁3人 “双师”教师比例83.3%(三)教材编写 教材的编写要体现本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内容标准,使用教材时,根据“够用为度”的原则,对教材的内容编写顺序,教

18、学方法等进行适当取舍和调整。(四)信息化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电子图书和专业网站的开发及利用。七、参考书和其他参考文献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EB/OL.2004-11-152国家职业标准化学检验工Z.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3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分析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4方建明. 分析化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探索及思考.化工高等教育,2005(2):94-965庞宏建.高职环境类专业分析化学课程的改革及实践.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63-64八、其他说明 本标准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学习情境。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