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辑:太虚幻境对联+嘲甄士隐-《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5501589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辑:太虚幻境对联+嘲甄士隐-《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2辑:太虚幻境对联+嘲甄士隐-《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辑:太虚幻境对联+嘲甄士隐-《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辑:太虚幻境对联+嘲甄士隐-《红楼梦》诗词曲赋选讲.docx(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2辑:太虚幻境对联+嘲甄土隐太虚幻境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注释】1 .太虚幻境:太虚,指虚无飘渺的太空。出自庄子知北游:“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幻境: 虚幻的境界。出自唐王维为兵部祭库部王郎中文:“深悟幻境,独与道游。”曹雪芹将二者组合,创造了一 个虚构的仙境,当寓“虚无空幻”之意。2 .“假作真” 一联意谓如果以假为真,真假必然混淆,那么真的也可能被当作假的;如果以无为有,有无 必然混淆,那么有也可能被当作无。影射世人真假不分,是非不辨。【赏析】甄土隐炎夏伏几盹睡,梦见一僧一道携“通灵宝玉”下凡。他上前搭话,请一见此玉,但不及细看,就被夺回, 说是已到幻境。见到的是

2、一座大石牌坊,上有“太虚幻境”四个字,两边就是这副对联。太虚幻境,意即虚幻之地, 作者假托的仙境。太虚,本谓空寂玄奥境地,故亦指宇宙或天。甄土隐梦中所见的这副对联,在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也曾同样看到。两次出现是着意强调,同时也借 此点出甄的遭遇和归宿是贾的一生道路的缩影。作者用高度概括的哲理诗的语言,提醒大家读此书要辨清什么是真的、有的,什么是假的、无 的,才不至惑于 假象而迷失真意。但是历来许多谈论红楼梦的人多在区分真假有无上走入了歧途,主观臆断,穿凿附会。正 如鲁迅所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 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3、”(集外集拾I嘲甄土隐I遗绛洞花主小引)他们以假作真,无中 生有,实在免不了受到这副对联的嘲笑。小说中借“假语”、“荒唐言”将政治背景的“真事隐去”,用意是为了防止文字之祸。如说曾“接驾四次” 的江南甄家,也与贾府一样,有一个容貌、性情相同的宝玉,后来甄家也像贾府一样被 抄了家,这些都是作者故 意以甄乱贾,以假作真。此外,如作者不明写秦可卿诱发了宝玉渐成熟的性意识,而假借宝玉做梦等等,也与这副 对联所暗示的相契。如果从文艺作品反映现实这一特 点说,弄清“真”与“假”、“有”与“无”的辩证关系, 也是十分重要的。对此,鲁迅曾有深刻的论述:“只要知道作品大抵是作者借别人以叙自己,或以自己推测别人

4、的东西,便不至于感到幻灭,即使 有时不合事实,然而还是真实。其真实,正与用第三人称时或误用第一人称时 毫无不同。倘有读 者只执滞于体裁,只求没有破绽,那就以看新闻记事为宜,对于文艺,活该幻灭。而其幻灭也不 足惜,因为这不是真的幻灭,正如查不出大观园的遗迹,而不满于红楼梦者相同。我宁看红楼梦,却 不愿看新出的林黛玉日记,它一页能够使我不舒服小半天。幻灭以来,多不在假中见真,而在真中见假。” (三闲集怎么写)嘲甄土隐(癞和尚)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渐渐。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注释】1 .“惯养”句:可笑你对女儿娇养宠爱,存着一片痴心。2 .“菱花”句:菱花指英莲将来改名香菱。空对雪

5、撕撕:隐喻英莲将遭受冷落乃至虐待。雪:“薛”的谐音, 指薛蟠。撕撕:落雪的声音,形容大雪。“菱花”两句暗指英莲虽被爹娘娇惯,将来却做薛蟠之妾,而且将受到 冷落乃至虐待。此联隐喻甄英莲及其家庭的命运。3 .“好防” 一联:此联暗指后文甄土隐家将于三月十五日遭火灾。好防,谨防,要留神。元宵:旧历正月十五 为元宵节。【赏析】甄土隐抱三岁女儿英莲上街看热闹,遇一僧一道,那僧一见就大哭,要土隐把女儿一一所谓“有命无运,累及 爹娘之物”舍给他。土隐不理睬,他就大笑起来,念了这四句诗。癞和尚能预知未来,这是一种迷信观念,尽管它是作者的艺术虚构。小说中写元宵节甄土隐的女儿英莲(谐音 “应怜”,据脂评。下同)由

6、家人霍启(谐音“祸起”)抱去看灯,被人拐走;接着甄家又遭火灾,土隐投亲受欺, 贫病交攻,感到人生幻灭,终于断绝一切 牵挂,随疯道人去了。如前所述,这一切对全书情节来说是一个缩影,英 莲的身世遭遇就是大观园里众多女儿不幸命运的一种象征性的写照。此外,第五十三回写荣国府庆元宵,也正是全 书由盛至衰的转折。因为,在这之后,贾府便变故层出,风波迭起,各种矛盾迅速暴露,直至最后食尽鸟散,烟消 火灭。所以,这首诗外表看来只是说甄家,实际上主要的还在于说贾家。有一条揭示曹家真实史事的脂批,也值得在此一提。在早期脂本中,“好防佳节元宵后句旁有批语云:“前 后一样,不直云前而云后,是讳知者。”此批不细心探索和作一点考 证,就不易看懂。好在已有研究者经 一番查考,得出了结论:“原来曹家被抄,是在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由皇上亲谕着江南总督范时绎去查封的, 如果把文书行程计算在内,其实际被抄时间正是在元宵前夕。脂砚是个知者,这一点当然讳不了他。而小说故 意在此不直云前而云后,正是一种讳知者、亦即将真事隐去的手法。(孙逊红楼梦脂评初探)现 在,竟有人疑脂批是后人伪造的,光从这条批语所说的话来看,也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在近年正式出版清廷有关 档案前,是没有人可能知道这些具体情况的,除了了解曹家被抄经过的一些关系最亲近的当时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