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皮肤痛阈测定实验报告结果分析内容.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35466187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鼠皮肤痛阈测定实验报告结果分析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鼠皮肤痛阈测定实验报告结果分析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鼠皮肤痛阈测定实验报告结果分析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鼠皮肤痛阈测定实验报告结果分析内容.docx(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鼠皮肤痛阈测定实验报告结果分析1 .实验材料实验动物选用 SD大鼠(Sprague Dawley rat, Inbred strain),清洁级 合格动物,体重161.63g24. 92g, 2月龄,雌雄各半,由成都中医药大 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川实动管质第9号)。所有动物在实 验前适应性驯养10天,进行痛阈筛选,其标准是:痛阐测定在515s 左右能引起甩尾反响者用于实验,凡痛阈值高于15s或低于5s者,表 示动物反响迟钝或过敏,那么不纳入实验对象。本实验所有纳入实验动 物的平均痛阈为8. 15s2. 58so实验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时间医学测 试室进行,隔音、通风、恒温(221)、相

2、对湿度60%65%、自 动光暗控制。所有动物均自由饮水摄食。驯养10天后用于实验。1. 2主要器械及仪器设备7360型疼痛甩尾痛阈测定仪(核定电压220V,频率50Hz,电流1. 25A, UGO BASILE S. R. L, Biological Research Apparatus,意 大利)。2 .实验方法.1动物分组及处理1 . 1. 1动物分组实验开始前,将经过痛阈筛选符合实验标准的96只大鼠分别称 重后,将痛阈和体重作为双重选择指标,利用SPSS 12. 0软件,将动 物随机分为12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其中每2组作为1个观察时 间点,分别于6个相应的时间点对不同组的动物进行相

3、应处理。所有 动物提供8am 8pm的人工光照,时间点分别为8am(ZTO, ZT 即 zeitgeber time, 12am(ZT4), 4pm(ZT8), 8pm(ZT12), 12pm(ZT16) ,4am(ZT20)o每次实验时注意控制声、光等因素的干扰。动物适应性驯养10 天后,于实验开始812点内测定所有动物的痛阈作为基础痛阈;在 以上6个时间点分别对每16只大鼠进行痛阈测定,测得值作为相应时 间点的术前痛阈;第三天进行动物处理,每个时间点的4个组的动物 的手术及痛阈测定(术后痛阈)均同时开始进行。2 . 1. 2动物处理每个时间点的2组动物分别作以下处理。每个时间点的动物在同

4、一时间点同时开始进行处理。空白对照组(简称空白组):不造模,于实 验开始后与其他各组用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时间捆绑固定。动物总的 固定时间为30min.固定结束后立即测定痛阈。截肢模型组(简称截肢 组):将大鼠固定于自制固定器上,固定lOmin后行截肢手术,手术结 束后继续固定动物,至总固定时间满30nm.固定结束后立即测定痛阈, 测定痛阈完毕将动物放回笼内精心饲养。3 . 1.3造模方法参照文献的方法进行:右后肢皮肤,在踝关节下约0. 5mm处截断 右后肢,缝合皮肤。4 .2痛阈测定方法筛选动物时,基础痛阈测定在上午8-12点进行。纳入实验的动物, 分别在相应的时间点lh内进行痛阈测定。测定时

5、均在同一室温条件 下,分别在 6 个时间(08:00、12:00、16:00、20:00、24:00、04:00) 对处理前后的动物的痛阈进行测定。测定痛阈时由固定人员测量动物 甩尾反响潜伏期,所有动物均以流水编号进行痛阈测试。本实验采用辐射热甩尾法测定痛阈,每个时间点测试时,所有动 物按照流水号测定一次后,再按照流水号重复测定3次、第三次,保证 每只动物每次测试间隔均在lOmin以上。取3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痛 阈。处理前后2次测定共得到两个痛阈值,分别称为术前痛阈和术后 痛阈。以痛阈变化率作为衡量针刺抗创伤痛的效应的指标之一。痛阈 变化率二(术后痛阈-术前痛阈)/术后痛阈X 100%.创伤痛

6、大鼠痛阈的 昼夜节律实验研究。5 .3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另外,所有数据还采用 Halberg余弦法进行生物节律分析。3 .结果截肢手术前后大鼠痛阈的总体变化情况将95只纳入实验的大鼠(驯养过程中1只大鼠死亡),分别于实验 前、后分6个时间点测定其在相应时间点的痛阈,计算其痛阈变化率。截肢、电针后,在相应时间立即测定大鼠痛阈。3. 2空白对照组大鼠实验处理前后痛阈的昼夜节律变化情况对截肢手术前后空白对照组大鼠各时间点的痛阈利用Halberg余弦软件单个余弦法程序进行余弦函数拟合,并分别计算其P值 (P0. 05表示具有明显的节律性)、中值、振幅及峰相位,结果显示大

7、 鼠痛阈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由于空白对照组的痛阈变化率没有明显 变化,所以不对其作节律分析。从以上图表可以看此空白对照组大鼠痛阈在实验前后的24 小时周期中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且与实验前的总体变化节律接近, 均为白天痛阈高,夜间痛阈低,其中16点时高,0点(24点)、4点低。 4.讨论早在19世纪,人类就已发现疼痛反响具有昼夜节律性。大量的临 床和实验研究说明,在不同的时辰,机体对疼痛的反响性的高低并不 是恒定不变的。机体的痛阈具有明显的以24h为周期的昼夜节律,如 Li G等对小鼠的痛阈研究显示,夜间小鼠甩尾潜伏期更长(痛阈更高), 且受体拮抗剂纳洛酮(10mg/kg, i. p.) ;Ko

8、ch HJ等研究了 13例21、 27岁健康受试者在6点、12点、18点和24点4个时间点对止血带 压迫所致疼痛的耐受性,研究显示,24点时对压迫性疼痛的耐受性高。 而且随着疼痛、镇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逐渐深入,其对功能的影响 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手术、创伤等对机体造成功能的抑制已研 究很多,这种疼痛及创伤等应激所造成的机体抑制等效应,也具有明 显的昼夜节律特征。时间生物学研究说明,人及动物对疼痛的敏感性 均存在时间节律性,而许多镇痛*及镇痛手段的镇痛效应也具有时间 节律性,如类镇痛剂夜间的镇痛效应明显优于白天。我们的研究结果 显示,正常大鼠痛阈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其峰值在白天12点、16点, 谷值在夜间0点、凌晨4点左右,即明期痛阈较高,暗期痛阈较低;创 伤痛大鼠痛阈明显降低,尤其以早晨8点左右痛阈下降明显,这可为 临床选择手术时机等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