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单元测试及答案.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5457867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05.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单元测试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单元测试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单元测试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维持生命之气氧气单元测试及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粤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2015年单元测试卷(广西梧州市苍梧县新地中学)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填入下面答题表内1(2分)试验室里几种物质在相互议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更的是()A试管:同学们不疼惜我,我被摔碎了B铁钉:好难过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D蜡烛:我受热就会熔化2(2分)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别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更B空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

2、自然的自净实力,大气还能保持干净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3(2分)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行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C液氧储存在漆成蓝色的钢瓶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4(2分)下列各组变更中,前者属于化学变更,后者属于物理变更的是()A冰雪溶化,工业制氧气B钢铁生锈,纸的燃烧C蜡烛燃烧,蜡烛熔化D汽油挥发,食物腐烂5(2分)根据下列微粒的构造示意图(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ABCD6(2分)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C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干脆构成物质7(2分)2008年初,一场大范围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攻击了中国南方局部省区市,此次雪灾给我国造成了宏大的经济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雪是一种单质B冰和雪的主要成分都水C当雨雪成为冰冻时,分子的运动就停顿了D冰雪溶化的过程是一种化学变更8(2分)如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挪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更是()A水分子本身变大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水分子的数目增

4、多D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端9(2分)据报道:某地一名5岁的女孩子把涂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被严峻烧伤经医院检测后发觉,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乙烷等多种有毒物质由此可知,涂改液是()A混合物B纯洁物C单质D化合物10(2分)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所属反响类型”的描绘中正确的是()A木炭发出白光化合反响B硫微弱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响C磷大量白雾氧化反响D石蜡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化合反响11(2分)下列有关16号元素硫(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D该元素为金属元素12(2分)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

5、“钙”指的是()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13(2分)空气质量日报是环境监测部门对一个地区空气质量状况所做的监测报告目前计入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下列状况能干脆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把煤作为主要燃料B随意丢弃塑料垃圾C随意丢弃废电池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14(2分)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退加速人体苍老的活性氧,其中硒(Se)的化合价()A+1B+2C+3D+4二、本大题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15(4分)下列物质二氧化碳 食盐水 氯酸钾 氧气 蒸馏水 空气 铁粉,请在以下空格中填写有关物质的序号:(1)含有氧分子的是;(2)属于

6、混合物的是;(3)属于氧化物的是;(4)属于单质的是16(6分)用化学符号填空(1)氩气;(2)某气体在空气中占78%(体积百分含量),表示出它的2个分子;(3)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是;(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5)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6)2个钠离子17(16分)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学科,化学所获得的丰硕成果,是及试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试验装置图答复问题:(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2)若试验室对你开放,请从图1中选择适宜的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你想制取的气体是化学式是,反响的文字表达式为检验该气体方法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搜集方法有2种,第一种搜集装置

7、是,选择此搜集装置的理由是第二种选择的搜集装置是,选择此搜集装置的理由是(3)装置B可以适用于试验室用和制取氧气反响的文字表达式为(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D搜集时,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不能马上搜集,理由18(5分)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如图所示,答复下列问题:(1)试验时可视察到哪些现象?(2)试总结出物质燃烧的条件(3)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响文字表达式:(4)假如用导气管对着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将会视察到什么现象?19(3分)“反对运发动运用违禁药品”是北京2008“人文奥运”的重要表达“乙基雌烯醇”(C20H32O)是一种违禁药品,它是由元素组成,该分子中碳、

8、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0(3分)用数字填空:(1)向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所加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2)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3)在加热试管李的液体时,试管应当倾斜约度21(5分)(1)A元素的原子构造示意图为:,A元素在化学反响中简单(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B元素的离子构造示意图为:,该离子带个单位正电荷,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外总共有个电子粤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2015年单元测试卷(广西梧州市苍梧县新地中学)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

9、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的序号填入下面答题表内1(2分)(2014江西校级模拟)试验室里几种物质在相互议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更的是()A试管:同学们不疼惜我,我被摔碎了B铁钉:好难过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D蜡烛:我受热就会熔化【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更属于化学变更,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更属于物理变更,推断化学变更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摔碎试管的过程中,只是试管的形态发生变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更;B、铁和水、氧气反响生成铁锈,属于化学变更;C、灯泡通电发光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更;D、蜡烛送入熔

10、化过程中,只是蜡烛的状态发生变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更故选:B【点评】搞清晰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的本质区分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推断的标准是看在变更中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一般地,物理变更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更和物质形态的变更,而化学变更中有新物质生成2(2分)(2009苏州)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别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更B空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实力,大气还能保持干净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分析】本题考察有关空气的学问可以根据空

11、气的组成、性质和用处等方面进展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分别液态空气是利用沸点不同到达目的,故分别过程属于物理变更,故A正确;B、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用处比拟广,所以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故B正确;C、空气若受到污染,超过大自然的自净实力,则不能保持干净,故C错误;D、空气中的氧气按体积分数计占21%、氮气占78%,故D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驾驭空气的性质和用处及其组成方面的学问,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推断3(2分)(2015秋贵阳期中)氧气是人类维持生命不行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氧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B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C液氧

12、储存在漆成蓝色的钢瓶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分析】A、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展分析推断B、根据空气的成分进展分析推断;C、根据液氧的颜色推断;D、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展分析推断【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不是可燃性气体;故A选项说法错误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氧气21%,约占空气的,故B选项说法正确;C、液态氧气是淡蓝色的,所以液氧储存在漆成蓝色的钢瓶中以便区分,故C选项说法正确;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拟活泼的气体非金属单质,能及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响;故D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驾驭空气的成分以及氧气的化学性质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4(2

13、分)(2015秋广州期末)下列各组变更中,前者属于化学变更,后者属于物理变更的是()A冰雪溶化,工业制氧气B钢铁生锈,纸的燃烧C蜡烛燃烧,蜡烛熔化D汽油挥发,食物腐烂【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更叫化学变更,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更叫物理变更化学变更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推断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的根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冰雪溶化、工业制氧气都是物理变更,故选项错误;B、钢铁生锈、纸的燃烧都是化学变更,故选项错误;C、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更,蜡烛熔化属于物理变更,故选项正确;D、汽油挥发属于物理变更,食物腐烂属于化学变更,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察了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的区分,根底性

14、比拟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简单解决本考点主要出如今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2分)(2015赤峰模拟)根据下列微粒的构造示意图(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ABCD【分析】根据已有的学问进展分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此解答【解答】解:A、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B、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C、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D、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故选C【点评】本题考察了原子构

15、造示意图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根据已有的学问进展6(2分)(2015秋贵阳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C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干脆构成物质【分析】A、根据原子的构成考虑;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考虑;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考虑;D、根据物质的微粒构成考虑【解答】解:A、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中肯定含有质子不肯定含有中子,故A错;B、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质量及碳12原子质量的十二分之一的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故B错;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

16、位是1,故C错;D、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离子构成,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故D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构成物质的根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7(2分)(2008自贡)2008年初,一场大范围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攻击了中国南方局部省区市,此次雪灾给我国造成了宏大的经济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雪是一种单质B冰和雪的主要成分都水C当雨雪成为冰冻时,分子的运动就停顿了D冰雪溶化的过程是一种化学变更【分析】根据水的组成及三态变更的条件、物理变更及化学变更的区分、构成水

17、的微粒的根本特征来解答此题【解答】解:雪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遇冷的状况下变更固态的小冰晶着陆下来的,和冰一样都属于水的不同状态,主要成分都是水,水在物质的分类上属于化合物构成它们的微粒水分子都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冰雪溶化是固态的水变为液态的水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更故选B【点评】结合详细情境综合考察了水的发生三态变更时涉及的相关问题8(2分)(2010南京)如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挪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更是()A水分子本身变大B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C水分子的数目增多D水分子受热都跑到容器的一端【分析】水由液态煮沸后

18、变成气态,水分子没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解答】解:水是由液态煮沸后变成气体,水分子本身数量没有变,变更的本质是分子间隔由小变大,然后充溢整个容器故选B【点评】此题须要学生两方面的实力,一是理解液态及气体的本质,二是能读懂各选项的图示内涵,属根底学问考察题9(2分)(2007长寿区)据报道:某地一名5岁的女孩子把涂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被严峻烧伤经医院检测后发觉,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乙烷等多种有毒物质由此可知,涂改液是()A混合物B纯洁物C单质D化合物【分析】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可以将物质分为纯洁物和混合物,纯洁物含有一种物质,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解答】解: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乙烷等多

19、种物质,所以涂改液属于混合物,视察选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察了物质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根据有关的概念结合题干供应的信息进展10(2分)(2015秋贵阳期中)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所属反响类型”的描绘中正确的是()A木炭发出白光化合反响B硫微弱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响C磷大量白雾氧化反响D石蜡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化合反响【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响类型进展分析推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响类型进展分析推断C、根据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响类型进展分析推断D、根据石蜡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响类型进展分析推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

20、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该反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响,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光明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有水雾;该反响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响,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驾驭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绘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须要留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分11(2分)(2014秋邵阳县校级期末)下列有关16号元素硫(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

21、数为16D该元素为金属元素【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供应的信息,其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16,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6,以及元素种类进展解答【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所供应的硫元素信息可知:质子数为16;故A 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所供应的硫元素信息可知:核电荷数为16;故B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所供应的硫元素信息可知:核外电子数为16;故C正确;D、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区分元素的种类,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可知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察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学问的理解及驾驭,并能在解题中敏捷应用的实力12(

22、2分)(2010自贡)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指的是()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分析】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解答】解:日常生活中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和“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这里所指的“碘”和“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及详细形态无关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察元素及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分,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3(2分)(2008西藏)空气质量日报是环境监测部门对一个地区空气质量状况所做的监测报告目前计入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可吸入颗粒物、一

23、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下列状况能干脆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把煤作为主要燃料B随意丢弃塑料垃圾C随意丢弃废电池D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分析】题目给出了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因此,只要结合所学学问及生活常识确定各选项产生的污染物即可【解答】解:A、含硫的煤不完全燃烧会产生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B、随意丢弃的塑料垃圾很难自行分解掉,因此会对土壤造成影响,常说的白色污染就是废弃塑料带来的,由于塑料的难以分解而使土壤受到破坏、地下水受到污染等C、废电池中含有汞、镉等有害金属元素,会使土壤、水受到污染D、太阳能、风能属清洁能源,没有这些污染物产生,更主要的是不产生给空气带来污染的那

24、几种物质故选A【点评】题目旨在考察空气的污染物,但是同时也涉及其他几个关于环境的问题此类题目难度往往不大,但是在课本中的跨度常常会很大,前中后好几个单元都有可能要求平常积累要丰富,多留意遇到的环境、安康之类的问题,这会有扶植14(2分)(2015达州校级自主招生)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退加速人体苍老的活性氧,其中硒(Se)的化合价()A+1B+2C+3D+4【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亚硒酸钠的化学式进展解答本题【解答】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硒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3=0,则x=+4价故选:D

25、【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驾驭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二、本大题文字表达式2分,其余每空1分15(4分)(2010黄埔区一模)下列物质二氧化碳 食盐水 氯酸钾 氧气 蒸馏水 空气 铁粉,请在以下空格中填写有关物质的序号:(1)含有氧分子的是、;(2)属于混合物的是、;(3)属于氧化物的是、;(4)属于单质的是、【分析】(1)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主要有氧气和空气;(2)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分析给出的物质;(3)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给出的物质;(¥)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给出的物质【解答】解:(1)含有氧分子的是 和;(2)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

26、,属于混合物的是、;(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的是、;(4)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属于单质的是、故答为:(1)、; (2)、; (3)、; (4)、【点评】本题主要考察物质的分类的概念,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的概念进展分析、推断16(6分)用化学符号填空(1)氩气Ar;(2)某气体在空气中占78%(体积百分含量),表示出它的2个分子2N2;(3)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是Hg;(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5)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3P2O5(6)2个钠离子2Na+【分析】稀有气体都是由单原子构成的分子;氮气在空

27、气中占78%(体积百分含量),每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是汞;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每个钠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解答】解:(1)氩气可以表示为Ar;(2)氮气在空气中占78%(体积百分含量),它的2个分子可以表示为2N2;(3)温度计中填充的金属是汞,可以表示为Hg;(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可以表示为Al;(5)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可以表示为3P2O5;(6)2个钠离子可以表示为2Na+故填:Ar;2N2;Hg;Al;3P2O5;2Na+【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实力,题目重点考察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察全面,留意根底,题目

28、难度较小17(16分)化学是一门以试验为根底的学科,化学所获得的丰硕成果,是及试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试验装置图答复问题:(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酒精灯长颈漏斗(2)若试验室对你开放,请从图1中选择适宜的装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你想制取的气体是化学式是O2,反响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检验该气体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下同),搜集方法有2种,第一种搜集装置是C,选择此搜集装置的理由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第二种选择的搜集装置是D,选择此搜集装置的理由是氧气不易溶于水(3)装置B可以适用于试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响的文字表达式

29、为过氧化氢水+氧气(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D搜集时,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不能马上搜集,理由刚开场排出的气体不纯【分析】(1)根据试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展分析;(2)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有助燃性,该反响的反响物是固体,反响条件是加热,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进展分析;(3)B装置用于固液常温反响制取气体进展分析;(4)根据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搜集时,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排出的气体不纯进展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是酒精灯,是长颈漏斗;(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式为:O2,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

30、+二氧化锰+氧气,氧气有助燃性,所以检验该气体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该反响的反响物是固体,反响条件是加热,所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所以选择的搜集装置是C或D;(3)装置B可以适用于试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响,反响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搜集时,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排出的气体不纯故答案为:(1)酒精灯,长颈漏斗;(2)O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A,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D,氧气不易溶于水;(3)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水+氧气;(4)刚开场排出的气体不纯【

31、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及搜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根据反响物的状态和反响条件选择,搜集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18(5分)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如图所示,答复下列问题:(1)试验时可视察到哪些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及热水中的白磷都没有燃烧(2)试总结出物质燃烧的条件物质具有可燃性、及氧气接触、到达着火点(3)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响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假如用导气管对着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将会视察到什么现象?白磷燃烧【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解答燃烧的条件是:必需是可燃物、及氧气接触、到达着火点,三者缺一不行【解答】解:(1

32、)白磷和红磷都是可燃物,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甲到达着火点,但不及氧气接触,所以不能燃烧;白磷乙及氧气接触,到达着火点,所以燃烧,产生白烟;红磷及氧气接触,但没有到达着火点,所以不能燃烧,没有变更故填: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及热水中的白磷都没有燃烧;(2)由试验得出,通常状况下物质燃烧的条件是必需是可燃物、及氧气接触、到达着火点,三者缺一不行故答案为:物质具有可燃性、及氧气接触、到达着火点(3)磷及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响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用导气管将氧气通入烧杯底部,及白磷(甲)接触,则可看到燃烧故答案为:白磷燃烧【点评】此题是利用和探

33、究物质燃烧的条件试验,得到物质燃烧须要两个条件:一是温度必需到达其着火点;二是须要及氧气接触19(3分)(2012秋石鼓区校级期中)“反对运发动运用违禁药品”是北京2008“人文奥运”的重要表达“乙基雌烯醇”(C20H32O)是一种违禁药品,它是由三种元素组成,该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0:32:1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83.3%【分析】化学式可以表示:一种物质,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该分子的原子构成,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该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该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等【解答】解:由乙基雌烯醇的化学式可知:乙基雌烯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

34、组成;乙基雌烯醇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0:32:1;乙基雌烯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83.3%故答案为:三种;20:32:1;83.3%【点评】本题主要考察化学式的意义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难度较大20(3分)用数字填空:(1)向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所加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2)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3)在加热试管李的液体时,试管应当倾斜约45度【分析】(1)根据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的留意事项分析;(2)根据酒精灯的运用方法分析;(3)根据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的留意事项分析【解答】解:(1)向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所加的液体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否则加热时简单溅

35、出伤人;(2)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否则简单引起火灾,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和可燃性;(3)在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应当倾斜约45度故答案为:(1);(2);(3)45【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识试验室药品取用的原则、各种仪器的用处及运用留意事项等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21(5分)(2015攸县校级模拟)(1)A元素的原子构造示意图为:,A元素在化学反响中简单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阴离子,属于非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2)B元素的离子构造示意图为:,该离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外总共有11个电子【分析】(1)原子构造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

36、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响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响中易失去电子(2)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据此进展分析解答【解答】解:(1)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所以在化学反响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带负电荷,变成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属于非金属元素(2)B元素的图示中核内质子数是11,而核外电子数是10,故该微粒带有1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外总共有11个电子故答案为:(1)得到;阴;非金属;(2)1;11【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察学生对粒子构造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构造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参及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教师有:fqk;xiaoxi;吕 华;bsx;笑对人生;陈华;727056;123321;sdwdxk;wuwu;sdlypyhcl;2836215789;sdlbsh;易水寒;2775036770(排名不分先后)菁优网2016年12月1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文案大全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