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上学时间》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ylj18****41534 文档编号:35390421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X 页数:176 大小:10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上学时间》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6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上学时间》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上学时间》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上学时间》数学教案.docx(17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上学时间数学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调皮的作息时间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调皮的作息时间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图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张作息时辰表, 再说一说作息时辰表中一些活动所用的时间,从而体会和建立一些较长的时间观念,培育提问题的意识。并且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培育遵守作息时间的良好习惯。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要学会计算简洁的经过时间,难度限制在分针指的时间是5分的倍数,如,10:05到10:40经过了几分?9:00到9:30经过了几分?不要求列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相识时、分、秒时间单位的基础上,学习有关时间的简洁计算,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

2、、通过教学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动手操作实力。 3、结合教学内容,教化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定作息时辰表和由此引发的问题探究。 难点: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验的时间。 整合思路 教材通过图画中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制作一张作息时辰表,从而让学生体会和建立一些较长的时间观念,培育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并且进一步联系生活实际,培育遵守作息时间的好习惯。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动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爱好,弥补了一般常规教学的不足。 学情分析 学生对时间有了初步的相识,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作一张作息时辰表会简单。通过制作作息时辰表,学生的爱好会充分调动起来,参

3、加意识增加,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留有肯定的空间,选自己喜爱的作息时间来支配。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音乐课上都学习过一首歌叫时间是小马车,大家还记得吗? 齐唱时间是小马车。 是啊,时间匆忙而过,我们要想有所作为就应当珍 惜时间,科学合理地支配时间。今日,我们就共同制作作息时辰表,做疼惜时间的小模范。 对话平台。 二、玩中学 (一)做一做。 请你制作一张作息时辰表。 要求:可制作上学时间的作息时辰表,也可制作休息时间的作息时辰表,学生自主选择。 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展示、沟通。 (从学生的生 活实际入手,因此学生的爱好深厚,以此为切入点,教化学生要遵守作息时间,做时间的小主子。)

4、(二)说一说。 (1) 第一节课用了多长时间? ( 2)其次节课什 么时候下课? (3)上午10:00同学们在干什么?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把完成的作息时辰表在小组内展示、沟通,然后结合上学的作息时辰表,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也可以激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并进行沟通,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三、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不要求列出算式,只要结果正确就可。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可让学生借助钟面算出经过的时间,通过想一想、拨一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3、一场足球竞赛进行 了80分,到10:10结束,这场足球赛是什么时

5、间起先的?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小丽1秒跑7米,跑了9秒,小红8秒跑了60米。小丽和小红共跑多少米? (2)小强6:00起床,6:30上学,7:10到校,小强上学路 上用了多少时间? (解决这两道题要让学生弄清晰哪个已知条件是解题所须要的,哪个已知条件与解题无关,不要盲目用上全部的条件,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3)儿童游泳队测试100米蛙泳成果,小强2分28秒,小刚 3分5秒,小强比小刚快了多少秒? (4)动脑筋,回答问题。 几时整时针和分针重合? 几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一条直线? 几时整时针和分针 组成直角? 从12:00起先,

6、时针走一圈,分针和时针重合多少次? (这道题学生肯定会非常感爱好。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拨一拨,学生能独立完成。) 2、实践应用。 (1)实践活动。 你上学时,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在小组内说一说。 (意图是让学生体验上学时间的长短。可先引导学生估计大致时间,然后再实际记录动身时间、到校时间。最终探讨出经过的时间。) (2)一天共营业几小时? 建设银行门口挂着营 业时间的牌子,上午8:00-12:00,下午1:30-5:30,算一算:该银行一天共营业几个小时? (这道题的设计是学问的延长,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是从7时40分上的,到几时几分下课?从上课到下课经过了多长

7、时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你增长了哪些本事? 以后,我们要根据自己做的作息时辰表,按时上学、按时上、下课,并帮助一年级的小挚友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学反思: 只有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同等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数学课堂焕发出应有的魅力。假如我们的课堂仍像传统那样讲究师道尊严,而没有同等民主 的氛围,不容学生异议、不留意让学生表达,孩子的自由天性将受到压抑,在长期压抑的环境中,学生就仅会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试想,前面几个片断,假如没有在长期的同等宽松的课堂培育起来的心理平安状态,学生将不敢大胆的发表看法,新的教化资源就不行能生成;就做不诞生动的、饱含童真的动作。因而,老师要擅长创设民主同等的课 堂氛围,

8、让学生在课堂上敢发言、敢表现。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多姿多彩。 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要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数学的学习,必需顺应他们好玩的天性,创设生动好玩的课堂情境,组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乐中学,充分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让他们最大限度的参加到我们的课堂中来,这样的学习状态才是最佳的,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样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共享欢乐,共享阳光,其乐融融。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租船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租船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培育学生敏捷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实际问题的实力,发展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在合作沟通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

9、他人的看法;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胜利的喜悦。 3、 对学 生进行平安教化。 二、重点难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通风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具打算: 学生准 备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 ( )625 8( )38 7( )40 2、列竖式计算(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 48 5= 366= 537= 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留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 1、找寻信息:每条船 每时3元、每条船限乘4人。 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 3、 解决

10、问题。 在个人思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沟通。沟通时围绕: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214=5(条)1(人) 至少要租6条船。 你认为怎样安排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安排方 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 (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1人。45+1=21。 (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 船,一条2人,一条3人。44+5=21。 (3)其中3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3条船,每条船3人。34+ 9=21。 4、小结:今日这节课我们 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学问来解决 简洁 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索,如

11、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安排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安排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留意平安,不能做违反平安规定的事。 (三)巩固练习 P11-P12“练一练”。 (四)总结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 一、除法 第一课时:除法(一)相识竖式 教学内容:课本第2页第3页“分苹果”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验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究、发觉中,使学生获得主动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1.

12、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教学打算:投影仪,学生打算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显示20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视察、思索: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二、探究新知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索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沟通。学生可能有许多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如: a通过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得出结论:可以放4盘; b用除法算式算:205=4,所以可以放4盘。 (3)同桌同学合作用20个圆片摆一摆,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老师

13、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沟通。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老师指出:205=4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 横式:205=4 竖式:4 5丿20 20 0 探讨:结合刚才分苹果的状况,在小组内探讨一下,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依据学生口答板书: 4商:“4”表示分4盘。 除数5丿20被除数:“20”表示有20个苹果。 “5”表示每盘20商和除数的乘积:“20”表示需20个苹果。 放5个苹果。0余数:“0”表示20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 说明:“丿”表示横式中的“”。 (5)练习:第2页“试一试”的四道小题。 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

14、集体订正。 2体会平均分后有时会出现余数。 (1)课件再次显示20个苹果画面。 (2)组织小组探讨:有20个苹果,假如每盘放6个呢? 请每个同学用代表苹果的圆片实际分一分,再小组内探讨怎样列出算式,用竖式怎样表示。 (3)进行全班沟通。指名回答;投影显示学生的圆片图,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并进一步相识余数。依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06=3(盘)2(个) 3 6丿20 18 2 答:可以放3盘,还剩2个。 引导学生相识竖式中:“20”表示把20个苹果拿去分,“6”表示每盘放6个,“3”表示放了3盘(强调单位“盘”),“18”表示3盘共18个(63=18)。“2”表示放了

15、3盘后还剩下2个(强调单位:“个”),说明“2”是这个竖式的余数,这2个不能再接着往下分了,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 3体验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 (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第3题试一试中的第(1)题”。 (2)学生探讨:调皮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相识“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 (3)探讨:依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觉什么? 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 (4)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 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觉了什么? 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 三、巩固练习:第3页“练一练”第1、2题。 四、

16、总结 (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五、反思: 其次课时:除法(二)试商方法 教学内容:P45“分草莓”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究、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阅历。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学问,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洁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究、发觉中体验乘法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平安教化。 重点难点:1.经验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阅历,逐步达到娴熟程度。 2.使学生理解和驾驭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打算: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处世有什么关系? 2.练一练:1051651

17、85205335 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5小题进行分类:有余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 二、探究新知 1.探究试商方法。 (1)课件显示P4“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 55个草莓平均放在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 (2)列算式:558 (3)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 (4)小组探讨:怎么推断估计得对不对。 87=56比55大;86=48比55小。全部商6。 思索:假如商是5可以吗? 假如商是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状况,全部商不能是5,更不能是比5小的数。 (5)探讨: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 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

18、除数小。 (6)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2.填空:P4“试一试”。(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P5“练一练”的第15题。 四、总结 五、反思: 第三课时:除法(三)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P68“租船” 教学目标:1.培育学生敏捷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实际问题的实力,发展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在合作沟通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看法;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胜利的喜悦。 3.对学生进行平安教化。 重点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通风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具打算

19、:投影仪、学生打算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 ()6258()387()40 2.列竖式计算(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 485=366=537= 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留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出示P6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 1.找寻信息:每条船每时3元、每条船限乘4人 2.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 3.解决问题。 在个人思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沟通。沟通时围绕:你时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 214=5(条)1(人) 至少要租6条船。 你认为怎样安排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安排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可能出现如下

20、方案: (1)其中5条船,每条船4人,还有一条1人。45+1=21。 (2)其中4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两条船,一条2人,一条3人。44+5=21。 (3)其中3条船,每条船4人;另外3条船,每条船3人。34+9=21。 4.小结:今日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学问来解决简洁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索,如上面租船的问题至于这6条船怎样安排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安排时不能违反“限乘4人“这个规定。 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留意平安,不能做违反平安规定的事。 5.练习:P6“试一试” 先默读题目,独立思索条件和问题。后指名回答。 条件:每时租金3元。问题:

21、10元钱最多划几时? 先小组探讨怎样列式,并完成在练习本上。 103=3(时)1(元) 答:10元钱最多划3时。 提问:上面的横式中1元表示什么?为什么不能划4时? 三、巩固练习:P7“练一练”的第14题。 1.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要5壶茶而不是4壶茶。 4.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至少要8张桌子?7张桌子够吗? 四、总结 五、反思: 第四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P89练习一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驾驭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肯定要比除数小。 2.通过必要的练习,使学生更娴熟地驾驭试商方法,进一步积累试商阅历。 3.培育学生运用所学学

22、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让学生体验胜利的喜悦,增加自信念。 4.培育学生的分析、推理实力。 教具打算: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板书:除法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1.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开火车对答案。 2.第2、3题 全班齐练,请学生板演,老师巡察,然后集体订正。发觉问题刚好订正。 3.第4题 先提问:画面上告知我们哪些信息? 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解答。老师用投影仪显示学生的解答过程,进行集体订正。 4.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主要巡察学生的书写格式,特殊检查单位名称是否正确。 5.第6题 此题使被除数数目较小,可要求学生干脆写出得数后分类。 6.第7题 (1)帮助学生理解图意:从图中

23、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2)独立思索后,小组沟通。 派车的可能性有5种,只要求学生说出一种。至于怎样派车比较合理,只要说得出道理即可。 7.第8题 本题不要求全体学生驾驭。此题事实上是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先视察图,让学生找出规律。第(1)、(2)题学生可通过看图和接着画确定颜色。第(3)题通过规律:5个圆为一组,第25颗正好是第5组的最终一颗,因此是蓝色的。 五、反思:二.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乘加、乘减 教学内容:P1011“小熊购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先乘后加减的运算依次,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亲密

24、联系。 3.引导学生驾驭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育学生书写规范,计算仔细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驾驭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依次。 教具准点: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35=48=76=36-17=80-43= 93=85=37-15=8+15=36+7= 2.视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相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依次计算。 二、探究新知 出示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 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提出问题

25、: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老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如: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6+34 (2)理解算理,驾驭算法。 组织学生探讨:34+66+34各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瓶饮料共付18元。 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瓶饮料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状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4

26、个面包和1瓶饮料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探讨: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相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34+6解法二:6+34(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6+12 =18(元)=18(元)答:该付18元。 4.尝试独立解决 (1)提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几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讨。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a.34=12(元)20-12=8(元)答:应找回8元。 b.20-34(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0-12 =8

27、(元)答:应找回8元。 (3)重点探讨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状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相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 5.小结 视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 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提问: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练习:P11“试一试” 1.第(1)、(2)题留意留意提示学生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第(2)题齐3学生板演并订正。 3.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探讨。也可自己创设情景来叙述算式的意义。 四、总结: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

28、么,再算什么? 五、反思: 其次课时:除加、除减 教学内容:P1213“花店买花” 教学目标: 1.通过“花店买花”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依次,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亲密联系。 3.引导学生驾驭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育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欢乐。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驾驭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依次。 教具打算: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8287366248819153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依次式什么?

29、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 48+640-64 二、探究新知 出示P12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 1.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依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留意: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学生通过探讨可以得出两种方法: a.248=3(元),5-3=2(元)答:(略) b.5-248 =5-3 =2(元)答:(略) (2)理解算理,驾驭算法。 小组探讨:5-248表示上意思。 算式“5-248”中的“24”表示8枝康乃馨(即1束)24元,“248”表示1枝康乃馨多少元。所以“5-248”表示1枝康乃馨比1枝玫瑰花便宜多少元,也可以表示1枝玫瑰

30、花比1枝康乃馨贵多少元? 因此计算“5-248”的时候,应先算248=3,再算5-3=2,用脱式计算式: 5-248 =5-3 =2(元)答:(略) (3)引导学生发觉:有减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4.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买1枝菊花和1枝百合花共花多少元? (2)让学生独立解答。 (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觉:既有加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依次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三、巩固练习 1.P13“试一试”。先说运算依次,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2.P13“练一练”。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后放手独立完成。 四、总结

31、 五、反思: 第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P1416练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驾驭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混合运算题的运算依次,并能娴熟地进行计算。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相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3培育学生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4.培育学生仔细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重点难点:通过练习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娴熟驾驭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依次。 教具打算:实物投影仪、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板书:乘加、乘减、除加、除减练习课 二、指导练习 1.第1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依次,然后独立练

32、习。 2.第2、3题。 先帮助学生理解图意,明确问题,然后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3.第4题。 留意图中“5个人”也是解决问题的一条信息。 4.第5题 先比较哪种饮料便宜,有3种方法: 解法一:126=2(元)解法二:36=18(元)解法三:123=4(听) 32181264 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答:男生买的饮料便宜。 再算每听便宜多少元?3-126 =3-3 =1(元)答:每听便宜1元。 5.第6题 先让学生仔细视察并独立思索有什么规律,然后小组探讨,订正。 6.第7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运算依次,然后独立练习。 7.第8题 先审题,指名说说错在哪里,再让学生改错。可

33、指名板演。 三、介绍“数学万花筒”中的内容 四、总结 1.评价自我及同学的表现。 2.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反思: 第四课时: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P17“过河” 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育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2.引导学生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依次,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驾驭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依次。 教具打算: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题: (1)2+75,这道题里有()法,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40-364,这道题里有()法

34、,又有()法,要先算(),再算()。 2.计算 32-8820+16430-45 二、探究新知 出示P17主题图,引导学生视察。 1.理解图意,明确问题 图上告知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独立尝试,合作解决。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察。 组织学生探讨:“29+259”是否符合解决问题的依次? 这个算式应当先算259,再算加法,这种运算依次不符合问题的情景。在本题,应先算男女生总人数,即29+25。 怎样解决运算依次问题呢?我们请小括号“()”来帮忙。 3相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4.写出解答过程 (29+25)9读作:29与25的和除以9。 =549 =6(条)

35、答:(略) 5练习 (1)说一说下面两题的运算依次,再算一算。 24+168(24+16)8 引导学生发觉虽然以上两题运算符号和数字都一样,但由于其中一题带有小括号,所以计算结果不一样。 (1)独立完成P17“做一做” 6小结:通过刚才的练习,你认为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运算依次怎么样? 三、巩固练习 1比较两题的运算依次,再算一算。 16-82(6-8)2 2P18“练习三”的第1题。 四、总结: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依次怎样?能举例说明吗? 五、反思: 第五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P1819练习三 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依次,引导学生进一步相识“先乘除,后

36、加减”的运算依次。 2.引导学生进一步相识小括号的作用,进一步相识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使学生娴熟驾驭有括号算式的运算依次。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4.培育学生仔细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练习使学生娴熟驾驭“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依次,以及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打算:投影仪、学生每四人打算1副扑克牌,每人打算1枝红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请你说说混合运算的依次怎样?(指名口答) 2.说明练习内容,导入课题。 二、指导练习 1.第2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画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 (2)让学生独立

37、解答。 强调:列算式时要留意上?(小括号) 2.第3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图上告知我们什么信息?要解答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2)让学生独立解答。 提问:为什么要用小括号?不用行吗? (3)指导提问。 依据这个画面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沟通合作) 3.第4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提问:要求每个班多少人,必需知道什么? (2)让学生独立解答。 分步列式:24+29+28=81(人)819=9(人) 综合算式:(24+29+28)9 =819 =9(人)答:(略) 4.第5题 先说每题的运算依次,让6学生板演,全班齐练。 5.第6题 对学生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6

38、.第7题 可用列表的方式表示结果。 7.数学嬉戏:“24点” 嬉戏前说清嬉戏规则。然后分小组进行嬉戏。 三、总结 1评价自我及同学的表现。 2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五、反思: 三、方向与路途 第一课时:分辨方向 教学内容:P2021“分辨方向” 教学目标: 1.借助分辨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详细情景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分辨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系。 教学重点: 能依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分辨期于的七个方向,经验学问的过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确定东南、东北、西南和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打算: 1用分辨方向

39、的主题图和我国行政区域图。 2制做方向板的卡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一说,我们上学期学过哪些方向?再说一说位于自己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二、新授 1、引入。 师:在生活中,除了听说过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外,还听说过哪些方向词?(板书: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现在我们就来相识这些方向。 2、相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视察:你看到什么,并说出它们的方向。 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学校这个位置,用已经学过的方向学问,说一说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老师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再由老师指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学生口头回答后,老师让学生填在书上,并让学生在图中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标出。 老师让学生视察剩下的4个建筑物所在的方向与以前所相识的方向有什么特殊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