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1.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4997922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五年级全册科学知识点整理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科版五年级科学全册重点学问复习第一单元1.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水分、空气、相宜的温度。2.种子发芽可以不须要阳光,但生长须要阳光。3.植物生长须要水分、空气、相宜的温度 、阳光、土壤。4.蚯蚓喜爱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5.各种动物都喜爱生活在肯定的环境里。6.生物的生存除了须要肯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靠,互相影响的。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干脆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场,到猛烈的肉食动物终止。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

2、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困难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构造,叫食物网。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行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14.假如生物群落中的一局部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假如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1、草兔鹰 2、草兔蛇鹰3、草蝗虫鹰 4、草蝗虫蛇鹰5、草鸟蛇 6、草鸟蛇鹰17.中国第一个自然爱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爱护区。18. 世界

3、上第一个自然爱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19. 上游河床中一般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床积累了很多的鹅卵石,而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20、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美国最大、最闻名和建立最早的国家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自然爱护区。21、一只百灵鸟一年可以吃掉4万只蝗虫。6万只猫每天要吃掉60万只鸟。第二单元1. 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耀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3. 影子的形成必需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4. 影子的长短、方向及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5. 影子的大小及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间隔 有关。6. 影子的形态和光源所照耀的物体侧面的形态有关。7.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

4、)计时。8.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更而变更,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9.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间隔 为1.5亿千米,从太阳了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须要8分钟。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10.光遇到镜面变更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潜望镜。1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限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13. 很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14. 会聚太阳光的方法有用凹面镜、凸透镜。15.

5、 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16.太阳外表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17.吸热本事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外表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18.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19、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平安的优点。第三单元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地形特点山地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丘陵凹凸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起伏的低矮山丘组成高原面积广阔,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盆地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3、

6、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局部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局部,绝大局部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及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4、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更,这种变更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更,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外表的很多变更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气温、重力、动植物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展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发觉。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如喜马拉雅山,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如东非大裂谷。6、岩石变更的缘由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

7、的作用,岩石破裂,这种现象叫风化。8、土壤分层试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矿物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供应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供应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全部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11、雨点着陆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淌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局部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着陆到地面便是土

8、地被侵蚀的开场。12、影响土地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16、房屋应当建在坡度比拟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当植树和种草,来削减雨水对土地的侵蚀。17、爱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削减土地的侵蚀。第四单元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

9、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2、肯定的拉力可以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3、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间隔 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间隔 越近。4、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态很简单变更,在形态变更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复原原来形态的力,这个力叫弹力。5、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种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 、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7、要使静止的物体运

10、动起来,必需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需对物体用更大的力。8、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9、运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留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及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外表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1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程度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1、。12、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外表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14、对于一样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外表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16、自行车上须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外表、刹车橡皮、手柄(设计花纹或增加压力);不须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及链条(安装滚珠轴承或加光滑油)。17、赛车的设计特点:(1)(动力要大)要设计力气很大的发动机;(2)(空气阻力要小)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3)(不会翻车)

12、车身重心很低,轮及轮之间的间隔 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4)(轮胎不打滑)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开打滑。18、力是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力的作用有两方面,力能使物体的形态 发生变更,也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更。19、力的三要素是大小 、方向、作用点。20、从力的性质分,力可以分为重力、弹力 、摩擦力 、反冲力 等。21、运动的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它分为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实 验 部 分一、提出问题:绿豆种子发芽须要水吗?我的揣测:绿豆种子发芽须要水试验材料:两个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一样条件:温度、空气、各组3粒大小一样的绿豆种子不同条件:水试验

13、方法:1.在两个种植盒中,垫上纸巾,各放3粒绿豆。2.试验组让绿豆种子得到水,保持潮湿。 3.比照组让绿豆种子得不到水,保持枯燥。 4.视察并作好记录。试验现象:试验组盒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比照组盒中的绿豆种子没有发芽。试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须要水。二、提出问题:绿豆种子发芽须要光吗?我的揣测:绿豆种子发芽不肯定须要阳光。试验材料:两个种植盒、绿豆种子、纸巾、滴管、水、标签、黑色塑料袋。一样条件:温度、空气、水、各组3粒大小一样的绿豆种子不同条件:光试验方法:1.在两个种植盒中,垫上纸巾并滴一样的水量,各放3粒绿豆。2.试验组把一个种植盒放在窗台上 3.比照组用一个用黑色塑料袋把种植盒罩起来(

14、留有气孔),放在窗台上。4. 视察并作好记录。试验现象:试验组盒中的绿豆种子发芽了,比照组盒中的绿豆种子也发芽了。试验结论:绿豆种子发芽不肯定须要阳光。三、提出问题: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须要阳光?我的揣测: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须要阳光。试验材料:发芽的绿豆种子、两个花盆。一样条件:温度、空气、水不同条件:阳光试验方法:1.把发芽的绿豆种子种在两个花盆里。2.试验组将一盆放在阳光足够的地方,另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 3.比照组将另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4. 视察并作好记录。试验现象:放在阳光足够的地方的花盆绿豆芽长得强壮且颜色深绿,放在黑暗地方的花盆中的绿豆芽比拟嫩且颜色浅。试验结论: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须要阳

15、光。四、提出问题:蚯蚓喜爱有光明的生活环境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我的揣测:蚯蚓喜爱黑暗的生活环境。试验材料:长方形纸盒、蚯蚓5条、吸水纸。一样条件:空气、温度、湿度、10条蚯蚓不同条件:光明、黑暗试验方法:1. 把长方形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盒子的盖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在盒子底部铺上吸水纸。2. 把10条蚯蚓放在中间,盖好盖子。3. 5分钟以后翻开盒盖视察,做好记录。反复做几次。试验现象:蚯蚓爬向纸盒阴暗的一边。试验结论:蚯蚓喜爱黑暗的生活环境。五、提出问题:蚯蚓喜爱枯燥的环境还是潮湿的环境?我的揣测:蚯蚓喜爱潮湿的环境。试验材料:长方形纸盒、蚯蚓10条、干土和湿土。一样条件:空气、温度、10条蚯蚓

16、不同条件:枯燥、潮湿试验方法:1.在长方形盒子的两端分别铺上一层泥土,一端铺潮湿的,一端铺枯燥的。2.将蚯蚓10条放在盒子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翻开盒盖视察,做好记录。反复做几次。试验现象:蚯蚓爬向湿土的一边。试验结论:蚯蚓喜爱潮湿的环境。六、试验名称:黑色、粉色、铝箔色、黑色蜡光、白色五种颜色的物体吸热实力强弱比照探讨试验设计.试验器材:黑色、粉色、铝箔色、黑色蜡光、白色五种颜色纸和五支温度计。操作过程:1. 将五种颜色的纸分别做成大小一样的纸袋。2. 五个纸袋中各放入一支温度计,并同时平放在阳光下,3. 过5分钟后视察各纸袋里的温度,并作好记录。4. 依据记录的数据进展分析,得

17、出结论。试验结论: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七、试验名称:探讨冷热作用对岩石的影响。试验材料:小石块、镊子、酒精灯、火柴、烧杯、冷水、试验步骤:1.点燃酒精灯。 2.用镊子夹住小石块在酒精灯上烧热后,马上放入冷水中。 3.反复操作3次,作好记录。 4.依据记录的现象进展分析,得出结论。试验现象:小石块出现裂缝,并看到小砂子、细沙试验结论:冷热作用对岩石的破裂。以上模拟试验中,我们用点燃的酒精灯模拟一切(热 )的条件:用水来模拟一切(冷)的条件。但是,在模拟试验终归和自然界中的变更有很大的区分,请你写出三个不同点:1.酒精灯上的温度比阳光下的温度高。2.试验时的岩石变更比自然界里的岩石变更更快。

18、3.试验时冷热变更比自然界里的冷热变更更大。4. 自然界里的岩石变更是有很多因素混合在一起的。八、试验名称:围绕“摩擦力大小及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设计试验。要求:提出一个假设,围绕这个假设设计一个试验。1、我的假设:摩擦力大小及物体的重量有关。 我的揣测: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试验材料:弹簧秤、轻重物体各一个等不变更的条件:物体接触的光滑程度、物体运动方式要变更的条件:物体的轻重。试验的过程:1.试验组用弹簧秤钩住重物体在桌面上作匀速运动,视察记录摩擦力。2.比照组用弹簧秤钩住轻物体在桌面上作匀速运动,视察记录摩擦力。3.依据记录的数据进展分析,得出结论。试验结论:物体越重

19、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2、我的假设:摩擦力大小及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试验材料:弹簧秤、长方体木块、布和毛巾各一块不变更的条件:物体接触的光滑程度不变更的条件:物体的重量、物体运动方式。试验的过程:1.把毛巾和布平放在桌面上。2. 试验组用弹簧秤拖着长方体木块在(毛巾)上作程度匀速运动,视察并记录好摩擦力的大小。3. 比照组用弹簧秤拖着长方体木块在(布)上作程度匀速运动,视察并记录好摩擦力的大小。4.依据记录的数据进展分析,得出结论。试验结论:物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我的假设:摩擦力大小及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关。(即滑动和滚动)试验材料:弹簧秤、

20、两个一样小车( 一个车的轮子转动,一个车的轮子不转动)。不变更的条件:物体的运动方式要变更的条件:物体的重量、物体接触的光滑程度试验过程:1. 试验组弹簧秤拖住轮子转动的小车,在桌面上作程度匀速运动,视察并记录好摩擦力的大小。2. 比照组试验组弹簧秤拖住轮子不转动的小车,在桌面上作程度匀速运动,视察并记录好摩擦力的大小。3.依据两组记录的数据进展分析,得出结论。试验结论: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九、试验名称:围绕“雨水对土地的侵蚀及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设计试验。要求:提出一个假设,围绕这个假设设计一个试验。1、我的假设:雨量大小对土地的侵蚀程度一样吗? 我的揣测:雨量大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大;

21、雨量小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小; 试验材料:盒子2个、水壶2个、沙、水等 试验过程:1.两个盒子堆成一样形态的沙山。 2.试验组用喷水强的喷水器向沙山上喷水。(雨量大) 3.比照组用喷水弱的喷水器向沙山上喷水。(雨量小) 4.视察哪组的沙山被雨水侵蚀大。 试验结论:雨量大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大;雨量小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小;2、我的假设:坡度大小对土地的侵蚀程度一样吗? 我的揣测:坡度大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大;坡度小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小; 试验材料:盒子2个、水壶2个、沙、水等 试验过程:1.两个盒子堆成不同形态的沙山。 2.试验组和比照组用一样的喷水器向沙山上喷水。 3.视察哪组的沙山被雨水侵蚀程度大。 试验结

22、论:坡度大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大;坡度小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小;3、试验名称:有植物覆盖和无植物覆盖的土地,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程度一样吗? 我的揣测:有植物覆盖的土地,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小;无植物覆盖的土地,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大。 试验材料:盒子2个、水壶2个、沙、水、有植物覆盖的泥土、无植物覆盖的泥土等 试验过程:1.试验组用盒子装入有植物覆盖的泥土。 2.比照组用盒子装入无植物覆盖的泥土。 3.试验组和比照组用一样的喷水器向自已的盒子里喷水。 4. 视察哪组的盒子里的泥土被雨水侵蚀程度大 试验结论:有植物覆盖的土地,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小;无植物覆盖的土地,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程度大。 新教科版五年

23、级科学下册期末复习学问点第一单元 沉和浮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推断物体沉浮有肯定的标准。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变更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变更。3、物体的沉浮及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假如(体积)一样,(重)的物体简单沉;假如(重量)一样,(体积小)的物体简单沉。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6、变更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变更。7、钢铁制造的船可以浮在水面上,缘由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8、一样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简单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9、(科学)和(技术)严密相连,它们

24、为人类的开展做出了宏大奉献。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及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15、(液体的性质)可以变更物体的沉浮。16、(肯定浓

25、度)的液体才能变更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第二单元 热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更叫做(热胀冷缩)。5、(很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

26、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更,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肯定的装置和试验)被视察到。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9、(很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肯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可以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一样。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

27、(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13、通过(干脆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局部传递到另一局部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15、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16、(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17、(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消逝了(1秒钟),秒针

28、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消逝了(1分钟)。3、在不同的状况下,我们对(一样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长的。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视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6、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运用的(时间)单位(天)。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渐渐地发生变更。(“日晷”)及(“圭表”)是依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8、在肯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29、人类依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9、通过肯定的装置,流水可以用来(计时),因为(滴漏)可以保持水在肯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10、我们可以限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11、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12、长期以来,人们始终在寻求准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开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准确。13、计时工具准确性的进步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良。14、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也许的时间,但是人们总盼望

30、有更准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进步了时钟的(准确度)。15、同一个单摆每摇摆一次所需的时间是一样的。依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16、摆的摇摆快慢及(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摇摆越慢,摆绳越短摇摆越快。17、摆的摇摆快慢及(摆长)有关。18、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摇摆越慢,(摆长越短),摇摆越(快)。19、留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间隔 。20、(机械摆钟)是(摆锤)及(齿轮操纵器)结合工作的。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说明。2、(昼夜现象)及(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3、(

31、“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说明(昼夜交替现象)。4、摆具有(保持摇摆方向不变)的特点。5、(“傅科摆”)摇摆后,地面的刻度盘会及摆的摇摆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6、(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7、(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8、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9、(地球的自转方向)确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10、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确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11、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32、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12、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13、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想出(地轴是倾斜的)。14、公转就是地球围围着(太阳)转动;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15、(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的确在围绕太阳(公转)。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16、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视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17、(四季的形成)及(地球的公转)、(

33、地轴的倾斜)有关。18、(极昼和极夜现象)及(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19、(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20、地球的确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视察或试验)的多种现象。2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22、及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23、(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五年级科学下册

34、科学概念、学问点(一)一、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生活中的很多物体如回形针、橡皮、小石块在水中是沉的,泡沫、带盖的塑料空瓶在水中是浮的。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及它们自身的大小、轻重无关。如一个回形针是沉的,两个串在一起还是沉的。一块木块是浮的,分成一半还是浮的。二、沉浮及什么因素有关 对于不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我们在推断在水中的沉浮时,往往实行变更一个因素、限制其它因到素不变的的方法来探讨。对于不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大小一样推断轻重,轻的简单浮重的简单沉。轻重一样看大小,大的简单浮小的简单沉。小瓶子和潜水艇都是在体积不变下通过加减水变更轻重来实现沉浮的。三、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各种形

35、态的实心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要让橡皮泥浮起来,可以在大小不变下变更重量,如挖空成船或碗形。重量不变的下变更大小,如做成空心的各种形态。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它所排开的水量有关。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的体积,也指物体及水相接触的体积。全部沉入水里的物体排开的水量就是物体自己的体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排开的水量指物体在水下面局部的体积。铁制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因为它排开的水量特殊的大。四、造一艘小船 要用橡皮泥造一只装载量比拟大的船,一是重量不变的前提下造得尽量大,使船排开的水量大,二是做些船舱,放物品时使船身保持平稳。五、浮力 用手将一块泡沫向下压时,会感到有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浮力。浮在水

36、面上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沉在水底的物体,浮力小于重力。测量泡沫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用测力计拉住绳子通过底部滑轮让泡沫沉入水底,浮力拉力+重力 泡沫全部浸入水中时,及水接触的体积最大,排开的水量最大,受的浮力最大,所以上浮物体受到浮力大小及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体积大的泡沫受到的浮力大于体积小的泡沫。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探讨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先用测力计测出空气中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得重力,浮力空气中的重力水中的重力。当将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的水量最大,受到的浮力最大,所以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也及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体积大的石块受到的受力大于体积小的。七、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37、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八、探究马铃薯沉浮的缘由 钩码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是不同的,说明不同的液体对于一样的物体所产生的浮力大小是不同的。我们在推断物体在某种液体里的沉浮时,往往利用一样的体积比拟轻重。如铜能浮在水银上,是因为一样体积的铜和水银,水银重于铜,马铃薯在浓盐水中是浮而在清水中沉,因为一样体积的马铃薯轻于浓盐水而重于清水。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概念、学问点(二)第二单元 热一、热起来了 当我们感到冷时,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

38、能减缓身全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来保暖的作用。二、给冷水加热 装有热水的塑料袋能浮在冷水盆中。因为一样重量的水在加热时体积会变大,加满水的试管上面包一块气球皮,加热时气球皮鼓起来了这一现象来说明。三、液体的热胀冷缩 要明显地视察到水由冷变热时体积的变更,利用一个烧瓶装满水,上面橡皮塞上插一空心玻璃管,水变热时水位上升水变冷时水位下降,这种水体积的变更叫做热胀冷缩。但水在4摄氏度时正好相反,是热缩冷胀。其它的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装液体的瓶子都不会装满。四、空气的热胀冷缩 我们用一瓶口装有气球的瓶子来探讨空气的变更,将瓶子放水热水里时,气球鼓起来了,比水的热胀冷缩的变更要明显,说明气体

39、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说明热胀现象:1、常见的物体都有微粒组成的。2、这些微粒是不停运动的。3、微粒运动的速度和范围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剧烈和扩大。五、金属的热胀冷缩 铜球在加热后不能穿过铁环冷却后能穿过铁环,说明铜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钢条加热后会变长加粗、铁轨铺设时分段并留有缝隙、铁桥架在滚轴上,都说明大多数金属都有这样的性质。锑、镓、铋等金属正好及大多数相反,是热缩冷胀。六、热是怎样传递的 视察热的传递,用酒精灯一端加热粘有火柴的铁丝及涂有蜡的圆盘来探讨,发觉热在传递时由热源为起点,由热的一端向冷的一端传递或由热的物体向冷的物体传递。离热源越远,热传递的时间越长。七、传热竞赛 一般来说,金属的

40、传热实力强于非金属,通过金属和非金属物质的组合,可以有效地限制热量的传递。铜铝钢传热性能比拟:铜铝钢八、设计制做一个保温杯。制作保温杯:1、隔绝空气及水相接触,设计一个用热的不良导体制用的盖子。2、用热的不良导体制成杯身或在杯子外制成一个杯套。棉衣棉被作为热的不良导体,所起的作用是阻挡或减缓热量的传递速度。冷柜断电盖棉被是减缓空气中的热量向冷柜传递。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概念、学问点(三)一、时间在消逝:我们可以用有规律或有节奏的活动来估计时间,如数心跳、有节奏地敲桌子等。但凭我们的估计不能打算地知道时间。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大约可写( )几个字、看( )行字,跑( )米路等。时间以不变的速度在消逝,

41、平常觉得时间有快慢是我们的感觉在起作用。二、太阳钟:在时钟还没独创之前,人们依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古时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如今两小时,古埃及依据一年内36个星座在天空的横穿状况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白天12个,晚上12个,由于白天和晚上的时长随着季节的变更而变更,所以古埃及的每小时的时长也是变更的。日晷就是利用太阳在天空中位置的变更使地面上物体的影子长度和位置的变更而计时的。三、用水来测量时间: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都是依据水量的变更制成的,受水型是依据水量的增加,刻度一般在下面的容器上,泄水型是依据水量的削减,刻度一般在上面

42、的容器。在滴漏试验时,假如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时,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削减速度变慢。容器中水越少,则水下流的速度就越慢。四、我的水钟: 将两个塑料瓶去头去底进展组合,就可以制成一个简易水钟。设计制作的一般步骤为:一、先选择制作水钟的类型(受水型还是泄水型)二、确定总水量,三、使水的流速保持一样。受水型(使水流成水滴或使总水量保持不变。)泄水型(使水流成水滴)四、测出一分钟的水量。五、推想出其余非常钟的水量。五、机械摆钟: 摆钟的摆一分钟摇摆60次,第分钟次数一样。一条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小重物,就组成一个简易的摆。摆在摆的过程中方向不变、速度不变,幅度越来越小。六、摆的探讨:

43、 不同的摆自由摇摆时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重物的重量、拉开的幅度、摆绳的长度来探讨,发觉摆的快慢及摆的长度有关,摆越长,速度越慢。七、做一个钟摆: 在不变更摆绳长度的前提下,摆锤的长度发生变更,发觉摆锤越长,速度越慢,得出结论,摆的速度及摆的长度(摆绳加摆锤的长度)有关。摆越长,速度越慢。在摆锤最下面悬挂一个重物,发觉挂了重物的摆比不挂重物的摆速度要慢。都挂了重物的摆在比拟时发觉:摆的速度及重物的位置有关,重物越往下,摆的速度越慢,越往上,摆的速度变快。我们要调整一个摆的摇摆速度只须要调整重物的位置变可以了。由慢变快,重物上移,由快变慢,重物下移。八、制作一个一分钟的计时器: 计时器的组成

44、:齿轮限制器、支轴、长针短针、摆锤、齿轮、垂体。齿轮限制器由摆来限制、齿轮由垂体来限制。设计一个分钟的计时器,可以制成水钟、摆钟等。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概念、学问点(四)一、昼夜交替现象:在地球上看到昼和夜不停的交替出现,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几种假说: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3、太阳不动,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要推断哪种假说是正确的,我们首先要在地球上确定一个区域,确定作为太阳和地球的工具,再来进展试验。试验后发觉这四种假说都能使地球上的某一区域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单是昼夜交替不能确定哪种假设是正确的,我们得找寻新的更多的证据。二、人类相识地球

45、及其运动的历史: 观点和学说,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著作天体运行论、地球是球形、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三、证明地球在自转: 将摆和它的支架放在一个圆形的底盘上,摆摇摆时转动底盘,摆摇摆的方向并没有随着底盘的转动而变更,而是根本不变。日心说发表300年后,傅科利用傅科摆证明了地球在自转。他发觉: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面上刻度盘的方向及摆的方向发生的偏移,由于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所以只能说明地球在自己转动。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已为世界所公认。四、谁先迎来黎明:

46、 地球在自转,自转的方向不同,各地迎来黎明的时间和依次也不同。当我们坐在行驶的火车内看外面不动的树时,树的运动方向正好及我们的运动方向相反。我们处于运动的地球上,看到本来不动的太阳自东向西(顺时针运动),则我们本来转动的地球的运动方向正好是太阳运动的相反方向,自西向东(逆时针运动)。我们可以通过世界时区图来推断时间。世界时区图是以地球的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成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法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0度经线向东180度为东经,向西180度为西经,第隔15度为一个时区,每相邻两时区相差1小时。在地图上越是东面(右边)的城市,越先见到太阳。知道东面的城市算西面的城市的时间,要减去时间差,知道西面的城市算东面城市的时间,要加上时间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