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地理基础知识链接 .pdf

上传人:Che****ry 文档编号:34860451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7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地理基础知识链接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2年地理基础知识链接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地理基础知识链接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地理基础知识链接 .pdf(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地理基础知识链接【自主学习】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上图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赤道的椭球体。二、地球仪1地轴和两极(1)地轴是地球自转运动的旋转轴。它通过地心连接两极。(2)两极是地轴的两端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其中对着北极星附近的一端是地球的北极,另一端是地球的南极。两极是地面上确定向北方向的依据,我们把向着北极的方向定为北,北极是地面上的最北点,在北极四面八方都是南;向着南极的方向定为南,南极是地面上的最南点,在南极前后左右都是北。在地球自转过程中,地面上除了两极之外的各点都能在空间旋转成不同大小的圆,只有南极和北极是两个旋转

2、的点。2.经线、本初子午线,经度和东,西半球(1)经线是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线。经线具有如下主要特点;所有的经线都在南极和北极汇合。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也叫南北线或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长度大致相等。纬度相差一度的经线的长度为 111km。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形成一个经线圈。任何一个经线圈把地球表面平分为两半球。(2)本初子午线是地球上计算经度的起始经线,又名“首子午线”。 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 “本初子午线” ,即零度经线, 全球经度以它作为零点。(3)经度是以通过当地的经线平面与本初子午面之间的夹角来量度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

3、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东、西经度的划分:本初子午线(零度经线 )以东的180属于东经,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经度的读写,除了0经线和180经线之外,其余的经度都要区分东经或西经。经度的书写方式,如东经120也可写成120E 在地图上判别东、西经:经度度数向东增大的是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增大的是西经。在北极地区的地图上,经度按逆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按逆时针方向减小的为西经。在南极地区的地图上,经度按顺时针方向增大的为东经,按顺时针方向减小的为西经。(4)东、西半球:以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来划分,从西经20向东通过

4、0经线到东经 160的半球为东半球;从西经20向西通过180经线到东经160的半球为西半球。 注意:东、西经度与东、西半球的范围不完全一致。3纬线、纬度、赤道和南、北半球(1)纬线是地球表面与经线相垂直的线。与经线相比,纬线有如下的一些特点: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每条纬线都自成圆圈,单独构成纬线圈。各条纬线的长短不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由此越往南、往北,纬线越短,即纬线圈越小,到了两极就缩小成点了,(2)纬度是以赤道平面与本地铅垂线的夹角来量度的。南、 北纬度的划分: 赤道是计算纬度的起点,定为0纬度。赤道以北的纬度属于北纬,赤道以南的纬度属于南纬。纬度的读写: 如北纬2326

5、,也可写成 2326N。地图上纬度的标注:在一般地图上,纬度标注在纬线的东西两端,在纬线呈同心圆的南、北极地区的地图上,通常把纬度沿0和 180经线标注在相应纬线的近旁。在地图上判别南、北纬:纬度度数向北增大的是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增大的是南纬。在南,北极地区的地图上,向着北极的方向为北,向着南极的方向为南。低、中、高纬度的划分:通常把南、北纬30之间的纬度称为低纬度,南纬或北纬30到 60之间的纬度称为中纬度,南纬或北纬60到 90之间的纬度称为高纬度。【练习】 1、经线纬线对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读书

6、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经线纬线概念地球仪上连接的线地球仪上同平行的线特点形状圆方向指示方向指示方向长度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长间隔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上最大任意相邻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关系所有经线都相交于所有纬线都相互2、经度与纬度经度纬度图示划分从向东、向西各分180从向南、向北各分90分布规律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西经度的度数愈向西北纬的度数愈向北,南纬的度数愈向南划分半球20 W0160 E为, 160 E180 20 W 为西半球以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特 殊经 纬度(1) 为东西经界线;(2) 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1) 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纬线是中、高纬度

7、界线;(2) 是热带、温带界线,是温带、寒带界线【学习探究】1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保持其方向不变,那么,他们能回到原出发点吗?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4.经纬网及其意义(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格。(2)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一、用经纬网定两点相互方位:位于同一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的关系,位于同一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的关系。若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

8、线上,在判定两点间的方位时,既要判定两点间东西方向,又要判定两点间的南北方向。按经线确定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点,它的四面八方都是南方,南极则相反;按纬线确定东西方则是相对的,理论上讲地球上没有最东的地点,也没有最西的地点,判定东西方向,首先要选择劣弧段(两点间的差值小于180的弧段 ),再按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方向确定方位【小练习】1、完成以下四幅图的训练要求。在下图上标出其余经线的度数A 的地理坐标(,)B 的地理坐标(,)A 在 B 的方向A 的地理坐标(,)B 的地理坐标(,)A 在(东、西)半球B 在(东、西)半球A 的地理坐标(,)B 的地理坐标(,)A 在带(五带)

9、B 在带(五带)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二、经纬网定两点距离在经纬网图上,可以用经纬度来测距离,因为纬度1和在赤道上经度1的实际弧长大约都是 111 km。只要知道了任何两地间的纬度差(两地的经度要相同,即两地要在同一条经线上 ),或是在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依据111km/1 ,就可以将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计算出来。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60 纬线上的长度为赤道上的一半,所以在各纬线上经度差1 的弧长就不相等。在同一条纬线上(假设此纬线的纬度为 )经度1 对应的

10、实际弧长大约为111coskm。因此,只要知道了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经过两点的大圆(如经线圈、赤道、晨昏圈)的劣弧的长度。同一纬线上的两点最短的行进路径,一般是先向高纬度方向,再向低纬度方向。在经纬网图上,可以用经纬度来比较面积,一般来说,经纬度间隔相同的网格,其纬度越高,表示的范围越小;纬度越低,表示的范围越大。在图幅大小相同、纬度大致相同时,经纬度间隔相等的,网格的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大;网格面积越小,比例尺越小。【实战演练】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思考探究下列问题。(1) 确定 M 、N两点的地

11、理坐标。(2) 若某人从M点出发,依次向正东、正南、正西和正北方向分别前进200 千米,则其最终位置位于M点的什么方向?(3) 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的图上面积相等,请比较三者实际范围的面积( 由大到小的顺序 ) 。【实战演练】1一架飞机从甲地(40N,116 E)出发,以1110 千米 /小时的速度向北方向绕经线圈飞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9 小时后到达乙地,则乙地为A40N,64W B50N,64 W C40N,64E D50N,116E 2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

12、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A3 B5 C8 D103、在地球仪上,0 纬线与 0 经线相比()A、正好等长B、0 纬线稍长C、0 经线稍长D、0 纬线是 0 经线长度的2 倍多4、某人从赤道出发向北、再向西、转向南,又转向东各走了1100km,最后()A、回到原地B、到达原地的西面C、到达原地的东面D、到达原地的东南面5、读图,判断甲地在乙地的()A、东南B、西北C、正南D、正北6、读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 A 点到 B 点方向是向西南B从 C 点到 D 点方向是先东北后东南CA 到 B 的方向同 C 到 D 的方向相同DA 到 B 的方向同C 到 D 的方向正好相反7、甲地( 0 ,90 E) 、乙地( 60 N,90 E) 、丙地( 0 ,40 E) 、丁地( 60 S,40 W)与本初子午线的距离最近的是()A甲B乙C丙D丁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