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民居特征解析.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34781578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皖南民居特征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皖南民居特征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皖南民居特征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皖南民居特征解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皖南民居特征解析【精品文档】第 4 页对皖南民居“间”的解析 摘要:皖南民居为中国民居文化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传奇色彩,有不同的开间根据不同环境和组合方式而产生的多种住宅形式. 通过对皖南民居中的“间”这一概念的分析,能让我们对民居理念又有一个不同的认知和理解。 关键词:民居; 群落; 空间; 天井; 开间 皖南民居是指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就是明清时期的徽州地区,皖南山区徽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保存了大量形态相近、特色鲜明的传统建筑及村落。皖南古村落位于古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江西婺源境内,西递和宏村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处古民居,也是中国

2、封建社会后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载体,皖南民居以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大量古建筑而驰名。新安为文化之乡,历史上多出官宦商贾,仅歙县举人以上的士官即达数百人。徽商更是遍及皖南。“富室之称雄者,江南首推新安”,他们巨大的财富,营造了皖南这个精美的古民居博物馆。今存徽州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主要集中在黟县、歙县、绩溪、休宁。黟县今存古村落十余处,要者如西递、宏村、碧山、屏山等。黟城古建筑更多,保留有价值的古建筑近500处,有价值的一百余幢,古祠堂27座,集中在雄村、呈坎、潜口、棠樾、深渡等村。绩溪今存古建筑一百余处,集中在磡头、坑口、冯村、上庄等处。1.历史背景 皖南现存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主要集中在黟县、

3、歙县、休宁。 皖南古民居集中的村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同姓居民为主。载:“千丁之家,不动一坯;千丁之旅,未尝散处;千载谱系,丝毫不紊;主仆之严,数十世不改。”从分析徽州家族的族谱人手,得出一条结论,“大多数村落均为南迁避乱者所建。”这说明皖南古村落尚在胚胎阶段就将血缘和地域连在一起了。这是徽州古村落在雏形期就具有的基本特征。2.开间民居的基本单位2.1存在的“间” 开封民居空间的基本单位无一例外是由“间”围合成的木结构框架, 不论是建筑正中一间的明间、还是左右侧的次间、亦或是梢间、尽间等都是以间为单位的,间成单体,单体合成庭院,庭院组成群体。有的“间”无形中成为室内空间向室外的延伸, 又为

4、室外空间提供了空间的铺垫。因而间与各个空间部分都有着相互的联系。传统民居中大型建筑都是在虚实相间的间组成的纵横交错层层渐进之后的过程。 2.2虚无的“间”在各开间名称的基础上有迷离着虚无的间,不管是在建筑开间内部的墙体、门窗、格栅、桌椅等或是各个开间的组合位置,甚至是一切我们能够想到的物品都会影响室内外空间的形成和变化,深深的突显出空间的虚实。3.空间民居的基本灵魂通讯作者:吴耀欢(1988),女,河南信阳人,硕士生,主要从事建筑与城市设计艺术研究。(E-mail: 674897685).3.1民居空间组合民宅的形式一般俗称为“三间屋”,有明三间、暗三间、回廊三间之别。徽州宅居最基本格局为三间

5、式,采用的是中轴对称的布局,中为厅堂,左右布置厢房,多层房屋则在一楼厅堂左右或左右两侧设置楼梯。天井在入口自然形成。像其它的建筑形式都是在“三间式”的基础上通过纵横向发展成四合式、大厅式和穿堂式。四合式可以分为大四合式和小四合式。大四合式前后厅相对,中形成大天井。前后厅都是是三间式,前厅为正厅,二厅以厢房相连,内部采用木板分隔空间。小四合式的前厅也为三间式,不同于大四合式的是后厅则为平房,面阔更小,进深更浅,中间明堂作通道使用,左右两个房间供居住,天井较大四合式较小。大厅式的大厅是三间开敞的明厅,冬天使用活动隔扇封闭空间,便于保暖。大厅对着天井安设两个走廊。住宅正中入口设屏门,礼节性活动则由屏

6、门中门出入,平时从两侧出入。穿堂式又名回厅,穿堂在大厅背后,与其相连。大部分为木地板,小三间与大厅背向,穿堂部分有一明堂,两个小房间,这种穿堂式建筑比正式三间式小,有天井采光。3.2 民居建筑的内外部空间3.2.1民居的室外空间 徽州民居真正的道出了建筑的真谛“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充分与外部的自然环境相结合,不论是选址、规划、布局、水系、景观、道路都讲究“天人合一”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村落采用的亦是院落与整体布局相结合的形式,虽建筑本身低矮但组成院落的单体之间错落有致,建筑实体与空间虚实相生,排布齐整而有变化灵活、不直露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布局整体呈现出一种有序的空间状态。 3.2.2民居的室内空

7、间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以中央为尊,在民居空间中轴线上的房屋都是整座民居中最重要的房屋,讲究中轴为尊,院落布局讲究中轴对称,两两对称或平衡的布局形式。厅堂空间体现了皖南民居空间环境的中庸思想,徽州民居的大门与大厅虽然本身是对称的关系,但却并不在一条中轴线上,反而给人一种曲径通幽之感。同样,在空间与空间的夹角处形成的死角,也被充分的利用,打破正厅绝对对称的形制,丰富了空间层次。整个内部空间简洁大方,在中心空间完整的前提下顺墙布置,取得开敞、明亮的视觉效果。徽州民居的主人还喜欢在自家院落表达自己的内心的一种情怀,强调“花开富贵、金入满堂”的情怀,在中心的主空间中讲求实效丰富的空间利用,是这小部分的空间

8、营造在达到最完美的空间的诠释的同时,表达出主人的人文情愫。3.3空间艺术 皖南民居的大体布局,依山就势,构思精巧,构成自然适宜。观其平面的融合亦是浑然天成,灵活自得。空间结构组成造型丰富,讲究韵律特色,在建筑上充分运用雕刻修饰,建筑与雕刻相得益彰,显得精致古朴,典雅自然。徽派建筑有着高超的建造技艺和浓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有的地方特色,在其形成过程中受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观念的影响,显示出较鲜明的区域特性,从布局到色彩都给人一种较为统一的格调和风貌。徽派建筑的风格,徽派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比较成熟的建筑流派,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它始形成于唐末、兴盛于明清时期,工艺特征和造型风格主

9、要体现在民居、祠堂、牌坊等建筑实物中,因此民居、祠堂和牌坊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而在民居、祠堂、牌坊和 园林等建筑实物中,最具特色的又数传统民居,它集中反映了徽派建筑的主要特征。 徽派建筑的艺术风格:自然古朴,隐僻典雅。它不矫饰造作,师法自然,顺乎形势,不趋时势,不务时兴,笃守古制,信守传统,推崇儒教,兼蓄道、释,坚持宗族法规,崇奉风水,追求淳朴古素,所谓自然古朴;含隐蓄秀,凝重孤峭,典正雅致,庄重高洁,不染尘俗,所谓隐僻典雅。徽派建筑的特 点徽派建筑特点:青砖黛瓦、高墙小窗、流檐翘角、雕梁花窗、飞檐出甍、回廊挂落。粉墙、青 瓦、马头墙、砖木石雕以及层楼叠院、高脊飞檐、曲径回廊、亭台楼结构合

10、理、布局协调、风格清新典雅。3.2 细部空间天井 “天井”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孙子行军篇:“凡地有绝涧,四间陡峭,溪水所归,开然之 屋顶井,谓于井,天嘹。”徽州古民居的布局一厅两厢,开敞式厅堂,连同狭小天井的楼层居住单元为基础,组合成形式各样的 群体建筑,但还是三间多进制,而“天井”就是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建筑空间元素。民居的构造做法是在屋顶四面的屋檐或墙壁瓦顶归向院内披水,形如井口,在井的内部地面铺设石头、置水池、留沟槽、变路径,做成类似井状的空间,居民一般在天井内置放盆景、鱼缸和堆砌假山,不仅增加水平视野内的自然野趣,更讲究的是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体现建筑空间的相互渗透,居住者通过内部幽静的天

11、井露天洞口,可观赏不断变幻着的蓝天白云,于是小小的天井洞口把人从局限的空间解救出来。厅堂空间通常没有门窗隔断,与天井空间紧紧相连。二者相互交织融合,天井空间延伸到室内厅堂,使得严肃对称的厅堂空间增加了一份悠然气息。3.3 天井空间对现代建筑的借鉴性 按照现代环境空间设计理念,“天井”的运用,适应地域、气候、环境等特征,在建筑功能上起到集水、纳阳、通风、采光、消防和美化环境的作用,是适宜自然环境,实施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极好手法。联想到现代宾馆大堂常采用的“共享空间”设计手法,实际上在徽州民居中早就有雏形,这不得不使我们惊叹徽州人民的智慧。由此而想到,现代的建筑师创作灵感和源泉。4.结语 总之,不论

12、是中国传统建筑还是皖南民居,都是以“间”为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由一座座开间组成单体,围绕着“间”的不断累加,构成的空间也不断的增大,不断的变化。再加上其他的建筑元素,产生虚实相生的美感,依山顺势使皖南民居建筑与自然相融营建,形成强烈的天然和谐的地域性建筑,散发出自身魅力,独树一帜。参考文献:1 韩玲 ,吴朝辉 浅述徽州民居的特殊空间天井 合肥 安徽建筑 2000.042 郭洁 安徽黟县歙县行皖南民居特色探讨 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9.033王炎松,袁铮 皖南民居印象 建筑文化 2006.054胡颍荭 从皖南民居论述乡土建筑的生态特征 四川建筑 2001.085 陈继腾,陆笑旻 徽州民居传统建筑空间的人性意识 建筑与规划 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